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期末复习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307de8271fe910ef12df875.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
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
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____________儿童的行为表现。
2.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4.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5.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6. 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7.____________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8.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9..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
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____________的发展。
10.张宗麟所著____________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精辟地分析了社会、儿童社会的实质,并以案例形式展示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倡导实施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11.____________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12.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三大方面。
13.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____________、相关学科知识。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3c6f6d83c4bb4cf7ecd1f4.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期末复习题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一.填空题1.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2.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3.里德生平着作等身,最重要的着作是。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5.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6.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7.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8.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9.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10.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11.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三大方面。
12.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13.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14.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15.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
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的方法。
16.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c56168ad4d8d15abe234e5a.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
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
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___安全型_______儿童的行为表现。
2.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__涂抹___、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4.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5.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7._____社会适应能力_______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8.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_空间___。
9..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
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______情感自主性____的发展。
10.张宗麟所著___《幼稚园的社会》_________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精辟地分析了社会、儿童社会的实质,并以案例形式展示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倡导实施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11.___亲社会行为______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12.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方面。
13.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_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______、相关学科知识。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汇总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b08fc00ccbff121dd3683d7.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2.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4.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5.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6. 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8.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11.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三大方面。
14、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15.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
16.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17.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命名线。
18.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
20、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结构和色彩。
21.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2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____________,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23.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23.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
27、遮挡式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2)](https://img.taocdn.com/s3/m/333d53fc6137ee06eff91869.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2、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3、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
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的方法。
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5、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6、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7、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8、里德生平着作等身,最重要的着作是。
9、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10、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
2.卢梭将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
11、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结构和色彩。
12、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3、阿恩海姆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
14、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
15、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16、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和。
17、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a662b00066f5335b812118.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期末复习题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一.填空题1.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2.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13.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14.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15.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
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的方法。
16.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17.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18.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重“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的美术教育。
19.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美术教育的一般含义,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的一些特征,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两方面体现出来。
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30.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31.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定型期、写实期。
32.阿恩海姆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
33.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
二.选择题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手工和欣赏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素描B.绘画C.色彩2.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A.遮挡式B.零乱式C.并列式3.主张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他将其概括为八大类型)。
2023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资料
![2023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242e0b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2.png)
《学前小朋友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快乐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与否在场。
并且,小朋友对陌生人也体现出积极旳爱好。
在依恋旳类型中,这是____________小朋友旳行为体现。
2.陈鹤琴把小朋友绘画旳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体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旳亲密程度为原则,幼儿对色彩旳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阶段、再现和体现阶段。
4.教师在指导小朋友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旳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5.学前小朋友美术教学活动旳目旳是小朋友美术教育旳目旳和旳归纳,是学前小朋友美术教学活动旳详细原则和规定。
6. 是幼儿期最高旳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旳画面有了清晰明确旳前后关系。
7.____________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旳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一样旳人建立融洽关系旳能力。
重要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8.美术形象旳存在方式依赖。
