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
中医治疗室建设标准
![中医治疗室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e75c3d519e8b8f67d1cb937.png)
中医治疗室建设标准为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基本设臵本院在急诊科、内科门诊、皮肤科(病区)、骨伤科(门诊)、儿科(门诊)、外科(门诊)、妇科(门诊)、耳鼻咽喉科(门诊)、眼科(门诊)、针灸科(病区)、肾病科(病区)、肛肠科(病区)、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
各科室、病区设立的中医综合治疗室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病区设立的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根据中医技术开展情况配备治疗床、普通针具、灸疗器具、罐疗器具、刮痧器具、中药外治器具和切合科室实际情况和要求的相关中医诊疗设备。
ニ、人员队伍1、中医综合治疗区应配备兼专职的卫技人员不少于4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2人,并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配备其他专业的执业医师。
2、中医综合治疗室由各科室、病区确定本科室科主任或主治以上医师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负责。
科室、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可由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综合治疗服务团队或组成若干综合治疗小组。
3、中医综合治疗室的医护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中医药治疗技术,并根据疾病的病种和所处阶段应用相应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4、中医综合治疗室要重视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疾病,善于吸收、应用中医药特色疗法5、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病区医师应熟练掌握本专业疾病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技术,能根据本专科、病区治疗病种的需要制定包括中医药特色治疗技术、项目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实际应用6、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和病区综合治疗室的护士应当基本了解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操作的基础知识并掌握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三、服务技术1、各科室、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中医药特色诊疗新技术。
2、各科室、病区设立的中医药综合治疗区应制定至少3个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并落实。
中医综合治疗室规章制度
![中医综合治疗室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b7cf5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2.png)
中医综合治疗室规章制度第一章综合治疗室的基本情况一、中医综合治疗室是中医医院的重要部门,主要提供中医综合治疗、中医推拿、中医药浴、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
二、中医综合治疗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中医特色疗法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三、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管理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严格执行中医治疗规范,确保治疗效果,并保障患者的隐私权和安全。
第二章综合治疗室的管理一、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管理机构由中医院院长统一负责,设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若干名,中医医师若干名,护士若干名。
二、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管理人员要求具备中医临床经验和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协调治疗工作,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中医综合治疗室的医师要求具备中医执业资格证书,严格遵守中医治疗规范,做到医德医风端正,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中医综合治疗室的护士要求具备执业护士资格证书,熟悉中医特色治疗技术,能够协助医师进行治疗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五、中医综合治疗室的医师和护士要定期参加中医进修培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章综合治疗室的服务内容一、中医综合治疗室主要提供中医特色疗法,包括中药熏蒸、中药浴、针灸推拿等治疗方式,以及中药煎服、膏方贴敷等内服外用的治疗方式。
二、中医综合治疗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患有慢性病、疑难杂症、康复期患者等需要中医综合治疗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加快康复进程。
三、中医综合治疗室要积极开展中医健康讲座、康复培训等活动,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第四章综合治疗室的治疗流程一、患者来到中医综合治疗室后,需先填写个人健康档案和治疗同意书,并接受初步的中医辩证施治。
二、医生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象、病史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推拿按摩、针灸治疗等。
三、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需配合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遵守医嘱,严格按时按量服药或接受其他治疗。
中医门诊部设置规范
![中医门诊部设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8a64ece650e52ea541898b2.png)
中医门诊部设置规范一、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中医一级临床科室。
急诊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针灸科(或推拿科)为必设科室;中医外科、中医儿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骨伤科等为选设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中、西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注射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室。
(三)设医疗质量控制科,由1名副高职称以上医师负责。
二、人员(一)门诊部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至少有5名中医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主任中医医师,急诊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至少有1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主治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三)每个医技科室至少配有1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
(四)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所有护士均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五)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比例不少于50%。
