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瓶吞鸡蛋的秘密

合集下载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吸盘挂钩
注射
拔火罐
打气筒打气
吸盘挂衣钩挂衣服
拓展活动:
• 利用今天所学到的大气压力 的知识,课后继续设计实验, 在保证瓶子和鸡蛋完整无损 的前提下,想办法让瓶子把 鸡蛋再“吐”出来。
•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 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 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
• 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 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 叫做大气压力。
•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 越小。
活动二:覆杯实验
活动二:覆杯实验
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温馨提示:
瓶“吞”鸡蛋的秘密
活动一:甁吞鸡蛋
活动一:甁吞鸡蛋
大气层
2000-3000千米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 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 气叫做大气层。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 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 力叫做大气压力。
有空气存在的地方, 就有大气压力。
1. 在做广口瓶吸纸实验时要面对水 槽,避免水溅出来;
2.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 3. 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团结合作; 4. 注意安全。 5.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器材,养成
良好的实验习惯。
活动三:吸盘实验
吸盘里的空气会怎样?吸盘能吸在玻璃 上可能与什么有关?
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 马德堡广场
德国的一个热爱科学的市长,名叫格里克,为 了让和你们一样不信的市民相信大气压力很大, 做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当时,他命人做了两个半球—并在两个半球中加 满水和在了一起,用抽水机把水抽干净,然后关 上气嘴,让人用力拉,没有拉开,然后用两匹马 分别在两端拉,依然没有拉开……

《16瓶“吞”鸡蛋的秘密》教案2

《16瓶“吞”鸡蛋的秘密》教案2

《16瓶“吞”鸡蛋的秘密》教案2第一篇:《16 瓶“吞”鸡蛋的秘密》教案2《16 瓶“吞”鸡蛋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力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操作。

2、通过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玻璃杯、硬纸板、吸盘、火柴、熟鸡蛋、广口瓶、吸管、注射器等。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要把大象装进冰箱,一共分几步?要把这个鸡蛋装进瓶里,一共分几步?师演示:点燃火柴,投进瓶内,稍后,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瓶口,只见鸡蛋一点一点地被瓶吞了进去,最后落到了瓶底。

你们知道是谁帮我把鸡蛋送进瓶里去的吗?新课讲解:一、探究新知1、研究挂钩的秘密,对大气压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师出示挂钩: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呢?谁愿意来演示它的用法?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出示问题:(1)试一试,将吸盘轻轻放在玻璃表面,能吸在上面吗?(2)如果将吸盘紧紧按压在玻璃表面,吸盘的形状有变化吗?(3)吸盘里的空气会怎样?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实验,你们认为吸盘能吸在玻璃上,可能与什么有关?(生答)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那么为什么将吸盘里的空气压走,就能吸在玻璃上呢?同学们想一想,吸盘的周围,除了玻璃,还什么?吸盘里的空气和吸盘外面的空气有什么不同?小结:由于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空气,人们把它叫做“大气层”。

在大气层中所有的物体都受到大气的压力,吸盘能牢牢地吸在玻璃上,就是因为我们把吸盘中的空气压出去了,而吸盘外面还受到大气的压力,所以吸盘不是吸在玻璃上而是被大气压在玻璃上的。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大气是有压力的,但是这个塑料吸盘到底吸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可以挂起的东西更多呢?请同学们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自己来找找答案,并做好实验记录。

瓶吞鸡蛋的秘密

瓶吞鸡蛋的秘密

16“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1、科学知识目标⑴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⑵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培养目标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⑵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努力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积极尝试的探究精神,能主动完成实验,专注地参与讨论,培养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并能体验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⑵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实验材料:集气瓶、熟鸡蛋、火柴、酒精棉球、镊子、塑料水槽;小集气瓶、、水、硬纸片、吸盘6个;塑料水槽共6套。

