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要懂得生活中不但要接受道德约束,更要学法、守法,自觉履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义务。
这不但仅是良好个人素养的表现,也是法律的要求。
(2)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公共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公共秩序包括那些秩序;理解维护公共秩序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通过参与活动培养提升自己的观察水平、分析综合水平和明辨是非水平重、难点:社会公共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教学过程:游戏“比一比”导入:请两位同学分别徒手和使用作图工具来完成画圆与画矩形的任务。
通过比照,学生从中悟出“不以规矩,难成方圆”的道理,自然导入课题。
至今,我还记得小学老师教的一首走路儿歌:“小花狗、小黄狗,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抢前,不落后,摇摇摆摆去春游…”从小我们就知道要遵守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否则将混乱不堪。
在山西省一所中学里,学生们正在上课。
突然一声沉闷的响声,教学楼开始晃动,就听外面有人喊:“地震了!”这时学生们惊慌失措奔出教室,纷纷冲向楼梯。
拥挤中,一个学生被挤倒,紧接着压倒一片,其他人纷纷被推挤着从他们身上走过……这次事故造成二人当场死亡,一人送往医院死亡,三人重伤,多人轻伤。
①材料中,本来没有发生严重的灾难,他们为什么会导致如此不幸?②材料中,人们怎么做就能够避免或减轻这种悲剧的发生?第一环节:畅所欲言让同学注意观察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秩序混乱,分析造成混乱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学生的回答涉及很多公共场所,如学校、公园、公交车等地方。
这样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就能够理解“公共秩序包括哪些秩序”,在不同的场所应该分别遵守哪些秩序,例如:在公交车上按顺序上下车,主动买票、给老人让座等等;同时还能够简单分析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环节:现场调查在众多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当中,违反交通秩序的行为是最常见行为也是威胁青少年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是儿童意外致死的重要原因。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说课稿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说课稿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说课稿1一、为进一步深化省级文明城区创建,切实增强广大居民文明行为意识,引领崇尚文明、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文明程度,特向广大居民发出倡议如下:一、讲究文明礼貌。
尊重他人,讲究礼节;衣着整洁,举止文雅;文明和气,不讲脏话。
二、遵守公共秩序。
搭乘公交车自觉排队,先上后下;办事自觉排队,不大声喧哗;不酗酒闹事,不噪音扰民;不携带宠物进入公共场所;不在公共场所(禁烟区)吸烟。
三、爱护公共设施。
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不攀折树木,不违法张贴小广告,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大小便。
四、遵守交通规则。
机动车司机礼让行人,不闯红灯,不乱鸣笛,不违章停车;开车时系好安全带、不接打手机,按规定使用灯光,不向车外抛撒物品,杜绝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行为。
非机动车驾驶人不走机动车道,不横穿马路,不乱停乱放。
行人横穿马路时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翻越道路隔离护栏。
五、遵守经营秩序。
商品摆放有序,卫生整洁,设施齐全,不乱倒垃圾(泔水);杜绝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缺斤短两行为;不无证经营、店外经营、占道经营。
居民朋友们,为让我们的共同家园更加美丽、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为建设文明永年贡献我们的力量。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说课稿2当我们飞越天空,华夏无数的荒山,几多浊流尽现我们眼前,令人忧心如焚。
长江的百年水患更敲响了中华家园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警钟。
唐朝森林覆盖率尚为86%,而现在平均覆盖率仅13.9%。
这个数据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没有绿木,我们的空气怎会滋润及清新?没有绿木,我们的水源怎会甘洌及不枯竭?没有绿木,我们怎能感受的到鸟语花香?你看学校周边的水资源和环境:河边成了垃圾的聚集地,浑浊的水使小河宛如一条黑色的带子,闻一闻,小河的臭气冲上了天,路过的人捂住鼻子,加快脚步,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意地去破坏绿化,比比皆是。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案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他们围绕公共秩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改善公共秩序的建议。这让我意识到,学生们其实很关心社会问题,只是有时候缺乏表达和探讨的机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话题,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公共秩序的定义及其重要性: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确公共秩序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学会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维护公共利益。
-掌握公共秩序问题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分析现实生活中公共秩序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出改善建议。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例如,模拟一个公共场景,让学生体验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公共秩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自觉维护公共利益。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弘扬社会正能量。
4.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分析公共秩序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阎会+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材

环节一:思“序”之痛
