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的培育塑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栽的培育塑造
一、要有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盆栽是活的造型艺术,是自然界各种树木花果丰姿美态的再现,不是一般自然树的缩影。

它既要服从一般美的原则,又要有自己的格调。

由于树木有乔、灌木和蔓本之分;叶又有对生、互生、轮生之别,因而其形态是各不相同的。

有耸立奇伟,有“盘横屈曲,有疏朗清逸,有婀娜秀丽;也有参差无状、杂乱无章的。

即使同种树木,也有千差万别的形态,并不是每株树木都具有自然美的姿态。

因此,不能原原本本保留其形态作盆栽。

例如紫藤是蔓生木本,如果经过培育和艺术加工,就成为盆栽的格调;反之,假使认为盆栽只是自然树的缩影,或强调保留其原来形状,则必须搭棚竖竿,让它攀缘。

又如腋芽对生的雀梅,枝条往往杂乱如荆枣,如果经过培育,并选留佳枝,弃除杂枝,便可成为矫健爽朗之势,又可成为婀娜秀丽之姿。

反之,假使任其自然,则成荆枣。

因此,盆栽不仅需要从自然中摄取美的自然神态,而且需要运用植物生长规律和盆栽格调对树木进行培育和再加工,使之具有又自然又艺术的姿态。

正如黄宾虹题画诗:“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

人巧夺天工,剪裁青出蓝。


那么,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加工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观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塑造出不同风格的盆栽。

通常有三种塑造方法:一是以攀扎为主,以修剪为辅。

这种方法,对树干强度旋扎较多,对树冠细枝往往剪得极平,略似三十年代以前的“剪片”方法。

二是以剪裁为主,少用攀扎,称“蓄枝截干”法。

这种方法对树
干多用锯截,对细枝要求剪成自然树形状,因此而造成尖顶树冠,或笔直树干,高大尖顶的树形。

三是以培育为主,剪裁与调整相结合,对不同树材采用不同方法塑造。

这种方法认为,有目的的培养是主要的,并针对不同的对象,有的着重用剪裁,有的宜于用调整,剪裁与调整并用。

这种方法,人们称为“培育塑造法”或简称为“雕”。

用这种方法塑造出来的盆栽,还达到既有加工,又非人为造作;既有自然神态,又非呆板笔直。

在谈培育塑造方法之前,应该说明几个问题:
1、培育是塑造的手段之一,是与塑造相结合的。

培育可使枝干长大,缺枝处生枝,逐步完整枝干,并脱去野气(树木自然生长时,枝叶较乱,甚至有被人砍伤的现象称为“野气”)。

同时,树苗经过剪裁之后,大多仅存六、七成枝干,甚至仅存四、五成,因此,必须进行培育。

有人认为,盆栽的成型是剪出来的,把枝条的修剪与塑造技术等同起来,这种观点是很不全面的。

如仅仅强调剪,必将导致只顾剪,不顾培育,也不顾雕,这样是很难塑造出好的盆栽的。

“培育”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

比如,要植株在哪一节长枝,哪一枝长快、长粗,榕树从哪—点生气根等等,都要靠培育。

不然就谈不上选留什么枝,也无枝可“蓄”,无枝可剪,无枝可“攀扎”,当然不可能塑造出美的盆栽。

事实证明,许多塑造上的问题是用培育解决的,许多美的枝干是培育出来的。

例如图7“携星伴月”的主干第二、三节都是培育出来的。

这株树原来下半段完全没有节,后来经
过在左下端和右中部分别培育强枝,使主干的这两个部位高速度发育,形成两个角,然后把强枝切除,从而形成两个节,这样就使不美的主干变成有曲节的美的主干。

若使用蓄枝截干方法,就要慢数十年,用攀扎方法根本就办不到。

说明用“雕”的方法是很巧妙的。

当然,在培育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和造型要求(即对盆栽造型的设想方案)进行适当剪裁和调整,边培育,边调整,两者相辅相成,结合进行。

