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电池知识大全

电池知识大全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交通工具和能源储备系统中。
下面是关于电池的综合知识大全,涵盖了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环保和安全问题。
一、电池的种类1. 干电池:干电池是一种不可充电的电池,内部使用干态电解质。
最常见的干电池包括碱性电池(如碱性锰电池)、锌碳电池和银氧化锌电池。
2. 镍镉电池(Ni-Cd电池):镍镉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由金属镍、金属镉和碱性电解液构成。
它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寿命,但含有有毒的重金属镉,对环境造成污染。
3. 镍氢电池(Ni-MH电池):镍氢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使用金属氢化物作为负极材料,金属镍作为正极材料,碱性电解液导电。
相较于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少的环境污染。
4. 锂离子电池(Li-ion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使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实现电荷和放电。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轻量化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移动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 钠离子电池(Na-ion电池):钠离子电池类似于锂离子电池,但使用钠离子作为电荷的传输媒介。
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有较低的成本和更广泛的资源供应,但能量密度稍低。
6.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通常使用氢气作为燃料和氧气作为氧化剂。
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率、无污染排放和可持续性等优点,适用于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备系统。
二、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
它由两个电极(正极和负极)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电解质组成。
当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时,化学反应发生,产生电流。
1. 非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 正极反应:正极材料中的化学物质氧化,释放出电子和金属离子。
例如,在碱性锰电池中,正极材料为二氧化锰(MnO2),反应为:MnO2 + H2O + e- → MnO(OH) + OH-- 负极反应:负极材料中的化学物质还原,吸收电子。
电池的基本知识

<<電池的基本知識>>一、什么是电池1、电池的概念;不必要伴随有机械运动,将各种能量转化为直流电能的发电装置。
2、物理电池:通过物理变化将光能、热能等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3、化学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①、组成化学电池的必要条件:a、必须把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过程(失去电子的过程)和还原(得到电子)分隔在两个区域内进行。
b、正负极之间有离子性导电物质。
c、物质在进行氧化还原时,电子必须通过外线路。
②、化学电池的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化学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三部分组成,以锂电池为例:阳极由石墨晶体、阴极由二氧化钴锂材料制成,在外电路接通时电子向正极移动,这种移动便形成子电流,电池的电压大小由组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决定,电池的正负极材料(活性物质)之间具有电势差,当电池使用时,两极的电势就象具有水位差的水被接通一要,由高向低流,这样的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
4、电池的种类(化学电池)化学电池的种类有很多,但按它们的使用性能可以分为一次性电池与二次可重复使用电池(也叫蓄电池)两大类。
①、二次电池: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铅酸电池、锂电池(Li).其中锂电池又包括:金属锂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②、一次电池:糊式电池(如农村中常用的手电筒电池)、普通碳性锌-锰电池、碱性电池(如电视上遥控器上用的5号7号电池);5、手机电池的结构:手机电池一般由电芯、FUSE(或PTC)、保护板(或电路板)、五金片、外壳以及一些辅料组成。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①、锂离子电芯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重量轻、比能量高及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它的缺点就是需保护电路,防止电芯过充过放,现已大量用于工作电压为3.6V的手机电池中;②、镍氢电池优点:它无污染以及比能量高于镍镉电而取代镍镉电用于许多手机电池中;③、镍镉电池的优点就是具有优良过充、过放及大电流充/放电特征,但由于比能量低及有污染而被淘汰(不用于手机)。
电池科普PPT

生活中常见的电池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因为其体积小能量密度高,是目前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现代数码产品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池;
铅蓄电池因为其价格便宜且性能稳定。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电动车、 仪器仪表等大型设备以及.....高中化学试卷中。
纽扣电池
干电池
锂电池
18650锂电池
铅蓄电池
锂电池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 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 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最 早出现的锂电池来自于伟大的 发明家爱迪生,使用以下反应: Li+MnO2=LiMnO2 该反应为 氧化还原反应,放电。
电池组放电都会停止。充电时也是一样。结果 另外5颗电池没有任何问题,也都跟着有问题的 18650同步充放电,这组电池从外部看就是严重 容量衰减的。实际上里面只有一颗有问题。这 就是电池一致性的重要性的体现。
手机、平板、穿戴设备中的锂电池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 领域。因为这些设备里只 有一块锂电池,而且基本 都是三元锂电池。三元的 意思是三种元素:镍、钴、 锰、这种锂电池的正极材 料Li(NiCoMn)O2,不是 完全一样的,会根据使用 要求对三种元素的配比做 3.7伏特代表着这块电池放电的电压平台是3.7V; 调整。充电限制电压代表着它充满电的电压为4.2V; 2000mAH:毫安时代表着它的容量; 7.4Wh 这才是真正的能量的计量单位。
如何衡量锂电池性能的好坏?
四、电池一致性 电池一致性表现不好对并联组数比较多的 采用相同材料、相同工艺生 电池影响更大。假设图中 6芯电池中第三颗 产的电池在容量、内阻、充放电 18650 因为某种原因容量下降的比较快,很快容 曲线上的一致性越高越好。电池 量就只剩下 75%了,他们6个是并联在一起的, 能否大规模组成电池组这一点非 那么放电过程中第三颗电池会最早达到放电终 常关键,电池组规模越大对一致 止电压,于是不论另外5颗电池还有没有电量, 性要求越高。
电池基础知识介绍