《做文明的熊猫》公益广告
盘点我们身边违反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创设情境,编排一个反映公 共秩序的情景剧。
展演要求:展演控制在3分钟以内;展演 后指出违反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并简要说 明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环节二:品“序”之美
入场前
演出中
退场后
请你谈谈上述“场景”获 得微信圈点赞的主要原因。
精
过度
英 课
电 灌 课
打磨 影课 音
课
第八点
第十点
结语
参加活动的观众们表现出 了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具备了 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意识 ;具备了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观众们向社会传递了自觉遵 守公共秩序的正能量。
活动三:论“序”之重
2016年,在民航飞机上发生了多起扰乱航空运 营秩序的事件,“任性”的乘客因琐碎事而打架的 事件、旅客擅自打开应急门的事件等等;
多昏迷的儿童,焦急地在铜山新区小区门口拦下了 一辆出租车。正值交通高峰期,为了抢时间,的哥 师傅一路闯红灯加违规行驶,用了15分钟把孩子送 到了市中心医院,医生救护后孩子脱离了危险。
你是怎么看“的哥8次违章送医”这件事?
信息一:《中小学生守则》“第四条:明礼守法
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 生,爱护公共财物。”
信息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 有下 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 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 下罚款: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 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 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扰乱车站、港口、码头、 机场、商场、公园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2)了解和掌握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交通方面的 知识;注意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技巧,尊重他人、友 善待人、乐于奉献等。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一课《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4.小结:有了秩序,生命通
道才能畅通。从这个活动我
们懂(板书:懂)得了有秩
序是多么重要。
四、共参与,守秩序
1.过渡:同学们,想一想,
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
是不是就会自觉遵守秩序
呢?
板块一: 文明行为大家说
1.出示教材插图,交流图片 1. 指 出 图 片 中 的 不 文 明 行
中的不文明行为。
为。
*通过完成学习单的方式,使 学生在已认识的公共标志的 基础上,能够更好的理解公共 标志的作用,形成有序参与公 共生活的意识。
*应急车道是生命通道,不能 随意占用。通过情景剧表演的 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 活动中知道该不该走,能不能 走不是自己说了算,而要遵守 规则。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 规则意识。 *与此同时,进一步区分哪些 情况属于紧急情况,知规则, 懂规则,才能更好的遵守规
够加强课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还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丰富课程体验。教师设计具
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之中提升探究问题的能力,
增强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实施的有效性。
3.补充出示学生拍摄的公 志 出 现 的 场 所 和 有 什 么 作
共标志图片(地下车库引导 用。
标志、垃圾桶分类标志、电
梯里的标志)。
活动二:理解应急车道
过渡:这个标志你们认识
吗?
1.出示“应急车道”标志。 4.认识“应急车道”标志。
2.组织讨论能不能走“应急 5.观看情景剧。
车道”。
3.组织讨论哪些情况可以 6.讨论,贴板贴。
体系螺旋上升:遵循从认知到行为,从“共享共维护”“共建”到“共参与”;社会领域不
断扩大,从家、社会到国家。在上一课中,学生已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对“公共生活”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优质教学设计

第五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公共生活秩序,学会遵守公共秩序。
2.能力目标: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公共意识,培养秩序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难点:树立公共意识,培养秩序观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小视频:《交通事故》提问:通过视频,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观看视频,积极发表看法,能发现视频中行为的错误。
2出示案例,找一位学生朗读给同学们听,然后学生思考:这个人被撞死这件事可不可以避免?他为什么会被撞死呢?他被撞死这个结局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从身边小事和事例入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二)比一比通过展示第一组人群混乱和有秩序的图片,提问:从这两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更喜欢生活在哪一种环境中?再展示第二组交通混乱图片和交通有序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感悟秩序的重要性,也让学生从情感上认知到更喜欢生活在有序的生活中。
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总结出: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学生齐读,通过朗读再次明确良好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师:为了构建更加有序的公共生活,让我们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吧!展示课本图片:当我们过马路时: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分小组讨论,看哪一个小组想到的最多,讨论的最积极。
