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力量:中国经济改革之思章节练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79年到2012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大约为(C 9.8%)。
2.根据劳伦斯.萨默斯的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学术界普遍赞同的采用的方面不包括(D产业化)
3.从农业人口情况来看,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前后,与中国国情类似的还有(A哈萨克斯坦)
4.从理论上来说,产权界定不清很容易引起道德问题和积极性的问题(√)
5.中国改革开放前期属于渐进的双轨制的改革(√)
1.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全称是(C《对国家财富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研究》)
2.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本质的决定因素是(B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3.关于后发优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带来的经济增长率易班比发达国家低)
4.中国改革开放前无法利用后发优势的只要限制因素是(C资金)
5.发展中国家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发展绩效较为稳定,维持在3%左右(×)
1.下列关于二战之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策略说法正确的是(D社会主义国家各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2.根据威廉.伊斯特利的研究,与60、70年代的经济发展绩效相比,发展中国家80年代的经济发展绩效(C 经济增长率更低,经济危机发展频率更高)
3.中国渐进的双轨制的改革阶段引起收入分配问题的本质是(B用穷人的钱补贴富人)
4.相较于苏联时期,俄罗斯的垄断工业集团获得的政府补贴反而有所增加(√)。
5.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的现象在采用休克式疗法改革的国家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1.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在2008年大约为美国的21%,相当于(C.1951)的日本所处的情况
2.林毅夫认为,从根本上解决腐败现象的方式是(C 取消国家对大型企业的补贴)
3.衡量中国后发优势可以比较中国的(C 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4.林毅夫认为收入二次分配仅仅解决表面的问题,并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收入差距的问题,所以并没有很大必要性(×)
5.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早期发展经济学主要提倡发展中国家建立(D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2.二战之后,由中等收入国家进入到高收入国家经济体的共有(D. 13个)
3.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五六十年代主要推行的是(D出口导向战略)
4.早期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失灵,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护肤市场的活力(×)
5.二战之后,没有采用西方理论制定经济策略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德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收入达到11000美元时,经济增长速度(B放缓)
2.日本、韩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收入达到11000美元时,经济增长转为主要依靠(B 消费)拉动
3.关于产能过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新加坡出现产能过剩时人均收入已经接近美国的50%)
4.中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收入达到11000美元时,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后发优势(√)
5.中国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一定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1.(A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是中国过去撒十年社会的转型的动力之一。
2.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有助于带来更多的竞争以及多样化的产品(×)
3.中国社会近年来由封闭转向开放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动力之一(√)
1.从理论上来讲,在美国过去的80余年中,投资回报最多的是(D小公司股票)
2.腾讯于(D2004年)在香港上市
3.一般经济活动需要的要素不包括(D成本)
4.从产出与投入的关系来看,腾讯公司的生产函数属于线性函数(×)
5.从长期来看,微软的软件产品销售的边际成本是不断上升的(×)
1.下列行业中,与农业的投入产出关系类似的不包括(C投行)
2.陈志武认为,农业长期增长的的最大限制是(D市场总需求)有限
3.下列美国典型行业中,股价与收入比最低的是(A餐饮旅店业)