目录
电池分类、动力电池及发展史 电池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池术语及电性能 重点 电池结构、组合方式及生产工艺 各种电池简介 电池相关标准及测试 电池公司大汇总
一.电池分类、动力电池及发展史
分类: 按工作性质及存储方式分:原电池,蓄电池,储备(激活)电池,燃料电池; 按电解质性质分:酸性电池,碱性电池,中性电池,有机电解质溶液电池,
电池反应
三.电池常用术语及电性能
1. 电动势:电池两极在断路时处于可逆平衡状态下,两极平衡电极电位之差,是 经过计算的理论值。
2. 开路电压:电池在断路时电池两极的电极电位之差。开路电压是一个实际测量 的值。如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为4.1V,铅酸蓄电池为2.1V
电动势>开路电压 电池的电动势或开路电压值取决于所组成电池的电极材料与电解质的活度和放
注:图中A区(阴影部分)为电池对外输出的能量;B区为电池自身 损耗的能量。
b.电池的放电温度:温度降低,输出容量减少;
c.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是由用电器以及电池反应本身的限定来设定的, 例如:充电时,终止电压为4.2V,放电时为3 .0V或2 .75V。
d.电池的贮存时间:电池经过长时间贮存后,电池的放电容量会相应减 少。
内阻与SOC的关系。
内阻测量方法。
8. 的电电池量容。量表:征指电一池定储放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制量度的下能(力在,一单定位的是I放A,hT或放,CV。终容)量,受电很池多所引给素出 的影响,如:放电电流、放电温度等。容量大小是由正负极中活性 物质的数量多少来决定的。
理论容量:活性物质全部参加反应所给出的容量。 实际容量:在一定的放电制度下实际放出的容量。 额定容量:又称公称容量,指电池在设计的放电条件下,电池保证给
电池常用术语

4、何为“记忆效应”?
到目前为止,只是“镍镉”电池有此现象。当蓄 电池在放电(使用时的状态)时如果没有将容量 用完即行充电,那么电池以后的充放电容量只能 达到那次放电的水平,任何方法也不可能恢复其 额定容量了。如1000mAh的电池,如果有一次只 放电100mAh就进行了充电,那么这只电池今后只 能作为100mAh电池来使用。这就是所谓的“记忆 效应”。“记忆效应”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困难, 所以后来研发的二次电池往往特意加注“无记忆 效应”。铅酸电池就不注,因为铅酸流行的时候 人们还不知道有“记忆效应”这会事儿。
18、什么是内压?
指电池的内部气压,是密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 产生的气体所致,主要受电池材料、制造工艺、 电池结构等因素影响。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电 池内部水分及有机溶液分解产生的气体于电池内 聚集所致。高倍率的连续过充,会导致电池温度 升高、内压增大,严重时对电池的性能及外观产 生破坏性影响,如漏液、鼓底,电池内阻增大, 放电时间及循环寿命变短等。 Li-ion任何形式的过 以都会导致电池性能受到严重破坏,甚至爆炸。 帮L
11、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 DOD)
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 额定容量的百分比称为放电深度。 放电深度的高低和二次电池的充电寿命有 很深的关系,当二次电池的放电深度越深, 其充电寿命就越短,因此在使用时应尽量 避免深度放电。
12、过充电(Over charge)
电池在充电时,在达到充满状态后,若还 继续充电,可能导致电池内压升高、电池 变形、漏夜等情况发生,电池的性能也会 显著降低和损坏。
13、过放电(Over discharge)
电池若是在放电过程中,超过电池放电的 终止电压值,还继续放电时就可能会造成 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可逆 性遭到损坏,使电池的容量产生明显减少。
电池基础知识

电池基础常识电池基础常识 (1)第一节电池的定义及参数 (3)一、电池的定义 (3)二、电池主要性能参数 (3)三、电池有关计算 (5)第二节几种常用二次电池的性能比较 (6)第三节锂电池的定义及分类 (7)一、锂电池的定义 (7)二、锂电池的分类 (7)三、锂电池的主要特点 (8)第四节锂离子蓄电池的结构与特性 (10)一、锂离子蓄电池工作原理 (10)二、锂离子蓄电池的构造 (11)三、锂离子蓄电池的特性 (12)四、锂离子蓄电池的控制 (13)五、各类电池发展现状 (13)第五节锂电池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6)一、中国锂电池研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6)二、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6)二、聚合物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发展前景被看好 (17)第六节银通电池产品及其优势 (18)第一节电池的定义及参数一、电池的定义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
如太阳能电池。
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
二、电池主要性能参数内容电池的主要性能包括电动势、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开路电压、内阻、充放电速率、阻抗、寿命和自放电率。
电动势电动势是两个电极的平衡电极电位之差,以铅酸蓄电池为例,E=Ф+0-Ф-0+RT/F*In(αH2SO4/αH2O)。
其中:E—电动势Ф+0—正极标准电极电位,其值为1.690 Ф-0—负极标准电极电位,其值为-0.356 R—通用气体常数,其值为8.314 T—温度,与电池所处温度有关F—法拉第常数,其值为96500 αH2SO4—硫酸的活度,与硫酸浓度有关αH2O—水的活度,与硫酸浓度有关从上式中可看出,铅酸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1.690-(-0.0.356)=2.046V,因此蓄电池的标称电压为2V。
铅酸蓄电池的电动势与温度及硫酸浓度有关。
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电池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源设备,负责为各种便携电子产品提供电能,如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
正确使用和保养电池,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确保其性能和安全。
以下是关于电池正确使用和保养的一些方法与建议。
第一部分:电池的正确充电方法1. 使用适配器进行充电:使用原厂配套的充电器或充电线来给电池进行充电,确保电压和电流参数相符合,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电池充电电路并充分利用电源。
不要使用非原厂的充电器,因为它们可能会给电池带来不稳定的电流,从而损害电池。
2. 避免过度充电:避免让电池过度充电,即使充电器的指示灯变成绿色也要及时断开充电。
过度充电会导致电解液的挥发和膨胀,可能造成电池内部的压力过大,甚至发生短路和起火的危险。
3. 充电时保持通风良好:在充电时保持周围通风良好,避免高温和潮湿环境。
高温会加快电池的容量衰减,并增加电池的内阻,导致使用时间缩短。
同时,潮湿环境会导致电池内部的腐蚀现象,影响其性能。
第二部分: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1. 避免过度放电:避免将电池完全耗尽,尽量保持电池电量在20%-80%之间。
当电池电量接近耗尽时应尽快充电,以免对电池的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2. 避免高温和低温环境:避免将电池暴露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特别是在使用时。
高温会加速电池的容量衰减和自放电,低温则会降低电池的工作效率和容量,甚至使电池无法正常工作。
3. 避免频繁超负荷使用:在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时,尽量避免频繁超负荷操作,如高速连拍、大型游戏等消耗电能较大的操作。
这样可以减少电池的损耗和发热,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第三部分:电池的正确储存方法1. 储存电池时保持电量在40%-60%之间:如果需要长时间储存电池,应保持电池的电量在40%-60%之间。
电池的储存电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电池的寿命产生不良影响。
2. 避免受潮:在储存电池时,要确保存放的环境干燥,并避免电池受潮,以免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安全。
电池基础知识

