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城3#TC7525附墙方案22a 11.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科技广场施工总承包工程
TC7525-16D(3#)
塔式起重机






工程名称:航天科技广场施工总承包工程
工程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后海滨路与海德三道交汇处
安装位置: 4~5轴/B~C轴之间
机械名称: 塔式起重机
型号:TC7525-16D
自编号: 3 #
使用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上海颐东机械施工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1.设计依据 ............................................................................................................................................................. - 3 -2。

工程概况 ........................................................................................................................................................... - 3 -3.附着布置 ............................................................................................................................................................. - 3 -
3。

1。

立面布置 ............................................................................................................................................. - 3 -3。

2平面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附着拉杆设计 ................................................................................................................................................... - 5 -
4.2整个拉杆截面强度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3平面内稳定性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缀板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缀板内力及角焊缝连接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缀板刚度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预埋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连接处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1 拉杆与封口板连接处焊缝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拉杆耳板与封口板之间焊缝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销轴校核 ................................................................................................................................................. - 9 -
6.4 耳板销孔处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5双耳座与埋件连接处焊缝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附墙安装要求 ................................................................................................................................................. - 16 -
7.1附墙装置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 - 16 -
7。

2附着装置安装注意事项 ...................................................................................................................... - 16 -
7.3附着安装要求 ........................................................................................................................................ - 16 -
8、顶升加节 ......................................................................................................................................................... - 16 -
8。

1、顶升前的准备 ................................................................................................................................... - 16 -8。

2、塔机的配平 ....................................................................................................................................... - 17 -8。

3、顶升作业过程 ................................................................................................................................... - 17 -8。

4、顶升注意事项 ................................................................................................................................... - 18 -
1。

设计依据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3.《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92)
4.TC7525-16D附着各拉杆受力
5.《TC7525-16D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2。

工程概况
航天科技广场总承包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后海片区,后海滨路和海德三道交汇处,由深圳市航天高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属超高层甲级写字楼,本工程由裙楼、1#主楼及2#附楼组成,建筑占地面积12000m2,建筑面为19。

6万m2。

1#塔楼地上48层,建筑总高度约237.4m,地下一层至地上四十八层为劲性钢柱,楼层钢梁从地上1层开始,标准层钢梁约78根;在13层、26层、39层各存在8道钢桁架,屋顶为桁架结构,塔楼楼层采用钢筋桁架模板结构;2#塔楼地上28层,建筑总高约138。

3m,地下一层至地上六层为劲性钢柱;裙房地上6层,建筑总高36。

155m;地下室四层,底板面标高-18。

0m。

为配合施工的需要安装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台TC7052、2台TC7525—16D(编号分别为1#,2#,3#,)塔吊作为垂直运输工具。

在本工程中,1#TC7052塔吊安装70米臂长,2#TC7525-16D塔机安装的臂长为40米外,3#TC7525塔吊安装60米臂长,塔吊基础采用支腿固定式基础,塔吊基础上表面与建筑物基础底板平齐。

本方案为其中3#TC7525—16D塔吊附墙安装方案。

其安装情况如下:
3.附着布置
3.1.立面布置
a)3#TC7525—16D塔吊基础面为负19.100米,塔吊基础为预埋支腿.第一道附墙附于塔
吊基础以上38。

600m处(第11节标准节中段处,不算7。

5米基础节),即结构标高
19.500m处,预埋件埋于柱子上。

第二道附墙安装在第20个标准节中段,即结构标
高47。

085m处。

第三道附墙安装在28个标准节中段,即结构标高71.085m处。


四道附墙安装在36个标准节中段,即结构标高95.160m处。

第五道附墙安装在45个标准节中段,即结构标高122.085m处。

塔吊高52个标准节,高165.3米。

3#塔吊正式附墙平面图
塔吊基础定位图:要求附墙角度(附墙杆与标准节角度)约在40~65度。

3#TC7525-16D塔吊
3#塔吊附墙立面图:
最上面道拉杆工况受力最大
4.附着拉杆设计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环计算.
TC7525-16D 塔吊高度:165。

