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1.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出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比喻拟人夸张
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__
②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______
③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______
④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______
2. 按要求写句子。
(1)我把车开到和父亲约好的地方。
(改为"被”字句)
(2)水花飞溅,如飞珠滾玉一般。
(仿写比喻句)
(3)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用加下划线字写一句话)
(4)颐和园是皇家园林。
(把句子写生动、具休)
(5)往后,人们和了这些绳结,就回忆起以前经历的许多往事。
(修改病句)3. 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这几本课外书,同学们已经看了几遍了。
“把”字句:“被”字句:
(2)扩句。
张家界的景色给我留下印象。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像传说中的瑶池
(4)一颗颗星星很亮。
改成比喻句:
(5)一阵风吹过,荷叶在摇摆。
改成拟人句:
4. 读读想想。
①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一句中把______比作______。
②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这一句中把______比作______。
5. 选择修辞手法填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反问②拟人③比喻④夸张
1.鸟儿在枝头上唱着欢快的歌儿。
______
2.红红的番茄,一只只挂在棚架上,好像一盏盏彩灯。
______
3.人类怎能违反大自然的规律呢?______
4.会场拥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______
6. 照样子写句子。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仿照例句,以“萤火虫”为描写对象写一个句子。
______。
7. 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______
②我摸它,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______
③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______
8. 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把贫瘠的黄土坡开辟成了绿油油的菜园。
(改为“被字句”)
(2)一截小瓜苗从砖缝中长出来。
(改为“拟人句”)
(3)蝙蝠到处乱撞。
(扩句,至少扩两处)
9.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这句话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 .举例子
B .打比方
C .分类别
D .作比较
10.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布谷鸟“布谷、布谷”赚叫着。
(改写成拟人句)
②秋天,高粱熟了,稻子也熟了。
(改写成拟人句)
③昆明湖的潮水很平静。
(改写成比喻句)
④公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
(改写成比喻句)
⑤这是最佳路径。
(改为反问句)
⑥你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努力。
(改为反问句)
11. 与“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向前奔跑。
”这句修辞方法相同的一句是()
A .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B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大海上飞翔。
C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
D .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
12. 课文的语言真有趣。
读下面的句子,再仿写。
(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雨点儿______。
(2)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春风一吹,______。
白雪一落,______。
13. 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写出张琳的转述语。
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不超过45个字)
李蓉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因病住院,她的同桌好友张琳星期天到医院看她。
李蓉请张琳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教语文的吴老师,并让张琳代自己向吴老师表示迟交作文的歉意,希望等吴老师批改完再由张琳后天来时带给她。
第二天,张琳把李蓉的作文交给吴老师时,对吴老师说:“______。
”
14. 先观察例句中划线的字词,再照样子,各写一个句子。
(1)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3)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直插蓝天的雪峰,______……是江山如画!
15. 按要求写句子。
(1)我回头看榕树。
(扩句)
(2)学习写字不懂窍门怎么能行呢?(改为陈述句)
(3)我听了之后,脸很红,赶紧低下头。
(改为比喻句)
(4)河里的鱼真多,多得______。
(补充完整)
(5)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了。
(改为反问句)
(6)他出了很多汗,衣服都湿了。
(改为夸张句)
(7)那良辰美景,怎么不叫人陶醉呢?(改为感叹句)
(8)鲸将许多小鱼和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6. 按要求写句子。
(1)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
(缩句)
(2)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改为陈述句)(3)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排比句)(4)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
(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
17. 按要求写句子。
①我送稿子给总理审阅。
我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②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上。
(缩句)
③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
(改成夸张句)
④他非常着急。
(改成比喻句)
⑤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
(修改病句)
18.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校园里种了月季、白杨、梧桐、松柏等树木。
(修改病句)
(2)蝴蝶在花园里飞来飞去。
(改写成拟人句)
19. 下列句子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
②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
③高高的麦垛堆上天,凑上太阳吸袋烟。
______
④桂林的山水怎能不叫人迷恋?______
20. 仿照例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①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跳起了舞。
②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
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③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④碧绿的草原像一条绿色的丝带。
⑤教室很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到。
21.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在句后横线上。
比喻拟人反问
①阳光从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
______
②孩子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______
③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______
④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______
22. 句子训练。
①改为拟人句:小夜莺在枝头上叫着。
②改为反问句:雨来真勇敢。
③修改病句: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有秩序地走出教室。
④改为比喻句:漓江的水很绿。
23.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子法。
①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蔬舞,那流水人家……______
②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来。
______
③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______
24. 判断对错。
(1)"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句中运用了动作描写。
(2)“形态万千”的意思是:有一千种或一万种形态、姿态。
(3)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而“流线型”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25. 按要求写句子。
(1)牛郎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
(改为“被”字句)
(2)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它,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改为陈述句)
(3)姑娘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话。
(用横线词语写一句话)
26.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抢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这句话通过()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A .动作
B .心理活动
C .神态
D .外貌
27. 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支蜡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改为反问句)
②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
(用划线词仿写比喻句)
③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修改病句)
28. 判断下列语段所使用的表达方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随时在习作中运用(在学习第1-4组课文中我们领悟过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环境渲染等方法)。
①《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他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______
②《祖父的园子》:“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______
③《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______
④《再见了,亲人》:“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______
29. 按要求写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照样子,写句子)
(2)微风吹来,荷花在晃动。
(改为拟人句)
(3)无论______,______ 总是______(将句子补充完整)
3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拥挤:______。
②突兀森郁: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这段文字叙述的是______,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