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人记录,一人代表发言,又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通过学生们列举的秩序单,归纳出其共同点:遵守公共秩序。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假设公共生活没有秩序会怎么样?课件展示三个例子,通过事例让学生谈一谈感受总结: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将会引发混乱、无序、障碍、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由此引出: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七年级23.1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黑林中学师生共用综合性学案(019)主备:司利占审核:韩方方杨艳丽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第1课时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复习巩固】——我来回答1.青少年面对非法侵害我们的合法权益时,应该怎么办?2.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常见的几种维权行为分析。
A.B.C.D.3.公民应该怎样行使权利?A.B.【目标诠释】——我来认识识记社会公共秩序的内容,懂得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
树立主动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维护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培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正确态度。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维持,而这一准则需要法律确定和和人们的自觉维护。
2、社会公共秩序包括哪些方面的秩序?3、处理违反社会生活秩序的法律有哪些?处罚机关是什么?常见的处罚有几种?4、社会公共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A.B.C.【困惑扫描】——我来质疑(把你的困惑或疑惑记录下来,课上一起与老师同学交流)。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活动一:唇枪舌战(辩一辩)问题一:行人乱穿马路是不是小事,为什么?问题二:在没有来往车辆且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闯红灯吗?问题三: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帽儿”吗?活动二:知识窗角色场所规则和秩序出门上路行人右行,过马路走人行乘车乘客顺序上下车,上车买票。
去公园游客去商场购物顾客公平交易,买后付钱。
去影剧院观众不能大声喧哗、随意走动,礼貌鼓掌。
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方面属于社会公共生活。
2.这些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吗?请举例说明。
3.如果没有共同准则,社会公共生活将会是怎样的?4.结合书本P82,识图辨义:在公共场所,交通道口等地方的警示图标各代表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活动三: 案例分析材料一:“一米线”的作用。
材料二:中学生小赵和小王在暑假中结伴游览长城,当他们登上八达岭长城时,心情十分激动,小王掏出刀子准备在城砖上刻字留念。
小赵发现后马上制止他,小赵指着雄伟的长城对小王说:“长城是中国的象征。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公共生活没有秩序的危害2、懂得公共生活秩序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学习生活中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二、【课堂预习】1、课堂上如果没有秩序会怎么样?2、繁忙的十字路口如果没有红绿灯的约束会有怎样的后果?3、春节前上万人要买票回家,如果大家都不排队买票会怎么样?4、维护公共秩序有什么重要性?5、社会公共秩序包括哪三个方面?6、违反公共秩序,构成违法但情节轻微应受什么法律制裁?7、违反公共秩序后果严重构成犯罪应受什么法律制裁?三、【开始新课】(一)知识结构梳理1、社会公共生活缺乏秩序的后果2、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3、公共秩序的种类4、维护公共秩序的法律保障(二)课堂检测【判断题】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
()2、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持,离开一定的规则秩序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3、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4、公共场所有大家必须遵守的规则,而在社区没有。
()【选择题】5、为了使2010年上海世博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人们要自觉遵守。
()①社会生活秩序②公共场所秩序③交通秩序④学校场所秩序6、在汽车站,火车站我们经常可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提醒语。
每个旅客都应自觉遵守这些规定,因为()a、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习惯和信念b、社会秩序限制人们的自由d、我国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非选择题】7、去年一位市民因酒后驾车夺去了两名无辜学生的生命,如果他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提示:从公共秩序的危害,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四、【课后拓展训练】在我们一些同学身上,还存在哪些不遵守公共秩序的现象,请指出来这些行为的危害,告诉他们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意义,帮助他们改正。
九年级政治《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法国和意大利的世界杯 决赛(加时赛)第110分钟,法国 队某次进攻被化解后,齐达 内和马特拉奇都在向回走。 突然齐达内愤怒转身走向马 特拉奇,一头把这个1米93的 大个子顶翻在地。
阿根廷主裁 向齐达内掏出了 红牌。
齐达内默默走向 更衣室,大力神杯就 摆放在通道口的桌上, 齐达内从旁边低头走 过,没有看一眼。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 《教育法》第72条: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循序或破坏校舍, 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 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刑法》第13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 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 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或死刑。
戴某为某中学高中学生,他平 时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学校给 予处分后,不但不改正,还怀 恨在心。在某晚,他串通一个 曾因打架受处分的本校学生冯 某,带着作案工具,爬墙进校, 撬开教务处的门,砸毁了部分 财物,然后往办公室的书籍上 浇上汽油点着火后逃走。一座 教学大楼被烧毁,经济损失达 数百万元,学校2000多名学生 被迫停课一个多月。
• 戴某有什么不法行为?