即培育—雕塑,再培育—再雕塑,使植株逐渐成形。

2、要多关心、少干涉。

所谓多关心就是要随时注意植株的生长和发展动向,扶助或培养应该生和生长慢的枝干,抑制或剪裁发展过快和不宜生的枝干;检查和消除病害,调整光照和透风,防止专门把树苗栽大栽壮,以致该长的枝条不长或被乱枝掩盖,不见天日而坏死。

少干涉就是不要一日数剪,防止专事剪、扎、截、改型、移栽,因为摆弄太勤,违背植物生理,以致把植株弄坏弄死。

前者是不知培育方法,只养而不管;后者是心中无树,见异思迁,应引为教训。

3、要根据各种树木的特性,塑造不同姿态的盆栽。

树木的特性,有刚有柔;有韧有脆;有的生长快,有的生长慢。

有些树木可以塑造成它种树木的形态,有的就很困难。

例如,榕树的形态不仅为它种树木所不及,而且可以塑造松之形。

又如柏树的形态虽好,却不宜造成它种树木形态,而榆树却可塑造松之形。

紫藤不宜保留其长蔓,以保存其“天赋本质”;雀梅、枫、槭枝条性格刚直,不要勉强把它扭弯。

总之,凡是符合植物生长规律,又能增添盆栽美感的艺术技巧都是可
取的。

不过分强调保留其天然本质,可使盆栽有更广阔的天地,更活泼丰富的内容。

二、要胸中有“树”:培育塑造盆栽如同作画,要有画理,有画法,有腹稿。

1、要“以自然为师”,认真观察山野间美的自然树,并饱览盆栽实物,图片和古画。

黄宾虹《虹庐画谈》说得很确切,“名画大家,师古人尤贵师造化,纯从真山水面目中写出性灵,不落寻常蹊径,是为极品。

”又云:“法从理中来,理从造化变化中来。

法备气至,气至则造化入画,自然在笔墨之中而跃现于纸上。

”盆栽即是把自然美的树融会于胸中而跃现于盆里。

而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树木花果则是美的盆栽的源泉。

对盆栽、图画和自然树,应认真观察它的姿势结构,树干、侧枝和树冠的布局,各部分的粗细、比例,找出其美的所在,掌握它的神态。

即从“坐望苦不足”达到“自然我所有”。

把其外形和神态,用写生的方法画下来,或拍照下来;并且进一步深思熟虑,使之能够回忆和运用它。

2、“取影”。

取盆栽用灯光照影于壁上,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斜度,俯视或仰视其影,特别是有“三向屈曲”或“四向屈曲”的树,其影变化更大,一株树常有三、五个美的树影,把影画好,或略增删,就是资料和画稿。

郑板桥论画云:“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红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耳。

”可见他是早就得此妙法的。

3、要运用胸中的“树”,并进行创新。

对多年积累的资料,要
经常阅读,温故知新,取长补短,把各株树的优点综合起来,选取二、三株的局部,可联成一局更出色的姿态,这就可丰富胸中的画稿。

做到“胸怀为炉,熔铸万树”,并在实际雕塑中,面对树苗,灵活自如地运用它,因势利导,使天然树的性灵,再现于盆中。

正如山水画家黄宾虹诗云:“妙合自然趣,人工费剪裁,昔年游览地,都上画图来。

”不过,画是在纸上,而盆栽则要把胸中的“树”与活的树苗融合在—起,这就更难些。

郑板桥论画时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深刻地说明他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在画之前成了腹稿,临画之际,随笔之势再作变化,不为法所拘束,也就是”须入乎规矩之中,又超乎规矩之外”了。

胸中的“树”,不但用于指导剪裁和指导整个培育塑造过程,而且在上山采苗时也需要用它。

三、审材留枝、剪裁和假植:每株树苗在整个塑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目的和管理方法不同,要用不同的培育和塑造手段。

