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可编辑wor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近五
年未考)
唐李白
对应赏析
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主旨归纳
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被贬官的消息,便题诗抒怀,表达自己的感愤,慰藉远方的友人。
写作特色
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关切与同情。
满分精练
1.诗歌首句中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答:
2.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答:
3.古诗词中作为意象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有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来入诗呢?
答: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的妙处。
答: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满分精练答案
1.杨花,子规。
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解析做这类题,需要记住一些常用诗歌意象的解说词句。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2.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
物。
以“明月”入诗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象征了二人的友谊就像皓月一样长久。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3.子规叫声凄凉,其鸣若曰“不如归去”,古人把子规当作悲情之鸟。
李白用“子规”入诗,表达了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及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解析在这里,李白将月亮人格化,他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还要让明月代替自己,伴随不幸的友人“直到夜郎西”,足见其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