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
【】
古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古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领悟和欣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词作品中情感与美的熏陶。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采用逐字逐词逐句的呆板方法进行教学,把一篇篇名篇佳作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没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品的无穷魅力。
《忆江南》堂课的教学,我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采用“自主阅读──相互交流──领悟赏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来感悟作品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训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查看注释等方式理解词的意思。
⑵通过领会作品中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⑶通过课堂答问,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⑴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⑵通过对词中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⑶通过感悟作品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词中所创设的情景;感悟作品的美。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
(板书忆江南)
二、简介词的基本知识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它和学过的诗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的“预习提示”。
(学生看书并思考)生回答问题:(略)
师归纳:
词与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两朵奇葩。
词兴起于晚唐,繁荣于宋朝,它的句式有长有短,能比较灵活地反映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思维情感。
词有不同的“词牌”,如“忆江南”、“西江月”、“渔歌子”、“浣溪纱”等。
词牌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
三、了解作者及作品
师: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学过他的什么诗?你能向大家对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吗?
生1:这首词的作者是白居易,我们学过他的诗有《赋得古草原离别》。
生2: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三大诗人。
师介绍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风平易,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
他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白居易在50岁时曾先后出任过杭州、苏州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忆江南》这首词是他晚年闲居洛阳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四、自由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参看课文下面的注释,认真读课文,了解词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文)
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词,那么作品主要讲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