下面分为审材留枝、剪裁、假植期、培育造型期和定型管理期分别叙述。

1、审材留枝对于拟塑造盆栽的野生苗或栽培苗,首先要选节多,粗大,较老、干梢较小、形态最好的留作主干,如健康有问题,需找另一枝作后补。

若有第二枝,形态好,可和第—枝配合的,也可留双干。

假使某一树干很美,但从全株结构来看逊于它枝,则应放弃局部,服从整体,改留它枝。

留下主干后,其余的干准备剪除。

侧枝可选留前后左右间距适当的各一枝。

其次是定体式。

定体式要以主干的形势为依据,详细审视,从基
础、基部以及通过主干、副干及其侧枝所构成的形状,并运用胸中各种树势,考虑确定坐落方向,宜竖或宜斜,宜俯或宜仰,挺立、悬崖乃至向背、深浅等等。

设想妥当之后,应该裁的干和剪的枝都可剪除。

例如图48,左边主干与基础能配合,但太直,右边一枝虽然与基础配合较差,形态却好得多,应予保留,剪除左边一枝。

同时,把植株向左立起,成斜干,不要舍不得剪,造成杂乱。

但也不能剪得光秃秃,只剩一个头,最后成废材。

“剪裁”这项技术最为初学者所重视,也最为“盆栽里手”所炫耀。

有人总结出三十二种枝条应剪,诸如闩枝、重复枝、平衡枝等等。

其实剪裁表面上看是“剪枝”,而实质上却是“留枝”。

只要运用胸中的“树”,审察手中的苗,把宜留的枝留下来,其余的枝剪除即可。

因此,把“剪枝”改为“留枝”,更易领会。

其三,把树苗试放盆内观察,确定基础入土深度。

因为有时全株看来是美的,入土后(美的部分被埋入土内)就不见得美了。

这种情况,就应把基础尽可能提高。

总之,应该很周详的审察,对暂时难于决定去留的枝条,可暂时留着,待假植后再考虑。

有的树苗作各种设想都觉得不理想,还可考虑作合植之材,二、三株不好的树苗,合植起来,常常可成为美的盆栽。

再一个方法就是与同好者对树苗进存“会诊”,也常常可得出意外的效果。

2、剪裁
(1)、先剪除肯定无用的杂枝杂叶,使视野开朗。

枯干或枯枝梢有的对盆栽的结构很有帮助,不要轻易剪除。

(2)、树干僵直又长者,应从分支处裁短,使其成节。

上节长、下节短者裁口应稍具水平面;反之,上节短、下节长者,裁口则宜向下斜。

裁90°左右转折的干则应两边斜度相若。

裁干宜用利锯,同时注意不要把树干的萌芽点压伤。

因为树干四面都有萌芽点,压坏了以后就不会发芽长枝。

(3)、侧枝要有四向,其有三、四枝间距及粗细都适当的,可培育成少树冠形式;有七,八枝的,可培育成多树冠形式;侧枝太少的,可待以后培养补充;与主干配合不好的、上下紧密重叠的要剪除。

(4)、一般树苗经剪裁后往往存留的叶片甚少。

如30厘米左右的榕树苗,根蔓较完整的,可留数十叶以上,根蔓不完整的,应留更少。

榆树,雀梅叶数可以比榕树叶多留一、二倍,或三倍。

松柏类宜留更多。

紫薇因叶片蒸发水分大,留叶应比榕树少一半。

总之,要看植株强弱、蒸发水分多少、叶片大小而定。

留叶可使植株继续起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迅速成活的情况下,能促进生根,同时还可便于观察植株成活与否,及时调节水分和阳光。

