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釉上山水画的创作
釉上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作为颇具观赏性 的釉上陶瓷 山水 画, 在展现浩瀚 的自然景 观和壮丽的大好河山主要突出其装饰性和艺术性价值。作者 寓情于景抒发 内心世界在山水画创作中 由于丰富多彩的自然 风光, 古香古色田园乡村风光, 加之樵、耕 、读、渔等生活气
出现空前繁荣 的景象 ,随着工 艺技术的提高釉上彩也作为一 种独特装饰 方法展现在世人面前。如现存于上 海博物馆 的定 窑 白釉瓷,在瓷器中就 出现 了以金彩、红彩 、褐彩为绘画装
陶瓷研 究 ・ 2 0 1 3 年1 2 月
5 3
K a ol i n f O r u m / 高岭论坛/
现代 艺术 家们 用 独特 的艺 术 眼 光 诠释 着 釉 上 山水 ,其 发 挥 的 笔 墨 技巧 和 构 图 能 力 ,使 釉 上 彩 山 水上 升 到 新 的层 面 ,创造
出具有时代特点、赏心悦 目的釉上山水作品。 在 当今的釉上 山水画的创作领域 中,为丰富作品的艺术 性和趣味性 ,在装饰技法中应继承传统并理解仓 l J 新。 因此 , 首先要考虑各种 不同造型的陶瓷,如方、圆、凸、凹等器形 去经 营山水位置。把 山水 中的主题或精彩点放在器型的主视 位置 。如果篇幅较大而繁多 ,则精彩点应放在器型显而易见 的平视位置。山水画景物的布置要根据其意境和器型加以适 当的调整 ,达到画面和器型完美和谐统一。其次 ,像遇到乾 隆画风时 的釉上山水 瓷一般都 带有 “ 开光”装饰。根据器 身 造型开有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空 白堂子,四周布满花 纹,如缠枝莲纹、变形 回纹、宝相花等边饰 ,山水是空 白堂
行兑调使之产生出更贴合艺术氛围 的颜色。线作为绘画语言 考验创作者的基础功底 ,釉上陶瓷上的线要 求浓淡相等,在 表现深远的景色时,应对景致进行艺术3 n q - 取其大概颜 色变 化。画树应取其春、夏、秋、冬长 叶的形态 ,这样更符合釉 上彩相对于 釉下彩场面热闹的气氛 ,枯树较 为单调 ,且对釉
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表现形式与特征探析

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表现形式与特征探析*吴志明(景德镇市云馥居陶瓷有限公司江西景德镇333000)摘要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萌生于明末,兴盛于清代中前期,绵延发展数百年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在工艺材料㊁工艺技法等工艺形式和色彩㊁风格等艺术形式上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表现,具有多彩性㊁装饰性㊁主观性等显著特征㊂关键词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表现形式特征中图分类号:T Q17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72(2023)12-0081-03中国山水画包括水墨山水画与青绿山水画两大类型㊂而在中国山水瓷画中,同样也包含了青绿山水瓷画类型㊂中国山水画中,水墨山水画占有巨大的优势,而在釉上彩山水瓷画中,青绿山水瓷画则居于主导地位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以其华美绚丽的艺术美感,在中国山水瓷画中独树一帜,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鲜明独特的特征㊂1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历史发展概况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概念,借用于青绿山水画的概念㊂青绿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的鼻祖,系以矿物质颜料石青㊁石绿为主色调的中国山水画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则是采用釉上彩颜料,以瓷为载体,以青色和绿色为主色调,是对青绿山水画的模仿㊁移植和再创造㊂从色彩上来看,青绿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早已突破了青色与绿色束缚,泛指水墨山水画㊁浅绛山水画之外的着色山水画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也是如此,在主色调上并不限于青色㊁绿色,系墨彩㊁浅绛彩山水瓷画以外的加彩山水瓷画㊂虽然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借鉴于青绿山水画,但是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历史发展轨迹与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轨迹是大不相同的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兴起远晚于青绿山水画㊂青绿山水画在唐代已经达到高度成熟,而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萌芽则晚至明代末年㊂从青绿山水瓷画的源头来看,唐代长沙窑中已经出现了高温褐彩和绿彩描绘的山水瓷画,可以看作是青绿山水瓷画最早的源头㊂而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形成与兴起显著滞后,受制于釉上彩工艺的发展水平㊂釉上彩产生于宋金时期的红绿彩,但彼时并未出现山水瓷画类型㊂釉上彩山水瓷画直至明代末年才得到兴起,主色调为红彩㊁绿彩,蓝彩则采用釉下青花替代,因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㊂清康熙后期,釉上彩工艺取得了巨大进步,形成了真正的釉上五彩㊂釉上五彩工艺的成熟,为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㊂在清康熙时期,成为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兴起与成熟时期,釉上蓝彩的发明使康熙五彩山水瓷画的青色表现不再依赖于青花㊂清康熙五彩青绿山水瓷画线条勾勒严谨,色彩鲜明而不失清雅,显然出于对当时宫廷青绿山水画的模仿㊂清康熙晚期出现了两种新的釉上彩工艺类型,即珐琅彩和粉彩㊂这两种新型釉上彩工艺的出现,将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发展推向了最高峰㊂清雍正时期,珐琅彩和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兴起,特别是粉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兴起宣告了五彩青绿山水瓷画主流地位的终结㊂珐琅彩与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借用了西画表现手法,描绘更为细腻精致,线条工细㊁色彩华美而富有层次感,能够完整地再现与移植宫廷青绿山水画㊂清乾隆时期,珐琅彩㊁粉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发展达到巅峰,在风格上与清代流行的袁江㊁袁耀的青绿山水画风格基本一致,色彩绚丽,充满了富丽堂皇的宫廷气息㊂清代末年,浅绛彩山水瓷画风行一时,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则被边缘化㊂民国中期,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再度崛起,并涌现了一批名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 