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
三、建筑、设施与环境门诊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建筑设计、设施应满足诊疗和管理工作要求,体现以病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卫生学和美学的要求,创造和谐的就医和人文环境。
(一)门诊部相对独立,有单独通道,与同类医疗机构的直线距离不少于1公里。
(二)业务用房的总建筑面积 = 200(基础面积)+ 临床科室数×60(平方米)。
(三)各诊室相对独立,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四)门诊部的地面装修应使用防滑、防噪音材料、墙面使用易于清洗消毒的材料。
建筑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有一定的区域划分,做到人、物流向合理,污、洁相对分开。
(五)门诊的基础设施,包括消防、环境保护、放射卫生、电梯要经相应的消防、环保、疾病控制、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检测验收合格。
(六)设手术室的,应位于门诊较安静、空气清新、光线充足的地方,手术室使用面积至少达25平方米,符合医院感染控制专业的要求。
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
![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537da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2.png)
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室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区域,对于提供有效的中医治疗服务非常重要。
该区室的设置和管理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
以下是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基本要求。
1.区室设置合理: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应当位于医院的核心位置,便于患者到达并方便其他科室的协作。
该区室应具备足够的面积,能够容纳传统中医治疗所需的各种设备和器械,并提供合理的隔离、通风和照明等条件。
2.治疗设备齐全: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应配备一系列传统中医治疗所需的设备,包括针灸针具、刮痧工具、拔罐器具、火罐等。
此外,还应根据具体需要配备电疗仪、推拿器、艾灸器等常用的治疗设备,以满足患者的各种治疗需求。
3.环境优雅舒适: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环境要求高雅、整洁、舒适,营造出温馨、安静的氛围。
应提供舒适的床位、床垫和床上用品,患者可在治疗过程中得到舒适的体验。
4.保护隐私和安全: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应提供良好的隐私保护措施,确保患者的隐私不被泄露。
同时,应设立专门的急救设备和应急出口,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做出应对,保障患者的安全。
5.医护人员合理配置:中医综合治疗区室需要配备合格的中医医生、针灸师和其他相关治疗师。
他们应熟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并具备扎实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此外,还应配备相应数量的护士和辅助人员,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和照顾患者。
6.定期维护和清洁: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设备和器械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卫生。
同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不受感染。
7.心理支持和关怀: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心理支持能力,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注重患者的感受,帮助患者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中医医院临床科室特色治疗室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医院临床科室特色治疗室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fac22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c.png)
中医医院临床科室特色治疗室建设实施方案中医医院临床科室特色治疗室建设实施方案摘要:为了提高中医医院临床科室的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本方案提出了针灸、推拿、中药煎药和中药浴室四个特色治疗室的建设计划。
该方案主要包括技术要求、建设指南、设备选型、人员培训和治疗流程等内容。
通过全面优化治疗环境、提供专业设备和培训人员,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治疗体验。
1. 引言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然而,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中医在一定程度上被现代医学所取代。
为了挖掘中医的潜力,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医医院需要建设具有特色的治疗室。
本方案致力于通过建设针灸、推拿、中药煎药和中药浴室,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2. 针灸治疗室建设2.1 技术要求针灸治疗室应具备卫生、安全、舒适、科学等特点。
根据临床需要,应配备适当数量的治疗床、诊断仪器和针灸器具。
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确保治疗器具的卫生和安全。
治疗室内应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2.2 建设指南针灸治疗室的建设应根据临床需求确定治疗床的数量。
根据针灸操作的特点,治疗室的布局要合理,床位之间的距离要适中。
治疗床的配备要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治疗室内要提供储物柜、诊断仪器和针灸器具的存放空间,并配备消毒设备。
2.3 设备选型针灸治疗室的设备选型要根据需求进行。
常见的设备包括治疗床、诊断仪器和针灸器具等。
治疗床应具备舒适的特点,有良好的支持性和可调节的功能。
诊断仪器要符合临床需求,并具有良好的易操作性和准确性。
针灸器具要具备卫生、安全和易使用的特点。
2.4 人员培训针灸治疗室的人员培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医护人员要具备针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针灸师要具备专业的针灸技能,并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2.5 治疗流程针灸治疗室的治疗流程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患者需要提供病历和病情资料,以便医护人员进行综合评估。
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可编辑范本】
![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可编辑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10e32faf18583d048645920.png)
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简介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是针灸推拿科下设的治疗室,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坚持以针刺、推拿传统技术优势为基础,结合现代间断医学的发展,通过各种非药物疗法对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症、肩周炎膝关节炎等进行治疗,中医综合治疗室开设以来,收治病患无数,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好评,治愈及稳定病情患者占总治疗人数90%以上.中医综合治疗室先开设如下治疗项目:一、针刺:运用中医传统针灸理论,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治疗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二、艾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
