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小题精练 原子的组成及排布规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专题20 原子的组成及排布规律
(满分42分 时间20分钟)
1.短周期元素X 、Y 、Z 和W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在同一周期,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X 和Y 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比6:7,X 的最高正价是W 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单质可以通过铝热法获得 B .Y 的氧化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 .Z 的氢化物比W 的氢化物更稳定
D .X 的氧化物和Z 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有共价键和离子键 【答案】D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金属冶炼等知识。

2.若氖原子质量是a g ,12
C 的原子质量是b g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a/b
B .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
C .Wg 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A
aN W mol
D .Wg 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b
a
b a 1212
1
=⨯,故A 正确;该氖原子的摩尔
质量是aN A g/mol ,故B 错误; Wg 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aN W
A
,故C 正确; Wg
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aN W
A
,则质子数为:10W/a mol ,故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量。

3.X 、Y 、Z 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位于同一主族,Y 、Z 处于同一周期。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 原子少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元素的氢化物中只有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
B .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 3YO 4
C .三种元素的气态最简单氢化物中Z 的氢化物最稳定
D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

4.X 、Y 、Z 、W 、R 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

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 ,次外层电子数为n ,Z 元素的原子L 层电子数为m +n ,M 层电子数为m-n ,W 元素与Z 元素同主族,R 元素原子与Y 元
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X 与Y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B .Y 的氢化物比R 的氢化物稳定,熔沸点高
C .Z 、W 、R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W>Z
D .RY 2、WY 2通入BaCl 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原子半径最大,则X为Na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m-n,则m+n=8,故Y只能有2个电子层,则n=2,故m=8-2=6,可推知Y为O 元素;Z元素M层电子数=6-2=4,则Z为Si元素;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可推知W为C元素;R元素原子与Y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可知 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则R为S 元素。

A、Na2O、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正确;B、非金属性:O>S,稳定性:H2O>H2S,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较高,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非金属性:S>C>Si,酸性:H2SO4>H2CO3>H2SiO3,正确;D、SO2、CO2通入BaCl2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

5.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2
B.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C.有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D.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答案】D
考点: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相关知识。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NH4Cl 的电子式: B.Cl-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21的钾原子: D .对硝基苯酚的结构简式:
【答案】C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7.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其中X与W处于同一主族,Z元素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稀有气体除外),W、Z之间与W、Q之间原子序数之差相等,五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简单离子半径小于Z的简单离子半径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X、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生成1 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相同
C.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在一定祭件下可被Q单质氧化
D.Q可分别与X、Y、Z、W形成化学键类型相同的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元素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稀有气体除外),则Z为Na;Z、W、Q同周期,只有一种金属元素,故W、Q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W、Z之间与W、Q之间原子序数之差相等,则W最外层电子数为4,Q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推知W为Si、Q为Cl;X
与W处于同一主族,则X为C元素;五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21-4-4-1-7=5,原子序数小于Na,故Y为N元素。

A.N3-、Na+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3->Na+,故A错误;B.碳酸是弱酸,硝酸是强酸,二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故B错误;C.氨气能被氯气氧化生成氮气,故C正确,D.Cl 分别与C、N、Si形成的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与Na形成的NaCl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8.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

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丙中含有第二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答案】D
考点: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的相关知识。

9.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

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第IA族 B.第四周期第IA族
C.第五周期第IA族 D.第二周期第IIA族【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同位素镤-239的质子数为239-148=91,所以A元素的质子数为
91-54=37,37-2-8-8-18=1,所以A位于第5周期第IA族;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名师点晴】考查结构与位置关系。

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1、根据每周期容纳元素的种数:第一至第六周期每周期容纳元素的种数分别为2、8、8、18、18、32,用元素的原子序数减去每一周期容纳元素种数,当余数小于某周期容纳元素种数时,元素处于该周期,如114号元素:114-2-8-8-18-18-32=28<32(第七周期排满容纳元素种数),所以114号元素应位于第七周期.2、记住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七周期0族元素(元素周期表的第18纵行,与元素原子序数的后两位数字相同),故114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十四纵行,即第IVA主族.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判断。

10. 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

【名师点睛】在短周期元素中,能形成b2-和C+离子的元素只能位于第二、第三
周期,所以b为氧元素,c为Na元素,H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A为H 元素,d与b同族,则d为S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基础知识解答即可。

11.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

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VIA族。

B.Z元素是硅,其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
C.X与M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二元化合物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D.四种元素中的Y单质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则X是C元素;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则Y是Mg元素;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则M是S元素,因此Z是Si元素。

A.S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VIA族,A正确;B.Z元素是硅,其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B错误;C.X与M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二元化合物分子是CS2,存在极性共价键,C正确;D.四种元素中的镁单质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D正确,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
明确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X的原子半径比Y大,Y与Z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
B.Z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高
C.W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X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
【名师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主要是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Y原子结构特点为推断突破口,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应用,注意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3.有三种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

如果这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氩元素,则关于另外两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则另一种元素一定是稀有元素
B.如果一种元素的单质通常情况下是气体,则另一种元素的单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C.如果一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是三角锥形分子,则另一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是正四面体形分子
D.如果一种元素的最高正价是+3,则另一种元素的单质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原子结构。

14.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B的化合物可以用来做焰火材料
B.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D.元素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能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B可能是C,也可能是S,但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即B为C,则A为H,同周期中从左向右半径减小,因此C为Na,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因此D为Al,E的单质为气体,则E为Cl,A、根据上述推断,B
为C,焰火材料是部分金属元素,故错误;B、化合物分别是HCl、NaCl,前者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后者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错误;C、工业上常电解熔融状态氯化钠得到金属钠,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铝得到金属铝,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故正确;D、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Al(OH)3,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2CO3,氢氧化铝不溶于碳酸,故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