珠山八友 之一的汪野亭㊂民国新粉彩青绿山水瓷画不同于清代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其继承了清末浅绛彩瓷画㊃38㊃(陶瓷文化)2023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作者简介:吴志明(1990-),本科,江西省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为传统瓷器与当下瓷器的生活方式㊂的艺术风格,色调清新雅致,意境疏远萧瑟,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㊂进入当代以后,粉彩青绿山水瓷画仍是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主流,不过在新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在风格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㊂建国初期,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出现了许多贴近生活的以乡村为表现内容的作品,成为特定时代的独特印迹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粉彩青绿山水瓷画进入到现代革新发展时期,不少作品引入了新的现代艺术理念与创作手法㊂与此同时,新彩青绿山水瓷画以其便捷而色彩丰富的优势也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极富现代感的实验性青绿山水瓷画作品㊂如以徐子印㊁李林洪㊁潘凯声等为代表的新彩青绿山水瓷画作品㊂如今,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还在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手法得到运用,进入到空前繁荣发展的新时代㊂2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表现形式2.1工艺表现形式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属于青绿山水瓷画的重要类型之一㊂它与其他青绿山水瓷画最大的差异即在于工艺材料的不同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所采用的釉上彩颜料属于低温颜料,系采用800ħ左右低温烧成,而釉下五彩㊁高温颜色釉等类型的青绿山水瓷画则采用的是高温釉彩,系1300ħ左右高温烧成㊂与高温釉彩青绿山水瓷画相比,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颜料附着于釉上,显得清新明快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又因工艺颜料的不同而分为许多类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五彩㊁珐琅彩㊁粉彩㊁新彩等多种类型㊂五彩又称为硬彩,而粉彩又称为软彩,二者相比,五彩青绿山水瓷画显得色彩更为鲜艳,而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则显得比较粉润柔和㊂珐琅彩青绿山水瓷画与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工艺特性相近㊂新彩青绿山水瓷画颜料种类最为丰富,色彩表现力很强,与其他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相比,显得平滑光洁㊂不同种类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由于工艺特性的差异,在工艺技法上也是大不相同的㊂五彩青绿山水瓷画主要采用的是单线平涂的工艺技法,线条刚劲硬朗,色调上缺乏层次感㊂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则不同,线条非常纤细柔和,采用玻璃白打底进行色彩的层次晕染,使画面产生较为强烈的层次感与立体感㊂与五彩㊁粉彩相比,新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工艺技法最为丰富多样,它几乎不受到工艺材料的限制,没有五彩㊁粉彩的技法程式束缚,可以自由灵活地采用各种技法,包括泼彩技法的运用㊂2.2艺术表现形式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核心在于色彩表现形式㊂五彩是中国本土产生与兴起的釉上彩类型,富有非常浓郁的民族色彩,因而五彩青绿山水瓷画在色彩表现形式上最具有民族性特点,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色彩观㊂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基本理念是 五色观 ,对纯正的色彩情有独钟,五彩青绿山水瓷画艺术的色彩表现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单纯而热烈的色彩审美观,呈现出鲜明的中国民间色彩趣味㊂珐琅彩㊁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则是受到西方绘画影响下而产生的,因而在色彩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中西合璧㊂一方面,珐琅彩㊁粉彩青绿山水瓷画色彩表现建立在传统的五彩青绿山水瓷画色彩表现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珐琅彩㊁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又吸收了西方的色彩表现观念,色彩上富有明暗层次的变化㊂新彩青绿山水瓷画在色彩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一方面,大多数新彩青绿山水瓷画所采用的是与粉彩类似的色彩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新彩青绿山水瓷画还可以借鉴西方油画艺术中的色彩表现手法,如采用类似西方风景油画的表现形式或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的色彩形式㊂从艺术风格表现形式来看,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