(3)什么是电池内阻?
• 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 力。有欧姆内阻与极化内阻两部分组成。电池内阻值大, 会导致电池放电工作电压降低,放电时间缩短。内阻大 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 响。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注:一般以充电 态内阻为标准。测量电池的内阻需用专用内阻仪测量, 才能确保所得到的值的精确度。
•
•
容量常见单位有:mAh、Ah(1Ah=1000mAh)。
影响电池容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活性物质的重量;二是活性物质 的利用率。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包括A、活性物质的活性:残余电化学反应的 能力,与其晶形结构、制造方法和含杂质多少有关;B、电极和电池的结构: 成型方法、极板孔径、厚度、真实表面积大小;C、电解液的组成;D、制 造工艺;E、放电制度(T放、I放、V终)
一、电 池基本知识
1、电 池 组 成 要 素
①基本组成要素有: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
②辅助组成要素有:集流体、导电柱、外壳等
2、电 池 分 类
锌锰 一次电池 (原电池) 碱锰 锂锰等
电池
二次电池
镍—镉
镍—氢 锂离子电池等
(充电电池)
贮存电池 燃料电池
(1)什么是Li-ion电池?
• Li-ion 电池是由锂电池发展而来。所以在介绍 Li-ion 电池 之前,先介绍锂电池。举例来讲,以前照相机里用的扣 式电池就属于锂电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锂金属。负 极材料是碳材。按照大家习惯上的命名规律,我们称这 种电池为锂电池。 • Li-ion电池的正极材料是氧化锂钴,负极材料是碳材。电 池通过正极产生的锂离子在负极碳材中的嵌入与迁出来 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所以人们称之为Li-ion电池。 • 自1991年日本索尼公司开发成功以碳材料为负极的锂离 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已迅速向产业化发展,并在移 动电话、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器上大量应用。
电池培训资料

2023
电池培训资料
电池的基本知识电池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电池的应用和实例电池的未来发展和趋势常见电池问题和解决方案培训总结和学习反馈
contents
目录
电池的基本知识
01
电池的构造和组成
常见的有钴酸锂、镍钴锰、镍钴铝等。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隔膜
主要有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纳米碳管、合金等。
是电池中传导锂离子的介质,常用有机溶剂和锂盐等混合制成。
可持续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电池材料需要具备可持续性。例如,使用可再生资源或回收材料作为电池材料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电池产业还需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保性
电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常见电池问题和解决方案
05
电池故障是常见的现象,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电池故障,如过充、过放、短路、漏液等。解决电池故障的关键是找到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电池故障和解决方法
总结词
电池寿命的延长和使用技巧是电池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措施,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电池寿命的延长和使用技巧包括充电电流和电压的控制、电池使用温度的调节、电池荷电状态的控制等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池,使用方法和维护措施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对于锂离子电池,需要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避免过度充电和过放电,同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电池过热或过冷。
注意使用环境
在使用电池前,确保电池处于保质期内,避免使用过期或劣质电池。
注意使用时间
电池的存储和使用
注意充电电压和电流
放电时间和频率
电池基本知识

电池基本知识1.1 电池的定义电池是将物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在充电时它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并以化学形式储存能量,放电时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以电能形式释放能量。
1.2 电池的分类按化学电源的工作性质电池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电池(一次电池)电池经过连续放电或间歇放电后,不能用充电的方法使两极的活性物质恢复到初始状态,即反应是不可逆的,因此两极上的活性物质只能利用一次。
原电池的特点是小型,携带方便,但放电电流不大。
一般用于仪器及各种电子元器件。
常见的原电池有:锌锰干电池 Zn∣NH4Cl ,ZnCl2∣MnO2碱锰干电池 Zn∣KOH∣MnO2锌银电池 Zn∣KOH∣Ag2O(2)蓄电池(二次电池)电池工作时,在两极上进行的反应均为可逆反应。
因此可用充电的方法使两极活性物质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获得再生放电的能力。
这种电池能够充电和放电循环多次。
常见的蓄电池有:铅酸蓄电池 Pb∣H2SO4∣PbO2镉镍蓄电池 Cd ∣KOH∣ NiOOH锌空气电池 Zn∣KOH∣O2(空气)镍氢蓄电池 MH∣KOH∣ NiOOH锂离子电池 LiCoO2∣有机电解质∣ C(3)燃料电池(连续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在工作时必须有能量(燃料)输入,才能产出电能。
普通蓄电池是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必须先将电能储存到电池中,在工作时只能输出电能,在工作时不需要输入能量,也不产生电能,这是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本质的区别。
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普通蓄电池也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这是它们共同之处,但燃料电池在产生电能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在经过反应后,不断地消耗不再重复使用,因此,要求不断地输入反应物质。
普通蓄电池的活性物质随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变化,活性物质反复进行可逆性化学变化,活性物质并不消耗。
按电解质划分,燃料电池大致可分为五类: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目前最常用的燃料电池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电池基础知识与工作原理及流程