师:大抹布,生所有材料一套。

一、课前交流,激发兴趣你们是几班的?看我们班的同学多精神,你了解老师吗?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真善于观察,老师很喜欢你们,愿意和老师做朋友吗?刘谦大家熟悉吗?老师刚从他那学了两手,大家想看吗/(一)倒置水杯这是一个空玻璃杯子,这是一个纸板,我把纸板盖在杯子上,纸板会掉下来吗?(生:会)如果装满水,再盖上纸板倒过来,看有什么发现?一、1.魔术表演,提出问题。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集气瓶,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老师把鸡蛋放在集气瓶上,你看到了什么?生:看到鸡蛋被卡住了。

师:鸡蛋被卡住了,谁愿意上来按一下,在不弄碎的情况下,看能按下去吗?(走到一个女学生跟前说:你来)师:按下去了吗?说说你的感受?(用了很大的劲也没按下去)师:用了很大的力也没把鸡蛋按下去,(师指着瓶子说)我有办法让这个瓶子自己把鸡蛋吞下去,你信不信?(不信)请你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师表演瓶吞鸡蛋你看到了什么?你来说生:我看到鸡蛋一点一点地被吞进了瓶子,好象瓶子里有一种往里吸的力量。

(请坐)师;你注意到老师是怎样做的吗?生把点燃的棉球放进瓶内.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鸡蛋为什么会掉进集气瓶里。

这是你的看法,你们有没有其它看法?(再指生回答师:老师听出来了,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什么把点燃的棉球放进瓶内瓶就把鸡蛋给吞进去了呢?这里面一定有秘密——这节课我就来探究瓶吞鸡蛋的秘密(板书:瓶吞鸡蛋的秘密)二、猜测原因其实不论是水杯能倒置还是瓶子把鸡蛋吞下去了,都有一定的秘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生:我猜可能和空气有关。

小学科学_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6.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交流;关心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发明,关注与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根据实验现象推理瓶吞鸡蛋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广口瓶、鸡蛋、纸条、。

小组准备、注射器、水槽、杯子、纸片、玻璃片、饮料瓶、吸盘、食盐水瓶、胶囊、吸管。

一、魔术,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出示已吞鸡蛋的广口瓶,学生提提问题这里有个集气瓶,瓶里普通煮鸡蛋,现在老师把瓶口朝下,瞧,鸡蛋掉不下来是吗?鸡蛋为什么掉不下来呢?2.魔术表演:瓶“吞”鸡蛋预设: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表演。

【设计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教师便巧妙设置了瓶“吞”鸡蛋的问题情境,以魔术的形式出现,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引发了学生的有效提问,如一支兴奋剂,唤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水到渠成地进入到对本课的学习。

】二、猜想假设,实验探究(一)猜想假设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及时评价)大科学家2.同学们都很好奇,为什么把燃烧的纸条放进瓶子里鸡蛋就自己掉下去了呢?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瓶吞鸡蛋的秘密。

(板书)难道瓶子真有这么大的魔力能把鸡蛋吞下去吗?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鸡蛋掉下来的呢?“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到底是谁给了鸡蛋力量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小结:(刚才同学们的意见大致两类,一类考虑到与空气有关,那也就是说是空气给了鸡蛋一个力把鸡蛋给压了下去。

一类考虑到与燃烧的纸条有关。

)总而言之,大家都认为鸡蛋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鸡蛋受到的力是朝哪个方向的?这说明力量来自鸡蛋的什么方向?哎?鸡蛋的上方有什么?也就是说你认为空气有力量是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研究这样的问题?【设计思路:学生目睹实验现象后对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亲自观察的基础之上,提出问题的同时也会成为其研究的动力。