缺点是蒸发水分,在未成活之前,会把植株内部储存的水分蒸发掉。

所以,留存叶片的数量要适当,不宜过多。

在植株未成活前,每日应在叶上和枝条上喷水一次,以保持水分。

如果发现叶片焦枯过快,应再减少叶片。

这对植株的成活有影响,不可忽视。

(5)、野生苗和苗床苗的根有四种情况:一是鸭掌形,这是最理想的根蔓,只要剪短到可入盆为度,这种苗容易成活。

二是深主根多侧根,这种只要把主根剪短,也易成活。

三是多侧根又多气根,这种
应注意把侧根、气根剪疏、剪短,特别是气根,常常因过多、过粗而失去作用,声留下来,不仅无益,反而容易腐烂,伤及它根。

四是少根或无根的,这种苗应细心照顾,榕、榆、雀梅、槭、紫薇等绝大多数都可成活。

(6)、除野气。

野生苗往往由于人兽伤害而残折,对于伤痕,应尽可能修削掉,使其生长层合拢。

但对于原主干上半部枯死又生新干后,残存的死干和侧枝,如留下来有助于布局,则应留之,不要全剪除。

(7)、枝干方向或弯度不适当的,应用铝线(柔软,无毒)旋缠,进行调整和引导。

对于树苗或枝条较弱的,应待假植成活后,再进行调整,以免影响植株发芽或导致失枝。

3、假植剪裁好的树苗通常需要经过一段假植时间,目的是使其成活,并初具雏形。

按照剪裁时所定的结构体式、坐落方向栽培,使它照这个方向生枝发叶。

因为初剪好的树苗常常要改变原来的坐落方向。

经过假植,发起来的枝干,关系到以后植株的姿态,所以,这时期的重要任务是重心、坐落方向和主枝的初步培育。

假如座位不正、方向偏,生出来的枝干更偏,这样,将影响姿容。

具体操作方法是:
(1)、体式和座落方向:在栽植时,要认真而不是马虎地落实已经确定的方式,例如竖立式盆栽,由于树干大多是有屈曲的,所以并不都是十分直的,而是稍微向一方倾斜或稍微偏仰,在栽植时必须注意植株的重心,从植株的主干到主枝,要分作上、中、下三点来衡量其垂直。

还要结合基础(即基部及其附近的根)来看,基础向左伸展的,
树干宜稍左倾,重心才能稳固;基础向右伸展的,则相反。

斜干式的,不论斜40°一50°或70°一80°,均以不致倒伏为限,但也要看基础。

双斜干的,还要兼顾结构,有时其中—干几乎要倾倒,但因结构紧而取得均衡,就又显得稳固了。

悬崖式,倒悬则如挂钩,平悬则如匙状,插入崖壁,仍然有稳固之感(图1、2)。

伏式、卧式基部和主干下端需从土里向上生,然后向左或右弯曲横生,犹如人伏,其背向上,卧式则如人卧,主干顶端上翘,如品评标准的要求那样,才能是活的树,而不是一段木材平放在土上。

不论任何体式,都必须把向人的面(俗称“抱人”的面)朝正入盆。

(2)、假植:除通常作法外,还应注意:假植用盆要大些,宽一、二成即可,有块根的榕树,不要用太深的盆。

根窝先蘸由泥与水搅拌而成的泥浆。

主根之下要用瓦片抵住,以防主根向深发展。

根蔓要舒展,根蔓的间隙应用泥土填密,用抓之能成团、放之能散开的适当湿度的泥土压实,覆盖比审材时所确定的掩土线高2—3厘米。

弱的树苗应掩更高。

榕树的块根要盖密九成,使它较易成活,并浇透水。

每日浇透水一次,喷水一次。

清明前假植的适当减少。

两、三天后就要渐见阳光;并宜注意避北风。

(3)、假植时期管理方法:及时检查成活情况,旧叶片如在一星期内不脱落,其后即可恢复生活力,一至二个月左右萌新芽。

榕树主干截断处,直径2厘米左右的树苗,一般定芽点都能萌芽,每个定芽点可生二、三个;榆树可生三、四个,但在断口处,常常可从生长层全圈发出无数不定芽,甚至根部也会生不定芽;雀梅,槭发出二、三
个至四、五个芽,对生;紫薇常常发出一、二个芽,或对生各一。

