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2)结合海子生平,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感受诗人海子追求精神生活的崇高美。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9年3月26日,一个诗人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按照诗人故里查湾的风俗,自杀是不吉
利的,但诗人还是毅然选择了自杀。
后来,很多人不远千里,来查湾缅怀这个自杀的诗人。
(《读者》2006.8)这个特立独行的诗人,就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海子。
今天,我们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简介海子
1、生平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
出身寒微,工作后工资微薄,可以说一生清贫;更
重要的是,他的诗歌生前一直未得到文坛的承认,甚至屡遭批判;而且海子天性敏感、偏执,一切使诗人始终与现实的关系紧张。
现实容不下海子,海子也拒绝现实。
在这种矛盾中,海子只能逃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精神世界。
海子追求精神生活,淡化物质世界。
在海子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
音机。
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西川)。
在物欲横行、物质至上的当代社会,成为“精神的漫游者”(周立文)。
有这样评价北大人:“或者成就自己,或者毁灭自己。
”海子死了,他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
(西川)
2、作品
作品主要有长诗《土地》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等。
三、朗读
1、朗读提示:(1)短句读得快些、洪亮些,“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应读出热切的向
往之情。
(2)长句读得缓慢、低沉些,“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给每一条河每
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等诗句,要读出内心的温柔、博爱。
“我的”、“温暖”重读。
(3)“我只愿”后可略作停顿,后一次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比前一次缓慢一些、低沉一些,造成声音停止、情思不断的效果。
2、朗读比赛。
个人朗读,分组朗读。
四、整体感知
思考下列问题:(1)诗的每节分别写什么?
(2)诗人从想象中得到幸福,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渴望幸福(独享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