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实验中学高二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商鞅变法和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
A.改革都获得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过程一帆风顺
D.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2.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诸侯竞相改革 D.生产力的发展
3.“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潮流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4.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D.实行二十等爵制
5.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增强国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
A.均田制
B.三长制
C.俸禄制
D.改穿汉服
7.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8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生产力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是着眼于()
A.加强军事力量
B.抵抗辽的进攻
C.保卫皇室需要
D.防止军事割据
10.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 D.市易法
11.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12.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评价正确的有()
①防止了武将夺权和地方割据②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③降低了政府办事效率④造成了中央财政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王安石变法的第一要务是()
A.精简政府机构
B.增加财政收入
C.增强军队战斗力
D.改革科举弊端
14.王安石变法的突出效果是()
A.政府财政大大增加
B.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C.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D.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15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
A.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B.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C.封建政府手中有大量的无主荒地
D.屯田制无法顺利实行
1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D.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
17.宋辽边境“生息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
这说明澶渊之盟()。
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18.北宋中期,“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造成机构重叠,官职混滥②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
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22万人,真宗时91.2万人,这说明()。
A.边患日趋严重 B.立国政策改变 C.军人地位上升 D.藩镇拥兵自重
20.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
”这说明他()。
A.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 D.认定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21.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王安石变法中设立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
A.负责市场税收 B.调节市场物价 C.管理对外贸易 D.控制交易时间
24.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