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同步练习
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
1.
材料明治时代日本的迅速崛起,离不开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全面推行国家的教育改革,参照欧洲国家的教育体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一一重点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还大力兴办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也非常注重高等教育,到1918年,日本全国共有大学和专门技术院校118所;改变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和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普及具有实用性的先进的科技知识,强调学问为立身之本,大カ提倡“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对出国留学制度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日本近代化发展培养了急需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大国的崛起》解说词(1)结合所学,指出奠定近代日本迅速崛起的史实。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

(2)开放性题目,观点:科教兴国
论述: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仿造欧美设立新式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日本以后科技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日本崛起。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明治时代日本的迅速崛起,离不开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奠定了近代日本迅速崛起。

(2)开放性题目,观点:科教兴国
依据所学可知,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仿造欧美设立新式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日本以后科技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日本崛起。

2.提取图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阅读图一,请分别回答出现第二种和第三种斗争结果的地区或国家?
(2)图二图三分别是哪两位历史人物?结合图一分析他们领导的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18世纪末19世纪初,图三领导的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受到哪些事件的影响?
(4)图三中的人物被誉为什么?
【答案】(1)第二种:拉丁美洲;第三种:印度。

(2)图二是章西女王,图三是玻利瓦尔;欧洲殖民者在当地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3)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4)“南美的解放者”。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这一时期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一般有三种结果:一是民族独立并逐步强太;二是民族独立但社会发展缓慢;三是失败,殖民统治进一步加强。

”可知,出现第二种结果的地区是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取得胜利,出现第三种斗争结果的国家是印度,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

(2)观察图片可知,图二是印度民族大起义领导者章西女王,图三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者玻利瓦尔。

他们领导的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根本原因是欧洲殖民者在当地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由于英国殖民当局严重的殖民掠夺激化了印度各阶层与殖民者的矛盾。

爆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由于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爆发了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受到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开采金银,经营种植园,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

后来,当地土生白人也对殖民统治等深为不满。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队,不屈不挠,英勇作战,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南美大陆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

玻利瓦尔因此获得了“南美的解放者”的美誉。

【点睛】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和南美的解放的相关知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沙皇在克里木战争中惨败了,但他并不因此放弃他的侵略政策。

1856年俄外交大臣在规定俄国以后对外政策的方针时说:“俄国并不生气,它在积聚力量。

”所谓积聚力量就是培植资本主义的发展。

战争证明:哪怕是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

而为了培植资本主义,就必须要废除农奴制。

——《简明世界近代史》材料二克里木战争前国内形势已十分动荡了,1845—1854年农民骚动有348起。

克里木
战争的失败使沙皇无法用沙文主义的狂热使臣民忠顺了。

——《简明世界近代史》(1)通过上述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初步概括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它包括17个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总法令规定:
◆农奴自法令公布之日起获得人身自由。

◆农民因获得份地必须继续承担劳役租和代役租,份地给多少和服役多少,由地主自己决定。

◆解放了的农民被列入纳税等级,即必须缴纳人头税和履行兵役义务。

◆为了加强管理,建立“村社”体制。

农民要离开村社,必须取得村社许可。

(2)想一想,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中的上述规定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四尽管如此,两千多万农奴毕竟获得了自由,使工业有了一支庞大的劳动后备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俄国工业革命大约在70年代完成了。

——《简明世界近代史》材料五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

——鲁迅材料六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程。

——邓小平(3)通过材料四,可以发现这次改革对俄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结合鲁迅与邓小平的话,说说俄国这次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1)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惨败,并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国内矛盾。

根本原因: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农民虽然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束缚,但解放后的农奴仍归村社管理,仍然要履行很多义务,这说明改革很不彻底,改革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

(3)影响: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启示:我们应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二“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沙皇无法用沙文主义的狂热使臣民忠顺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克里木战争惨败,并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国内矛盾。

根据“哪怕是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

而为了培植资本主义,就必须要废除农奴制。

”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根据材料三“农奴自法令公布之日起获得人身自由。

”、“解放了的农民被列入纳税等级,即必须缴纳人头税和履行兵役义务。

”、“农民要离开村社,必须取得村社许可。

”可知,农民虽然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束缚,但解放后的农奴仍归村社管理,仍然要履行很多义务,这说明改革很不彻底,改革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

