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实验设计
1、实验动物科学的概念?实验动物科学的内容?动物实验科学在医学研究中主要应用于哪
些方面?
答:实验动物科学就是关于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科学。
主要包括实验动物育种学、实验动物生态学、动物实验技术、实验动物饲养学、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
主要应用于1.动物疾病模型2.基因敲除动物3.转基因动物4.器官移植5.生物技术药物、
2、何为AEIR四要素?
实验动物、设备、信息、试剂
3、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一、重视动物福利
二、减少、替代和优化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
三、实验动物标准化、
四、实验动物资源多样化
五、动物实验规范化
六、实验动物生产与动物实验的专业化与产业化
4、何谓“3R”运动?其意义何在?动物福利的内涵,主要内容?
答:3R原则:为使动物权益得到保护,动物实验设计应当遵循“3R”原则。
一、替代(replacement)原则,尽可能采用低等实验动物或非实验动物,以替代高等实验动物进行实验。
二、减少(reduction)原则,尽可能少用实验动物,不应盲目增大动物样品数,以及重要实验以获取满意的设计结论,而应着重提高实验的精确性。
三、优化(refinement)原则,优化实验设计和操作,选用优质实验动物以减少动物使用数量
动物福利是指饲养农场中的动物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
只要包括为实验动物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营养和
生存条件,为实验动物的健康提供良好的保证措施,为实验动物的舒适提供必要的条件。
5、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成立的时间?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时间?
答: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成立于1987年;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颁布时间是1988年10月31日
6、简述我国实验动物的管理体制、医学实验动物的管理体制?
答:实验动物的管理体制包括:国家科技部主管全国动物实验工作,各部委主管行业实验动物工作,国家科技部认定若干个单位为全国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和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国家实行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证制度,
医学实验动物的管理体制:
7、何谓实验动物,与试验用动物有何不同?
答:试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或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试验用动物是指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统称为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
8、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控制分类?遗传学控制分类?
答:一、按微生物学控制分为:无菌动物、悉生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清洁动物、普通动物、
二、按遗传学控制分为:近交系动物、突变系动物、杂交群动物、封闭群动物
9、小鼠、大鼠、豚鼠、家兔各有哪些生物学特性和解剖学特点?在生物医学中有哪些应用?答:小鼠的特性:体型小,性情温顺,易于饲养管理。
小鼠是哺乳动物中体型较小的动物,出生时体重1.5g,体长20mm左右。
成年体重30-40g,体长110mm。
喜黑暗,昼伏夜动。
喜欢群居,雄性好斗。
胆小怕惊,对环境反应敏感,适应性差,汗腺不发达,怕热,高温容易中暑发育迅速,性成熟早。
小鼠出生后20日龄左右即可离乳,此时体重达14g(10-16g)左右,稍加饲育即
可用于实验及科研(18-22g)。
6-7周龄性成熟。
雌性35-50d、雄性45-60d 便可交配繁殖。
配种最好在65-90日龄。
性周期短,繁殖力强,全年多发情动物。
发情周期4-5d,妊娠期19-21d,哺乳期20-22d。
每胎产仔8-15只,最多可达25只,年产6-9胎。
生育期为1年,寿命2-3年,小鼠具有产后发情的特点。
尾巴较长,约等于体长,尾具有平衡、散热和自卫等功能。
尾部有四条明显的血管,鼠尾静脉共有3根,左右两侧和背侧各1根,两侧尾静脉比较容易固定,故常被采用,腹侧有一条动脉血管。
正常体温37-39℃,成年小鼠呼吸频率140-210次/分,心跳平均163次/分。
染色体20对。
小鼠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一)、药物评价和毒性试验1、药物筛选试验2、毒性试验
3、生物制品、药品安全性、有效性评价;4、药品研究方面:
一、肿瘤学、白血病研究(自发性肿瘤、诱发性肿瘤、移植性肿瘤)
二、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病研究;三、遗传病和遗传学研究;四、免疫学研究;五、计划生育研究(避孕药试验);六、老年病学研究;
七、内分泌疾病的研究;八、镇咳药的研究
大鼠的生物学特性:①繁殖力高,生长快。
雄性2月龄、雌性2.5月龄达到性成熟,性周期4-5d,妊娠期19-23d(平均21d),哺乳期25-28d,年产5-8胎,每胎产仔6-12只,生育期1.5年。
②全年多发情动物,具有产后发情产后妊娠的特点。
寿命2.5-3年③颈区肩胛部沉积的脂肪组织成为冬眠腺。
④染色体21对。
大鼠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应用
1、药物学研究
2、肿瘤学研究
3、遗传学研究
4、传染病研究
5、神经、内分泌实验研究
6、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
7、行为学的研究
8、老年学和老年病学研究
9、心血管疾病研究10消化功能和肝外科研究
豚鼠的生物特性:①食性:草食性,盲肠发达,对霉变饲料敏感②喜群居,居住环境干燥清洁③性情温顺,很少斗殴④机警胆小,嗅觉和听觉发达⑤对抗生素及有毒物质敏感
⑥体内不能合成VC生理特性
1)生长发育:出生体重50-115g,出生后两个月内日增重2.5-3.5g。
雌性30-45日龄、雄性70日龄性成熟。
5月龄体成熟,雄性750g、雌性700g。
成年体重350-600g。
寿命4-5年。
2) 生殖:豚鼠为晚成性动物,妊娠期长,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完全,出生后即能活动。
性周期16.5天,妊娠期63天,哺乳期21天。
有产后性周期,可形成阴栓。
各种传染病的研究:1豚鼠对很多致病菌和病毒十分敏感。
2.细菌性和病毒性传染病的实验诊断3.药理学研究4.营养学研究5.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的研究6.适于观察出血和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实验。
7.内耳疾病的研究。
8.毒物对皮肤局部作用实验。
9.豚鼠对缺氧的耐受性强,适于作缺氧耐受性和测量耗氧量实验。
