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8 文天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文天祥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1.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2.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出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
2.(出示文天祥图)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出示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请学生指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
3.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文天祥是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最终失败。
第四部分(5~8自然段):文天祥拒绝劝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常在,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
三、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品质
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阐述。
汇报、交流:
(1)抓文天祥的语言:
【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共同保卫国家。
”】
看图激情。
教师引读:文天祥站在战车上,对那些产生悲观情绪的人郑重地说:________(出示文天祥的话,朗读。
)
体会到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为国担忧,以实际行动抗击元军,保卫国家。
【面对这些花言巧语,文天祥无比蔑视,他坚定地回答:“国家虽亡,也不能有二心;为国牺牲的目的也决不在于留名!”】
从“为国牺牲的目的也决不在于留名!”一句中体会文天祥铮铮铁骨、耿耿忠心的崇高精神。
朗读时注意读出对张弘范之流的无比轻蔑。
【“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改耶?”】
看图,教师引读第8自然段。
体会出文天祥面对三年牢狱的折磨,面对沉重的刑具,面对死亡的威胁,永不变节、不屈服的气节。
(2)抓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
诗句意思是: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表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妥协,不会投降,也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与高风亮节。
四、课文总结,写法借鉴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通过具体事例:组织勤王军、多次严词拒绝劝降,为国捐躯。
)
文章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和中间部分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开头概括——具体——总结
18* 文天祥
⎭⎪⎬⎪⎫ 赤诚丹心少有大志组织勤王军 严词拒降 浩然正气 炽热的爱国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