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6题,共30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
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Ba—137
第I卷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设NA为可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4.48LCH3Cl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C.10L PH=1的硫酸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2 NA
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A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盐酸中:K+ 、Mg2+、Fe2+、MnO4-
B.NaOH溶液中:Cu2+、NH4+、SO42-、CO32-
C.FeCl3溶液中:Al3+、Na+、I-、SO42-
D.NaClO溶液中:K+、SO42-、OH-、NO3-
【答案】D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判断
9.分子式为C10H12O2的芳香族有机物能与NaHCO3反应,其分子式中只有两个取代基,则符合该条件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9种B.12种C.15种D.18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10H12O2的有机物,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该有机物除去苯环基-C6H4还含有的组成为-C4H8O2,能与NaHCO3反应生成气体说明含有羧基,则两个取代基
的组合有:、、、、
,五种官能团可分别位于苯环的邻、间、对位,共有3×5=15种,答案
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了有机物结构简式的判断,
【名师点晴】明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原则以及熟悉常见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准确判断出有机物的属类,依据碳链异构体的书写方法逐一分析判断即可,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氢气、铝、铁都是重要的还原剂。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关于反应的焓变判断正确的是( )
2H2(g)+O2(g)=2H2O(g) △H1
3H2 (g) +Fe2O3 (s)=2Fe (s)+3H2O(g) △H2
2Fe (s)+ 3/2 O2 (g)= Fe2O3 (s) △H3
2Al (s)+ 3/2 O2 (g)= Al2O3 (s) △H4
2Al (s)+ Fe2O3 (s)= Al2O3 (s)+ 2Fe (s) △H5
A.△H1<0 △H3>0 B.△H5<0 △H4<△H3
C.△H1=△H2+△H3 D.△H3=△H4+△H5
【答案】B
考点:考查焓变、盖斯定律的计算
11.W、R、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等于0,其L层上的电子数是M层上电子数的2倍;在常温常压下,W 和R能形成两种物质且这两种物质相互转化时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原子的核电荷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R >W>Y
B.R与其他三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化物
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顺序为R>Y>W
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W)>r(R)>r(X)>r(Y)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W、R、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等于0,则Y 是第ⅣA族元素,其L层上的电子数是M层上电子数的2倍,所以Y是Si;在常温常压下,W 和R能形成两种物质且这两种物质相互转化时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则W是N,R是O;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原子的核电荷数的2倍,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16,所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6-5-6-4=1,因此X是Na。
A.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O>N>Si,A正确;B.氧元素与钠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顺序为O>N>Si,C错误;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Si>N>O,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2.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关闭K时,若M溶液为浓硫酸,则石墨上有氢气放出
B.关闭K时,若M为氯化钠,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关闭K时,若M为则硫酸铵,则石墨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D.关闭K时,若M溶液为海水,石墨换成铜或银,则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名师点晴】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是指在被保护的钢铁设备(如海水中的闸门、地下的天然气管道等)上连接或直接安装若干锌块,使锌、铁形成原电池,锌作阳极,从而保护了钢铁免受腐蚀。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是指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是使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为阴极(接电源负极),用惰性电极作为阳极(接电源正极),在两者之间连接直流电源。
通电后,电子被强制流向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从而使钢铁表面产生电子积累,抑制钢铁设备失去电子,起到保护的作用。
该题的易错选项是A,注意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
13.工业上,利用CO和H2合成二甲醚:3CO(g)+3H2 (g)CH3OCH3(g)+CO2(g) 在合适的温度下,研究者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实验保持原料气组成(3molCO、3molH2)、体积(10L)、反应时间等因素不变,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两点对应的CO正反应速率相等
B.合成二甲醚的正反应△H>0
C.反应温度应控制在240℃~260℃之间
D.选择合适催化剂,可以提高CO转化率
【答案】C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以及平衡状态的影响
28.(14分)科学家寻找高效催化剂实现大气污染物转化:
2CO(g)+2NO(g)N2(g)+2CO2(g) △H1
(1)已知:CO的燃烧热△H2=—283 kJ·moL-1。
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N
N2(g)+O2(g)=2NO(g) △H3=,上述△H1=。
(2)CO与空气在KOH溶液中构成燃料电池(石墨为电极),若放电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K+)>c(HCO3—)>c(OH—)>c(H+)>c(CO32—),则负极的反应式为。
(3)2CO(g)+2NO (g)N2(g)+2CO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图A中曲线(填“Ⅰ”或“Ⅱ”)能正确表示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理由是。
(4)当NO、CO浓度比为1时,体系中NO平衡转化率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B所示。
图B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其判断理由是。
【答案】(1)+183 kJ·moL-1(2分),—749kJ·mol-1(2分) (2)2CO—2e—+3OH—=HCO3—+H2O(2分)
(3)k=,(1分)Ⅱ(1分);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移,平衡常数减小。
(2分)(4)P3<p2<p1(2分),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移,NO转化率增大(2分)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反应热计算、电极反应式、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等【名师点晴】本题从知识上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平衡图像、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综合运用能力。
