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名片作文600字广东潮汕功夫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名片作文600字广东潮汕功夫茶
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家乡的名片作文字广东潮汕功夫茶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在春节里,我的家乡一陆丰,也有不
一样的习俗。
在我的家乡准备过年时,家家到几十里买年货,要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号在春节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将垃圾、灰
尘扫走后,就把买的吃的摆上桌,让客人和家人吃。
在这一天,已经
渐渐会有客人来做客了,无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家亲戚,无论是百里相
隔的朋友,都会赶来做客。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
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
声日夜不绝。
这一夜,在广场上会演“潮剧”,会有很多人前往观看。
不仅如此,在广场上还会有人在赌“鱼虾蟹”,时不时连小孩子也会
拿着十块、五块前往去赌一赌,因为过年开心。
此时此刻,大部分店
铺已经关门,因为都去看戏了。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
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家中看看电视什
么的,只有小孩偶尔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到临,有一个高潮到了,许多的人都蜂拥而至、三五成群到
自己的亲戚家拜年,小孩子都应接不暇,嘴里不停说着“春节快乐”
等吉言,然后不停收着红包,到下午时会有舞狮不断进入一户户人家,舞狮代表吉祥,意味福气来了,大家都十分乐意它们进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春节就要过去了。
在正月十七过去,家乡的春节也就算
过去了。
学生们该去上学,大人们又去照常工作了。
虽然春节过去了,但小孩还会放放鞭炮,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
来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春节过去。
家乡的名片作文字广东潮汕功夫茶篇2
我的家乡是九江,在过年的时候,可有很多异常的习俗呢!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
前宣告了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
在我家中,人人都
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
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完美
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
我家也不例外。
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齐,手烘着温暖的火,正
惬意地吃着由“顶级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
可为什么大家
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明白?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
“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甜糯米和
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
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
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
“小费”,可“小费”也不是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
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过年时的著名传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一样。
街道上人来人往,明白这是
为什么吗?有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
不管是
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
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样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过年时的习俗?
家乡的名片作文字广东潮汕功夫茶篇3
说起我的家乡,我爸爸的祖籍是四川达州市,我妈妈是地地道道
的重庆人。
达州我从来没有去过,也不知道什么样?我是重庆出生,
重庆长大,重庆就是我的家乡。
据外公告诉我,重庆及其周边川渝地区,历来就有中秋节“打糍粑”的习俗。
过去物资不那么丰富,中秋节有月饼吃,那是很奢侈的
事情。
普通老百姓,特别是乡村,都是靠自己动手,打糍粑过中秋
节。
每个农家小院,基本上都有一两个,青石做的“兑窝”。
四四方方,上面大,下面约小,中间有一个圆圆的深窝,再配上一个“兑窝棒”,平时可以用来舂米,中秋时节就用来打糍粑。
中秋节这一天,
子女们都回到老人身边,把自己种的糯米蒸熟,趁热放进兑窝里,开
始打糍粑。
这可是个力气活,一般都由几个青壮年,轮流来完成。
一
个用劲地舂,一个不停地翻动。
糯米舂烂以后,黏劲十足,舂下去容易,提起来却十分吃力。
一直要舂到看不见米粒,非常柔软才行。
几
个回合下来,没有不脱外套,不头上冒汗的。
小孩子们在旁边看热闹,偶尔也嬉笑着上来捣鼓几下,不一会就会败下阵来。
糍粑打好以后,合上事先炒熟磨好的黄豆粉,加上白砂糖,真是
又香,又糯,又甜。
也可以做成圆饼状,象征团团圆圆。
一家人坐在
桂花树下,赏月,吃糍粑,也是其乐融融。
三年级的上学期,我们班到“乐耕农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
有幸体验了一把打糍粑的乐趣和辛苦。
同学们排着队,轮流着上,把
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也打不了几下。
那是工作人员,事先基本上打
好了的,我们就是去体验一下罢了。
中秋节吃糍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只不过,现在不用自己动
手去打了。
超市里随时都有卖的。
老师的话:哈哈哈,那个时候麒恩好小,好可爱哦!被打糍粑的
你萌到了,可爱可爱!
家乡的名片作文字广东潮汕功夫茶篇4
我有一个可爱的家乡,那里有许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纯洁,农民栽的稻子是最灿烂的。
这么美好的故乡也有它的习惯,也有它的风俗。
特别是春节的时候,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起床刷牙、洗脸、叠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着再去准备早饭。
一般来说春节的早饭和平常一样,不需要很丰盛。
对了,早上,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这是我们家乡习俗之一。
吃饭之前还要放鞭炮这也是我们家乡春节习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丰富,几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种菜,那便是鱼。
因为人们知道“年年有鱼”嘛。
每年春节都要有鱼,所以少于也成为家乡春节的一种习俗。
无论哪一顿饭之前都要放鞭炮。
每家都是伴随着鞭炮声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饭。
其实纯洁的这一天,全世界都应该在这一天办大喜吧,这应该不算进去的。
晚上,对于每一户家庭来说是最开心而又幸福的时刻,因为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饺,而且水饺里面还包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
而且听家人说,如果,孩子吃到钱便会学习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钱,就会发财有很多钱;如果老人吃到钱,就会使他们延长年寿。
家乡的春节习俗好有趣呀。
吃完饭后还要放烟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
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开心、好幸福、好浪漫。
另外,家乡春节还有一个习俗——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我也要到了好多钱,真高兴家乡有这么多的春节风俗。
算一算,家乡有哪些习俗:放鞭炮、吃水饺、贴对联、放烟花、
烧鱼、给压岁钱。
哇、这么多的家乡春节风俗,好爱我的家乡,好喜
欢在家乡过春节呀!
家乡的名片作文字广东潮汕功夫茶篇5
照福建闽南那一带的老规矩,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同样也是祭灶日。
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的
老人长辈都忙着做各种特色糕点。
红龟粿就是其中一种。
它扁平约巴掌大小,红色外压龟印内包馅,闽南人作为节日祭祀之供品。
一些庙宇也会用之为祭祀品。
红龟粿的
口感软糯,香香甜甜,小孩子们尤其爱吃。
长辈们做完,便放在蒸炉
里蒸,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红龟粿就出炉了。
一人捧一个在手上,
吃的欢。
但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拿来祭奉灶神,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
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
过春节,自是少不了贴春联,不仅增添过年的气氛,还寓意着镇
邪驱鬼,祈福纳祥。
在闽南,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
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除夕的前一天,在村中心搭上戏台,通过投影,播放电影,俗称“做戏”。
还记得小的时候,一到晚上,我就拉着爸爸妈妈跑到台前,
已是人山人海,运气好时,就有座位,运气差点,就自己搬来小板凳,光看图画,也看得津津有味。
大年初一,按福建的习俗,不能扫地。
这是迷信的说法,人们认
为扫地会招来“扫把星”,带来霉运。
除此之外,还不能倒垃圾,洗碗,剪头发,用剪刀,吃荤食。
过了元宵,春节结束了,人们纷纷散去,地上没有了鞭炮纸屑,
乡镇又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