2、电池的分类
B.按电解质性质分类 酸性电池(铅酸电池) 碱性电池(氢镍电池) 中性电池、 有机电解质电池(锂离子电池,如Li-MnO2) 非水无机电解质电池(Li-SOCL2锂-亚硫酰氯) 固体电解质电池
C.按活性物质的保存方式分类 按活性物质的保存方式可以分为: 活性物质保存在电极上面,其中有一次电池和二 次电池两种; 活性物质保存在电池之外,使用时通入电极,这类有非再生型燃料 电池和再生型电池。
1、容量
• 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所能给出的电量称 为电池的容量,以符号C或It表示。常用 的单位为安培小时,简称安时(Ah)或 毫安时(mAh)。
• 电池的容量可以分为理论容量、额定容量 、实际容量。
• IEC容量测试方法
1.1 容量分类
• 理论容量是把活性物质的质量按法拉第定律计算而得的 最高理论值。为了比较不同系列的电池,常用比容量的 概念,即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电池所能给出的理论电量 ,单位为Ah/kg(mAh/g)或Ah/L(mAh/cm3)。
KH-44AAAJ750L--表示尖头型、钢壳高度44mm,容量为750mAh的AAA镍 氢低自放电电池。
7、镍氢各型号电池尺寸(圆柱型)
系列
AAA
AA A SC SC C D F
电池直径(mm)
国际标准 /套膜
公司 常用
9.8-10.5
10.0 10.2
13.8-14.5
13.9 14.2
16.0-17.0
50.0
59.5-61.5
60.5
89.0-91.0
90.0
容量范围 (mAh)
700及以下 750及以上 1750及以下 1800及以上
电池的种类干电池和充电电池的区别与用途

电池的种类干电池和充电电池的区别与用途电池的种类:干电池和充电电池的区别与用途电池作为现代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应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根据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能储存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电池分为干电池和充电电池。
本文将就这两种电池的区别与用途进行阐述。
一、干电池干电池,又称为非充电电池或干性电池,是一种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干电池的主要特点是不可充电,也即一旦能量消耗完毕,就需要更换新的电池。
干电池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碱性电池(如碱性锰电池、碱性锌电池)和铅酸电池等。
1. 化学反应方式干电池的化学反应方式主要是一种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在放电过程中,电极上的活性物质会与电解液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电子和离子,形成电流。
这种反应是一次性的,无法逆向进行。
2. 充放电性能干电池的电能是通过一次性的化学反应转化而来,不可充电。
一旦电池内的化学物质耗尽,就无法再产生电能,需要更换新的电池。
3. 用途干电池适用于那些需求不大、使用时间短暂的电子设备。
由于其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常被应用于遥控器、手电筒、电子玩具等小型电子设备中。
二、充电电池充电电池,又称为可充电电池、蓄电池,是一种能够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二次充电的电池。
充电电池的主要特点是可重复充放电,能够对电池进行再次储能。
常见的充电电池有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1. 化学反应方式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方式是可逆的,既可以在放电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也可以通过外部电源的充电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这种可逆反应使得充电电池能够多次充放电,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2. 充放电性能充电电池可以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充电,将电能重新储存起来。
这使得充电电池具有了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并且相对于干电池,充电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能够提供更长的使用时间。
3. 用途充电电池适用于各种高能耗、持续使用时间较长的电子设备。
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车等设备广泛采用锂离子电池,因为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电池分类

电池分类
一、按电解液种类划分
1、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为主的电池)
例如:锌锰电池、镍氢电池、镉镍电池等
2、酸性电池(以硫酸水溶液为介质)
例如:锌锰干电池、海水电池、
3、有机电解液电池(以有机溶液为介质)
例如:锂电池、锂离子电池
4、中性电池
5、有机电解质电池
6、非水无机电解质电池
7、固体电解质电池
二、按工作性质及储存方式划分
1、一次电池(又称原电池或干电池,指放电后不能在充电)
例如:锌锰干电池、锂原电池、锌汞电池、锌空气电池、固体电解质电池
2、二次电池(又称可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指冲放电能够反复多次循环使用)
例如:镍氢电池、锂电池、镉镍电池、铅酸蓄电池、铅晶蓄电池、铁镍蓄电池、备注:车用的为蓄电池(二次电池),一般常用的五大类别: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燃料电池
3、燃料电池(又称连续电池,指活性材料连续注入电池,使其连续放电)
例如:氢氧燃料电池
4、贮备电池(又称激活电池,指电池贮存时不直接接触电解液,电池使用时才加入电解液)
例如:镁银电池、锌银电池
5、太阳能电池
6、温差电池
7、核电池
8、纳米电池
三、按电池所用的正负极材料划分
1、锌系列电池
2、镍系列电池
3、铅系列电池
4、锂离子电池
5、锂锰电池
6、空气系列电池
四、按科研类划分
1、生物电池
2、化学电池
3、生物电池
五、按电池特性划分
1、高容量电池
2、密封电池
3、高功率电池
4、免维护电池
5、防爆电池。
电池基础知识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8 9 安全性能问题:需复杂的保护线路 放电倍率低:1 C ~ 2 C
10 易于老化:存储的锂离子电池照样会容量衰竭 11 价格昂贵。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
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不同,锂离子电池可以分为: 1 液态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y, 简称为LIB) 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olymer lithium ion battery, 简称为LIP)
1) 锌锰电池:
a.锌锰干电池
有圆柱型和叠层型两种结构。优点:使用方便、价格低、原材料丰富、 适合大量自动化生产。缺点:放电电压不稳,容量受放电率影响较大。适于 中小放电率和间歇放电使用。新型锌锰干电池容量和寿命均提高一倍,并改 善了密封性能。 b.碱性锌锰干电池 以碱性电解质代替中性电解质。有圆柱型和钮扣型两种。优点:容量 大,电压平稳,能大电流连续放电,可在低温(-40℃)下工作。这种电池可在 规定条件下充放电数十次。
5. 温差电池:
两种金属接成闭合电路,并在两接头处保持不同温度时,产生电动势。 通常产生的温差电动势较小。但将温差电偶串联成温差电堆时,也可作为小 功率的电源,这叫做温差电池。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温差电池,温差电效应 较强。
电池特性
6. 核电池:
把核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这种核电池可产生高电压,但电流很小。它用 于人造卫星及探测飞船中,可长期使用。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基本生产流程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液态软包装电池和胶态聚合物电池的优缺点
液态软包装电池
优点:能量密度相对较高 缺点:电池相对较软 胶态聚合物电池 优点:电池较硬,和铝壳电池硬度几乎一样 缺点: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电池的科普知识