3(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4295。

00(kN。

m)
工况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3342。

00(kN.m)
附着塔吊边长:2。

00(m)
附着框宽度:2.42(m) 回转扭矩:919。

00(kN/m)
风荷载设计值:0。

10(kN/m) 附着杆选用格构式:22a槽钢+缀板
附着节点数:5
各层附着高度(距离基础面)分别为:38。

6,66.2, 90.2,114.2 ,141。

2(m))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2。

92(m)
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3.28(m)
附着点1到中性线的距离: 4。

28(m)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
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
TC7525-16D 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取值 q=0.10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4295kN。

m
计算结果:Nw=206。

648_kN
三. 临时附着杆内力计算
塔吊四附着杆件的计算属于一次超静定问题,采用结构力学计算个杆件内力:
计算简图:
方法的基本方程:
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1p为静定结构的位移;
T i0为F=1时各杆件的轴向力;
T i为在外力M和P作用下时各杆件的轴向力;
l i为为各杆件的长度。

考虑到各杆件的材料截面相同,在计算中将弹性模量与截面面积的积EA约去,可以得到:
各杆件的轴向力为:
以上的计算过程将从0-360度循环,
解得每杆件的工况时的最大轴压力,最大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47.4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40。

51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40。

51kN ; 杆4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47.4kN ;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347。

40kN ;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340.51kN ;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340。

51kN ; 杆4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347。

40kN.
非工况时的最大轴压力,最大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87。

26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85。

36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85.36kN; 杆4的最大轴向拉力为:87。

26kN ;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87.26kN ;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85。

36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85。

36kN ; 杆4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87.26kN.
根据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取Q235钢材强度设计值为2/160mm N f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构件容许长细比[]120=λ,承受动荷载角焊缝强度设计值2/108mm N f w f =.
该工程中建筑物垂直,每层附墙杆情况一样。

本工程塔吊各道附着四根拉杆及对应的最大轴向受力如下表所示:
此工程中,验算TC7525杆一或杆四即可(对称布置):杆一为最长杆受力最大工况。

这里验算杆一。

杆二和杆三为较短杆受力较小工况,而采用所有附墙拉杆截面相同,无需再次验算。

选用截面:槽钢(22a)+缀板构成的格构式截面,截面面积220*250,拉杆两端铰接, 钢材为Q235B 。

按实腹式压弯构件设计截面。

4.1截面几何特性
杆一、杆四长5。

73米,杆二、杆三长3。

65米。

截面尺寸: 250*220 截面面积:A=63.682cm
惯性矩: ,4290,47884
4cm I cm I y x == 回转半径:cm i i y x 2.8,7.8==
截面模量:33942,435cm W m W y x == 拉杆自重:m kg g /50=, 槽钢格构塑性截面发展系数:cm y x 05.1,1==γγ
按均布荷载考虑则m kN q /5.0=。

风载:m kN d P C q W W wx /27.028.03.175.0=⨯⨯==
杆一自重弯矩:m 2kN =73.50.581
=8122⋅⨯⨯=ql M g
风载弯矩: m 1.1kN =73.50.2781
=8122⋅⨯⨯=ql M W
4.2整个拉杆截面强度验算
杆一:
366
33
348102101.1106368143510 1.0542910g w n x x y y M M N A W W γγ⨯⨯⨯++=++⨯⨯⨯⨯
2254.65 4.6 2.4561.7/160/N mm f N mm =++=<=,可以。

4.3平面内稳定性验算
无端弯矩取等效弯矩系数mx β=1.0 杆一: 长细比:2.667
.8573
===
x ox x i l λ<[]120=λ,属b 类截面,稳定系数774.0=x ϕ 欧拉临界力:
按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双肢格KN EA N x Ex
26832
.661.1368
61020614.31.12
3222=⨯⨯⨯⨯=='
λπ构式压弯构件,稳定性验算如下:
366
33134810121011.1100.84636843510(10.84348/2683)42910
(1/)mx q ty w x y x x Ex M M N A W W N N ββφφ⨯⨯⨯⨯⨯++=++'⨯⨯⨯-⨯⨯- =65.1+5。