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腹痛、呕吐、泄泻、脱肛、阴挺、阳萎、遗尿、寒厥等。
常灸足三里、气海、关元、大椎等穴。
治疗一般选用艾条温和灸。
三、头针: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域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等病。
此外,也可治疗腰腿痛、夜尿频、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等常见病、多发病四、拔罐: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
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颈椎关节痛、肘关节痛、膝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五、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平衡机体阴阳作用的一种方法。
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如痹证、中风、痿证、扭挫伤、面瘫、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头痛、失眠、心悸、心痛、高血压、眩晕、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痛、泄泻、痢疾、乳痈、肠痈、淋病、风疹、痤疮、银屑病、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中耳炎、鼻炎、痛经、不孕症、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针灸推拿科简介
![针灸推拿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c077560561252d380eb6efc.png)
针灸推拿科简介——针灸推拿科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东直门医院东区浏览次数:888更新时间:2012/2/20 9:00:18针灸推拿科成立于2006年初,是由针灸、理疗、按摩三个科室组合在一起而成的综合科室,通过医院的大力发展,针灸推拿科的实力也不断在增强,尤其从2006年初,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科室的不断扩大,针灸推拿科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以科研促发展,2009年主持承担市级科研项目一项(已申报区科技进步二等奖),院级科研项目二项。
以其雄厚的临床优势,不断增强的科研能力,已逐渐发展成为我院的重点专科,连续三年业务量持续增长,在我院名列前茅。
连续三年被评为我院先进科室。
现拥有包括针灸理疗,推拿、针灸调脂养生、中药熏蒸、中药足浴七个门诊诊室,十余名医护人员,门诊诊疗床35张,日门诊量200余人,年收入达200余万元。
针灸推拿科名医荟萃,有三位专家被选为我院十大名中医之列。
有以针灸减肥养生见长的朱玉主任,有针灸治疗杂病见长的逯俭主任,有以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疳积及颈肩病见长的王增年副主任,他们以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深得广大患者的信任。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中医传统疗法为主,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逐步开发新的治疗项目,目前治疗项目已达数十种。
包括:针灸、拔罐、艾灸、微创埋线、穴位贴敷、皮内针治疗、梅花针叩刺、药罐、刮痧、穴位注射、中药熏蒸、中药足浴等。
坚持“患者至上”的宗旨,努力将针灸推拿科建设成为特色显著、诊疗水平较高的中医特色科室。
我们以专业的技术水平,丰富多彩的中医治疗方法,先进的理疗设备、热情周到的服务为科室的特色,实行规范化管理,并制定了完备的诊疗规范,各诊室分工明确,逐步形成了专病专台的特色,诊疗水平日益提高。
针灸理疗室:针灸理疗室把传统针灸方法与现代医学方法相结合,将中频、超短波、中药离子导入等与针灸结合,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神经性头痛等痛症中疗效显著。
对于面瘫、中风后遗症、失眠、更年期综合症等内科杂病更是具有特殊疗效,是一种非常好的绿色疗法。
中医综合治疗室工作制度
![中医综合治疗室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d0670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b.png)
中医综合治疗室工作制度中医综合治疗室是医院的重要门诊科室之一,旨在为患者提供中医综合治疗服务。
为确保中医综合治疗室的正常运转和高质量服务,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中医综合治疗室工作制度,从人员配置、工作流程、服务规范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
一、人员配置1. 中医主治医师中医主治医师是中医综合治疗室的核心人员。
他们应具备中医临床经验丰富、执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资质。
中医主治医师负责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并指导其他医务人员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
2.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助理医师是中医综合治疗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应具备相关医学专业背景,并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合格。
中医助理医师主要负责辅助中医主治医师进行各项治疗工作,例如针灸、推拿等。
3. 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是中医综合治疗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应具备相关护理专业背景,熟悉中医治疗方法,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应该具备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4. 行政人员行政人员是协助中医综合治疗室的正常运营的重要力量。
他们负责预约挂号、患者信息管理等工作,确保患者的就诊过程顺利进行。
二、工作流程1. 就诊前患者预约挂号后,行政人员应及时进行患者信息录入,并安排相应的看诊时间。
患者就诊前,中医助理医师应进行临床相关检查,例如脉诊、舌诊等,并将检查结果记录。
2. 诊疗过程中医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治疗内容和预期效果。
治疗过程中,中医助理医师负责辅助治疗操作,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护理服务。
3. 诊疗后患者治疗结束后,中医主治医师应进行复诊和随访工作,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情况。
行政人员应将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使用。
三、服务规范1. 服务宗旨中医综合治疗室的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病为本,注重整体调理,个性化治疗”。
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倡导中医医疗模式的优势。
唐山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
![唐山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https://img.taocdn.com/s3/m/88744213227916888486d7bd.png)
科 擅长中医正 骨手法治疗颈椎病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
管狭窄症 、
急 慢性腰 肌 劳损 、
骨质增 生 病变 、
坐骨 神经 痛 ,
运用中西 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炎 , 尤其是液体扩张疗
法配合铍针松解治疗肩痛 ,
小针刀 治疗腱鞘炎 、
网球肘
1
~
2 次 即可 治愈 D ×z — 。
3 型中药熏 蒸治疗机 , 由于采用
