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蜡的热值q,图中A桶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
(1)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砝码和______;
(2)罩子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实验收集的数据为:A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初温为t1,末温为t2,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m1,燃烧后的质量为m2。

则蜡的热值q=______(水的比热容为c水);
(4)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蜡烛没有完全燃烧
B.桶A中水的质量太多
C.桶A吸收了部分热量
D.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
【答案】温度计防止热散失21
12
()
c m t t
m m
-
-
水水 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蜡的热值时,根据
Q
q
m
=放的原理进行实验,而蜡的质量用天平进行测量,燃烧焟放出的热量Q放在忽略热散失的情况下,等于A桶中内水吸收的热量,而Q吸=c水m(t-
t0),所以还需要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2)[2]罩子B的作用是防止蜡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3)[3]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2-t1)
而Q吸=Q放,那么蜡的热值
21
1212
()
c m t t
Q
q
m m m m
-
==
--
水水

(4)[4]据
Q
q
m
=放,实验中造成测量的热值比实际值偏小的原因有:蜡烛没有完全燃烧,造
成放出的热量偏少,则热值偏小;桶A中吸收了部分热量造成水吸收的热量比实际放出的热量少,则热值偏小;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造成测量的热量偏少,则热值偏小。

故ACD选项都有可能。

2.(提出问题)水和空气哪种物质的导热性能好?
(猜想与假设)小明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水的导热性能好;
猜想二:空气的导热性能好
(设计与进行实验)
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上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结论)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
(评估与交流)
(2)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除了要控制它们的初温相同外,还要控制它们的_____相同
(3)热牛奶放在水中温度下降是通过_____方式来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内能(4)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的
(实验拓展)
(5)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下列两种冷却方法中,效果较好的是_____
A.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分钟,然后加适量冷牛奶
B.先将适量的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
(6)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明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_____叫做冷却速度
【答案】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质量热传递减少慢A单位时间内降低的温度【解析】
【详解】
(1)分析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水中冷却速度更快,所以在水中比空气中冷却效果更好;(2)在研究空气和水的导热性时,应该保证其它条件相同,除了水的初温外还要保证水的质量相等;(3)由于水与牛奶瓶有温度差,所以要发生热传递,即牛奶温度下降是由于热量传递减少其内能;(4)这是由于随着牛奶温度下降,周围水的温度在升高,使牛奶冷却的速度变慢,因此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所以当实验时间较长时,相同时间内牛奶降温的速度逐渐变慢,就是指冷却速率变慢.(5)根据(4)中的结论,物体冷却随时间推移是先快后慢,本质原因是温差逐渐缩小,奶茶热的时候温度下降得快,开始快后来越来越慢,开始先让它保持较高的温度,可以在五分钟内放出更多的热量,然后加入冷牛奶,利用热传递使其再次降温。

故选A;(6)根据题意可定义冷却速度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降低的温度。

3.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分别标记出小车停下的位置。

(1)标记③是小车在_______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选填“快”或“慢”)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_______;
(3)乙同学用此装置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均在铺有木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发现高度越高,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_______,由此可知:小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_______有关。

【答案】木板慢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越远高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所受的阻力越小,移动的距离越大,而水平桌面上铺上毛巾、棉布、木板时,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则移动的距离最大,故标记③是小车在木板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2]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由以上实验探究知,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移动的距离就越小,由此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3)[4]小车从此装置的不同高度滑下,则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而小车与水平面接触的粗糙程度相同,即小车所受的阻力相同,那么小车所处的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就越大,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远。

[5]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大,即动能就越大,而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那么小车的动能越大,其重力势能也越大,所以小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的高度有关。

4.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如图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小雨同学在两只烧杯中装入______相同的食用油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目的是使食用油和水在相同时间内
______,从而通过______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
(2)小雨同学进行实验时,每隔一分钟记录食用油和水的温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升高的温度∆t/°C510152025
食用油的加热时间t/min12345
水的加热时间t/min246810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______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

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物理量______,定义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_____和______的比值;
(3)小明同学认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除了利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以使______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______。

【答案】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质量不同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乘积质量升高的温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烧杯中装入的食用油和水要质量相同,因为探究不同物质的的吸热能力,除了物质的种类不同外,其它物理量都必须相同。

[2][3]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目的是让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才能保证食用油和水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从而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

(2)[4][5]由表格数据知,质量相同的不同食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6][7][8]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的特性,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其定
义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的比值。

(3)[9][10]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还可以使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因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升高一般不同。