小学科学《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精品PPT课件

小学科学《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精品PPT课件
良好的实验习惯。
马德堡半球实验
资料卡:
•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 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
• 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 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大气压力。
•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
• 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实验结论:
是因为把点燃的纸条放进广口瓶内, 因为纸团燃烧需要氧气, 所以广口瓶内的空气减少, 里面的大气压力减小了,
鸡蛋在外面大气压力的作用下,
被压入广口瓶内。
举例说明:
大气压力在生活 中有哪些应用?
压水井
抽水机
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16 瓶“吞”鸡蛋的秘 密
猜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没气味,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植物动物离不了。
猜出谜底了吗?
温馨提示:
• 1. 在做杯子吸纸片实验时杯子不要离开水 槽,避免水撒到桌子上;
• 2.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 • 3. 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团结合作; • 4. 注意安全。 • 5.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器材,养成
17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瓶吞鸡蛋实验原理

瓶吞鸡蛋实验原理

瓶吞鸡蛋实验原理
瓶吞鸡蛋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气压的作用。

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却十分深奥。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瓶吞鸡蛋实验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空饮料瓶和一个鸡蛋。

将鸡蛋放在瓶口上方,然后轻轻按压鸡蛋,使其进入瓶口。

接着,我们会发现当鸡蛋完全进入瓶内后,再松开手指,鸡蛋竟然不会掉出来,而是奇迹般地停留在瓶内。

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气压的作用。

当我们按压鸡蛋使其进入瓶内时,瓶内的气体被挤压,气压增大。

而当我们松开手指时,瓶内的气体会迅速膨胀,气压降低。

而外部大气压力却没有改变,于是外部气压就会把鸡蛋推进瓶内,使其停留在那里。

这一实验充分展示了气压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气压对物体的影响。

而且,这个实验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除了瓶吞鸡蛋实验,气压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

比如,气压可以用来制作真空吸盘,用来吸附物体;气压还可以用来制作气压计,用来测量气压的大小;气压还可以用来制作气压炸弹,用来产生爆炸性的气体。

可以说,气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总之,瓶吞鸡蛋实验是一种直观、有趣的物理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气压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这个实验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够对物理学有更多的兴趣和热爱。

感谢大家的阅读!。

小学科学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6 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课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能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交流;关心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发明,关注与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知道大气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

【教学难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教学准备】实验材料:集气瓶、熟鸡蛋、火柴、酒精棉球、镊子、塑料水槽;小集气瓶、、水、毛边玻璃、吸盘20个;塑料水槽共10套。

抹布一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魔术表演节目:瓶吞鸡蛋。

(出示瓶子和鸡蛋),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剥了皮的鸡蛋,比瓶子口大,装不进去,现在老师要施魔法了,让瓶子把鸡蛋吞进肚子里。

(师表演瓶吞鸡蛋)。

二、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师:你看到了什么?预设:生:老师先点燃了棉线,又放到了瓶子里,然后把鸡蛋放在上后,鸡蛋慢慢地被吞进去了。

生:我看到鸡蛋好象被什么慢慢地推进去了。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果在观察中能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那么观察才会有价值。

(那你才能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师:看了刚才这个奇妙的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我想知道为什么瓶子能吞下鸡蛋?生2:为什么点了火放在瓶子里,鸡蛋就会进去了。

师:同学们提得问题很有价值,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瓶吞鸡蛋的秘密”(板书课题)。

2.提出猜想。

师:同学们先猜一猜:为什么瓶子能吞鸡蛋呢?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生讨论,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想法?生1:我们小组觉得是和空气有关,瓶子里的空气被火一烧,变热上升了,外面的空气就把鸡蛋推进去了。

生2:是空气把它压进去的。

金马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6课瓶吞鸡蛋的秘密邵庆

金马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6课瓶吞鸡蛋的秘密邵庆

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能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交流;关心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发明,关注与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教学重点:根据实验现象推理瓶吞鸡蛋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广口瓶、鸡蛋、纸条、课件。