4.从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看,基金管理的生产函数属于非线性函数(√)
5.由于律师的社会地位不同,美国有大量律师所上市融资,而中国很少(×)
1.陈志武认为,解决中国当前经济问题的主要方式应该是(B减税免税)
2.中国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大约占GDP的(D.70%)
3.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要求应该更多倾向于(C.消费增长)
4.随着经济发展,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左右越来越有限(√)
5.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2007年大约等于1亿城镇居民的年可支配收入(×)
1.私有制经济中,经济增长对居民产生的影响是(A.劳动收入随GDP增长而增长以及土地等资产随GDP增长而增值)
2.欧盟现阶段面临的局面是(D.高国债余额、高财政赤字、高税率)
3.美国现阶段面临的局面是(C.高国债余额、高财政赤字、低税率)
4.美国企业税在过去50年大体上呈下降趋势,现在仅占GDP的10%左右(×)
5.判断美国经济未来走向的重要指标是税收(×)
1.下列国家中,1800-2008期间国债违约次数最多的是(D.西班牙)
2.下列国家中,1800-2008期间国债违约年份占比最少的是(C.美国)
3.下列国家中,公元1600年国库黄金最多的是(A.印度)
4.英国从1692年起历年国债余额相对于GDP之比都保持在200%以内,保证其经济的平稳运行(×)
5.英国国力最为强盛的事情恰恰是国债余额相对于GDP之比最高的时期(√)
1.根据韦森的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分界点基本上是在建国(B.30)年左右
2.中国过去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代表经济发展模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1.关于中国的GD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中国现在的GDP位列世界第三位)
2.根据韦森的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D.引入市场机制)
3.中国GDP在(D.90年代)开始高速增长
4.200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韦森认为市场经济是至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唯一的不存在问题的经济运行方式(×)
1.韦森认为中国阶段的社会启蒙首先需要(C.认清自己)
2.韦森主张的用以表达“现代性”的词汇“eunomy”是(B.朗.L.富勒)提出的
3.根据韦森的研究,马克思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分为(A.三个)阶段
4.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讨论其实是在关注中国经济的性质,以求发现中国未来经济走向(√)
5.韦森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已经过度市场化了(√)
1.中国最早期提出的“四化”不包括(C.生活现代化)
2.韦森认为,现阶段中国改革应该实现的“四化”不包括(C.金融的国际化)
3.韦森认为地方政府竞争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中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1.迈克尔.桑戴尔的代表作不包括(D.《非理性繁荣》)
2.邓小平南巡讲话发生于(C.1992年)
3.桑戴尔认为,(A.在市场必胜论时代之前的市场)会导致社会不公
4.《市场社会主义》的作者是美国学者戴维.米勒(×)
5.上世纪80年代,由于撒切尔夫人和里根的执政,市场在西方社会占据了从未有过的主导地位(√)
1.邓正来认为,中国社会研究的根本问题在于(C.缺少对根本原因的分析)
2.关于哈耶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彻底的社会主义反对者)
3.哈耶克认为福利国家可能导致国家主义的重现(√)
4.从研究的角度来说真正探索现象背后否根本原因才是批判性的力量之所在(√)
1.《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认为,市场导致不公时,(A.社会会自发对市场进行干预)
2.关于《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写于一战之前)
3.《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中提出(A.政府制定的制度、法律、政策导致自由市场的出现)
4.桑德尔认为市场在美国已经无处不在了(√)
5.自由主义者认为,人的理性是无限的,所以自由室友价值的(×)
1.桑德尔反对市场无限发展的理由是(A.市场必胜论时代的社会不公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且市场一定会涉及到价值与道德)
2.主流经济学认知中,形成“最好的买卖”需要具备的要素不包括(C.卖方利益最小化)
3.市场可以通过运作而改变非市场的规范(√)
4.市场的调剂有利于缓和阶层之间的队立(×)
1.桑德尔主张,为了抵制市场侵入公共领域,避免影响公共规范,应该(C.重开公共讨论)
2.邓正来认为中国没有结构性的社会力量去节制(C.资本)
3.所谓的结构性的社会力量应该是(A.整体性的)
4.桑德尔认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对市场本身道德的极限进行讨论,但是损失是惨重的(×)
5.相较于西方,中国市场和市场规范所腐蚀的不是公共领域,而是私性腐蚀(×)
1.囚犯难题指的是(D.每个人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策略,最后对所有人都不利)
2.道德在一定程度上是(B.重复博弈)结果
3.真正的社会道德应该是(D.别人讲道德时自己讲道德,别不讲道德时自己也讲道德)
4.重复博弈是解决囚犯难题的唯一途径(×)
5.道德是对大部分人的最优策略(×)