一座教学大楼被烧毁,经 济损失达数百万元,学校 2000多名学生被迫停课一个 多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爬墙进校,撬开教务处的门,砸 毁了部分财物,然后往办公室的 书籍上浇上汽油点着火后逃走。
造成了什么后果?
他们的行为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进行处罚吗?这什么?
不可以。他们的行为已经造成严重损失,情节严 重,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应当依照 《刑法》进行处罚。
1、请同学们说一说社会公共秩序包括那些 内容? 2.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 本规则,同违反公共秩序行为作斗争的武 器是什么? 3. 社会公共秩序有什么重要性?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案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树立主动尊重他人权利,关爱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良好品质和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积极的情感。
2、了解法律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不可分性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的内涵。
3、理解没有法律规范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消极后果,进而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意义。
教学重点社会公共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公共秩序的实践。
教具准备课件、素材。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比较学习法、案例探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让学生板影:画圆,画矩形①一生带尺、圆规。
②一生用手画(不用工具)。
2、比较后,让学生谈谈感受。
3、最后明确:不以规矩,难成方圆。
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维护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尤为重要。
二、学习新课1、生活在线(1)学生介绍“口香糖”事件(2)思考:该事件留给我们思考是什么?(3)师生交流明确。
2、红绿灯变奏曲。
(1)指导学生比较P81的两幅图。
(2)思考:①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②行人乱穿马路,是小事,还是大事,为什么?(3)师生讨论明确:这种行为既关系到自身安全,也关系到城市文明形象。
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共交通秩序。
(4)继续讨论P82:在没有往来汽车时,并能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闯红灯吗?为什么?(5)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冒”吗?为什么?①从众心理也应以坚决遵守规范,纪律为前提。
②社会风气要靠每个人点点滴滴的行动改善。
3、识图辨义(1)学生指认图标是什么?(2)设立这些图标有何意义?(3)了解骑车十不要P834、“一米线”的作用(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3的镜头。
(2)讨论:这位女士的行为恰当吗?为什么?(3)了解“一米线”相关信息。
(4)明确“一米线”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社会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生活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
我国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就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也是人们同违反公共秩序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说课稿【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1课时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说课稿【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1课时XXX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XXX《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1课时《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是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中的第二课。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7条"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
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本课设置了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构建有序的公共生活,既是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
第二部分"共同建设有序生活",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构建有序的生活不仅需要公民个人提高自身的守序意识,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群策群力,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法治的保障。
本课教材通过是现学生熟悉的公共生活场景,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良好的有序的公共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对展现人们的文明惯,影显良好的社会风气、体现国家的文明进程有何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个人,社会、国家三方面共同的努力。
因此在教学时也要遵循"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怨么样"的思考逻辑展开教学。
二、说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经验。
对于公共秩序这一概念他们并不陌生,但是受行为惯和年龄特点的影响,他们的认知还不够健全,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选择。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第一框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树立主动尊重他人权利,关爱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良好品质和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积极情感。
知识与水平:了解法律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不可分性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的内涵。
理解没有法律规范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消极后果进而理解增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公共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教学方法】情景感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比一比”:请两位同学分别徒手和使用圆规、三角板来完成画圆和画矩形的任务。
观察比较两位同学所画图形,哪一个好看?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23.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至今,我还记得小学老师教的一首走路儿歌:“小花狗、小黄狗,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抢前,不落后,摇摇摆摆去春游…”从小我们就知道要遵守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二、讲授新课权威发布: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统计数据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
每天,至少有19名15岁以下的中国孩子因道路交通意外死亡,77人受伤。
冰冷数字后,一朵朵生命之花凋落,你有什么感受? 什么原因使得如此年轻的生命过早地夭折?(一)中国交通面面观1、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交通景象”,出示材料材料一:中国真有交通法规吗?材料二:在中国坐公交车犹如一场恶梦。
