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规范教学行为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规范教学行为规定
1. 前言
为了保障小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规范,制定本规定,旨在规范小学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师行为规范
2.1 课前准备
教师在每堂课之前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方面:
•备课充分:认真研究教材及教学大纲,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教学资源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料、教辅材料、课件、实验器材等。
•课堂环境准备:确保课堂布置整洁有序,准备好必要的教学工具和设备。
2.2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守以下规范:
•教师示范: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教学态度和行为习惯,树立正面榜样。
•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验、练习和合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优势,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表扬和鼓励:及时表扬学生在学习上的努力和进步,积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秩序维护:有效管理课堂秩序,确保学生专心听讲,遵守纪律。
2.3 作业批改和评价
教师在批改和评价作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及时批改:在合理的时间内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
给予反馈。
•客观公正:根据作业要求和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客
观公正地给出分数和评语。
•注重指导:在批改作业的同时,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改进。
•重视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鼓励不同
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进行作业完成。
3. 学生行为规范
3.1 课堂纪律
学生在课堂上应当遵守以下纪律:
•准时上课:按时到达教室,不迟到、早退或临时离开。
•安静听讲:专心听讲,尊重老师和其他同学,不说
闲话或打扰其他人。
•积极参与: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展示学习的
态度和积极性。
•遵守纪律:遵守课堂纪律,不违背课堂秩序或损坏
公共设施。
3.2 作业完成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应遵守以下规范:
•按时完成:按照教师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
•认真仔细:认真完成每一个作业题目,保证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
•诚实守信:不抄袭、不剽窃他人作业,诚实完成个人作业。
•整洁有序:保持书写整洁,作业本整洁有序,不涂鸦或乱写。
3.3 课外活动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应遵守以下要求:
•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不辱骂或欺凌他人。
•安全第一: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参与危险活动。
•积极向上: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课程等。
4. 家长协作规定
4.1 关注教育教学
家长应当积极关注孩子的教育教学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沟通:与教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指导书法:帮助孩子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监督作业的完成情况。
•参与课外活动: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培养综合素质。
•合理规划: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4.2 督促纠正
家长应主动督促孩子改正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采取
以下方式:
•及时回访:与教师保持联系,了解教师反馈的问题和建议,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
•明确要求:向孩子明确表达对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并且进行适当的奖惩。
•积极引导: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5. 总结
本规定旨在规范小学教学行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遵守规定,为小学教育创造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指导,确保规定的有效实施。
注: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细则请根据实际情况
和相关法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