小组准备:杯子、硬纸片、吸盘、注射器、水槽。

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提出问题1.(出示广口瓶)看,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出示煮熟的鸡蛋)这是什么?师提醒:使用玻璃仪器要注意!(提醒学生器材使用的注意事项,避免实验时出现意外)2.鸡蛋比瓶口大出一圈,在不弄碎鸡蛋的情况下,能不能把鸡蛋装进瓶子里呢?(学生猜想)3.想看看老师有什么办法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表演“瓶吞鸡蛋”(板书:瓶吞鸡蛋。

)4.(展示广口瓶)里面有什么?(空气虽然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这么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很容易使学生忽视了它的存在,而且在实验中并不能直接观察到它的变化,因此学生在推理瓶吞鸡蛋的原因时往往考虑不到这方面的原因。

)(介绍做法)你猜会发生什么?(学生猜测。

)5.咱们验证一下。

(演示)6.看完后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问题。

)看来“瓶吞鸡蛋”的背后有着很大的秘密!(板书:的秘密)想不想研究一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学习。

)二、小组学习,推理原因1、通过刚才观察,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鸡蛋进到瓶子里的?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猜测原因2、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更认同哪种说法?3、好,刚才同学们对瓶“吞”鸡蛋作出了自己的猜测,那到底是不是就像同学们说的这样:由于纸条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使瓶内空气压力减小,瓶外空气压力比瓶内压力大,是空气给了鸡蛋一个力,所以把鸡蛋给“推”下去的呢?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空气是不是真的具有这种本领:能够产生一种力量?来,看大屏幕。

瓶吞吐鸡蛋实验的原理

瓶吞吐鸡蛋实验的原理

瓶吞吐鸡蛋实验的原理
瓶吞吐鸡蛋的物理实验,其基本原理是:
1. 利用气压差使鸡蛋进入瓶中。

将燃烧的纸片放入玻璃瓶中,纸片燃烧消耗氧气。

2. 然后迅速将瓶口朝下按在鸡蛋上。

空气冷却后,瓶内气压下降。

3. 大气压力将鸡蛋推入瓶内,并使其卡在瓶颈处。

4. 将瓶内的纸屑取出,并用力拍打玻璃瓶底部。

加热空气膨胀,压力变大。

5. 当内外压力达到平衡,大气压力将鸡蛋从瓶颈弹出。

6. 这说明大气压力大约是1个大气压,约等于每平方厘米1千克的推力。

7. 鸡蛋能够进出玻璃瓶颈,证明了空气是可压缩的。

8. 气压差驱动因气体压缩导致蛋挤入和弹出。

9. 实验验证了波义耳定律和大气压力大小,具有很好的教学意义。

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瓶“吞”鸡蛋的秘密-名师

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瓶“吞”鸡蛋的秘密-名师

16 、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课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能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交流;关心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发明,关注与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知道大气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

【教学难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剥了皮的熟鸡蛋、广口瓶、打火机分组材料:水槽、玻璃杯、注射器、吸盘、玻璃片、纸板,滴管,饮料瓶、吸管等。

16 瓶“吞”鸡蛋的秘密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这节课,老师就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瓶“吞”鸡蛋。

(板书:瓶“吞”鸡蛋)老师这儿有一个广口瓶,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现在老师把鸡蛋放在瓶口上,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生:瓶口小,鸡蛋大)在保证鸡蛋不碎的前提下,谁来用手按一下,看能不能把鸡蛋按下去。

抽生上台按鸡蛋,并问生有什么感想?(生:瓶口太小,鸡蛋根本进不去。

)刚才这位同学用了很大的力也没把鸡蛋按下去,现在老师不用手按,就有办法让鸡蛋掉进瓶子,大家信不信?生:不信。

师:下面就请大家观看老师表演魔术——瓶“吞”鸡蛋。

(指课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点燃一张纸放进瓶子,迅速把鸡蛋小口朝下放在瓶口,鸡蛋很快进入瓶子)生:哇!太神奇了!(鼓掌)师:谢谢大家的掌声。