电池的科普知识一、电池的概念和种类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是一种能够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装置。
根据其化学成分和工作原理,电池可以分为干电池、碱性电池、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多种类型。
二、干电池1. 概念:干电池是最常见的一种家用电池,也称为单用干电池,其内部由一个或多个正极材料(如锌)和负极材料(如二氧化锰)构成。
2. 工作原理:当两种不同金属材料相接触时,会产生一定的静电荷。
在干电池中,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之间隔着一个湿润的介质(如氯化铵),这个介质中含有离子,当两种金属相接触时就会产生一定的静电荷,使得离子开始移动并在两极之间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这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直流电流。
3. 优缺点:干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其寿命短,不能充电,且容易泄漏。
三、碱性电池1. 概念:碱性电池是一种使用碱性电解液的电池,其内部由一个或多个正极材料(如锌)和负极材料(如二氧化锰)构成。
2. 工作原理:碱性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干电池类似,也是通过两种不同金属相接触产生静电荷,并在介质中形成闭合回路。
不同的是,碱性电解液比较稳定,可以减缓正极材料的腐蚀速度,从而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3. 优缺点:碱性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等优点,但是其价格相对较高。
四、铅酸蓄电池1. 概念: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大型储能设备,主要用于汽车、UPS等领域。
其内部由铅板和硫酸溶液构成。
2. 工作原理:当铅板浸泡在硫酸溶液中时,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
在放电时,铅板上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形成水和二氧化硫,同时释放出电子。
在充电时,则是通过外部电源将电子输送到铅板上,使得其中的化学反应逆转。
3. 优缺点:铅酸蓄电池具有容量大、维护简单等优点,但是其重量较大、体积较大、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五、锂离子电池1. 概念: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充电式电池,主要用于手机、笔记本等领域。
其内部由锂离子正极材料(如钴酸锂)和碳负极材料构成。
电池的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一、蓄电池(一)基本定义1、电能可由多种形式的能量变化得来,其中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一般简称为电池,电池有原电池和蓄电池之分。
电后不能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的叫原电池,也称一次性电池。
3、放电后可以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电池,叫蓄电池,也称二次电池。
(二)、常用技术术语1、充电:蓄电池从其他直流电源获得电能叫做充电。
2、放电:蓄电池对外电路输出电能时叫做放电。
3、浮充放电:蓄电池和其他直流电源并联,对外电路输出电能叫做浮充放电。
有不间断供电要求的设备,起备用电源作用的蓄电池都处于该种放电状态。
4、电动势:外电路断开,即没有电流通过电池时在正负极间量得的电位差,叫电池的电动式。
5、端电压:电路闭合后电池正负极间的电位差叫做电池的电压或端电压6、安时容量:电池的容量单位为安时,即:电池容量Q(安时)=I放×t放I放为放电电流(安)t放为放电时间(小时)7、电量效率(安时效率):输出电量与输入电量之间的比叫做电池的电量效率,也叫作安时效率。
电量效率(%) =(Q放÷Q充)×100%=(I放×t放)÷(I充×I充)×100%Q放和Q充分别是放电和充电容量(安时8、自由放电:由于电池的局部作用造成的电池容量的消耗。
容量损失搁置之前的容量之比,叫做蓄电池的自由放电率自由放电率(%)= (Q1-Q2)÷Q1×100%Q1为搁置前放电容量(安时)Q2为搁置后放电容量(安时)9、使用寿命:蓄电池每充电、放电一次,叫做一次充放电循环,蓄电池在保持输出一定容量的情况下所能进行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叫做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二、铅酸蓄电池(一)定义铅酸蓄电池是是蓄电池的一种,主要特点是采用稀硫酸做电解液,用二氧化铅和绒状铅分别做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一种酸性蓄电池。
电池分类及介绍

电池分类及介绍一、电池的分类:1、按工作性质及存储方式分:原电池,蓄电池,储备(激活)电池,燃料电池。
2、按电解质性质分:酸性电池,碱性电池,中性电池,有机电解质溶液电池。
3、固体电解质电池;按电池特性分:高容量电池,密封电池,免维护电池,防爆电池等。
4、动力电池的概念:电池输出的能量用于车辆(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牵引、驱动用途的电池。
二、19种电池介绍:1、锂电子电池:锂电子电池是一种新型、高效、安全和环保的电池类型,特别适用于电动车。
锂电子电池,也称为锂离子电池,由日本索尼公司于1990年首次推向市场。
2、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动力电源,主要分为甲醇燃料电池和氢氧燃料电池。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如氢气、碳、甲醇等)和氧气在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
3、蓄电池:蓄电池主要分为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以其价格低廉和容量大为特点,是传统电动车电池类型。
它采用稀硫酸作为电解液,由二氧化铅和绒状铅分别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4、碱性电池:碱性电池是以氢氧化钾溶液为主要电解质的电池。
这类电池包括碱性锌锰电池,也被称为碱锰电池或碱性电池。
除此之外,还有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等。
5、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是一种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绿色电池,具有高能量、长寿命和无污染等特点。
6、贮备电池:贮备电池是一种在储备时不直接接触电解液的电池,使用时才加入电解液或采用其他方法激活。
这种电池设计旨在延长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7、一次电池:一次电池,也被称为原电池或干电池,是一种不能再次充电的电池。
这类电池包括锌锰电池和锂原电池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5号、7号和一次性扣式电池等。
8、镍镉电池:镍镉电池是一种以氢氧化镍和金属镉为化学品的蓄电池。
其优点包括储存能量时重量较小、充电效率高、放电时终端电压变化小、内阻小且对充电环境要求不严格。
9、酸性电池:酸性电池是以硫酸水溶液为主要电解质的电池类型。
这类电池包括铅酸蓄电池、锌锰干电池和海水电池。
电池的工作原理与能量转化

