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
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
是游客)。

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

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
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
的悲剧,令人痛心。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
和利用。

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②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几乎稍有名气的传
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
时即已出现。

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
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

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
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

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
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
存方式、风土人情。

③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
我们需要做什么。

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
行为。

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
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

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
造就是前车之鉴: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80多个京
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④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

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
知行为。

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那
么之后的这几十年、上百年算不算历史、算不算是街区的生命历程呢?况且,即使真有街
区百年前的照片或资料可资参照,但没有了那时的人、技艺、材料、社会环境,你能把它
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这么整的结果,
必然是把真的整没了,搞出个不伦不类、缺乏生命力的假古董,哪怕看着再奢华,也不过
是基因突变的怪胎,甚至是僵尸。

街区房屋的整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
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
制止。

(摘编自马奔腾《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街区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可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
也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历史文化是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统街区
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C.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需要先弄清楚传统
街区本身的性质,并以保护为前提。

D.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它反映了地域特色和人
民的生活理想、生存智慧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直言当前不少城市“打造”传统街区出现了不少问题,然后探析原因,提出了慎言“打造”的论点。

B.文章讲述了十年前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失败的案例,这为论述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
需尊重传统街区的内涵提供了例证。

C.文章从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时出现的问题两个方面,论证了
改造和利用传统街区要谨慎。

D.文章第④段连续使用了三个问句,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然后
提出了传统街区整治的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传统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发掘出传统街区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
因势利导,就能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B.缺乏准确的定位,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粗暴改造,既会破坏传统街区原有的格局,也难以建立新的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态。

C.迁走原住居民,彻底改造旧城区,以此招商引资,这并不能长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而会破坏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D.对于传统街区,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要认真地去认识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其
自然,而不是轻率地将其打造成返古名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定风珠
魏继新
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

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
山水岚雾,倒也有十分情趣。

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

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

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
人来往的。

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
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

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
惟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

小镇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杀头肥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
行几十里山路,到城去卖。

却也不知何故,他的猪肉极好卖。

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

于是,便沽些酒,买些油盐柴米,顺了山路回去。

当然,担子里便捎了些镇人托买的东西,或油或盐,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包包了,作上记号。

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人把自己喂的猪,也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过得十
分滋润。

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
复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

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

一日,镇上来
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
风骨。

据云,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

不知何故,却对屠夫
的杀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不去。

屠夫为赶生活,杀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
云摇着破碎的夜晚。

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

屠夫是个直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


老者微微一笑,说:“你手艺倒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看你杀猪的。


屠夫大奇:“那你看什么呢?”
老者说:“我是看你的案桌呢。


屠夫不解。

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

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

”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

不过,我将赔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

我隔七日后
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


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已置新案桌,并言:“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
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

”老者大惊,急问旧案。

屠夫曰:“我已劈矣。

且见一巨大蜈蚣,
伏于案内。


老者遂长叹一声,仰天曰:“民风淳朴如此,我复何言?!”
于是,老者告知屠夫:“此蜈蚣伏案内,已愈数十年,且日日以猪血为食,到今日,
已愈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种之疾。

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
被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以我这等褊狭
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真让人汗颜!老夫碌碌一生,看来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言罢,大笑而归。

倒是屠夫,常听人言及他到手的富贵,竟被丢了。

屠夫听罢,也无懊悔,只笑曰:
“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天意也。

”屠夫依然每日杀猪卖肉,乐此不疲。

倒是老者,闻听此言后,仰天叹曰:“求不可求之求,吾何止心不达,艺不精,而是
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遂摘牌罢医,不再悬壶矣。

(选自《四川文学》,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小镇屠夫每日里杀一头肥猪到城去卖,因为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
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这充分表现了城里人对屠夫人品的信任。

B. 老者将给屠夫置买一新案桌,隔七日后来取杀猪旧案,且要求屠夫这七日仍在此
桌上杀猪,这主要是怕蜈蚣断了猪血喂养,定风珠被毁,也怕被了解实情的屠夫敲竹杠。

C. 老者看屠夫杀猪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这两
句景物描写极富特色,既渲染了悲凉气氛,又暗示宝珠被毁的悲惨结局。

D. 小说语言古雅,状景描物,言简意赅。

定风珠本是神话传说中的除妖降魔的法宝
神器,作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新的阐释和含义,结尾令人回味。

5.小说中的屠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
展开余下试题
6.这篇小说以“定风珠”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

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
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
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
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

地区
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徒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
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

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整体推进和重点
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材料三: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

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
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
弱而多陷“内在疾患”。

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
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
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

(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
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

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

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

(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

B.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

C.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

D.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表明,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数量将接近老年人口总数的一半,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许多困难。

B.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出现了诸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各种各样的矛盾,直接
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

C.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空巢”
之痛势必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

D.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内在疾患”
是最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安全问题。

E.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已经能够享受到便利
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