(3)根据材料四“尽管如此,两千多万农奴毕竟获得了自由,使工业有了一支庞大的劳动后备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小问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们应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等。

4.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兼具统一战争与革命战争的双重性质,它首先是一场维护联邦统一与主权完整的战争,领导这场战争的林肯政府的最高目标是维护联邦统一而不是解放黑人奴隶。

南北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随着美国领土不断扩张而逐渐复杂起来,矛盾逐步集中到争夺联邦控制权的政治领域,并演变成维护联邦统一还是分裂国家的政治斗争。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南方奴隶主制造的阴谋分裂活动直接构成了对美国的最大威胁——国家分裂。

南方奴隶主为维护奴隶制度而挑起内战;林肯政府为了实现维护联邦统一、保卫主权完整的最高目标而解放黑人奴隶和解决土地问题。

内战由一般的维护联邦统一的宪法战争,转化为废除奴隶制度的解放战争,并实现了林肯的最高目标——拯救联邦。

——余志森《美国南北战争:统一战争还是革命战争?》(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美国南北战争既是一场维护主权完整的战争,又是一场废除奴隶制的解放战争。

②林肯政府参加南北战争的最高目标是废除黑奴制。

③美国西部领土面积的扩大加剧了美国南北双方经济制度的矛盾。

④南北战争是资产阶级统治加强的重大表现之一。

(2)林肯政府最终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理解南北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1)① “正确”;
② “错误”。

③ “正确”;
④ “未涉及”。

(2)北方是正义的一方,而且有人民的支持;经济条件比南方好;有先进生产力;林肯政府的正确领导;南北战争基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较好的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障碍,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所以说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
【详解】
(1)①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既是一场维护主权完整的战争,又是一场废除奴隶制的解放战争。

直接从材料得出的,故对应题号后涂“正确”;
②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林肯政府参加南北战争的最高目标是废除黑奴制。

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故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

③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西部领土面积的扩大加剧了美国南北双方经济制度的矛盾。

直接从材料得出的,故对应题号后涂“正确”;
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南北战争是资产阶级统治加强的重大表现之一。

材料没有涉及的,故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北方是正义的一方,而且有人民的支持;经济条件比南方好;有先进生产力;林肯政府的正确领导是林肯政府最终获胜的原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南北战争基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较好的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障碍,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所以说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5.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与否。

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这段话最能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A.民富国强B.政府主导C.文明开化D.工业兴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的“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政府主导,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改革。

这次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经济上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面对殖民者侵略扩张,亚、非、拉美地区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抗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人物雕像是谁的?为什么南美足球俱乐部为纪念这位英雄而冠名为“南美解放者杯”?简要用史实说明。

(2)材料二中人物指的是谁?说说此人物的英雄事迹。

(3)上述人物领导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结局:一成一败。

联系教材,简析出现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玻利瓦尔。

其主要史实: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越过安第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

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章西女王。

主要事迹: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

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

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3)玻利瓦尔领导拉美独立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战争的正义性;有一批杰出领导人如玻利瓦尔、圣马丁等的组织领导;革命措施正确,又实现了联合协作共同抗敌等。

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要是封建王公,这些人后来很多都被英国收买了,之后逐渐退出对起义的领导;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组织不严密,较为松散,各自为战;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和内讧、叛乱等原因。

(任意3点即可)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信息“南美的解放者”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人物雕像是玻利瓦尔。

玻利瓦尔是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他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越过安第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

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2)依据材料二信息“1858年、英军……”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人物指的是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章西女王。

章西女王积极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

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

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3)依据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玻利瓦尔领导拉美独立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战争的正义性;有一批杰出领导人如玻利瓦尔、圣马丁等的组织领导;革命措施正确,又实现了联合协作共同抗敌等。

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要是封建王公,这些人后来很多都被英国收买了,之后逐渐退出对起义的领导;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组织不严密,较为松散,各自为战;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和内讧、叛
乱等原因。

7.(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后的首都 B.倒幕派取得重大胜利的地点
(2)据图指出日本爆发武装倒幕的外部原因。