这个魔术有趣吗?生:太有趣了师:那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生:想知道瓶子为什么能把鸡蛋吞下去?)提问两三个同学。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瓶子为什么能把鸡蛋吞下去?这里面到底蕴涵着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瓶“吞”鸡蛋的秘密。

——板书:的秘密出示课题:瓶“吞”鸡蛋的秘密学生齐读课题。

二、科学探究:了解大气有压力以及大气压力的方向。

(一)猜测瓶“吞”鸡蛋的秘密师:首先让我们来猜一猜,瓶子之所以能把鸡蛋吞下去,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师:是瓶子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多抽几名学生答。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①都受到了大气的力量。 ②里面的空气都被挤出来。



2000-3000千米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 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 气叫做大气层。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 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 力叫做大气压力。
有空气存在的地方, 就有大气压力。
是 真 是 假 ?
• 2.我来填一填。 • (1)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 ________厚。 • (2)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叫 。 • 3.当好小法官。 • (1)把一个硬纸板放在杯子上,倒过来,纸板 不会掉下来。 ( ) • (2)钢笔吸墨水是因为有大气压力。 ( ) • (3)注射器吸药水是利用了压缩空气。( )
硬纸片不会掉下来
千疮百孔的瓶 子也能装水
11
资料卡:
•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 越小。 • 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注射器 吸盘挂钩 吸药液
钢笔吸墨水
吸饮料
拔火 罐
水泵抽水
打气筒大打气
吸盘挂衣钩挂衣服
马德堡半球实验
1.填一填。 (1)、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 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厚厚的 空气叫做 大气层 。因为大气有重量,所 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种 无形的压力 , 这种压力叫做 大气压力 。 (2)、大气压力来自 四面八方 。 大气压力 (3)、瓶子能够“吞”下鸡蛋是 ______ ___的作用。
• 4.科学探究:做实验。 • 取一只玻璃杯,装满水,将杯口用一块纸板盖住, 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按纸板的手, 再把杯子朝左、右、前、后转一转,观察:杯子 里的水会流出来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 答:不会,因为有大气压力。 • 5.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大气压力? • 答:吸盘、滴管、水泵。 • 6.看一看:茶壶盖上有小孔吗?为什么要这样。 • 答:茶壶盖上有孔,为了倒水的时候,大气压力 把水压出来。

四年级科学上册《16 瓶“吞”鸡蛋的秘密 》教案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16 瓶“吞”鸡蛋的秘密 》教案 青岛版

《16 瓶“吞”鸡蛋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力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操作。

2、通过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玻璃杯、硬纸板、吸盘、火柴、熟鸡蛋、广口瓶、吸管、注射器等。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要把大象装进冰箱,一共分几步?要把这个鸡蛋装进瓶里,一共分几步?师演示:点燃火柴,投进瓶内,稍后,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瓶口,只见鸡蛋一点一点地被瓶吞了进去,最后落到了瓶底。

你们知道是谁帮我把鸡蛋送进瓶里去的吗?新课讲解:一、探究新知1、研究挂钩的秘密,对大气压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师出示挂钩: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呢?谁愿意来演示它的用法?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出示问题:(1)试一试,将吸盘轻轻放在玻璃表面,能吸在上面吗?(2)如果将吸盘紧紧按压在玻璃表面,吸盘的形状有变化吗?(3)吸盘里的空气会怎样?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实验,你们认为吸盘能吸在玻璃上,可能与什么有关?(生答)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那么为什么将吸盘里的空气压走,就能吸在玻璃上呢?同学们想一想,吸盘的周围,除了玻璃,还什么?吸盘里的空气和吸盘外面的空气有什么不同?小结:由于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空气,人们把它叫做“大气层”。

在大气层中所有的物体都受到大气的压力,吸盘能牢牢地吸在玻璃上,就是因为我们把吸盘中的空气压出去了,而吸盘外面还受到大气的压力,所以吸盘不是吸在玻璃上而是被大气压在玻璃上的。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大气是有压力的,但是这个塑料吸盘到底吸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可以挂起的东西更多呢?请同学们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自己来找找答案,并做好实验记录。