16+2.56=72。

82/mm N 〈2/160mm N f =,可以。

4.4缀板设计 缀板所受的最大剪力:
kN
L M V 9.612
2.072
.3max ===
kN
f f Af
V y
y 1.61235
852*********
85
=⨯=
=
拉杆两分肢轴线净间距:mm b 2081225020=⨯-=
缀板长度:mm d mm b d b b 901,208~7.138208)1~3
2()1~32(0==⨯=≥取 缀板厚度:01111(~)(~)208 4.16~5.2,1250405040b b t b mm t mm ≥=⨯==考虑受动载影响,取 缀板宽度:取b=120mm 。

取相邻两缀板的净间距mm a 300=。

缀板中心距mm a 0241= 缀板选用: 12*120*190 4.5缀板内力及角焊缝连接计算
最大剪力kN V MAX 9.61=,每个缀板平面分担的剪力kN V 5.81=
缀板内力计算:
m
kN a
V M kN b a V T ⋅====
43.12
,3.1811011 焊脚尺寸采用:mm 10,2.5125.1取焊高m h f =≥ 焊缝计算长度:mm h l f w 38012500=-=
2
2
327.06mm N l h M w f f ==
σ,29.67.0mm N l h T w f f ==τ
共同作用下,缀板焊缝应力验算:
焊缝强度满足要求!,1087.32222
mpa mm N f f f <=+⎪⎪⎭

⎝⎛τβσ 4。

6缀板刚度验算
两块缀板的惯性矩和线刚度:55
20.8
1143
;1143129112043===⨯⨯=b I cm I b b 柱分肢线刚度:
2111175
175,
4.2
42
I I cm a === 线刚度之比:11551364.2b
o
I I b a ==>
缀板线刚度满足要求!
5.预埋件设计
混凝土: C30 :c f =14.32mm N ,t f =1.432mm N ;
钢筋:二级螺纹钢筋,y f =3002mm N ;按最不利角度计算
,788.0cos ,616.0sin ,53.0cos ,848.0sin ,38,5822110201======θθθθθθ 受力:V=3480.53340.50.788452.8KN ⨯+⨯= N=3480.848340.50.616504.9KN ⨯+⨯=
锚板厚度取20mm 。

锚筋直径取25mm 。

预埋件采用二级钢
1)下图为双耳座预埋件。

验算耳座埋件,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
当有剪力、法向拉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时,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z
f M f N f V
A y b r y
b y
v r S ααααα31801..+
+

式中: v α——锚筋的受剪承载力系数,v α=()
y
c
f f d 08004..-=0。

505,当v α〉0。

7时取0。

7;
b α—-锚筋的弯曲变形折减系数,b α=0。

6+0.25d
t
=0.80,为防止锚板弯曲变形时可取 b α=1。

0;
r α—-锚筋层数的影响系数,当锚筋按等间距布置时,两层取1。

0,三层取0.9,四层
取0.85;
y f —-锚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不大于300N /2mm ; d ——锚筋的直径;
t ——锚板厚度;
z —— 沿剪力作用方向最外层锚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计算得到:v α=0.505 ,b α=0.80,r α=0。

85
33
452.810504.9100.850.5053000.80.80300
Sn A ⨯⨯=
+=⨯⨯⨯⨯61462mm s A =4
2d n π=42514.3162
⨯⨯=78502mm >sn A =61462mm ,可以 .
6.连接处校核
6.1 拉杆与封口板连接处焊缝校核(N=348KN )
单面角焊缝,焊脚尺寸mm h f 10=,焊缝计算长度mm l w 720108)180220(2=⨯-+⨯=,则
3
223481069/108/0.70.710720
f f w N N mm N mm h l σ⨯===<⨯⨯,满足要求!
6。

2拉杆耳板与封口板之间焊缝校核(N=348KN )
双面角焊缝,焊脚尺寸mm h f 10=,焊缝计算长度mm l w 8001082204=⨯-⨯=,则
3
223481062.1/108/0.70.710800
f f w N N mm N mm h l σ⨯===<⨯⨯,满足要求!
6.3 销轴校核(最上面一道,N=348KN )
拉杆两端采用Φ50销轴连接,销轴材料为40Cr ,[]MPa 403=σ,[]MPa 233=τ.考虑销轴双向受剪,其应力为:
3
2
N 3481061.62A 2 3.1430
σ⨯===⨯⨯2/mm N ,满足要求
6。