不 同的熏蒸药物 , 药汽通 过皮肤 , 穴位渗透 吸 收达到疏通
经络 , 调 节中枢 神经 , 改善面部血 液循环 , 刺激体内氧气
吸 收 , 减 少多余脂 肪 , 从 而达到消炎 、
监痛 m 。
治疗多种疾 ,
肌肉疼痛的
减少疾病痛
, 无痛苦 ,
针 灸推拿 料
正 在 为患 者做 针灸治 疗
唐 山市 中 赠
澎~
一
唐 山市中 医医院 针灸 推拿科 门诊 病 区 一 条龙 , 是 集治
疗 、
理疗 、
康复于 一
体的综合性科 室 , 病房设有床位 2 5
张 , 门诊 针灸 室 3 个 , 推 拿 室 2 个 以及 理 疗 、 药浴 室等 。
全 科 医护人 员 2 5 名 ,
担 有大 型 设备 1 0 余台 。 高级 电脑 中频理 疗系统
治疗仪 、
微波 、
超短波 、
五 官超短波 、
药物熏蒸治疗仪 、
经络疏通治疗仪 、
四 肢气血循环仪 、
颈腰椎牵引治疗仪 ,
主要针对颈 、 腰椎疾病和脑血管病所造成的肢体活动受限
等 各 种后 遗 症 , 通 过 电磁 波达到 治疗 目的 。 推拿 (按 摩 )
中医医院综合治疗区
![中医医院综合治疗区](https://img.taocdn.com/s3/m/f1aa5f1ba216147917112898.png)
中医医院综合治疗区一、简介我院综合治疗区设有按摩推拿室、熏蒸室、药浴室、经络导平室、针灸室、灸法室、肢体功能恢复室等治疗室,开展治疗的手段如针刺、艾灸、按摩、熏蒸、拔罐等,并把激光、远红外线、中频治疗等为外治法所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治疗室介绍(一)熏蒸治疗室中药熏蒸疗法:选用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等药方,放置于熏蒸器械中,加热蒸汽熏蒸患者患处。
除能温经通络,散寒祛风,还能开毛窍,宣发肺表,促进汗液代谢等。
常用于各种风湿病痛,产后风湿;及各种跌打损伤,关节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的治疗。
亦可用于治未病的范畴如空调病、下腰痛、疲劳综合症、焦虑症等的保健治疗。
(二)艾灸、拔罐治疗室灸法:用于各种关节风湿骨痛,与经络配合亦用于内科疾病的治疗,现在更是中老年朋友和亚健康人群强身保健的好方法,如常见的足三里灸(长寿灸),关元灸(治疗痛经),也有用于美容等等。
上图为病人在接受艾灸治疗。
(三)中药贴敷室中药贴敷法:是外治法中最常用的一种疗法,有巾、敷、摊之分,临床多为辨证取药后,研末调和剂敷贴患处或相应穴位,通过皮肤给药,能就近给药治疗靠近体表的关节筋骨肌肉疾病,如各种风湿肿痛,小儿腹痛腹泻等,亦可以通过剧毒药物的外用治疗肿瘤等恶性疾病。
上图为病人在接受敷药治疗。
(四)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离子导入是新型的中药给药方式,通过强弱不同的电流刺激人体不同的经络,达到疏通经络、调整阴阳、通则不痛的目的。
上图为病人在接受离子导入治疗。
(五)推拿治疗室推拿疗法已经从外治法中发展成独立的学科,广泛运用于临床,能治疗各种关节肌肉疾病,亦用于调节脏腑机能。
按摩推拿因为其舒适安全,疗效好,成为现代保健防病的常用方法。
上图为病人在接受按摩治疗。
(六) 针灸室针刺疗法可治疗50余种常见疾病,主要病种有:针灸减肥、不寐、耳鸣耳聋、更年期综合征、各类痛症、肩周炎、颈腰椎疾病、中风、吊线风、郁证、脾胃疾病、痤疮、蛇串疮、痛经、月经失调、假性近视、复视、斜视、小儿遗尿等。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个科室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个科室](https://img.taocdn.com/s3/m/ab95c6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2.png)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个科室中医医院是以中医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要手段的医疗机构。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中医医院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建设科室,并进行科室管理。
下面是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包含了11个科室,总字数1200字以上。
一、内科科室内科科室是中医医院的核心科室,主要负责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中医诊治工作。
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建设相关专科(如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并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仪器。
二、外科科室外科科室主要负责中医外科手术和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治疗工作。
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建设相关专科(如骨科、肿瘤科等),并配备先进的手术设备和器械。
三、儿科科室儿科科室主要负责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治工作。
宜建设儿科专科,配备儿童中医专家和儿科医疗设备。
四、妇产科室妇产科室主要负责妇科和产科的中医治疗工作。
宜建设妇科专科和产科专科,配备专业的妇科产科医生和相关仪器设备。
五、针灸推拿科室针灸推拿科室主要负责针灸和推拿疗法的临床应用。
应建设专业的针灸推拿科室,配备有经验丰富的针灸推拿医师和相关设备。
六、康复科室康复科室主要负责中医康复治疗和康复理疗工作。
应建设康复科室,配备专业的康复医师和康复理疗设备。
七、中西医结合科室中西医结合科室主要负责中医和西医的协同治疗工作。
应建设中西医结合科室,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力的医生,并配备综合治疗设备。
八、中药科室中药科室主要负责中药的炮制、配方和处方制备工作。
应建设中药科室,培养具有丰富中药知识和经验的药师,并配备先进的中药生产设备。
九、检验科室检验科室是中医医院必备的科室之一,主要负责中医体液、尿液、其他生理样本的检验工作。
应建设检验科室,配备专业的检验师和先进的检验设备。
十、影像科室影像科室主要负责中医影像学的临床应用工作。
应建设影像科室,配备专业的影像医师和先进的影像设备。
十一、行政管理科室行政管理科室主要负责医院的行政事务和管理工作。
中医特色科室介绍
![中医特色科室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764659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b.png)
中医特色科室介绍中医特色科室介绍:中医针灸科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使其在医学领域独树一帜。
中医特色科室中,中医针灸科被视为一门独特而深刻的治疗方式,旨在通过调理人体经络、平衡阴阳五行,促进气血畅通,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一、理论基础中医针灸科的治疗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络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等。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经络是一种传导气血的通道,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同时,中医针灸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平衡阴阳五行,使人体在内在和外在的各个方面保持和谐。
二、治疗范围中医针灸科主要应用于各种慢性病、神经系统疾病、疼痛症状等的治疗。
例如,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关节炎等疾病中显示出显著的效果。
此外,中医针灸还常用于妇科、内分泌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治疗,为患者提供了一种辅助性的、温和的治疗手段。
三、独特疗法中医针灸科具有多种独特的疗法,如温针、寒针、三针等。
温针通过在穴位上灸烧艾条,使经络温热,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作用。
寒针则是通过在穴位上加贴冰敷,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
三针是一种综合运用三根不同性质的针具,通过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四、个性化治疗中医针灸科强调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因制定针灸方案。
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法,综合分析患者的整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综合疗效中医针灸科在疾病治疗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整体身体状况。
