怀才不遇——名著成语出处及解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才不遇——名著成语出处及解释
成语解释:
怀:怀藏;才:才能。
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显通,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
成语例句:
高曾祖考,俱是怀才不遇的秀才。
近义词:
黄钟毁弃:比喻贤才不用。
《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朱熹集注:“黄钟,谓钟之律中黄钟者,器极大而声最闳也。
瓦釜,无声之物。
雷鸣,谓妖怪而作声如雷鸣也。
”
大材小用:谓才能大而位置卑微,使用不当大材小用。
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宋· 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反义词: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怀宝迷邦:比喻有才德而不为国用。
语本《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朱熹集注:“怀宝迷邦,谓怀藏道德,不救国之迷乱。
”
成语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郁郁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