5.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已知。

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

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水温/℃ 煤油 25 44 菜籽油
25
34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应该选择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质量/体积)相同,还要控制______相同;
(2)小明仔细观察发现:同一批次同一包装盒子中外形相同的温度计的读数不尽相同,为了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小明应该在盒中先挑选多支读数______(相同/不同)的温度计,然后把它们一起放到一杯热水中,稍等一会儿后,再______; (3)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
(4)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答案】质量 水的质量和初温 相同 挑选两支读数相同的温度计 煤油 天平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根据Q c m t ∆=吸水水、Q qm =放可知,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相同,还要控制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

(2)[3][4]为了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小明应该在盒中先挑选多支读数相同的温度计,然后把它们一起放到一杯热水中,稍等一会儿后,再挑选两支读数相同的温度计。

(3)[5]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燃料燃尽后水温变化较大的是煤油,根据Q c m t ∆=吸水水可知,煤油加热的水温度上升较高,那么煤油加热的水吸收热量较大,根据Q qm =放可知,煤油放出的热量较大,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相同,则煤油的热值较大。

(4)[6]要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从Q c m t ∆=吸水水、Q qm =放可知,水的比热容、初温、末温都是知道的,但是水的质量和燃料的质量不知道,那么需要天平来测量质量。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 、B 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 发生碰撞,木块就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

图中的摆长L 都相同,12θθ<,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A m 、B m (A B m m <)。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 、B ,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说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______无关。

(2)分析比较_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图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小于图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 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速度v =8cm/s 序号 钢球质量 木块滑行距离 1 100 10 2 200 20 3
300
30
表二(钢球质量m =100g )
序号 钢球撞击速度 木块滑行距离 1 8 10 2
16
40
3 2
4 90
分析表一、二两组数据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答案】质量 甲、乙 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速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甲、乙两图中,A 、B 小球的质量不同,由题意知,摆角相同,小球相对静止,小球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说明小球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2)[2]如图甲、乙所示,A B m m <,摆角相同,两球的速度相同,B 球能将木块C 撞得更远,说明B 球的动能更大,因此可得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3]乙、丙两图,小球的质量相同,12θθ<,所以乙图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小于图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图丙中木块C 滑行得更远些,因此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4]对比分析表一、表二中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物体获得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但是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7.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甲,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_(选填“小球A ”或“木块B ”)的动能。

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小球A 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_____(选填“到达水平面时”或“即将碰撞木块B 时”)的速度。

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来显示的。

(2)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需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

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则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3)如图甲,先让小球从斜面h 高度处由静止滚下,测出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 1;在此基础上,如图乙,保持木块现在位置不动,让同一小球从斜面h 高度处静止滚下,测出木块再次被撞击后移动了s 2,则s 1_____s 2(选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

这种操作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答案】小球A 即将碰撞木块B 时 B 物体移动距离的长短 相同 不能 大于 能
【分析】
【详解】
(1)[1][2][3]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小球A的动能,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小球A
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即将碰撞木块B时的速度,该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物体B 移动的距离体现的,B被撞的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被撞的越近,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小。

(2)[4]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让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

[5]若水平面光滑,木块不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木块将永远运动下去,木块通过的距离无法确定,做功的多少也无法确定,所以小车动能的大小就无法比较,不能完成本实验。

(3)[6][7]小球的动能大小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小球部分动能转化为木块的动能,推动木块运动距离来反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由图甲、乙可知,小球在乙图中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距离变大,克服摩擦力消耗的能量变大,则小球即将碰撞木块B 时的速度变小,即碰撞木块B时的动能变小,故S1大于S2,由于小球质量相同,这种操作与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以获得不同撞击速度类似,故能得出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8.探究物体的动能:
(1)如图甲所示,小明先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他控制小车的____保持不变,让小车从斜面的____(同一/不同)高度下滑,目的是____.通过比较____,可以比较小车具有的动能.
(2)小明在操作中发现,不用斜面而直接通过人手推小车,也可以使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若采用此方法来推同一辆小车,____(能/不能)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理由是:____.
(3)小华去掉木块,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两次实验中小车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____(第①次大/第②次大/一样大).
【答案】质量不同改变小车碰撞木块时的速度小车推动木块的距离不能用手推小车的速度难以控制相等第2次大
【解析】
【详解】
(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滑下,是为了控制质量不变,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因此实验中他控制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下滑,目的是改变小车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通过比较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小车具有的动能;(2)不用斜面而直接通过人手推小车,也可以使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但不能保证用手推小车的速度与小车从斜面落下的速度相同,不能控制好变量.所以采用此方法不能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第二次小车上放了砝码,相同高度质量更大,重力势能更大,小车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更多.
9.物理兴趣小组成员想知道: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他们在相同的烧杯甲、乙中分别装上了100g的冰、萘,用同样的酒精灯(恒热源)加热,并用停表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熔化时间/min
冰10
萘4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
_____的。

(2)通过查找资料,他们知道为了表示晶体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熔化热这个物理量。