针对慢性疾病和疼痛症状,中医针灸科常常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选择。
总的来说,中医针灸科作为中医特色科室之一,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在慢性病、神经系统疾病、疼痛症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患者提供了一条个性化、综合治疗的道路。
中医特色科室介绍:中医养生科中医养生科是中医特色科室之一,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医养生理论,为人们提供健康养生的指导和服务。
中医科室简介
![中医科室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349c5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9.png)
中医科室简介中医科室简介一、科室概述中医科是我院的一个主要临床科室之一,专注于中医诊疗、草药治疗和中医康复。
我们的中医团队由一群经验丰富、资深的中医师组成,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治疗服务。
二、科室设备我们中医科配备了先进的中医辅助诊疗设备,包括中医电脑辅助诊断系统、中医康复设备等。
这些设备将对患者的中医诊疗和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科室专科1.中医内科中医内科专注于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包括感冒、咳嗽、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等。
我们的中医内科医生通过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恢复健康。
2.中医外科中医外科主要针对各种外科疾病,如骨折、扭伤、创伤等。
我们的中医外科医生擅长运用中医理论和独特的技术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3.中医妇科中医妇科专注于女性妇科疾病的治疗,如月经不调、痛经、妇科炎症等。
我们的中医妇科医生采用中药、针灸等方式,综合治疗,帮助女性患者恢复健康。
4.中医儿科中医儿科主要治疗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如感冒、发热、腹泻、小儿哮喘等。
我们的中医儿科医生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法,帮助儿童患者恢复健康。
5.中医针灸科中医针灸科主要进行针灸疗法的诊疗,包括经络穴位刺激疗法、艾灸疗法等。
我们的中医针灸科医生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疼痛、调整体内平衡等。
四、医生简介我们的中医科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团队,每位医生都拥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他们均毕业于国内著名中医药院校,并持有中医执业资格证书。
五、科研与教学我们中医科还致力于中医临床研究和医学教学工作。
我们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并定期举行中医学术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
六、联系方式如果您需要咨询或预约,请致电我们的中医科咨询热线:。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传统中医学的临床应用,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疗法。
2.辨证施治: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采用相应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室建设标准
![中医治疗室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e04a8a102de2bd9705883e.png)
中医治疗室建设标准为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基本设臵本院在急诊科、内科门诊、皮肤科(病区)、骨伤科(门诊)、儿科(门诊)、外科(门诊)、妇科(门诊)、耳鼻咽喉科(门诊)、眼科(门诊)、针灸科(病区)、肾病科(病区)、肛肠科(病区)、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
各科室、病区设立的中医综合治疗室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病区设立的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根据中医技术开展情况配备治疗床、普通针具、灸疗器具、罐疗器具、刮痧器具、中药外治器具和切合科室实际情况和要求的相关中医诊疗设备。
ニ、人员队伍1、中医综合治疗区应配备兼专职的卫技人员不少于4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2人,并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配备其他专业的执业医师。
2、中医综合治疗室由各科室、病区确定本科室科主任或主治以上医师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负责。
科室、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可由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综合治疗服务团队或组成若干综合治疗小组。
3、中医综合治疗室的医护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中医药治疗技术,并根据疾病的病种和所处阶段应用相应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4、中医综合治疗室要重视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疾病,善于吸收、应用中医药特色疗法5、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病区医师应熟练掌握本专业疾病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技术,能根据本专科、病区治疗病种的需要制定包括中医药特色治疗技术、项目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实际应用6、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和病区综合治疗室的护士应当基本了解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操作的基础知识并掌握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三、服务技术1、各科室、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中医药特色诊疗新技术。
2、各科室、病区设立的中医药综合治疗区应制定至少3个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并落实。
中医科理疗室介绍
![中医科理疗室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31ea271ff00bed5b8f31d35.png)
中医科理疗诊室介绍
中医理疗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和优势,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的诊疗手段,对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康复和全面调摄,突出以针灸方法为主辅以(结合)推拿、理疗、中药内服外治的中医综合疗法为特色,以现代医学诊断为依据,结合中医辨病辨证施治,治疗临床各科常见病与疑难杂症。
开展疗法有传统针灸、董氏奇穴、小针刀、放血疗法、神经阻滞、拔罐、刮痧、埋线、穴位注射、浮针、套管针、牵引疗法等等。
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15项中医适宜技术。
疗法特点:安全、绿色、微创、实用、高效。
始终坚持中医特色和发扬祖国医药遗产,博采众长,至诚至精,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安全便捷、周到热情、优质疗效的医疗服务,受到病员的一致好评。
1、在诊治多种常见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特色。