电池的工作原理与能量转化电池是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为手机、电动汽车等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那么,电池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介绍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中涉及的能量转化过程。
一、电池的基本结构电池的基本结构包括两个电极和电解质。
其中,一个电极被称作正极,另一个电极被称作负极。
正负极之间通过电解质相互隔离,但又能够传导离子。
在电池内部,有一种化学物质,被称为电解质。
正极和负极与电解质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化学反应。
二、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决定了电池的工作原理。
当一个外部电路与电池相连时,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了一个电势差。
正极将电子输送给电路,而负极接受电子。
电子通过电路流动时,会给电路供应能量。
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是电池的关键部分。
在一次化学反应中,正极的化学物质氧化,负极的化学物质还原。
这些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电子在电池的电路中流动。
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完成能量转化的过程。
同时,离子在电解质中传递,维持电池内部的平衡。
三、电池的能量转化过程在电池内部,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
当电池工作时,化学反应释放出能量。
这个能量产生的过程涉及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正极处,化学反应中的氧化产生了多余的电子,这些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向负极,形成电流。
在某些电池类型中,正极还会释放氧气或者其他气体。
这些气体的产生过程也是化学能转化为能量的一部分。
在负极处,化学反应中的还原消耗了电子,这些电子接受来自外部电路的电流。
负极还会吸收一些物质,并与正极产生反应。
这个过程在镉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中特别重要。
总体来说,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两个过程:化学反应产生电子流和离子传导;电子流在外部电路中工作,完成能量转化。
电池之所以能够提供电力,是因为它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四、电池类型及其应用不同的电池类型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
常见的电池类型包括干电池、镍镉电池、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电池

