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对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90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对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909号
代表建议的答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2.06.08
•【字号】沪应急函〔2022〕57号
•【施行日期】2022.06.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
正文
对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90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张娣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上海城市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
上海目前拥有莘庄、刘行两大国际、国内卫星地球站。
其中,刘行国内卫星地球站开通有多条专线,直接服务党政军重要用户,为国内各类重大活动、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提供应急通信服务保障。
莘庄国际卫星地球站建设了有线与无线、空中与地面相结合,通达全球的多元立体化的传输网络,覆盖美洲、欧洲、非洲、南极等地区,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架设了信息传递的桥梁。
后续,我局将会同市通信管理局指导相关企业完善覆盖全球的卫星信息网络,实现卫星业务的创新发展,构建“5G+卫星”天地一体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二、关于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一是在应急预案方面。
我局目前在牵头修订《上海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组织指挥体系,特别是指挥机构、市级基层应急管理单元和基层应急机构
等做了细化完善,在突出体现上海特色和应急工作实际的同时,努力构建覆盖市、区、街镇、社区、居村委、小区的应急组织指挥机构体系,压实突发事件应对和相关应急演练的责任主体和相应职责;新增风险防控相关章节,并完善了监测和预警相关内容,着力构建完善本市突发事件风险防范和发现机制,解决突发事件应对和相关应急演练的实战基础;大幅修订完善了应急处置和救援相关内容,吸收固化应急管理和疫情防控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了事发单位、事发地居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的先期处置职责,细化规范了突发事件应对和响应机制,并重点对应对层级和响应等级发生变化、多预案同时启动等条件下的指挥协调作了细化规定,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和相关应急演练相关工作机制。
二是在灾情管理方面。
我局每年根据《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灾情会商与灾情评估,并视情赴受灾较重区域实地核查受灾情况,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根据我局与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全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专兼结合、覆盖全面”的要求推动建成市、区、街镇、居村、居民小区(村民小组)五级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体系,并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设立灾害信息员A、B角,同时根据市、区分级培训原则每年组织全市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切实提高救灾快速反应能力。
三是在救灾物资及资金方面。
我局基本完成了本市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物资装备“十四五”规划初稿起草工作,提出了“5+8+11+N”的物资储备规划布局(即东西南北中5个市区合建综合物资库,防汛、消防、救灾、电力等8个行业物资库,11个区级物资综合库和街镇、村居、应急单元等N个物资储备点),计划今年在抓紧推进“十四五”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宣贯基础上,以重点推进东部和中部市区联建综合库的建设为引领,积极推动规划各重点工作落地,全面指导并推动各区加强物资储备和规划布局工作。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储备管理考核制度,出台物资储备、仓库管理、调运物品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完善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
储备指标评价体系;同时,研究建立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厂商企业产品目录论证淘汰和更新机制,按照生产供给能力及产品质量、技术含量进行目录动态调整,不断完善全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我局今年将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上海市自然灾害应急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救灾资金使用管理,并与市红十字会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提高捐赠物资管理工作水平。
三、关于进一步推动应急运转信息系统建设
当前,从国家层面,应急管理部已构建应急指挥网并部署应急指挥系统,贯通了部-市-区上下联动的指挥专线联络机制。
市级层面,市应急局已牵头建设了上海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其中包括本市的应急指挥救援系统)并与市城运中心、市大数据中心、各区应急管理局协同联动,确保应急信息的有效传递。
同时,针对各个相关领域的应急专业处置和救援,我局正在建设和谋划启动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监管信息系统、上海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物资统一调度系统等的建设。
按照上海全面数字化转型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网融合”的总要求,最终构建起符合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需求的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消除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等现象,与各专业部门协同形成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合力。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及建议。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2022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