主要治疗头痛、各型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脑血管病后遗症、脑外伤后功能障碍、面神经炎、带状疱疹后疼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眩晕、鼻炎、咳喘、脾胃病、抑郁症、失眠、乳腺增生、痛经、附件炎、盆腔炎、痤疮、痔疮等及脊柱相关内科疾病等病症,运动引起的软组织损伤等。
2、专项特色医疗、养生保健方面不断探索。
如颈椎病防治、卒中预防(针灸)、慢病防治、针灸廋身美容、亚健康调理等。
特别是中风偏瘫、脑梗死后遗症,针灸、按摩、理疗、康复训练、中西药结合治疗能促进其尽快恢复;颈肩腰腿痛针灸药综合治疗也颇具特色。
开展的“冬病夏治”针对慢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疾病,以疗效显著深受患者青睐。
中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室建设标准
![中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室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dce98f1c281e53a5902ff89.png)
南通市中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室建设标准〔试行〕为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根本设置本院在急诊科、内科门诊、皮肤科〔病区〕、骨伤科〔门诊〕、儿科(门诊)、外科三〔门诊〕、妇科〔门诊〕、耳鼻咽喉科〔门诊〕、眼科〔门诊〕、针灸科〔病区〕、推拿科、肾病科〔病区〕、呼吸内科〔病区〕、脾胃病科〔病区〕、老年病科〔病区〕、肛肠科〔病区〕、肿瘤科〔病区〕、脑病科〔病区〕、外科二〔病区〕、心血管病科〔病区〕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
各科室、病区设立的中医综合治疗室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各科室、病区设立的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根据中医技术开展情况配备治疗床、普通针具、灸疗器具、罐疗器具、刮痧器具、中药外治器具和切合科室实际情况和要求的相关中医诊疗设备二、人员队伍1、中医综合治疗区应配备兼专职的卫技人员不少于4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2人,并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配备其他专业的执业医师。
2、中医综合治疗室由各科室、病区确定兼专职人员负责,负责人职称副高以上任职资格,必须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科室、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可由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综合治疗效劳团队或组成假设干综合治疗小组。
3、中医综合治疗室的医护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中医药治疗技术,并根据疾病的病种和所处阶段应用相应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
4、中医综合治疗室要重视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疾病,善于吸收、应用中医药特色疗法。
5、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病区医师应熟练掌握本专业疾病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技术,能根据本专科、病区治疗病种的需要制定包括中医药特色治疗技术、工程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实际应用。
6、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和病区综合治疗室的护士应当根本了解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操作的根底知识并掌握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效劳和健康指导。
中医综合治疗区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
![中医综合治疗区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2e507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5.png)
中医综合治疗区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一、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管理1.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中医执业证书,具备良好的中医医德和专业素养。
2.中医综合治疗区(室)每日必须有专人负责值班,同时需要配备相应的助理人员。
3.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必须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并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4.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每日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5.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必须遵守各项中医治疗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杜绝任何违规操作。
二、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设备和器械1.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必须配备中医诊断仪器,如中医脉诊仪、中医舌诊仪等,以便对患者进行准确的中医辨证论治。
2.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必须配备中医治疗仪器,如中医针灸仪、中医艾灸仪等,以便进行中医针灸、中医推拿等治疗。
3.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必须配备常用的中药和中药制剂,以便进行中药煎煮和中药贴敷等治疗。
4.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必须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备发生突发疾病或意外情况时使用。
三、中医综合治疗的技术规范1.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在进行治疗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中医辨证施治,确保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
2.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在进行中药煎煮时,必须按照中药煎煮的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药效的充分发挥。
3.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在进行针灸、推拿等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杜绝对患者的伤害。
4.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在进行中医贴敷、拔罐等治疗时,必须确保贴敷品和拔罐器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确保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设备和器械的完善,同时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程,才能够提供优质的中医综合治疗服务。
同时,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的医德和专业素养,以确保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中医综合治疗室工作记录
![中医综合治疗室工作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50dc65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e.png)