电池:指通过正负极之间的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一次电池:指无法进行充电,仅能放电的电池,但一次电池容量一般大于同等规格充电电池,如锌锰、碱性干电池,锂扣电池,锂亚电池等。
●二次电池:指可反复充电再循环的电池,如铅酸、镍镉、镍氢、锂离子、锂聚合物、燃料、锌、铝、镁空气电池等。
●其它:燃料电池,物理电池,太阳电池。
●额定容量:指电池在充满电后,空载状态下放电至截止电压时,所能释放出的电能量,一般以mAh或Ah(1Ah = 1000mAh)符号来表示。
电池长期使用后,释放的电量会下降。
容量由于充放电是在一定的C-倍率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电池的容量与C-倍率直接相关。
电池的额定容量是指0.2C条件下测试得到的电容量。
C-倍率越大,电池的放电率越小。
充电容量(Ah 或者mAh)=充电电流×充电时间,放电容量(Ah或者mAh)=放电电流×放电时间。
一般而言,0.2C电流放电基本能够达到95%~100%放电率,而1C电流放电只能能够达到90%放电率左右,由于充电受电池原材料本身特性影响,相应需要多充一部分时间,大致是同等电流放电时间的120~160%,例如,NI-MH AA1800mAh,以0.2C(360mA)充电约需6~8小时,而以0.2C(360mA)放电约可以达到5小时。
●额定电压:指电池正负极材料因化学反应而造成的电位差, 由此产生的电压值。
不同电池由于正负极材料不同,产生的电压是不一样的,电池电压会随着充电的过程而不断上升至某一值,会随着放电的过程而不断下降至某一值。
●开路电压:指电池在无负载的情况下,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压。
开路电压与电池的剩余能量有一定的联系,因此,电池显示器是利用这种关系而制造。
●内阻:指电池内部由化学材料自动生成的阻抗,内阻越小,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越好。
电池内阻包含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
影响电池内阻的因素有:①电解质的成份;②正负电极片中的成份配方;③正负电极片的几何面积以及比表面积;④金属基片(铜箔和铝箔);⑤电解液与正负电极片接口状态;⑥温度;⑦充电状态(电池的开路电压);⑧测量频率高低;⑨电池的内部结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池类型电池是指能将化学能、内能、光能、原子能等形式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最早的电池我们可以追溯到两百年以前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发明的伏打电池,它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比较稳定而持续的电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伏打电池原理和研发精神的指引下,人们通过不断努力,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型电池,从人们普遍使用的干电池到新型的太阳能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和燃料电池等等,不仅在电池容量、体积、使用方便程度等方面有很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新型电池的研发过程中,渗透着人们强烈的绿色环保意识,电池的开发、发展正以绿色环保作为重要的指导精神.依材质区分:碳锌电池亦称为锌锰电池,是目前最普遍之干电池,它有价格低廉和使用安全可靠的特点,基于环保因素的考量,由于仍含有镉之成份,因此必须回收,以免对地球环境造成破坏.碱性电池亦称为碱性干电池,适用于需放电量大及长时间使用.电池内阻较低,因此产生之电流较一般锰电池为大,而环保型含汞量只有0.025%,无须回收.水银电池水银电池,因为污染和电容量之故现已逐渐被锂-锰配方取代锂电池锂电池镍镉充电电池镍镉充电电池已为大众早期广泛使用,可重覆约500次之充放电,但约10次充放电后即会产生记忆效应;另一个缺点是,在充放电时,阴极会长出镉的针状结晶,有时会穿透分隔物而引起内部枝状晶体式的短路.由于含有镉之成份,因此必须回收. 镍氢充电电池它是使用氧化镍作为阳极,以及吸收了氢的金属合金作为阴极,一般可进行500次以上的充放电循环.由于不含汞及镉之原料,不必回收.锂充电电池铅酸电池太阳能电池在化学电池中,根据能否用充电方式恢复电池存储电能的特性,可以分为一次电池(也称原电池)和二次电池(又名蓄电池,俗称可充电电池,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两大类.一次电池又可分为普通锌锰(中性锌锰)、碱性锌锰、锌汞、锌空、镁锰和锌银六个系列;二次电池主要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碱锰充电电池和铅蓄电池等类型.在数码设备中,常用的电池类型是干电池(包括碱性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干电池:这是使用最普遍的电池类型之一,很多人用过干电池,但了解其构造的人却不多.一般我们常用的干电池又称为锌锰电池.可分为碳锌电池和氯化锌电池,其优点是能量密度较高,电流密度适当,易实现机械化生产等.但很可惜的是由于能量密度不足,一般这种电池只用于耗电量较小的电子产品,如:闹钟,计算器等.如果你打算用他来驱动你的数码相机恐怕你会大失所望.圆筒型锌锰电池因隔离物的区别可分为糊式锌锰电池和纸板锌锰电池.其中纸板锌锰电池因配方组成的差异引起电性能的不同,又分为C型纸板电池(碳锌电池),也称为高容量电池;P型纸板电池(氯化锌电池),又称为高功率电池.一般超市或零售市场上的干电池皆为此类电池,其标示为Super Heavy Duty.“C”型的电力容量较“P”型电池低约20%,一般随货赠送的电池多为此类电池,干电池的包装分为纸壳(“C”型常用), PVC, 铁壳及铅皮等四类包装, 同时依含汞量(基本标准为15ppm)来区分还有环保和非环保之不同.碱性锌-锰电池:是干电池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这一类的电池就是我们常称的“碱性电池”,由于电容量大,电流强使用上又持久,市场上对此类电池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部分厂商的碱性电池为非环保的含汞电池,原因是此类电池如在成份中加入氧化银可提升其电容量约30%以上,但同时零售价格也相对提高.迄今为止,碱性电池是最成功的高容量电池,也是目前最具性能价格比的电池之一,它改变了传统电池的内部结构和电化学系统,同过采用极纯净极活跃的正负极材料,它的放电容量达到了普通干电池的5-7倍,存储寿命也超过了普通电池的两倍.另一方面,碱性电池也因为它完美的放电曲线而倍受青睐,特别适用于需要持续大电流放电的场合,如相机,电动玩具,BP机,WALKMAN,电动剔须刀等.镍锰电池:这是2002年三月发表的最新电池品种 - 碱性镍-锰大电流电池.由于数码相机的耗电量大,一般的碱性电池在电力完全用完前,电流就无法推动,形成浪费.新一代的镍锰电池在电池的正极材料中采用了往常仅加在镍氢电池当中的“氢氧化镍 NiOH”,成功开发出了电量不易随使用时间而下降的新型电池.这种电池不仅具有较大的电流,同时耐力也比一般碱性电池增强1.5~5倍.镍镉电池:镍镉电池是最早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电池种类,它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特性、耐过充放电能力强、维护简单.镍镉电池最致命的缺点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严重的“记忆效应”,使得服务寿命大大缩短.所谓“记忆效应”就是电池在充电前,电池的电量没有被完全放尽,久而久之将会引起电池容量的降低,在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放电较为明显),会在电池极板上产生些许的小气泡,日积月累这些气泡减少了电池极板的面积也间接影响了电池的容量.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掌握合理的充放电方法来减轻“记忆效应”.此外,镉是有毒的,因而镍镉电池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众多的缺点使得镍镉电池已基本被淘汰出数码设备电池的应用范围.镍镉电池的包装分为零售用的正极凸头和组装用的正极平头包装两种,在容量上没有差异.在充电回路也和下面所介绍的镍氢电池类似,采用1.6倍电压充电.通常镍镉电池的充电次数为300~800次, 在充放电达500次后电容量会下降至约80%.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比镍氢电池来的严重.所以必须在完全没电时才可进行充电, 以确保使用寿命.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是早期的镍镉电池的替代产品,不再使用有毒的镉,可以消除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它是使用氧化镍作为阳极,以及吸收了氢的金属合金作为阴极,由于此合金可吸收高达本身体积100倍的氢,储存能力极强.