依照热值的定义可知:某种晶体熔化成同温度的液体时吸收的热量与其_____之比,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用字母λ表示。

公式:λ=_____。

(3)请你根据图中反映的甲烧杯中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回答:第10min时,甲烧杯中的物质所处状态是_____;甲烧杯中这种物质从C点加热到D点吸热为_____J;已知该物质从B点到C点吸热335J,这种晶体的熔化热是_____J/kg。

【答案】不同质量Q
m
固液共存态42003
3.3510

【解析】【详解】
(1)[1]根据题干中的提供的数据可知:冰和萘的质量相等,熔化时间不同(熔化时间不同也就说明了吸收热量是不同的),从而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2]仿照比热容的定义,可知:单位质量的某种晶体熔化成同温度的液体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3]用字母λ表示熔化热,则公式为:Q m
λ=
(3)[4]由图象可知第10min 时物体处于熔化过程,晶体未全部熔化,所以状态为固液共存状态;
[5]C 点后冰完全熔化成水,100g 的水从C 点加热到D 点(沸腾)需要吸收热量为:
()34.210J/kg C 0.1kg 10C 4200J Q cm t ==⨯⋅︒⨯⨯︒=吸
[6]这种晶体的熔化热为:
3335J 3.3510J /kg 0.1kg
Q m λ=
==⨯
10.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加热时间/min
0.5 1.0 1.5 2.0 2.5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沙子
4.3
7.9
15.2
18.4
21.5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___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

(______)
(4)小明再用50g 水和100g 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 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 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 水和100g 水的Q ﹣△t 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 =k △t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 值之比与对应水的_____之比相等。

【答案】18 吸收热量 质量
【解析】 【详解】
(1)[1]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20”在“1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18℃。

(2)[2]选用了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相同;
(3)[3]根据表中数据在表中找出对应的点连线,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如下图所示:
(4)[4]根据Q =cm △t 可知,知Q =k △t 中的k =cm ,则有k 1=cm 1,k 2=cm 2,故
111
222
==k cm m k cm m 即这两条直线的k 值与对应水的质量之比相等。

11.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

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加热的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甲杯水温/℃ 25 27 29 32 34 36 38 乙杯水温/℃
25
26
27
28
29
30
31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____________的位置(均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

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____?为什么____?
【答案】B质量水的初温煤油不可靠煤油和菜籽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且有热量损失
【解析】
【分析】
根据“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可知,本题考查了探究不同物质热值大小的实验,根据实验装置的安装和实验过程中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求解。

【详解】
(1)[1]实验前,首先调整好实验装备,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调整铁架台的高度,根据烧杯和烧杯中水的高度调整温度计的高度。

(2)[2][3]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加热时间,水的质量,水的初温。

(3)[4]甲、乙两个装置中,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由Q吸=cm△t知,末温高的吸收的热量较多;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可认为相同时间内燃烧的煤油和菜籽油质量相同,由
Q=qm知,水温上升高的,对应的燃料的热值较大。

(4)[5][6]要考虑实验的严密性,燃料并没有完全燃烧,且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并没有全部传
递给水,有热量损失,结果不可靠。

12.小明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必要的是______
A.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B.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
C.控制温度计的深度相同 D.用相同的容器盛装两种液体
(2)小明选择合适器材,正确操作, A液体加热5min,B液体加热10min,温度都升高了10℃时,则______液体吸收热量多,______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3)停止加热后,绘制出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液体的温度变化图象是______(选填“①”或“②”)。

【答案】C B B②
【解析】
【详解】
(1)[1]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由于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所以要求除了液体种类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即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用相同的容器盛和相同的温度计,但由于液体的内部温度与液体的深度没有关系,所以不要求温度计插入液体的深度相同,故选C;
(2)[2][3]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A液体加热5min,B液体加热10min,可见B液体吸收热量多,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因此B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3)[4]根据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比较小和B的比热容大于A的,可以知道停止加热后,A的温度下降比较快,所以图像②是A液体的温度变化图象。

13.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水6020645
食用油6020670
(1)使用相同的加热器的目的是_____
(2)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选填“高”或“低”)。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

(5)加热6min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J,食用油的比热容是_____J/(kg•℃)
【答案】相同的时间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高大于水 6300 2.1×103【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可以有两种: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根据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及食用油的比热容。

【详解】
(1)使用相同的加热器的目的是:相同的时间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2)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高;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根据转换法,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由(3),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1种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水;
(5)由表中数据知,水从20℃升高到45℃,水吸收的热量为:

由图可知,加热6分钟,吸热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为25℃;
食用油升高的温度为:,食用油升高的温度为水的倍,根据,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条件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故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高;大于;水; 6300;
2.1×103。

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