中医综合治疗室工作记录中医综合治疗室工作记录简介:中医综合治疗室是一种集中医、针灸、推拿、拔罐等多种中医治疗方式于一体的诊疗室。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各种中医诊疗技术,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工作内容:1. 中医诊断在患者来到中医综合治疗室后,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中医诊断。
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法,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发展程度。
2. 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
常见的针灸方法包括:经络穴位针刺、耳穴针刺、手足三阴三阳经穴位针刺等。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理疗方式,通过手法按摩和推拿来促进身体气血循环,缓解肌肉酸痛等症状。
常见的推拿按摩方式包括:推、拿、揉、捏、按等。
4.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在患者体表施行负压,使皮肤局部产生充血和淤血,达到消除疼痛、舒筋活络、通经活血的效果。
常见的拔罐方式包括:干法拔罐、水法拔罐等。
5.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综合治疗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常见的中药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等。
6. 西医辅助检查在需要进行西医辅助检查时,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检查项目,如CT、MRI等。
案例分析:患者:李女士,35岁,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下肢麻木和走路困难。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案:1. 针灸治疗:选择手足三阴三阳经穴位针刺,每次治疗30分钟,每周3次。
2. 推拿按摩:选择腰部推拿按摩,每次治疗30分钟,每周2次。
3. 拔罐疗法:选择腰部干法拔罐,每次治疗20分钟,每周1次。
4. 中药治疗:开具益气活血、化淤止痛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5. 西医辅助检查:进行腰椎CT检查,确定病情发展情况。
效果评估:经过3个月的综合治疗,李女士的下肢麻木感明显减轻,走路困难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在西医辅助检查中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得到了控制。
通过综合治疗的方式,李女士的身体得到了全面的调理和修复。
中医综合治疗室工作记录
![中医综合治疗室工作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37b4bf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2.png)
中医综合治疗室工作记录介绍中医综合治疗室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药治疗方法的医疗机构。
它通过中医诊断,配合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综合治疗各种疾病。
中医综合治疗室不仅关注病人的病理表现,还侧重于调理病人的整体身体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综合治疗室的工作内容和记录方式。
工作内容中医综合治疗室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中医综合治疗室首要的工作是进行准确的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辨证论治。
医生会仔细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等外部表现,倾听病人的主诉,并通过按摩经络、感受脉搏等方式来确立病人的辨证施治方向。
2. 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诊断结果,医生会开具合适的中药方剂给病人。
中药治疗是中医综合治疗室的核心疗法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平衡等方式,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身体状况。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综合治疗室常用的另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针灸还可以用于病后康复和调养身体。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综合治疗室常用的物理疗法之一。
通过按摩经络、推拿穴位,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按摩还可以缓解疼痛、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
工作记录中医综合治疗室需要对每位病人的治疗过程进行详细的工作记录,以便更好地追踪病情变化和疗效评估。
下面是工作记录的数个要点:1. 病人基本信息记录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分配给每个病人一个唯一的病历号。
2. 病史询问询问病人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并记录在病历中。
这有助于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病因。
3. 诊断结果记录医生的中医诊断结果,包括病名、病因、辨证施治等。
这是制定治疗方案和后续治疗的依据。
4. 治疗方案记录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方剂、针灸穴位、推拿手法等详细信息。
同时,还应记录治疗的次数和频率。
5. 治疗过程详细记录每次治疗的过程,包括用药的剂量、服用方式、针灸操作的穴位和手法、推拿按摩的方式等。
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
![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cf5f21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c.png)
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和重要性,加强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中医综合治疗的水平和质量。
二、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应当具备一定的面积和设备配备,包括治疗床、针具、灸疗器具、罐疗器具、刮痧器具、中药外治器具等,并根据本院中医医疗技术开展情况至少配备6类中医诊疗设备。
同时,要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医护人员。
三、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和病房中医综合治疗室的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并制定本科室常见病种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并落实。
此外,还要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传播中医综合治疗的理念,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四、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应至少开展6类30项中医医疗技术(二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或6类40项中医医疗技术(三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
以上是XXX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