镍氢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镍镉电池大,其容量约为镍镉电池的数倍;另外,它具有同镍镉电池的1.2伏电压,及自身放电特性,可在一小时内再充电,内阻较低,一般可进行500次以上的充放电循环.镍氢电池具有较大的能量密度比,这意味着可以在不为数码设备增加额外重量的情况下,使用镍氢电池能有效地延长设备的工作时间.同时镍氢电池在电学特性方面与镍镉电池亦基本相似,在实际应用时完全可以替代镍镉电池,而不需要对设备进行任何改造.镍氢电池另一个优点是:大大减小了镍镉电池中存在的“记忆效应”,这使镍氢电池可以更方便地使用.锂-锰电池:在介绍锂电池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锂电池的种类.锂电池是目前使用最多锂钮扣电池(最早我们称为水银电池,因为污染和电容量之故线已逐渐被锂-锰配方取代)基本电压为3.0V,最高电容量可达1200mAH.此电池可设计成轻薄短小且容量高的状况.加上放电曲线稳定,因此许多高科技产品如主机板都使用它来当记忆体的备用电池.此外,被设计成圆柱型的锂电池则具有高容量, 低内阻, 可以瞬间放出大电流, 是照相机电池市场的极佳选择.不过,因为它的原料金属锂具有相当高的化学活性, 因此不宜使用过多于同一电池中,以避免有产生爆炸的危险.锂-亚硫酸氯:此系列电池是目前锂电池中放电压最高的一种电池,可达3.6V!其在常温中以等电流密度放电时,放电曲线极为平坦.在摄氏 -40度的情况下这类电池的电容量还可以维持在常温容量的50%左右,因此其具有极为优良的低温操作性能.再加上其年自放电率约为2%左右, 所以贮存寿命可长达10年以上,目前和锂-锰电池分占依次锂电池的两大市场.锂离子电池和其它金属锂电子一样具有输出高电压的能力, 3.0~4.0V,且比金属锂更安全,因为它是采锂离子状态,Li-Ion电池没有可流动的液态电解质而改以聚合物电解质导电.其后,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了新的锂电池设计理念,“塑料锂离子电池”.和Li-Ion 不同的是隔膜材料和电解质的状态,在三种基层材料(正负极和隔膜)的最佳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PTFE) , 采用50%PTFE乳剂, 经过处理和定尺寸一次碾压,构成Li-Ion电池本体.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容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因而得到了普遍应用——现在的许多数码设备都采用了锂离子电池作电源,尽管其价格相对来说比较昂贵.锂离子电池与镍氢电池相比,重量较镍氢轻30~40%,能量比却高出60%.正因为如此, 锂离子电池生产和销售量正逐渐超过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很高,它的容量是同重量的镍氢电池的1.5~2倍,充放电次数可达500次以上,而且具有很低的自放电率.此外,锂离子电池几乎没有“记忆效应”以及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也是它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碱锰充电电池:是在碱性锌锰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应用了无汞化的锌粉及新型添加剂,故又称为无汞碱锰电池.这种电池在不改变原碱性电池放电特性的同时,又能充电使用几十次到几百次,比较经济实惠.锂聚合物电池(又称高分子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更小型化、超薄化、轻量化,以及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等多种明显优势,是一种新型电池.在形状上,锂聚合物电池具有超薄化特征,可以配合各种产品的需要,制作成任何形状与容量的电池.该类电池可以达到的最小厚度为0.5mm,想象一下今后的电池可以薄得像信用卡一样,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铅蓄电池:常用的充电电池除了上述介绍的锂电池之外,铅酸电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电池系统.但其体积和重量一直无法获得有效的改善,因此目前最常见还是使用在汽车、摩托车发动之上.铅酸电池最大的改良,则是新近采用高效率氧气重组技术完成水份再生,藉此达到完全密封不需加水的目的,而制成的“免加水电池”其寿命可长达4年(单一极板电压 2V).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和氧的化学能通过电极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具体地说,燃料电池是利用水的电解的逆反应的“发电机”.电池工作时需要连续地供给活物质(起反应的物质)——燃料和氧化剂,这又和其它普通化学电池不大一样.燃料电池的优点是能量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工作时无噪声、无尘埃、无辐射,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这种小型设备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PDA 和其他一些便携设备提供能量,和目前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重量只相当于原有锂离子电池一半的燃料电池就可以提供约4倍的电池能量.不过这样的设备目前还处于试验当中.电池的构造:一、干电池的构造日常使用的干电池是一种锌锰电池,也叫碳锌电池.它的构造是:负极为锌做的圆筒,做成筒状的目的是用来储存电解液等化学药品.正极是一根碳棒,它的周围被二氧化锰、碳粉和氯化铵水的混合剂所包围,总称为“碳包”.碳包和锌筒之间充填着氯化铵、氯化锌的水溶液和淀粉等组成的糊状物,成为电糊.电池口上用沥青、松香等配成的封口剂封牢.干电池的锌筒、碳包和氯化铵溶液的作用,分别相当于伏打电池的锌片、铜片和稀硫酸溶液.干电池工作时,锌和氯化铵发生变化,产生氢气,附着在碳棒上面.由于氢的电阻很大,电池工作时,在电极附近产生相当大的电压降,使路端电压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极化”).所以在干电池中加入二氧化锰作为“退极化剂”.二氧化锰是不良导体,如果用得太多,电池的内电阻就要增大,用得太少,退极化作用太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就加入了一些导电本领较好的碳粉,它的作用主要是导电,其次是吸收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部分气体.电糊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铵,它相当于伏打电池的稀硫酸溶液.电糊中的氯化锌的作用是增加溶液中的锌离子浓度,缓和氯化锌对锌筒的腐蚀,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封口的目的是防止电池内部的水分散发和外部水分侵入,避免电液外流使干电池便于携带,以及防止碳包和锌筒短路.二、铅蓄电池的构造铅蓄电池也叫酸蓄电池(铁镍蓄电池也叫碱蓄电池).铅蓄电池的两个电极,均以铅板为骨架.在充好电的正极铅板上是二氧化铅,呈红褐色,在负极铅板上是海绵状铅,呈灰黑色.每个电极都是由数块铅板并联组成,用合金焊接为一个整体,以便增大极板面积,使更多物质参与化学作用,增大电池容量.两个电极的铅板相间排列,并衬以隔离板,使它们不接触.负极铅板的块数常比正极多一个.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使正极铅板两面的化学物质都可以与负极起作用;第二,当放电后,正极板上的二氧化铅变成硫酸铅,体积发生变化时,极板不致弯曲.负极上的铅在放电后虽然也变成硫酸铅,但因为是海绵状,体积变化小,极板不致弯曲.隔离板通常为带有小孔的硬橡胶板、玻璃丝和木板.铅蓄电池的电液,是由硫酸与蒸馏水按照1∶2的比例配成的稀硫酸溶液,密度为1.28克/厘米3.电液必须纯净,切忌有杂质混入.铅蓄电池的外壳由不跟电解液起化学作用的材料(如玻璃或硬塑料)制成.电池上面用硬橡胶或灌沥青的盖子封固.盖上用一个小圆口,以便向电池内注入电液和排除充电时产生的气体.蓄电池容量的大小以安时数来表示,容量为15安时的蓄电池,用1安培的电流可持续放电15小时,或2安培的电流可持续放电7.5小时.以下的楼主要求的化学成分正极材料:MnO2、石墨棒负极材料:锌片电解质:NH4Cl、ZnCl2及淀粉糊状物电池符号可表示为(-) Zn|ZnCl2、NH4Cl(糊状)‖MnO2|C(石墨)(+)负极:Zn=Zn2++2e正极:2MnO2+2NH4++2e=Mn2O3+2NH3+H2O总反应:Zn+2MnO2+2NH4+=2Zn2++Mn2O3+2NH3+H2O镍氢电池由氢氧化镍正极,储氢合金负极,隔膜纸,电解液,钢壳,顶盖,密封圈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