10.实验性肺水肿实验。
11.动物代血浆的研究也常选用豚鼠
兔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1.家兔属于哺乳纲、啮齿目、兔科、草食性哺乳动性。
2.家兔体小力弱、胆小怕惊、怕热、怕潮,喜欢安静、清洁、干燥、凉爽的环境,不能忍受污秽的条件。
3.是食草类(Herbivorous)单胃动物。
4.食粪癖。
5.胸腔内构造与其它动物不同。
6.家兔属于刺激性排卵类型动物。
7.家兔颈都有减压神经独立分支。
8.家兔对体温变化十分灵敏。
9.家兔的肠非常长(约为体长8倍)。
10.家兔的总胆管容易辨认。
11.家兔的甲状旁腺分布得比较散。
12.家兔对射线十分敏感。
13.家兔回肠与盲肠相接处膨大形成一厚壁的圆囊,称圆小囊,这是兔特有的。
14.球虫病是危害家兔最严重、感染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寄生虫病,幼兔最易感染,死亡率高达80%。
15.家兔后肢膝关节的屈面腘窝部有一个比较大的呈卵圆形的腘淋巴结,长约5毫米左右。
16.家兔对许多病毒和致病菌很敏感。
17.家兔耳大、血管清晰,便于注射和取血。
18.家兔眼球甚大,虹膜内有色素细胞,眼睛的颜色就是由该色素细胞所决定的。
19.家兔有特殊的血清型和唾液型。
20.家兔的生理数据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免疫学研究:2.生殖生理和避孕药的研究:3.胆固醇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研究。
4.眼科的研究:5.发热、解热和检查致热源等实验研究:6.微生物学研究:。
7.心血管和肺心病的研究:8.皮肤反应实验:9.急性动物实验:10.遗传性疾病和生理代谢失常的研究:11.进行各种寄生虫病的研究、畸形学的研究
10、生产计划如何计算?
答:
11、实验动物对环境要求有哪些?
答:
12、实验动物设施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3、实验动物设施如何分类?
答:一、按照设施功能分类:动物生产设施、动物实验设施、特殊动物实验设施
二、根据对饲养动物的微生物控制程度和空气净化程度分为:隔离环境、屏蔽环境、普通环境
14、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1、温度2、湿度3、气流与风速4、光照5、噪声6、空气洁净状况7、生物因素
15、年龄因素如何影响动物实验的结果?
16、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动物实验环节因素有哪些?
答:动物因素:种属、种系、年龄和体重、性别、生理状态、健康状况、潜在感染环境因素:
17、实验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
答:一、充分查阅与课题相关的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两方的文献
二、尽量选择与人类相似的实验动物
三、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要求的实验动物
四、根据实验动物不同品种、品系的特点选择
五、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水平、选用相匹配的标准化动物
六、选用与实验要求相适应的实验动物规格
七、经济性原则
八、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
九、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应注意有关国际规范
18、医学实验动物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目的、需要;创新、先进;科学、重复;可行、经济。
19、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答:一、经口给药:灌胃法、喂饲法
二、注射给药法: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淋巴注射
三、其他给药途径:呼吸道给药、脊髓腔内给药、皮肤给药、脑内给药、直肠内给药、关节腔内给药
20、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有哪些?
答:剪毛法、拔毛法、剃毛法、脱毛法、
21、实验动物麻醉、采血、处死的方法有哪些?
答:麻醉:静脉、腹腔、皮下或肌肉、吸入、淋巴囊注射
采血:割尾采血、鼠尾刹血法、眼眶静脉丛采血、断头取血、心脏采血、颈动脉采血处死:颈椎脱臼处死法、断头处死法、击打头盖骨处死法、放血处死法、空气栓塞处死法、过量麻醉处死法
22、如何进行完全随机化分组?
答:完全随机化设计依赖于用一个保证每只动物有均等可能接受任何处理的过程,将处理分配给实验动物。
处理动物的顺序也应是随机化过程的一部分,以保证所有处理动物和处理时间以及反应测量之间的差别以均等的几率散布在所有的处理组中。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实验差异和可能的偏差减少到最小,从而得到可靠的结果但是如果实验用的动物之间本身差别就比较大,而实验用的动物数量又较少,那么
随机化的过程本身就可能在组间引入了不能接受的差别,导致实验差异可能很大以至于在处理组之间不能探测到什么差别。
在这个时候辅助变量(性别、体重等)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组别的动物分配,达到完全随机化想要达到的目的。
23、何谓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答: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24、动物模型的意义和优越性?
答:一,人类的替难者,避免了在人身上进行实验所带来的风险
二、可按研究者的需要获得实验材料
三.可提供潜伏、病程长和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材料
四、可控制各种实验条件,结果可比性强,重复性好
五、可以简化实验操作和样品收集
六、有助于更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
七、药物的药效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
八、为教学服务提供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
25、动物模型如何分类?
答:按产生原因分为:诱发性动物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抗疾病型动物模型、生物医学动
物模型
按模型对象分:整体动物模型、离体组织器官模型、细胞株模型、数学模型
按中医药体系分:中医候正动物模型: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脾虚、肾虚动物模型、厥脱症动物模型
26、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答:设计原则:相似性、重复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可控性
注意事项:一、注意模型要尽可能再现所要求的人类疾病二、注意所选用动物的实用价值三、注意环境因素对模型动物的影响四、不能盲目的使用近交系动物,不然会导致不能控制的因素进入实验五、动物进化的高级程度并不意味着所有器官和功能接近于人的程度六、
正确评估动物疾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