4 耳板销孔处校核(最上面一道,N=348KN )
该处耳板受挤压破坏,其挤压面:2m m 00722060)402(2A =⨯-⨯=,其应力为:
3
N 3481048.3A 7200
σ⨯===,/2mm N 满足要求.
6.5双耳座与埋件连接处焊缝校核 (N=504。

9KN ,V=452.8KN )
采用双面角焊缝,mm h f 10=,焊缝计算长度mm h l f w 0642066=-=
w f f l h N
7.04⨯=σ=3504.91040.710640
⨯⨯⨯⨯=282mm N /
w f f l h V
7.04⨯=τ=3452.81040.710640
⨯⨯⨯⨯=25.22mm N /
223f f τσ+=51。

92
2/108/mm N f mm N w f
=<,可以 7.附墙安装要求
7。

1附墙装置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a) 施工时,随着建筑物混凝土墙体的浇筑,附墙预埋板同时预埋,(预埋板用图示穿孔塞焊,
在建筑混凝土之前完成。

)安装塔吊附着框,同时又要满足埋件设在塔身标准节的中部上下处高度。

b) 附着锚固点的位置应先核对无误,方可安装附着装置. 7。

2附着装置安装注意事项
a) 严守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进入工作岗位精力集中,听从统
一指挥。

b) 附着框与塔身结构要箍紧,并加防止松脱装置。

c) 吊装附着杆时,两端应系好稳绳,注意绑扎吊点,保持附着杆接近水平,联接轴销安装好
后随即穿好安全销销。

d) 调整塔身垂直应控制在1‰以内.
e) 加节过程要专人负责指挥,专人操纵液压压泵,专人扶扁横梁,专人拉爬爪和安装轴销(螺
栓等),精力集中,坚守岗位。

f) 夜间进行加节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g) 风速超过四级或说明书中规定的风速时,严禁进行加节作业,在加节过程中,如大风突至,
应立即停止加节,并使上下塔身联固.
h) 在加节过程中,如遇卡阻或其它故障,必须立即停机检查,故障未经排除,不得继续加节。

7.3附着安装要求
附着的立面布置根据塔吊性能及施工情况布置,并遵循以下原则 a) 按照图纸施工 b) 拉杆焊接、连接要求
满足图纸标注中焊高要求,各焊缝要求满焊、无渣滓、缺焊、漏焊,最小焊缝以焊件较薄厚度为准; 拉杆运至现场,应派专人进行验收; c) 安装要求
附墙框与塔身连接牢固,并与图纸保持一致;预埋件预埋时应拍照,以备预埋后查看; 塔吊附墙安装时,耳座处埋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80%以上方可进行. 8、顶升加节
8。

1、顶升前的准备
a)按液压泵站要求给油箱加油.确认电动机接线正确,风扇旋向与标向一致,手动阀操纵
杆操纵自如,无卡滞。

b)清理好各个标准节,在标准节的连接孔处内处涂上黄油,将待顶升加高用的标准节排成
一排,放在顶升位置时起重臂的正下方,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加节顶升过程中,不用回转机构,能使塔吊顶升加节过程所用时间最短。

c)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将起重臂旋转至爬升架前方,平衡臂处于爬升架
的后方(顶升油缸正好处于平衡臂的下方).
d)将起重臂旋转至爬升架前方,平衡臂处于爬升架的后方(顶升油缸正好处于平衡臂的下
方)。

e)将引进小车推至引进梁前方,爬升架平台上准备好塔身销轴.
8。

2、塔机的配平
a)塔机配平前,将一节标准节吊至爬升架引进横梁的正上方,在标准节上端装上4只引进
滚轮,慢慢落下吊钩,使装在标准节上的引进滚轮比较合适的落在引进横梁上。

b)将载重小车运行到如下图所示的位置,并吊起一节标准节或其它相应重物。

c)将液压顶升系统操纵杆推至“顶升方向",使爬升架顶升至下支座支脚刚刚脱离塔身主
弦杆位置。

d)检验下支座与标准节相连的支脚和塔身主弦杆是否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观察8个导轮
与塔身主弦杆的间隙是否基本相同,检查塔机是否平衡。