过渡:在部分中国人看来,争抢位置,抢上抢下,闯红灯……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些行为真的是小事吗?2、“唇枪舌战辩一辩”(讨论书P81-82三个问题)问题一:行人乱穿马路是不是小事,为什么?问题二:在没有来往车辆且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能够闯红灯吗?问题三: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帽儿”吗?3、激情感悟: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以及对生活的体验,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不以规矩,难成方圆”。
初中思想品德苏人版七下23课《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苏人版七年级下册第23课《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
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法律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不可分性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的内涵。
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履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义务
理解没有法律规范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消极后果进而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意义。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懂得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树立主动尊重他人权利,关爱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良好品质和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积极情感。
2学情分析
一个没有秩序的世界必将是混乱不堪,社会秩序关系着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稳定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地区的稳定与形象,它是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作为未成年人,应该从小做起,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本课围绕社会公共秩序这一中心,引导学生去自觉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懂得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不仅享有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还要履行法律规定的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义务。
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解法律和道德的不可分性。
3重点难点
理解公共秩序的内容及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情境导入
(出示图片)“帮小明选择暑假出行计划”。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课件

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
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导入新课
说
➢对比以上图片的两种情况,
一
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说
➢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混乱的
状况?
新知讲解
第一课时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1.看了以上视频,你有何感想。
2.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 发生?
有序排队上车 车辆停放有序
想想怎样才能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 谐少一些,微笑多一些。
遇到类似不文明情况,我们要 勇于上前制止。如果听之任之,会 助长歪风邪气,社会生活必将一片 混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 扰和不便。
我们生活在公共生活环境下,为了维护有秩序 的社会环境,每个人在行使自由的同时必须遵守公 共秩序,每个人的行为都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 会规则的约束,同时又需要自我约束。这样才能让 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微笑多一些。
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 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生活质量的提高。
秩序小实验
五个一端系有长线的小球同放入一个瓶 颈较小的瓶子中。瓶口宽度只能允许每次取 出一个球。
看看哪个小组能又顺利又快地取出 瓶中所有小球,并说出你的理由。
(1)避免争抢,按先后顺序顺次取出。 (2)社会需要讲秩序,遵守秩序是人们正常高效地
禁止使用手机无障碍通道禁止喧哗禁止携带宠物禁止拍照安全通道加油站高速路等博物馆蜡像馆等会场电影院等场所商场公园公交车等学校医院旅馆等学校医院会场等感受到安全让物品保存更长久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保存的物品身处安静的场所可以更好地欣赏感受可以让我们更安全环境更卫生让残疾人感受更多的方便关爱当事故来临的时候确保顺利逃生丌是
三、选择题 1.维护公共秩序,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一方面要自己自觉遵守规则, 另一方面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下列同学的做法不正确的
初一政治课件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治安管生活、 法规就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 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也是人们同违 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 法公共秩序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法公共秩序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谈感触
在山西省一所中学里,学生们正在上课。 在山西省一所中学里,学生们正在上课。突然一声 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 沉闷的响声,教学楼开始晃动,就听外面有人喊: 沉闷的响声,教学楼开始晃动,就听外面有人喊:“地 震了! 这时学生们惊慌失措奔出教室,纷纷冲向楼梯。 震了!”这时学生们惊慌失措奔出教室,纷纷冲向楼梯。 拥挤中,一个学生被挤倒,紧接着压倒一片,其他人纷 拥挤中,一个学生被挤倒,紧接着压倒一片, 的保障, 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 纷被推挤着从他们身上走过……这次事故造成二人当场 纷被推挤着从他们身上走过 这次事故造成二人当场 遵守维护社会公共 死亡,一人送往医院死亡,三人重伤,多人轻伤。 死亡,一人送往医院死亡,三人重伤,多人轻伤。 志,是社会稳定
一天, 一天, 思考: 张先生来到一家银行的营业厅,便 思考: 张先生来到一家银行的营业厅, 自觉的站在一米线外, 自觉的站在一米线外,等待前面的人办完 1、这位女士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这位女士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该女士违反了“一米线”规定,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 业务后, “一米线” 。 该女士违反了来到窗口规定,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 业务后,来到窗口。正准备输入取款密码 不尊重别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行为, 不尊重别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 一位40岁左右的女士径直走到了张先 时,一位 岁左右的女士径直走到了张先 的谴责。 的谴责。 生的身边…… 生的身边 2、这种行为会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 、这种行为会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
和进步的基础。 和进步的基础。
秩序的意义有哪些? (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 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公共秩序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是由许多成员共同组成的,只有自觉遵守规 则,遵守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 益。(意义)
2、为什么要维护良好社会公共秩序?
