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农家之友 2015. 02
本栏责编 韦骋
问:如何饲养管理哺乳期犊牛?
答:哺乳期犊牛是指初生到断奶前的犊牛,一般指0~60日龄的犊牛。
其饲养管理要点是:
(1)接产。
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黏液,确保呼吸畅通,擦干牛体。
在距腹部6~8厘米处断脐,挤出脐内污物,并用5%的碘酒消毒,然后称重、佩戴耳标、照相、登记系谱、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栏。
(2)喂初乳、常乳。
在新生犊牛出生后1~2小时内喂初乳,每次饲喂量为2~2.5千克,日喂2~3次,温度为38±1℃,连续5天,5天
后逐渐过渡到饲喂常乳或犊牛代乳粉。
常乳喂量占体重的8~10%。
随着采食精饲料和粗饲料量的增加,适当减少常乳的喂量,6周龄、7周龄、8周龄喂奶量推荐分别为5千克、4千克和3千克。
(3)补饲。
犊牛出生一周后可开始训练其采食固体饲料,自由采食优质粗饲料,促进瘤胃的发育。
犊牛哺乳期日增重应不低于650克。
(4)去角和副乳头。
犊牛出生后,在15~30日龄去角、去副乳头。
(5)断奶。
当犊牛生长到40~60日龄,每头每天精饲料采食量连续3天超过1千克时,即可实施断奶。
(6)管理。
犊牛要求生活在清洁、干燥、宽敞、阳光充足、冬暖夏凉的环境中。
保证犊牛有充足、新鲜、清洁的饮水,冬季应饮温水。
犊牛饲喂必须做到“五定”,即定质、定时、定量、定温、定人,每次喂完奶后给犊牛擦干嘴部,防止犊牛相互舔舐。
卫生应做到“四勤”,
即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勤消毒。
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问题
问:蛋鸭软腿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预防?
答: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
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
尤以在冬春的产蛋母鸭极易发生此病,越是高产母鸭发病率越高。
发病原因发生鸭软腿病的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
特别是舍养蛋鸭,受阳光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或因日粮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比例不恰当,缺乏维生素D 等都易引发此病。
临床症状蛋鸭一旦发生此病,产蛋量急剧下降,精神表现沉郁,羽毛松软。
两腿关节肿大。
运步艰难,走路摇摆,不能站立;喜睡、身体发抖,头不能抬起。
严重时常以跗关节着地或靠两冀支撑着地。
因长期跗关节与两冀着地磨损发炎,两腿血行不畅
变紫变冷,以至瘫痪。
最后因鸭子无法运动与觅食,若治疗不及时,其病情会恶化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预防鸭软腿病的发生,要使鸭舍高亢、干燥、通风。
要保证日粮营养物质的全面供给,在其饲料中补充含钙的矿物质添加剂,以及足够的青绿饲料、维生素D 或鱼肝油。
治疗方法鸭患软腿病初期,可采用肌肉注射维丁胶性钙治疗。
其规格为每毫升含维生素D500单位、胶性钙0.5毫升。
成年鸭每次注射1~2毫升,每天一次,连续注射2~3次即可治愈。
同时喂服每片含磷酸氢钙0.5克的糖钙片和每片含维生素B15
毫克2~3片,成年鸭每日一次,连服几次即可康复。
如能在针刺鸭趾血管放血的同时口服鱼肝油,则治疗效果更好。
对重症病鸭,无治疗价值的,应予以
淘汰。
(刘万珍)
蛋鸭软腿病预防问题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