务必使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的位置上。

e)记录载重小车的配平位置及相应的配平吊重的重量。

f)操纵液压系统使套架下降,连接好下支座和标准节间的连接销轴。

8。

3、顶升作业过程
顶升时的配平
a)使用回转制动,将塔机上部机构处于制动状态,不允许有回转运动,卸下塔身顶部与
下支座连接的4组销轴.
b)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将顶升横梁两端的销轴放在距离最近的标准节踏步的
上,将爬升架及上部分顶起10-50mm时停止,检查顶升横梁,爬升架等部件是否有异响,变形,油缸活塞杆是否自动回缩等异常现象,确认正常后,继续顶升。

c)顶起略超过半个标准节高度并使爬升架上的活动爬爪搁在顶升横梁所顶踏步的上一对
踏步上。

将顶升油缸全部活塞缩回,提起顶升横梁,重新使顶升横梁定在爬爪所搁踏
步槽内,再次伸出油缸,将塔机上部分结构顶起略半个标准节高度,此时,塔身上方正好有能装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将爬升架引进横梁上的标准节拉进塔身正上放,稍微缩回油缸,将新引进的标准节落在塔身顶部。

对正,卸下引进滚轮,用8件销轴将上下标准节连接牢固。

d)再次缩回油缸将下支座落在新的塔身顶部,并对正,用8件销轴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
牢靠,至此,完成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工作。

若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按以上步骤重复几次即可。

8。

4、顶升注意事项
a)塔机最高处风速大于14m/s,不得进行顶升作业.
b)顶升过程中必须保证起重臂和引入标准节方向一致,并利用回转机构制动器将起重臂
制动住,载重小车必须停在顶升配平位置.
c)若要连续加高几节标准节,则每加完一节后,塔机起吊下一节标准节前,塔身各主弦
杆和下支座必须有连接销轴。

d)所加标准节上的踏步,必须已有标准节对正。

e)在下支座与塔身没有用销轴连接好之前,严禁回转、变幅和吊装作业。

f)在顶升过程中,若液压顶升系统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顶升,收回油缸,将下支座落
在塔身顶部,并用的销轴将下支座和塔身连接牢靠后,再排除液压系统的故障。

g)根据接高塔身的要求,准备标准节(片式的应拼好)并配齐扶梯和休息平台等附件,经
检查合格,并顺着起重臂方向排成一列。

h)按说明书规定,移动变幅小车,使塔机上部保持平衡,注意起重臂指向与引进轨道方
向一致,销紧旋转机构,并做好小车臂杆上停置标记。

i)顶升接高小组成员按职责分工进入各岗位。

j)检查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液压油压力应符合规定,保持稳定,活塞杆伸缩无卡阻现象。

k)调整顶升套架导轮与塔身主弦杆之间的间隙应适当.
l)顶升过程要专人负责指挥,专人照顾电源,专人操纵液压压泵,专人扶扁横梁,专人拉爬爪,专访人安装轴销(螺栓等),精力集中,坚实岗位.
m)夜间进行顶升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n)风速超过四级或说明书中规定的风速时,严禁进行顶升作业,在顶升过程中,如大风突至,应立即停止顶升,并使上下塔身联固.
o)在顶升过程中,禁止转动起重臂和移动小车.
p)在顶升过程中,如遇卡阻或其它故障,必须立即停机检查,故障未经排除,不得继续顶升。

q)作业人员必须集中精力,专心操作,不得探头伸手,不得进入引进轮道范围,以免标准节突然移动轧伤。

r)注意检查电缆放松长度应满足需要,严防电缆在移动中发生乔蹭,卡塞和挤伤.
s)刚引进接高的标准节,必须与下部塔身联接牢固后,才能继续向上顶升进行下一节加高作业。

t)检查并紧固上、下塔身之间的连接。

u)重新调整顶升套架导轮间隙,使导轮完全与塔身脱离接触.
v)检查液压系统操纵手柄是否已拔回零位。

w)检查并切断液压顶升系统电源。

x)解除回转机构的锁定状态,使塔机进入工作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