9..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小朋友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旳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
这时教育者要尽量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旳机会,以增进小朋友____________旳发展。
10.张宗麟所著____________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领域教育旳目旳、内容、原则和措施等,精辟地分析了社会、小朋友社会旳实质,并以案例形式展示其丰硕旳研究成果,倡导实行社会化旳幼稚园课程。
11.____________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旳行为,如谦让、协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12.在幼稚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三大方面。
13.选择学前小朋友社会教育内容旳根据重要有:学前小朋友社会教育目旳、社会生活旳现实与发展、____________、有关学科知识。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214ed7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e.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手册中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一做。
期末复习以期末复习指导手册内内容为主,教材为辅。
最后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综合练习局部参考答案第一章简答题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通过哪两方面表达出来?P7第二段答: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可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表达出来。
……使儿童的绘画失去儿童特有的天真、稚拙和淳朴。
阐述题2. 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定位?P16-22每一点需要适当扩展第二章简答题2. 改革开放后,中国学前美术教育开场注意到哪些方面的问题?P31答:1. 这一阶段,一大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与理论工作者对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与理论问题进展了深化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2. 在美术教育中,既注意造型教学本身的体系和系统,也注意各科间的互相联络,及美术活动与各种其他活动联络、与整个教育的联络。
3. 在美术教育中,不仅注意幼儿美术知识经历的积累,技能技巧的联络,而且注意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重视情感因素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教育对幼儿情感的培养。
4. 在美术教育中,不仅注意全班幼儿团队a的美术活动,而且注意个别化的美术活动,重视个别儿童的兴趣、需要与个性的开展。
阐述题2. 谈谈当下幼儿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参考答案〕尽管少儿美术教育获得了空间的开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少儿美术教育繁荣的后面,终究存在着怎样的误区?经济利益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美术教育的真正目是什么?当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如何?中国的少儿美术教育该如何不断完善走向成熟?什么是儿童美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
学前儿童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儿童美术教育应为学前儿童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时机。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才能为核心的教育。
每个儿童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
在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得意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6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6](https://img.taocdn.com/s3/m/6009962890c69ec3d5bb75e4.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
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
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____________儿童的行为表现。
2.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4.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5.学前儿童美术教案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案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6.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7.____________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8.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9..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
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____________的发展。
10.张宗麟所著____________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精辟地分析了社会、儿童社会的实质,并以案例形式展示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倡导实施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11.____________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12.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三大方面。
13.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____________、相关学科知识。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9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9](https://img.taocdn.com/s3/m/15b190eb9ec3d5bbfd0a74e4.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
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
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____________儿童的行为表现。
2.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4.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5.学前儿童美术教案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案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6.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7.____________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8.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9..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
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____________的发展。
10.张宗麟所著____________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精辟地分析了社会、儿童社会的实质,并以案例形式展示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倡导实施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11.____________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12.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三大方面。
13.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____________、相关学科知识。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d7bffa910ef12d2af9e75f.png)
一、填空题1、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__涂抹阶段_______、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2、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__ 年龄_______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3、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
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____解释学循环_____”的方法。
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_________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5、__意愿画_______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6、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_________、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7、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_________。
8、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__《_通过艺术的教育》______。
9、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____创造_____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10、_____写生画____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
卢梭将_________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
11、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___形体______、结构和色彩。
12、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_________,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3、阿恩海姆以___格式塔______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期末复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36d463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1.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解释学循环”的方法..2、意愿画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3、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4、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主动性..5、写生画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6、卢梭将__感觉经验__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7、阿恩海姆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8、美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9、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渐变、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10、遮挡式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11、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重“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技”的美术教育..1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美术教育的一般含义;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的一些特征;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_教育___两方面体现出来..13、绘画的题材是指创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改造或想象而进入作品的一定生活现象 ..14、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有些完形给人的感受是愉悦的;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谐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性的完形.. 15、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涂鸦”期、象征期、“概念画”期三个阶段..16、陶行知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建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二、选择题1、A.形式分析__是指分析上述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组合的情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2、阿恩海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美术是如何与_ C.