9.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向士璧字君玉,常州人。

负才气,精悍甚自好,绍定五年进士,累通判平江府,以臣
僚言罢。

起为淮西制置司参议官,又以监察卿史胡泓言罢。

起知高邮军,制置使丘崇又论罢。

起知安庆府、知黄州,迁淮西提点刑狱兼知黄州。

合州告急制置使马光祖命士璧赴援
数立奇功帝亦语群臣曰士璧不待朝命进师归州且捐家赀百万以供军费其志足嘉。

进秘阁修撰、枢密副都承旨,仍旧职。

开庆元年,涪州危,又命士璧往援,北兵夹江为营,长数十里,阻舟师不能进至浮桥。

时朝廷自扬州移贾似道以枢密使宣抚六路,进驻峡州,檄士璧以军事付吕文德,士璧不从,以计断桥奏捷,具言方略。

未几,文德亦以捷闻。

士璧还峡州,方怀倾夺之疑,寻辟为宣
抚司参议官,迁湖南安抚副使兼知潭州,顷之,升湖南制置副使。

大元将兀良合台兵自交
址北还,前锋至城下,攻围急,士璧极力守御,闻后队且至,遣王铺佑率五百人往觇之,
以易正大监其军,遇于南岳市,一战有功,潭州围遂解。

事闻,赐金带,令服系,进兵部
侍郎兼转运使,余依旧职。

似道入相,疾其功,非独不加赏,反讽监察御史陈寅、侍御史孙附风一再劾罢之,送
漳州居住。

又稽守城时所用金谷,逮至行部责偿。

幕属方元善者,极意逢迎似道意,士璧
坐是死,复拘其妻妾而征之。

其后元善改知吉水县,俄归得狂疾,常呼士璧。

时辅佑亦远谪,及文天样起兵召辅佑于谪所,则死矣。

德祜元年三月,诏追复元官,仍还从官恩数,
立庙潭州,明年正月,太府卿柳岳乞录用其子孙,诏从之。

(选自《宋史•向士璧传》,略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合州告急制置使马光祖/命士璧赴援/数立奇功/帝亦语群臣曰/士璧不待朝命/进师
归州且捐家赀百万/以供军费/其志足嘉/
B.合州告急制置使马光祖/命士璧赴援数立奇功/帝亦语群臣/曰土璧不待朝命进师/
归州且捐家赀百万/以供军费/其志足嘉/
C.合州告急/制置使马光祖命士璧赴援/数立奇功帝亦语/群臣曰/士璧不待朝命进师/
归州且捐家赀百万以供军费/其志足嘉/
D.合州告急/制置使马光祖命士璧赴援/数立奇功/帝亦语群臣曰/士璧不待朝命/进师
归州/且捐家赀百万以供军费/其志足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及第者之称。

考中进士才有当官进爵的资格。

B.“檄”指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展开余下试题
C.“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隋代始置,六部之一。

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

D.“诏”是皇帝颁发的命令,一般以制式文书的形式发布,称“诏书”或“诏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向士璧忠心爱国,矢志不渝。

他多次遭人弹劾而被免职,但他忠心不变,捐家资
百万充当军费,连皇上都深为感动。

B.向士璧多谋善断,善于抓住战机。

他不待朝命进兵归州,他不从贾似道之令用计
成功断桥阻敌,朝廷都予升官嘉许。

C.向士璧久经沙场,屡立战功。

他救援合州多次立下奇功;他救援潭州,声东击西,知人善任,大败敌军,解了潭州之围。

D.向士璧为人正直,洁身自好。

他不阿附权贵,遭到贾似道嫉恨,被陷害致死,以
致家属和部将王辅佑都受到牵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士璧极力守御,闻后队且至,遣王铺佑率五百人往觇之。

(5分)
(2)幕属方元善者,极意逢迎似道意,士璧坐是死,复拘其妻妾而征之。

(5分)
(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栏幽槛小红英。

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tú mí):亦作“酴釄”。

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醾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天气温和。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嫩绿重重看得成”,以“嫩绿”为全词画面敷下了基本色调。

它可以增强
春天的意象,唤醒读者对春天的情感。

B.上片四句,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初春绿意渐浓,蜂忙蝶舞
的活泼画面。

C.第二句中,“小”字有大作用,“小红英”三字增强色彩的对比和反差。

写活了
画面,照亮了全篇,使春天的气氛更浓。

D.“送了斜阳月又生”,结尾以日落月升、写时间流逝,春色难留,将写景、叙事、
议论融为一体。

E.这首词的上片,画面色彩鲜明,不重词采,具有自然活泼、清新明快的语言特色。

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古诗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从侧面写陋室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分)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
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怕会“______________”的结局。

(1分)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几位宇航员春秋鼎盛,他们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驾驶和操作航天器,探索宇宙
奥秘,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在央视辩论节目《世界听我说》中,华人辩手个个巧舌如簧,努力通过他们的思想
和口才交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③为了吸引眼球,有些人喜欢在微博上故作惊人之语,其实他们的言论往往肤浅狭隘,缺乏理性,不过是一孔之见而已。

④三月的微风吹动杨柳枝,空气中散发着迷人的花香,今年的春天到来得格外得早,
公园里湖面早就涣然冰释,碧波荡漾。

⑤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而对女排精神的解读、传播与弘扬也
再次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⑥如今,电子支付手段日益多样化,电子支付已渐成主流,在不远的将来,纸币可能
会成为明日黄花。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政府在管理共享单车时,既要对市民加强文明骑行的宣传教育,也要将用户的违
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B.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象
地描绘了“看”的动作,增强了表达的趣味性。

C.据悉,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父母皆为日本人,出生于长崎市,5岁時随父母一起移居英国。

D.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呈现与利用。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最得体的一句是()(3分)
A. 面对一个劲地向自己赔不是的同事,涵哥说:“对昨晚的冲突,我自当海涵,日
后绝不会计较你的一时冲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