1.下列事物中,适于依靠市场资源配置的是(C.矿产)
2.市场之所以能够配置资源主要是因为其可以依靠(C价格)的浮动以达到供需的平衡
3.商品真正的价值与(C价格)有关
4.茅于轼认为,18亿亩耕地的红线属于计划经济政策,不适于市场经济(√)
5.茅于轼认为最低工资线对于市场和社会都起到了消极的意义(√)
1.根据茅于轼的理论,要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需要做到(B自由交换)
2.根据茅于轼的理论,要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解决方式是(D道路收费)
3.关于市场与危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市场不能解决危机问题,危机就是市场造成的)
4.茅于轼认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唯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创造财富的方式(√)
5.茅于轼认为确定城市中道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只有依靠购买机动车时增加税费最终确定(×)
1.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市场带开的结果是(A各地生产粮食的价格不可能高于世界粮食市场价格)
2.计划经济的理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D重工业)
3.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资源总量和国家的财富总量(D无关)
4.全球经济一体化可以优化生产布局(√)
5.市场经济要求人们能够强制储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1.下列事物中,适于依靠市场资源配置的是(C农业生产)
2.茅于轼认为,中国现阶段妨碍达到一般均衡的因素是(B垄断和国企)
3.关于中国的经济结构比例,下列说法正确是(A合理的比例即为达到一般均衡)
4.中国现在的土地、资本和劳动等放慢距离一般均衡的目标都比较远(×)
5.自由市场的缺乏会导致价格的不合理,从而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1.冰盖的融化将世界隔离成三大世界,每个世界由当时独立发展到了约(D.500年)前
2.现代人类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差异的形成始于(D.10000年前)
3.(A.农业革命)产生定居生活,村庄、城市和国家相继出现
4.不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更多的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
5.大约200年前,人类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人类世界日趋同化(×)
1.人口数与GDP的相关系数在(C、公元1800年)迅速下降
2.2000年后,人口数与GDP的相关系数在(A.不断上升)
3.在工业文明时期,技术进步的速度在(C.1.5%)左右
4.从东汉蔡伦造纸术的改进到传播到伊斯兰世界一共用了一百余年的时间(×)
5.现阶段,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和人均GDP最低的国家之间的差别已经超过了80倍(√)
1.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增长依赖于(C、技术的进步)
2.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A、市场交易与市场规模)直接导致了分工的出现
3.中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口数与GDP的相关系数在20世纪中后期(A、逐渐上升)
4.16世纪前后,世界上区域的发展程度基本上和人口数量成正比的(√)
5.人口规模很小代表着经济增长乏力(×)
1.市场的逻辑强调(B、创造)财富
2.关于强盗的逻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通过使别人不幸福而使自己幸福)
3.关于政府与企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政府需要成长价值)
4.市场的基础不包括(A、私有产权)
5.市场的逻辑强调行,宗教的逻辑强调心(√)
6.欧盟的建立打破了国界限制,属于强盗的逻辑(×)
1.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为(C、客户)创造价值的竞争
2.商品总价值的组成一般不包括(D、生产者剩余)
3.企业留住消费者,最重要的是提升(C、消费者剩余)
4.同类产品竞争过程中,一家企业创造的总价值越大,则企业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
5.价值是客观的,并非是人主观的判断(×)
1.创新的两个基本方面指(B、提高总价值和降低成本)
2.所有企业的创新应该以(A、创造价值)为核心
3.标准普尔500公司的寿命周期现在大约为(D、15年)
4.公司治理过程中应当避免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充分强调团队的作用(×)
5.创新强调创造性的破坏,而非渐进的改变(√)
1.企业的连带责任基于(C、合约)
2.传统中国的连坐制度在当代企业被称为(C、利润)制度
3.“找不到别人的毛病,都是自己的毛病”形容的是(A、老板)
4.反垄断法过多将企业作为责任体系而非生产单位,容易导致社会对企业的不信任问题加重(×)
5.张维迎将人犯错误的原因归结为两个,即无知和无耻(√)
1.资本市场只有(B、实现经济增长)才有意义
2.政府管制与声誉机制的关系是(B、政府管制加强导致声誉机制作用减弱)
3.中国最早主张自由市场主义的人是(B、司马迁)
4.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有可能失灵(×)
5.相较于美国企业家,中国的企业家更多集中于技术创新,需要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