视知觉___和视觉思维联系在一起的..3、屠美如认为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儿童只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是 C.前轴阶段的表现..4、 A.里德主张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他将其概括为八大类型..5、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6、 C.4-5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中需要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7、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 C.手的控制能力 .. 8、民主教育家B.蔡元培在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9、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育工作者 A.潘元石在其着作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从五个方面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这些正是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价时值得注意的方面..10、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的B.福禄倍尔_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11、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 C.因意选材”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12、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B.写实期 .. 13、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对话 ..14、 C.福禄倍尔是德国的教育家;德国幼儿园的创始人..他把艺术教育纳入幼儿的教育活动之中.15、对于儿童为什么喜欢绘画;陈鹤琴不赞成“天赋说”和“生理机能说”;他提出“C.刺激一反应”说..16、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 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17、B.康有为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1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C.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1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有审美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20、方向不定的弧线、曲线、波状线等自由曲线组成的形状称为非规则的A自由形状 ..这类形状常见于大自然;如波浪、河流、海滩、花、草、枝、叶等..21、幼儿在表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_ C.第一;统为一形..第二;正侧面同在..第三;单一面..第四;多面变形__22、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 B.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23、写生画可分为写生画和 B.默画两种..24、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 C.没有表现意图__的画线活动..25、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 A.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26、 A.天赋说 _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27、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能力上相差很大;而不同类型的绘画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绘画种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 C.毛笔__..28、 A.鲁迅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29、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__弗兰兹.西泽克__..30、在线条上;水平线意味着放松、平静与休止; B.垂直线 _意味着静态张力、准备就绪、抵抗力、支撑;斜线意味着动作、活力和不平衡;弧线、曲线、波浪线给人以流畅、舒缓、优雅之感..二、简答题1、学前儿童绘画的内容类型有哪些第一;临摹画..第二;写生画..第三;命题画..第四;意愿画..2、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第一;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面团的特性..第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进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第三;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第四;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3、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应根据哪几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一用心思考二兴趣三持续性四自主性五创造思维方式六对工具的把握七成就感八习惯和秩序养成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的注意点有哪些第一;活动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发展..第二;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5、简述概念画期的含义..636、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1277、3岁~4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1248、成就感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对自己美术成果的看法如何的标准;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可以为哪几种类型2019、美术教育的含义体现为哪两方面610、美术与其他各种艺术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41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描述阶段10412、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15113、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134-1361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角活动的延伸包括哪几类110三、论述题1、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创设有效的环境183-1842、谈谈幼儿涂鸦产生的原因..60。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期末复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bda278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2.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期末复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前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前儿童的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对美的感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而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能够促进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欣赏能力的发展。
期末复习是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巩固,下面将从准备工作、复习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准备工作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期末复习前,首先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
这个计划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时间来安排,可以将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分块,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复习和掌握。
其次,要准备好复习所需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这包括课堂笔记、教材、教辅材料等。
需要注意的是,复习材料应该准备简洁明了,不要过于复杂和冗长。
另外,为了提高效率,建议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彩色笔、卡片等,帮助记忆和理解。
二、复习内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期末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的复习。
这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色彩混合与配色原理、线条的构成与运用等。
要复习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学后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起到扎实的基础作用。
2.图形认知与构图技巧。
复习期间,要重点复习各类基本图形的认知与绘画技巧,例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此外,还需要复习构图技巧,如平面构图原理、三维构图技巧等,以提高儿童美术作品的表现力。
3.艺术品赏析与创作。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除了要培养儿童的艺术技能,还要引导儿童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因此,期末复习时,也要对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和解读,并鼓励儿童进行创作。
三、复习方法复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巩固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复习方法:1.课堂回顾。
可以通过回顾课堂上的讲解和练习,进行知识点的串联和梳理。
在复习的同时要将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将重点内容进行标记,以便回顾和记忆。
2.自主学习。
可以通过解决一些练习题和习题集,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1778f6482fb4daa48d4b26.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填空题1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2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 ______________ 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3、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
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
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________________ 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5、_________ 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06、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_______________ 、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7、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_________ 08、里德生平着作等身,最重要的着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9、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______________ 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10、________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
2 •卢梭将_________ 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
11、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____________ 、结构和色彩。
12、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___________ ,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学前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学前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b7450549649b6649d7470d.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 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 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2. 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 ___________ .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而,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 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写实期。
4.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5. ___ 遮挡式_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6. 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____ 空间___________ o7. 以画而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 _______ 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8. 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_______ 年龄____ 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9.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________ 三大方面.10. 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內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知觉具有的主动性。
