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山带黄金洞金矿蚀变岩型金矿化形成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造山带黄金洞金矿蚀变岩型金矿化形成机制研究
许可;许德如
【期刊名称】《黄金科学技术》
【年(卷),期】2022(30)2
【摘要】蚀变岩型矿石是热液型金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类型,其形成与水岩反应密切相关。
江南造山带黄金洞金矿中的蚀变岩型矿石多发育在褪色化蚀变带中,目前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野外勘查、岩相学观察和TIMA分析表明,蚀变带中最主要的特征是广泛发育菱铁矿、绢云母和隐晶质石英。
蚀变岩型矿石局部可见较多硫化物,与含金石英脉中的硫化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说明为同一期流体作用的产物。
部分硫化物切穿碳酸盐矿物,说明褪色化蚀变形成于成矿前。
TIMA和μ-XRF分析表明,蚀变带发生硅化和绢云母化,且Fe聚集成点状。
因此,推测成矿前的水岩反应形成大量菱铁矿斑点,为成矿提供良好的化学圈闭。
成矿期含金流体与菱铁矿发生化学反应,通过硫化作用促进金的沉淀,为黄金洞金矿蚀变岩型矿石的成矿机制。
【总页数】14页(P151-164)
【作者】许可;许德如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放射性地学大数据技术工程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浅析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某些蚀变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以东湾金矿为例
2.江南造山带黄金洞金矿床成矿机制:矿物形成环境与金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制约
3.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那更龙洼金矿区富闪镁铁质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与金矿化关系
4.三山岛蚀变岩型金矿床与含金石英大脉的产出特征及形成机制
5.三山岛蚀变岩型金矿床与含金石英大脉的产出特征及形成机制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