【答案】(1)左框 B 右框 A
(2)美国舰队的入侵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后的首都是东京,位于图中A处;倒幕派取得重大胜利的地点在伏见、鸟羽,位于图中B处。

因此左框填写B,右框填写A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爆发武装倒幕的外部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入侵,即黑船事件,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

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材料二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
北方南方
人口2200万900万(包括300万黑奴)
军队人数(至1865
年)
150万100万工业产量(1860占91%占9%
材料三列宁认为:“这场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1)材料一中林肯所说的“裂开的房子”指的是什么?这段演讲集中体现了林肯的什么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美国内战初期北方节节失利,最后却能够获胜。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列宁为什么说这场战争使全国遭到“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答案】(1)美国独立后,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维护国家统一。

(2)内战初期,南方准备充足,先发制人,北方则措手不及,导致节节失利;为扭转战局、争取民心,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黑人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且北方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

(3)这次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后,南方盛行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北方禁止实行奴隶制,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信息“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可知,林肯政府不期望联邦解散,不期望国家分裂。

这段演讲集中体现了林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

(2)依据材料二信息“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可知,北方的人口、军队人数等比南方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初期,虽然北方人口、军队等比南方多,但是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攻占。

为扭转战局、争取民心,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黑人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且北方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

(3)依据材料三信息“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
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点睛】
解题的关键需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解第(1)题的关键需理解“房子”的涵义,在这里比喻美国联邦政府。

由于两种经济形式的不同,造成了联邦政府的分裂,林肯期望国家统一,不期望国家分裂。

解第(2)题的关键是能读懂表格信息,根据所学找出战争初期,北方比南方强大,仍然失利的原因;后来扭转战局所采取的措施。

第(3)题的关键需理解“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的涵义,主要体现了南北战争的作用,根据所学回答即可。

9.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林肯演讲材料三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从此,日本进行了急速的资本主义改革,大力学习西方,毫不犹豫地采用当时来说堪称最新的方法,即利用铁路和轮船为中心的产业革命的成果,聘请外国专家;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用了短短几十年它走完了西方资不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进程。

——摘编自《大国崛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路易十六统治的法国“彻底倒闭”在哪一革命风暴中?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的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在内战中首要目标是什么?作为美国历史上的英雄,林肯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了哪些努力?(至少举两例)
(3)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材料四中1868年日本开始了什么改革?据材料指出日本近代化进程呈现什么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因为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或独立战争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或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
产阶级政治体制)。

法国大革命。

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或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或英国较早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或法国在殖民争夺的道路上被英国打败)。

(2)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坚决和分裂行为作斗争;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等等(符合史实,有理即可)
(3)官员: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列宁:农奴必须出钱赎买才能获得土地。

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明治维新。

时间短(速度快)。

采用西方最新技术,重视教育。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独立战争在性质上也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独立后的美国走上了资产阶级共和的道路,所以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根据所学知识,废除法国的君主制度,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的是历史事件是法国大革命;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英国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此时的法国在争夺殖民地的路上被英国打败。

(2)根据材料“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结合所学可知是维护国家统一。

根据所学知识,林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坚决和分裂行为作斗争;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材料中“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结合所学知识,官员这么说的依据是1861年废除农奴制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根据材料“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结合所学知识,列宁这么说的原因是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必须出非常高昂的价格赎买才能获得土地。

根据所学知识,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根据材料“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从此,日本进行了急速的资本主义改革,大力学习西方”结合所学知识,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迈进了近代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

根据材料“用了短短几十年它走完了西方资不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进程”可知近代化的特点是时间短(速度快)。

根据材料“大力学习西方,毫不犹豫地采用当时来说堪称最新的方法,即利用铁路和轮船为中心的产业革命的成果,聘请外国专家;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可概括出日本近代化进程比较快的原因是采用西方最新技术,重视教育。

10.美国在南北战争爆发前面临着多重危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1859~ 1860年南部销往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棉花分别为2344000包和1069000包,而销往北部的棉花只有94300包。

1814 年从外国输入美本国的商品为1300多万美元,而1816年增加到14700万美元。

——摘编自《美国史通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