《瓶“吞”鸡蛋的秘密》课件1

《瓶“吞”鸡蛋的秘密》课件1
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
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 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
种压力叫做大气压力。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 压力越小。
覆杯实验
将倒过来的玻璃杯口朝向各个方向,观 察现象。说明什么?
大气压力来自 四面八方
学以致用:
做一做:利用手中的注射器抽
取水杯中的水。
想一想:水为什么能被抽到注
覆杯实验
要求:
1.玻璃杯内要装满水。 2.纸板盖在玻璃杯上,杯口不要有气泡。 3.先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慢慢
松开手,观察现象。
思考:是什么力托住了杯中的水呢?
这个力的方向向哪儿呢
讨 论:
两个吸盘能吸在一起, 杯子中的水没有流出是什 么原因的?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 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
射器中去呢?
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吸盘挂钩
钢笔吸墨水
吸饮料
10
拔火罐
打气筒打气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趣味实验——
让瓶内的鸡蛋吐出来
资料收集汇报:
关于马德堡半球实验你了解多少?
要把大象放进冰箱里分几步?
把一个熟鸡蛋放进瓶里分几步?
实验:瓶“吞”鸡蛋
16.瓶“吞”鸡蛋 的秘密
吸盘
试一试,将两个吸盘使劲挤在 一起,你还能把它们拉开吗?
思考:1、如果将两个吸盘紧紧挤压
在一起,吸盘形状有什么变化吗? 2、吸盘里的空气会怎样? 3、是什么力把他们挤压在一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笔吸墨水
吸饮料
拔火罐
水泵抽水
打气筒大打气
吸盘挂衣钩挂衣服
拓展活动:
• 利用今天所学到的大气压力 的知识,课后继续设计实验, 在保证瓶子和鸡蛋完整无损 的前提下,想办法让瓶子把 鸡蛋再“吐”出来。
瓶子为
瓶子为什么能吞鸡蛋呢
实验结论: 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降低, 大气压力将鸡蛋“推”进瓶子里。
吸盘
1.试一试,将吸盘轻轻放在玻璃表面, 能吸在上面吗? 2.如果将吸盘紧紧按压在玻璃表面, 吸盘形状有什么变化吗? 3.吸盘里的空气会怎样?吸盘能吸在 玻璃上可能与什么有关?
• 因为我们将吸盘挤压到墙上,使中间的空 气被完全挤出,内部没有空气,也就没有 大气压强,外界的大气压会把吸盘向内侧 挤压,产生的摩擦力使吸盘吸在墙上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瓶“吞”鸡蛋的秘密
猜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没气味,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植物动物离不了。
猜出谜底了吗?
实验材料: 火柴、熟鸡蛋、广口瓶、纸
实验步骤: 1、用火柴点燃一张纸,放到广口瓶中。 2、迅速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小头朝下迅速塞 入瓶口,把瓶口堵严不要漏气。 3、注意观察鸡蛋位置的变化。
•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 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 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 • 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 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 叫做大气压力。
•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 越小。
• 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吸盘沾水后为什么更容易吸?
• 吸盘是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当吸盘沾上 水后,能够将吸盘内的空气排的更干净, 使吸盘内的压强更小,所以外界的大气压 就能将吸盘压得更紧。所以就更容易吸.
温馨提示:
1. 在做广口瓶吸纸实验时要面对水槽, 避免水溅出来; 2.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 3. 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团结合作; 4. 注意安全。 5.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器材,养成 良好的实验习惯。
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
马德堡广场
德国的一个热爱科学的市长,名叫格里克,为 了让和你们一样不信的市民相信大气压力很大, 做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当时,他命人做了两个半球—并在两个半球中加 满水和在了一起,用抽水机把水抽干净,然后关 上气嘴,让人用力拉,没有拉开,然后用两匹马 分别在两端拉,依然没有拉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