中医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思维和辨证论治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干预手段多样、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对于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的综合治疗手段和个性化辨证论治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生命力。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地选择多样化的中医治疗技术、手段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整体治疗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缩短病程,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但是,目前许多中医医院中医整体观念、综合治疗理念呈现出逐渐淡化的趋势,诊疗手段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和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院要充分认识中医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中医综合治疗的理念,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大力推动。
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各中医医院要积极推广应用简便验廉的中医医疗技术,合理应用针刺、灸疗、刮痧、拔罐、推拿、敷熨熏浴等中医技术。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不断提升现有中医医疗技术水平,并开发一批技术水平高、临床疗效好的中医医疗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简介
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是针灸推拿科下设的治疗室,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坚持以针刺、推拿传统技术优势为基础,结合现代间断医学的发展,通过各种非药物疗法对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症、肩周炎膝关节炎等进行治疗,中医综合治疗室开设以来,收治病患无数,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好评,治愈及稳定病情患者占总治疗人数90%以上。
中医综合治疗室先开设如下治疗项目:
一、针刺:运用中医传统针灸理论,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治疗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
二、艾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
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
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腹痛、呕吐、泄泻、脱肛、阴挺、阳萎、遗尿、寒厥等。
常灸足三里、气海、关元、大椎等穴。
治疗一般选用艾条温和灸。
三、头针: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域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等病。
此外,也可治疗腰腿痛、夜尿频、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等常见病、多发病
四、拔罐: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
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颈椎关节痛、肘关节痛、膝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五、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平衡机体阴阳作用的一种方法。
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如痹证、中风、痿证、扭挫伤、面瘫、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头痛、失眠、心悸、心痛、高血压、眩晕、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痛、泄泻、痢疾、乳痈、肠痈、淋病、风疹、痤疮、银屑病、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中耳炎、鼻炎、痛经、不孕症、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六、皮肤针: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是以5~7 枚钢针集成 1 束,固定在针柄的一端,形如小锤,用之叩刺某些穴位的一种疗法。
通过叩刺局部皮肤,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之气,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头痛、胁痛、脊背痛、急性腰扭伤、皮肤麻木、神经性皮炎、哮喘、高血压、失眠、慢性肠胃炎、痛经、斑秃、顽癣、带状疱疹。
七、穴位埋线:穴位埋线疗法是根据病情需要将特制羊肠线埋藏于相应的经络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慢性、顽固性、免疫低下等疾病的治疗,特别对半身不遂、肥胖、面瘫后遗症、癫痫、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痿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腹泻、慢性胃炎、胃痛、功能性消化不良、高血压、高脂血症、遗尿、尿失禁、神经官能症、免疫功能低下等。
八、电针、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适用于治疗各种痛证、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外伤性瘫痪、脏器功能失调以及针刺麻醉等。
九、火针、火针疗法是用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手法,刺入身体的特定腧穴或部位,达到祛疾除病目的的一种针刺方法。
其可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皮科、五官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
十、浮针: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对临床各科,特别是疼痛的治疗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如慢性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管综合症、腰椎间盘突
出症、腰肌劳损、膝关节炎、踝关节陈旧性损伤、带状疱疹后遗痛、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胃痛(慢性胃炎胃溃疡)、泌尿道结石、慢性附件炎、宫颈炎、痛经等等。
十一、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
可用于风湿类疾病、骨伤类疾病、皮肤类疾病及内科、妇科、五官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十二、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可用于治疗呼吸疾病、胃肠疾病、骨科疾病、外周神经病、皮肤病、妇科疾病及儿科疾病:
十三、耳针是在耳廓穴位用针刺等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如疼痛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功能紊乱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另外还有催产、催乳、预防和治疗输液或输血反应等作用,同事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十四、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在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法刺激一定的穴位(或部位),通经络,行气血,和营卫,以调整患儿机体的偏盛偏衰,促进其抗病能力,达到防病保健和治病的目的。
可用于小儿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积滞、疳积、便秘、腹泻等多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以及预防保健。
十五、推拿、推拿疗法是医者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
可用于发热畏寒、头痛身痛、咳喘并作、脘痛纳呆、腹胀泄泻、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腰伤腿痛、关节不利、痛肿疮疖,以及骨折后遗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