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共45张)-PPT课件-图文精选全文完整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红楼梦》的故事结构
3、多条线索彼此交叉(网状结构) 元春、王熙凤一线 甄士隐、贾雨村一线 刘姥姥一线
五、《红楼梦》的写作特色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2、诗化小说 3、百科全书式小说
清代的一个文学评论者叫二知道人,他说:“太史公记三十世家,曹雪芹只记一世家。……然雪芹记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
对贾宝玉的认识,关涉到《红楼梦》这本书的定位: 风月情浓 vs.“情种” 才子佳人 vs. 悲金悼玉
《红楼梦曲》·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红楼梦》第一回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 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 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
1、反封建反正统主题?
六、《红楼梦》的主题
2、色空主题?
《好了歌》及《好了歌注》 这两首曲子出现《红楼梦》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真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跛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甄士隐听后,诵出《好了歌注》。
三、《红楼梦》中的人物
1974年南充师院中文系统计为601人,其中男323人,女278人。 1974年南京大学中文系统计为623人,其中男282人,女341人。 1982年上海师大徐恭时先生统计为975人,其中男495人,女480人。 各家说法相差较大,大概是统计标准不一或重复、疏漏所致。
六、《红楼梦》的主题
3、多重悲剧主题? 鲁迅: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王国维:“《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六、《红楼梦》的主题
3、多重悲剧主题? 家族悲剧:大厦将倾,簪缨之族走向败落; 爱情悲剧:宝黛感情; 人生悲剧:众多年轻美好的生命最终消失凋零。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
士隐听了问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两个文本系统: 1、抄本系统(脂批本系统) 2、刻本系统(程高本系统)
一、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创作
己卯本(1759)
庚辰本(1760)
程甲本
“《红楼梦》是写青少年的一本书。”——蒋勋 “《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20年。” ——王蒙
贾宝玉 “水泥论”
三、《红楼梦》中的人物
“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吾无比的呢。” “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
“为闺阁立传”
钗黛之争 钗黛合一
谢谢!
《红楼梦》阅读
一、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创作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约1715--约1764),祖籍辽阳。先祖原是汉人,明末入满洲籍,属正白旗。高祖曹振彦随清兵入关,立有军功。曾祖曹玺之妻为康熙乳母、祖父曹寅为康熙伴读,与皇室关系密切。自曹玺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备受康熙帝恩宠。雍正五年(1727),其父曹頫以多项罪名被革职,家产也被抄没,全家由南京迁至北京。曹家自此衰败落。此时曹雪芹只有十三岁。回京后,曹雪芹曾在一所宗族学堂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常常要靠卖画才能维持生活。他的一生的最后十几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的一个小山村(《红楼梦》就是在那里写成的),生活更加困顿,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 的地步。乾隆二十六年(1762)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1)谐音暗示。包括人名、地名、物名。 例如: 贾王薛史—家亡血史 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甄英莲—真应怜 十里街——势利街,仁清巷——人情巷,葫芦庙——糊涂庙 万艳同杯—万艳同悲,千红一窟—千红一哭 蜜青果—觅情果,灌愁水—惯愁水。
(2)花的暗示。 如:第63回 宝钗的“动人”,就品貌言行,则体现了东方女子的典型美—— 进退有据,刚柔有度,行止得当,藏用俱时,集闺阁伦理于一身,其容姿之美、身态之静、谈吐之温婉这正是“艳冠群芳”的牡丹的品格。 黛玉冰清玉洁,纤细柔弱,多愁善感,一如清新带露的出水芙蓉,用自己的纯洁和恬静,映照着俗世的污浊和喧嚣。 湘云有如“花中神仙”般的潇洒倜傥和名士风度,天真坦荡的性格使得其自身有如海棠般“崇光泛彩”。
三、《红楼梦》中的人物
四、《红楼梦》的故事结构
1、别具匠心的神话背景 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 还泪之说 警幻仙子、空空大士、渺渺真人
四、《红楼梦》的故事结构
2、三个世界互相映衬 太虚幻境------神话世界 大 观 园------理想世界 贾 府-------现实世界
(3)梦的暗示。 例如: 甄士隐的梦,贾宝玉的梦,王熙凤的梦……
(4)诗词曲、谜语的暗示 例: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薛宝钗元宵节制的春灯谜诗中有一句“恩爱夫妻不到冬”,这就既符合谜底“竹夫人”的情况,又对宝钗的结局起到了暗示的作用,所以贾政听了觉得它是“谶语”,满腹狐疑。
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众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 ”贾母笑道:“这有个原故: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 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
二、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千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程刻《红楼梦》程伟元序 据传清代有一商人女儿读了《红楼梦》入了迷,竟至卧床不起,他的父母把书给烧了,她在床上大哭道:“奈何烧杀我宝玉!”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清·《竹枝词》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毛泽东) 世界文学史上为一个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莎学会。
五、《红楼梦》的艺术手法
1、烘云托月 用景物烘托人物 以人物烘托人物
五、《红楼梦》的艺术手法2、草蛇灰Biblioteka ,伏脉千里 多处伏笔 处处暗示、隐喻
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送到惜春那儿,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把这花可戴在那里!” 宝玉对黛玉说的“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也是如此。 风筝之于贾探春。第五回中隐喻贾探春命运的“册子”上,画面有“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支大船,船上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再加上画后题诗和后面的《分骨肉》曲子,都暗示探春要远嫁海外。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
六、《红楼梦》的主题
六、《红楼梦》的主题
三、《红楼梦》中的人物
鲁迅:“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俞平伯:“《红楼梦》作者底第一大本领,只是肯说老实话,只是做一面公平的镜子。”
贾宝玉 富贵闲人 多情公子
三、《红楼梦》中的人物
脂砚斋:“黛玉情情,宝玉情不情。”
林、薛之优劣,有超越少男少女恋情的文化内涵,林黛玉实际上凝聚了千古文人所追求的一种恣情任性、张扬自我、追求自由的一种精神状态,而薛宝钗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安分守时,在礼法的范围内行事的这样一种做人的原则。
三、《红楼梦》中的人物
王熙凤 褒贬不一 周思源:五辣俱全
三、《红楼梦》中的人物
曹雪芹不仅塑造了这些熠熠生辉的主要人物,也写活了很多小人物。比如伶牙俐齿的丫鬟小红,痴情的戏子龄官,幽默风趣而又朴实善良的刘姥姥…… 并非俯视,而是平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