① 危害: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离开了一 定的规则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谁扰 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危害了社会、危害了他人, 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地位、意义: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只有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个 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 遵守公共秩序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关系 到城市形象,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③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维护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序
• 《教育法》第72条: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循序或破坏校舍, 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 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刑法》第13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 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 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或死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 往往还发现这样的情况: 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畅通 无阻,遵守交通规则的人, 却~~~~~
如果是那样,你还遵守 交通规则吗?为什么?
问题一: 行人乱穿马路是不是小事?为什么? 问题二: 在没有来往车辆且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 前提下,就可以闯红灯吗?为什么? 问题三: 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帽儿”吗?
自2006年6月1日起,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 人过马路乱闯红灯也视为违法行为,将受到轻则罚款,重则 拘留的处罚。而常州市的第一张罚单开在了新闸。当时据说 是一位老太太带着孙儿过马路闯红灯,交警同志上前劝阻, 老太太非但不听,还对交警破口大骂,造成了交通堵塞,因 而交警开出了自《治安管理处罚法》实行以来的第一张罚款 单和第一张拘留单,对老太太实行了罚款和拘留的处罚。 思考: 1、如果没有共同准则,社会公共生活将会是怎样的? 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危害) 2、以上老太太的行为和最后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角色 行人
规则和秩序 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或过天桥等 P82
乘车
去公园 去影剧院
乘客
游客 观众
先下后上,上车排队买票。
购票排队入园,爱护公共设 施,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不能大声喧哗、随意走 动,要礼貌鼓掌。 排队,一米线后等候。P83
去银行
……
储户
1、社会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生活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 交通秩序等。
汶川大地震------ “最牛校长”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此次汶川大地 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叶志平校长4年坚持组织 学生紧急疏散演习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 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 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
思考:看了上述事例你有何感想?
一分文明好像一滴水,许多文明就 是一片海。 一分文明好像一盏灯,许多文明就 是万丈光芒。 一分文明好像星星之火,许多文明 可成燎原之势。 讲文明、树新风、守秩序、重公德,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营造井然有序的 生活环境,共同打造安定文明的社会 环境。
抢道痛快一时,出事后悔一世!
闯红灯是和死神打交道!
红灯停绿灯行,法律法规要履行,生 命健康伴我行。
我的警示语:___
这就是行人自控信号灯按钮,在 日本较偏僻的路口,就会设置这 样的按钮,如果有行人过街,就 自己按一下此按钮,机动车信号 灯会变成红灯,等行人过完马路 后,信号灯自动变绿。
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请描述一下刚才发放
可是香港的交通事故率却远远低于祖国大陆,同
学们,你们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北京
香港城市交通的特点是地少人多、客流量大 ,
中国香港
1、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不同的公共空间要遵守哪些 社会公共秩序?
2.社会生活准则主要有哪几种?
场所 出门上路
①谁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危害了社会、危害
了他人,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危害) ②法律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2、老太太认为过马路乱闯红灯是小事,警察太较真。 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法律: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十九条 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 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 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 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 公园、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 场所的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只等公共交 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 他流氓活动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 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 (七)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 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
全世界交通伤害发生情况 :
每年 每月 每日 每小时 每分钟 每25秒 每1秒 120 0000 3000 0000死亡 1000 0250 0000死亡 32 6882 1192死亡 137 3425死亡 2357 死亡 1人死亡 1人受伤
2011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210812起, 造成62387人死亡,23742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超过10亿。“疲劳驾驶、超速、超载、违法占用对 向车道、闯红灯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