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设计地理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铁路 运输为主, ______ 公路 2.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 ______ 大秦 线、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如图中③_________ 神黄 线、⑤____________ 焦—兖—日 线。 ④______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3.下列地区中,该种资源我国人均占有量最丰富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C.三江平原
B.青藏高原
D.黄淮海平原
4.据统计,我国该种资源可开发量为3.78亿千瓦,占该资源全世 界可开发总量的 16.7% ,居世界第一位。下列对我国该资源 储量丰富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预 习 效 果 自 测 ]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号称中国的“煤海”,但一
煤独大的经济格局给山西省造成的困局也是有目共睹的 —— “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 。因 此,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 据此完成1~2题。 1.“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
重化工业 比重。 低__________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思考】
1.如何区分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
提示 能源既包括天然的,也包括人工的。自然资源中的一
部分可以作为能源(即能源资源),能源也包括一部分自然 资源(即天然能源或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 矿物能源(又叫化石能源)是矿产资源中可以用作能源的那
一部分,它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下图: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试评价“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的影响。
提示
有利影响:“变输煤为输电”,延长了产业链,增加
了附加值,并能降低运输成本,可增加山西经济收入,促进 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一是山西缺水,发电要耗费大量水资源,会加重 水资源危机;二是当地建设火电站会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
大煤炭转换为电能的力度
D.生产结构单一,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 —— 调整产业结 构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解析
第1题,“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
一堆灰 ”分别说明了开采利用煤炭给山西省带来了水污染、大
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第2题,山西省生产结构单一,煤炭 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再加上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因此 山西省并不是经济强省;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力争实现产业 结构多元化。
这说明以煤炭为主的经济结构给山西省带来了严重的(
①大气污染 A.①②③ ②水污染 B.②③④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C.①③④ ④噪声污染
)
D.①②④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 山西省是产煤大省,却不是经济强省,其原因和发展方向分
别是(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加大煤炭的开采量 B.我国和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不大 —— 拓展国内和国际两大 煤炭市场 C.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 ——加
答案
1.A
2.D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中国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会)2012年7月16日称,今
年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可达
5.1 万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 7%左右。火电发电量约占全部 发电量的 80%。读我国部分省区某种资源及其发电量占全国总 量的比例表,回答3~4题。 所占比例 某种资源占全国的比例(%) 某种资源发电量占 全国的比例(%) 湖北省 四川省 西藏自治区 4.1 22.6 10.0 17.0 19.5 0.5
交通便利 。 (3)位置适中,__________
①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与消费城市相距不远。 大秦 、神黄等铁路通过。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_______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三、能源基地建设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大同 、②______ 平朔 、西山、沁水、 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①_____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答案
(1)储量丰富、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良。
(2)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很大的比重,天然气所
占的比重很小;在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占有 较大的比重,我国的石油、天然气比重比世界小;世界的核能 所占比重大,我国核能比重很低。 (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规律方法
能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方法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
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即时巩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在该省召开,这与该省 资源丰富有关。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煤田名称:A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 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优 势与劣势。 2. 分析该区域在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一、能源的分类 水能 、风能、_______ 太阳能 生物能 、潮汐能、______ 1.可再生能源: 包括______ 等。
2.非可再生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 等矿物能源。 (1)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 破坏。
A.距亚洲高压近,水平梯度力大
B.地质历史悠久,地下储量丰富 C.暖温带和亚热带干旱地区范围广泛 D.降水丰富,河流落差大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解析
第3题,读表可知,该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西藏自
治区,但该种资源发电量占全国比例最大的为湖北省,所以判
断其为水能资源。对比四选项可知,其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高
类型 措施
煤矸石
煤泥 废水
用于发电、供热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干燥后再利用 沉淀净化 的办法 采取__________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3.调整产业结构: 重化工业 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 (1)对原有__________ 方向发展。
高新技术 产业和旅游业,降 (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 _________
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能源
需求量的增加将使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也将必 然加速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 (4)位置适中,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 了条件。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反思归纳】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1.山西省的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二、资源开发条件
1. 开发原则: 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市场 和__________ 交通条件 。 而且还要考虑______ 2.具体表现: (1)
范围广 齐全 开采条件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市场广阔。 缺口 进一步扩大。 ①我国对能源需求量进一步增加,能源______ 煤炭 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 ②我国以_______ 会改变。
2.产业结构的调整
煤—焦—化
铝土 煤—电—铝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3.能源综合利用的意义
单一 多元
利用率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技术创新 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___________ 清洁能源 产业的发展。 煤技术为代表的___________ 2.“三废”的治理:
加重当地环境压力。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3. 在开发资源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生产 力会出现大量过剩,人们把这类城市称作 “ 资源枯竭型城
市”,这类城市应该怎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示 ①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是随资源利用而兴
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败,以后应逐步引进新技术,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大力发展城市 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探究点一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阅读教材 P40图 3.1和教材 P41图3.2,回答下列问
【探究活动】
题。
(1)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3)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4)山西的地理位置对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影响?
①大气污染加剧 染严重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课前预习新知
D.③④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6.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A.①②⑤ C.①②⑥
②营造速生薪炭林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⑥加强交通建设
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开采条件好 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合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 械化开采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山西省的市场条件——市场广阔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3.山西省的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1)位置适中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交通便利
煤炭资源 的有利条件 储量丰富 具体表现 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为2 700亿吨,按2007年生产规模
(6.3亿吨)计算,可开采430年
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为
煤质优良
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产地,河东煤田则
B.②⑤⑥ D.①②③④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解析
第5题,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农作物秸秆为主,
易产生大气污染;农作物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 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第6题,改变上述环境问题应
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造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
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 5.A 6.D
电力 。 出_______ 冶金工业 发 展 提 供 能 源 , 向 外 输 出 ( 2 ) 发 展 炼 焦 业 : 为 __________ 焦炭 。 ______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煤炭 生态环境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煤Leabharlann ,B煤田,C煤田,其中
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煤田是
优质动力煤产地,
课堂综合演练
(2)D、E、F三条铁路线中代表大秦铁路(大同—秦皇岛)的 是 。
(3)山西省煤炭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试评价其开发条件。
解析 在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图中,要记住主要煤田的分布和
主要的煤炭外运铁路线;煤炭的开发条件主要从资源条件、市 场条件、交通条件三方面分析。
目前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以铁路为主。从东西南北的方位来看,
北面是内蒙古,西面是陕西省,两个省区的煤炭资源都很丰富, 没有多大运输要求和压力。向东、向南是煤炭的主要运输方向, 尤其是向东运往海港再南下效益最高。向东的铁路线主要有北、 中、南三路通道到达海港:北路大秦线、中路神黄线、南路焦
作—兖州—日照线。示意图法记忆晋煤外运的主要路线:
原。第4题,水能资源丰富一般与两个条件有关:一是降水丰富; 二是河流落差大。 答案 3.B 4.D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
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此回 答5~6题。 5. 下图表示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 的环境问题是( )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答案
(1)煤炭
大同
河东
沁水
大同
河东
(2)D (3)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山西省煤炭资源数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