树苗越壮,发芽越多,应该及时选择方向好、较壮的芽留下,其余的芽剪除。

但宜慎重,不要剪错,较弱的生长点,剪错了常常不会再发。

经过这样剪后,所留的芽生长迅速;不然,所有的芽都生长缓慢而衰弱。

个别树苗,生命力很弱,应该生芽之处不生,而不应生芽之处却生少数芽。

这种情况,就不必急于把芽剪除,暂时留着让它长大,使它帮助植株成活,促进生根,待植株健康后,就可促进应该生芽之处发芽。

这时,须把应该生芽之处向阳,待发芽成枝后,再把不要的枝芽逐步剪除。

假如树苗是壮的,同时又在不需发芽之处生了许多芽,而需要发芽之处不生芽,这种情况,除应检查其芽点是否健康外,可逐步剪除不要的芽,使其生长力转移到需要生芽之点。

总之,除芽与留芽,都应对不同植株和不同芽点采取不同方法处理。

两个月后,芽生长成枝,每枝开叶一、二十片,榆树等小叶类开叶二、三十片,生长良好,就可施薄肥助长,半个月至一个月施一次,花果类次数宜二、三倍。

往后生长就较快。

但有时会发现生枝长叶八、九片或十一,二片就停顿不再长了,甚至叶片渐萎缩,个别变黄或脱落,这种情况是树苗尚未生根,呈现半活半死状态,应及时培土,并给足水分,不要避阳光,就可渐苏,如过分避阳光则反致死。

但也不宜曝晒,夜间宜置露天,使其受露水滋润。

此后重点是照顾原有主干或主枝,及时调整主干的方向、斜度、曲度,树苗主干的高度,粗细适当的应培育成主枝。

不论主干或主枝,都要让它长大到适当粗度才剪裁,因为剪了,生长就会暂时停顿,这
是不能不注意的。

此外,侧枝也应兼顾,让它按照原定计划发展。

半年后,侧枝和细枝长得过快的,可用摘芽或剪梢的办法抑制。

其他就不要多干涉,让它好好生长。

在假植期间,一个月施肥一次,用发酵过的稀薄的豆水或尿水较好。

假植所需耐间长短,应视植株发展情况酌定。

一般发展顺利的半年至一年即可转入培育造型期。

如果有必要换盆,则换盆前—日最好不灌水,使泥土完整成团,仅在换盆时,把盆壁泥土剔开,从盆底把植株托出,即可栽入培育盆。

树苗留枝、剪裁、定向方法图解,如图49,50、51、52、53。

图49“携星伴月”榆树立式盆栽(图7)
未剪裁前的原株这株即图7榆树盆栽的前身。

在审材剪裁时就决定留上一枝侧枝作为主枝,剪除原主枝和下一枝强枝。

同时留下的侧枝调整稍为直立,其后在树干的左下部和右中部培育强枝,待长粗后剪除,使成两个转角,从而形成美的树干;又相继培育十多枝侧枝而后成形。

这是不理想的树苗培育过程。

图50“阅尽人间春色”榕树立式盆栽(图9)未剪裁前的原株
这株即图9榕树盆栽的前身。

在审材时决定把原主枝栽短,同时决定剪除左下、右上两侧枝,其后即培育新主干和主枝;并培育新侧枝而成形。

图51“虎踞龙盘”榕树曲立式盆栽(图5)未剪裁前的原株
这株即图5榕树曲立式盆栽的前身。

它原来是比较杂乱的,强枝
和强气根缠满全身,审材剪裁时把所有强枝、强气根全部剪除,仅留原主干,然后继续把主干培养粗大,又培养二侧枝而成形。

这株费时较少。

图52“峭壁游龙”雀梅悬崖式盆栽(图1)
未剪裁前的原株
这株即图1雀梅悬崖式盆栽的前身。

在审材剪裁时留存最小的一枝,剪除原主枝和强枝,同时并把植株向左倾倒成悬崖形,然后把最小一枝培育成主枝。

仅费一年多时间即成形。

这株的成功在于改变坐落。

图53“出墙红杏”榕树悬崖式盆栽(图30)
未剪裁前的原株
这株即图30榕树悬崖式盆栽的前身。

经过剪除原主枝和侧枝后,把植株向右倾倒,并把块根露出盆面作悬崖式,在培育主枝后成形。

它也是改变坐落成功的。

四、培育塑造立式、坐式盆栽:树苗假植成活后成为两类树胚:一类枝干比较完好的,其中多数为黄杨、满天星、水杨梅、刺橦、雀梅、紫薇、山柑、山茶、野梨等植株,进入培育造型期后仅需培育侧枝和塑造树冠,经过半年至二、三年就可定形,这类树苗多数不需培育主干。