1.根据陈志武的理论,传统社会中,家庭的首要功能是实现(A、劳动分工)
2.根据陈志武的理论,传统社会中,家庭的成立可能会使生活(B、降低风险)
3.根据陈志武的理论,传统思想中养子防老等行为的主要原因是(C、现实中市场与金融的匮乏)
4.陈志武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的情感功能越来越弱(×)
5.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具体的事物可能代表不同的意象(√)
1.在中国,家的(B、生产单位)功能在过去三十年已经基本上被淡化。
2.在中国,家的降低风险的功能在过去三十年是(A、逐渐弱化)的
3.根据相关研究,在泰国,上市家族企业老板的子女进行了(A、政治婚姻)时,股票价格预期涨幅最高
4.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成员相处时间逐渐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离婚率的增加(×)
5.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发达与契约关系的可靠性提高可以减少政治婚姻和商业婚姻的发生(√)
1.陈志武认为,传统社会中发生一些重要事件时,往往会请客吃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具有(C、契约)功能
2.一般来说,传统日本家族企业在,当创始人退休后,(A、女婿+养子)管理的公司往往业绩是最好的。
3.(C、三井集团)的创始人最初创立了女婿+养子制度
4.家族企业所从事行业是否需要政府审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治婚姻和商业婚姻的发生(√)
5.相较于中国人,日本人的血缘观念更弱,也就成就了三井、松下等企业“女婿+养子”成为企业接班人的现象(√)
1.陈志武认为最好的养老方式是(B、金融产品)
2.传统社会以社团组织养老主要出现于中国(D、南方)
3.传统社会中养儿防老的风险是依靠(D、道德观念)来控制的
4.从本质上来说,养子防老是将儿女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对待(√)
5.传统社会之所以要坚持长幼尊卑的秩序,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持长辈关于养儿防老的安全感(√)
1.中国古代休妻的七条理由最早出现于(B、汉朝)
2.陈志武认为,古代七出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达到(C、养儿防老)的目的
3.在没有金融市场的情况下,从养老的角度出发,(C、一夫多妻制)是最合理的
4.没有金融市场的社会中,家族越小,家族内互通有无抗击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
5.从养老的角度出发,当后代众多时,后代的差异越大,养老的风险越小(√)
1.根据相关统计,中国1781年-1791年间,下列活动中彩礼最低的是(A、童养媳)
2.根据相关统计,中国1781年-1791年间,下列活动中彩礼最高的是(D、卖妻)
3.根据陈志武的统计,1724年-1929年间,中国粮食的价格之间和妾的交易价的相关系数
大约是(B、-40%)
4.《红楼梦》中对家庭生活的描写已经能够体现出当时中国社会收到西方的影响(√)
5.陈志武认为,社会的变迁更多受到统治者的影响(×)
1.张维迎认为决定中国未来的因素是(A、理念和领导力)
2.关于理念和制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理念决定制度)
3.(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国际上被称为GoIden Rule
4.决定未来的理念不仅仅包括国家领导人的理念,也包括普通民众的理念(√)
5.不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本身是存在阶级性的(×)
1.根据张维迎的理论,2003年起的十年间,中国的情况不包括(D、发展问题上迟疑的十年)
2.截止2013年,中国GDP总量在世界排名是(B、第二位)
3.张维迎认为2003年到2013年间经济的增长主要得益于(C、往期的改革政策)
4.中国于2000年12月加入WTO,对进口的增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张维迎认为,世界上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基本上都是负债(√)
1.语言腐败会导致(D、道德)问题的加剧
2.中国改革的停滞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3.以不公正方式获得工作的人会对该工作丧失应有的责任感(√)
1.中国的私有企业在(C、1988年)才合法化
2.邓小平1977年恢复工作后希望主管(C、教育和科技)
3.改革开放后,在(C、1982年)实施了新的宪法
4.中国早期改革中,基本上不存在既得利益者,改革阻力很小(×)
5.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更多依赖于市场而非政府(√)
1.张维迎认为中国未来改革的目标不包括(D、富有)
2.(B、霍布斯)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的思想是最简明扼要的自然法
3.张维迎认为经济中最重要的是(D、自由)
4.张维迎认为国有企业的大量存在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5.国际经济活动中,只有遵守国际通行的准则,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信任(√)
1.2008年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C、政府)造成的
2.根据张维迎的理论,下列因素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是(B、自由市场)
3.张维迎认为人类的多数错误的原因是(D、少数人的无耻加上多数人的无知)
4.既得利益者可以变为改革的推动者(√)
5.政治家和官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