将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平衡图像、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碳、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同低碳经济、温室气体的吸收等环境问题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更突显了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的特点。
该题的难点是图像分析,答题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弄清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29.(14分)工业废水中含有流失的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排放量迅速增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
下图是含铬工业废水和含氰废水的处理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镀废水中的铬主要以CrO42—形式存在,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2)酸性条件下,CrO42—极易被还原剂还原为毒性较小的Cr3+。
图中“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
(3)pH>10时,“反应Ⅱ”中的NaClO可快速地将氰离子(CN—)氧化为无毒的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是、(写化学式);若pH<8.5,则生成剧毒的CNCl 气体(沸点13.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经过“反应Ⅰ”和“反应Ⅱ”将两种废水混合的目的是。
(5)含氰废水及含铬废水可以通过电化学的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①可采用惰性电极对含氰废水进行电解,氰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无毒的物质,该电解工艺中,阳极电极反应是。
②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若铬元素以Cr2O72—形式存在)时,以铁板和石墨作电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当有1 mol Cr2O72—被还原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mol。
【答案】(1)+6 (1分) (2)2CrO42—+3SO32—+10H+=2Cr3++3SO42—+5H2O (2分)(3)N2、CO32—(或答N2、Na2CO3) (2分);CN—+ClO—+H2O=CNCl+2OH—(2分)(4)使两个反应中过量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以及发生中和反应。
(2分)
(5)①2CN—+12OH--10e—=2CO32—+N2↑+6H2O (2分)②Fe-2e—= Fe2+ (1分) 12 (2分)
(5)①氰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无毒的物质,该物质应该是氮气和碳酸盐。
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则该电解工艺中阳极是氰离子失去递增,电极反应是2CN—+12OH--10e —=2CO32—+N2↑+6H2O。
②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若铬元素以Cr2O72—形式存在)时,以铁板和石墨作电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则阳极应该是铁失去电子转化为亚铁离子,所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
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中Cr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转化为+3价,得到3个电子,当有1mol Cr2O72—被还原时,必然消耗6mol亚铁离子,所以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6mol+6mol=12mol。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工业废水处理的有关分析、判断与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从知识上考查了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判断与分析、化学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电化学知识应用等知识。
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
题的能力。
也涉及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把元素化合物、基本化学原理和化学实验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本题的易错点是最后一步的计算,学生答题时往往忽略了铁失去电子这一关键一步。
出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从整体上理解,而是只考虑了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30.(15分)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SiO2),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实验:
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84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1/10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消耗标准溶液2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
(2)装置a和c的作用分别是_ 和(填标号,可以多选)。
a.除去SO2气体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e.除去反应后多余的氧气
(3)滴定达终点时的现象是。
(4)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
(5)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
乙同学在甲同学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与甲不同的吸收方法,并对吸收产物进行有关处理,同样也测出了黄铜矿的纯度。
(6)方法一:用如图2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填序号)。
(7)方法二: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但测得的黄铜矿纯度却产生了+1%的误差,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2分)(2)bd (2分);e (1分)
(3)锥形瓶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不褪色(2分)
(4)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装置中,使结果精确(2分)(5)50%(2分)(6)②(2分)
(7)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或BaSO3被氧化成BaSO4 (2分)
考点:考查仪器的使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测定样品的纯度等知识
35.【化学选修5】(15分)M是一种重要材料的中间体,结构简式为:。
合成M的一种途径如下:
A~F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的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①Y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种峰;
②RCH=CH2 RCH2CH2OH;
③两个羟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稳定,易脱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Y的结构简式是。
(2)步骤①的反应类型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和E都能发生氧化反应b.1 molB完全燃烧需6 mol O2
c.C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d.1 molF最多能与3 mol H2反应
(4)写出步骤⑥中第Ⅰ步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步骤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6)M经催化氧化得到X(C11H12O4),X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b.水解只生成芳香醇和二元酸,且二元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种峰
【答案】(1)羧基(1分)(2分)(2)消去反应(2分)(3)d (2分)
(4)(2分)
(5)(3分)(6)(3分)
考点:考查有机物推断与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