另一类枝干比较不完整的,多数为榕、榆、七里香,建茶、朴树、枫,槭、罗汉松、松、柏、梅等,进入培育造型期后则需培育部分主干和侧枝,—般需经过二,三年甚至十年以上才可定形。

现以培育立式盆栽为例。

1.培育主干盆栽的主干应曲折转弯方有活泼优美的姿势,如过于笔直,则呆板单调。

主干尚待培育塑造的,需截干或调整。

截干的做法是在新生的上节主干长到适当粗时(一般需半年至一年以上)截短,让它再向上另生新干。

调整的做法是在新生的上节主干长粗但尚未变硬之前(一般为四至六个月)用铝线旋扎造成弧度,或用牵引调整方向,适时处理。

剪干不宜过急,调整不宜过迟。

这些可在操作中随机应变,只要能达到调整的目的即可。

扎线三至六个月应解除,勿使铝线陷入枝干;如果解除后方向尚未固定,可换一个新位置再旋扎。

每节的长短不必太平均,有的弯、有的曲折,同时需向四面八方转曲。

例如,第一节向右后上,第二节向右前上,第三节即最好是向上或向左上,或向左前上,而不宜向后或后右,又要求上节细于下节;不论各节方向如何变化,其总的方向是曲折向上。

由于雀梅,槭培育主干比较难,所以在取材时,必须选择主干顶节比较细的。

培育主干的节,有时也可不用裁,而照前述方法培养强侧枝,使其形成一个小的转折而成为节。

倘遇主干第一节或第二节过长,但其中略有弯度者,亦可用此法培养。

如转折角度不够突出,可继续培养,一次二次之后,则其转折角度可形成,这叫做人工培养转折。

这样培育,还可同时使下节树干长粗,补救某一节直径不够粗大的植株。

这是运用植物生理而采取的一种特殊办法。

另外,还有一种造密节的方法,就是在植株少年时,一年之中把干裁三、四次,便可形成很多节的姿态。

但这样塑造,每节的粗细相差较小。

塑造这种树干的屈曲仍然要有总的方向,不可任其乱弯乱曲,
虽然每个小节方向不同,但三、五个小节凑起来还是一个方向,这样才可构成姿势。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榕树或其他生长较快的植株,其生长较慢或野生苗如榆、雀梅、槭等就不宜采用。

培养坐式主干同立式主干有两个不同点,一是主干的下节特别粗大,或有较大的屈曲;二是基部和块根与主干下节连结起来,正如人坐或盘膝的形态,其余的方法与立式同。

在培育造型期间,剪裁较粗的枝干,宜用铁线锯,操作方便,操锯时应把植株固定,不可使它动摇。

雀梅的锯口常常会焦枯,可用泥土混青苔裹上。

假使树干需要雕凿,应考虑植株壮者才可进行,并宜在春天。

第一个办法是用木钻把需要削除部分钻去,然后用利刃稍修削。

另一个办法是把植株带泥土全团挖出,并用稻草将泥土扎紧,然后施凿,凿后可连稻草栽入盆中,以防泥土散落。

2.侧枝的培育和分布在培养主干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主干的总高度,还要考虑侧枝分布,每侧枝也要有中心,不论怎样起伏屈曲,它的中心一定要按计划的方向生长,细枝配合中心方向。

一侧枝好象一株小树那样,有主次、有动向,而不是象一簇杂乱的枝条。

侧枝的培育、分布有下列几个基本原则:
(1)避免上下重叠,应相顾又相让;重叠则影响枝叶生长。

但高树形多树冠的,由于高低树冠相距较远,不甚妨碍其生长,个别枝可以重叠。

有的侧枝,初生时很弱,可是位置很好,应注意培养,并把附近的侧枝暂时控制,让它优先发展。

(2)侧枝位置宜四向,即向前、后、左、右发展,但向前者不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