11. 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
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解释学循环____________”的方法。
12. 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吋,福禄倍尔_、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
13.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_目的_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14. _意愿画_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15.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重“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_技 ___________ ”的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7d4c828762caaedd33d4ff.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期末复习练习题教材:刘宣主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5月一、选择题1. 美术也称()、()或()。
A.形体艺术B.影像艺术C.造型艺术D.视觉艺术E.民间艺术F.空间艺术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和()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素描B.设计C.绘画D.手工E.色彩F.欣赏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任意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皮亚杰B.西泽克C.冈仓觉三D.福禄倍尔4.《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
A. 阿恩海德B.里德C.艾修勒和哈特薇克D.加德纳5.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对话B.讲述C.临摹D.观看E.收藏6.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B.物尽其用C.因意选材D.因材施教7.根据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特点和幼儿园教师指导的特点,幼儿园的手工活动可以分为()手工活动和()手工活动。
A. 折纸B.剪纸C. 立体D.平面E.设计8.学前儿童美术立足于( )、( )、( )的和谐统一,使幼儿能按照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
A.教B. 真C. 善D. 美E.学9.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由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
A.“概念画期”、“涂鸦期”和“象征期”B.“涂鸦期”、“概念画期”和“象征期”C.“涂鸦期”、“象征期”和“概念画期”D.“象征期”“涂鸦期”和“概念画期”10.()是幼儿期水平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A.并列式B.多层并列式C.遮档式D.零乱式11.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征点出发点,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和美术活动。
A.年龄B.性格C.能力D.心理12.写生画有()、()两种形式。
A.参照范画作画 B.参照实物作画 C.根据想象作画 D.默写作画13.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命题画、意愿画、装饰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
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解释学循环”的方法。
2、意愿画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3、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4、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主动性。
5、写生画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
6、卢梭将__感觉经验__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
7、阿恩海姆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
8、美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9、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渐变、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10、遮挡式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11、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重“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技”的美术教育。
1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美术教育的一般含义,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的一些特征,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_教育___两方面体现出来。
13、绘画的题材是指创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改造或想象而进入作品的一定生活现象。
14、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有些完形给人的感受是愉悦的,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谐)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性的完形。
15、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涂鸦”期、象征期、“概念画”期三个阶段。
16、陶行知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建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二、选择题
1、A.形式分析__是指分析上述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组合的情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
2、阿恩海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美术是如何与_ C.视知觉___和视觉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3、屠美如认为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儿童只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是C.前轴阶段的表现。
4、A.里德主张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他将其概括为八大类型)。
5、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的教育家是A.蔡元培。
6、C.4-5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中需要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7、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C.手的控制能力。
8、民主教育家B.蔡元培在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
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9、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育工作者A.潘元石在其著作《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从五个方面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这些正是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价时值得注意的方面。
10、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的B.福禄倍尔_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11、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C.因意选材”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12、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B.写实期。
13、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A.对话。
14、C.福禄倍尔是德国的教育家,德国幼儿园的创始人。
他把艺术教育纳入幼儿的教育活动之中.
15、对于儿童为什么喜欢绘画,陈鹤琴不赞成“天赋说”和“生理机能说”,他提出“C
.刺激一反应”说。
16、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B .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
17、B.康有为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
1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C.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1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有审美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20、方向不定的弧线、曲线、波状线等自由曲线组成的形状称为非规则的A自由形状。
这类形状常见于大自然,如波浪、河流、海滩、花、草、枝、叶等。
21、幼儿在表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_ C.第一,统为一形。
第二,正侧面同在。
第三,单一面。
第四,多面变形__
22、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B.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
23、写生画可分为写生画和B.默画两种。
24、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C.没有表现意图__的画线活动。
25、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A.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26、A.天赋说_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27、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能力上相差很大,而不同类型的绘画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绘画种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C.毛笔__。
28、A.鲁迅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
29、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__弗兰兹.
西泽克__。
30、在线条上,水平线意味着放松、平静与休止;B.垂直线_意味着静态张力、准备就绪、抵抗力、支撑;斜线意味着动作、活力和不平衡;弧线、曲线、波浪线给人以流畅、舒缓、优雅之感。
二、简答题
1、学前儿童绘画的内容类型有哪些?
第一,临摹画。
第二,写生画。
第三,命题画。
第四,意愿画。
2、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第一,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面团的特性。
第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
品进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
第三,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第四,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
3、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应根据哪几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一)用心思考(二)兴趣(三)持续性(四)自主性(五)创造思维方式(六)对工具的把握(七)成就感(八)习惯和秩序养成
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的注意点有哪些?第一,活动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发展。
第二,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
5、简述概念画期的含义。
63
6、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127
7、3岁~4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124
8、成就感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对自己美术成果的看法如何的标准,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可以为哪几种类型?201
9、美术教育的含义体现为哪两方面?6
10、美术与其他各种艺术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4
1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描述阶段?104
12、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151
13、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134-136
1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角活动的延伸包括哪几类?110
三、论述题
1、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创设有效的环境?183-184
2、谈谈幼儿涂鸦产生的原因。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