大致可以分为工笔性㊁写意性和工写兼备性三大类型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中的不少作品采用的是工笔性风格,这是一种传统的风格表现形式,清代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基本都采用工笔风格,以大青绿风格为主;当代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工笔性风格中则有一些属于高度写实性的风格,系借鉴了西方写实主义风格表现㊂写意性风格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主要兴盛于当代㊂当代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中的不少作品,特别是新彩作品,采用写意性的表现手法,甚至采用泼彩的大写意手法,追求一种文人审美趣味㊂工写兼备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类型也就是小青绿类型,兼具了工笔与写意的风格表现,民国时期汪野亭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即属于此类㊂这类风格在当代表现颇为普遍,属于彩墨风格的山水瓷画,兼具了水㊃48㊃陶瓷C e r a m i c s(陶瓷文化)2023年12月墨与青绿之美㊂3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特征3.1多彩性丰富多样的色彩是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主要特征,是与其他釉上彩山水瓷画类型的主要差异㊂釉上彩山水瓷画除了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类型以外,还包括墨彩山水瓷画以及浅绛彩山水瓷画㊂墨彩山水瓷画是主要采用釉上黑彩描绘的山水瓷画,清代康熙时期开始即已出现,是一种类同于水墨山水画的瓷画类型,主要色调只有单一的黑色㊂浅绛彩山水瓷画则主要采用的是赭石㊁青色,用色非常浅淡,远不及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所采用的色彩丰富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中,五彩青绿山水瓷画的色彩较少,但通过巧妙的搭配而形成鲜艳的色彩感受㊂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则将五彩和珐琅彩的色彩融合运用,同时采用了晕染的手法,因而较五彩青绿山水瓷画色彩更为丰富细腻㊂新彩青绿山水瓷画是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中色彩最为丰富的类型,可以满足山水画面的各种色彩需求㊂3.2装饰性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具有工艺美术的属性,而工艺美术的最大特征之一即是装饰性,因而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还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特征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装饰性特征是与多彩性紧密联系的,多样的色彩以及多色之间的搭配能够使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产生强烈的装饰性效果㊂除了色彩的丰富与搭配组合以外,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创作者还常常采用开光式的构图方式来加强装饰性效果㊂开光构图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以清乾隆时期为最多,在各种形状的开光内描绘釉上彩青绿山水画面,开光外则描绘丰富的装饰图案,装饰性效果非常强烈㊂还有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创作者则采用综合装饰的手法,将青花㊁高温颜色釉㊁雕刻等表现手法结合运用到创作当中以增强装饰性效果㊂3.3主观性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虽然也有较强写实性的作品,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特征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创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不是依据于客观自然山水物象,而是依据于主观的想象,再加上个人情感,从而使作品产生鲜明的主观性特点㊂从五彩青绿山水瓷画开始,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即并不追求所表现物象的真实性,而是具有抽象㊁概括特点的主观性表达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创作者更注重于主观性的艺术创造,作品中所营造的画面往往是一种理想化或想象化的主观图景㊂正是由于主观性的存在,使当代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性化风格特色㊂4结语与中国青绿山水画相比,中国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形成与发展要晚得多㊂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萌芽于明末时期,清康熙时期趋于成熟,历经数百年发展而绵延不息㊂从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历史演变来看,对中国青绿山水画借鉴与模仿是重要的推动与促进力量㊂改革开放以后,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开始发生许多新的变革创新,而本体语言的觉醒可以说是重要的革新方向之一㊂随着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本体性的持续发展,相信在未来必将完全摆脱中国青绿山水画的影响而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新路㊂参考文献[1]何靓,秦俊.论汪野亭新粉彩山水瓷画的地位与影响[J].中国陶瓷,2011(8):67-68.[2]陈思.当代青绿山水瓷画创作理念与意义研究[J].景德镇陶瓷,2015(6):22-23.[3]徐茂林.当代青绿山水瓷画审美特色[J].陶瓷研究, 2020(1):111-112.[4]章嘉怡,钟山.论陶瓷绘画中青绿山水创作理念与创新[J].北方文学,2017,32:154-156.[5]胡艺钗.青绿山水风格的现代化[J].美与时代(中), 2023(10):42-44.[6]班羿霖,王小丽.青绿山水国画艺术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包装,2023(9):114-117+121.[7]龙忠,陈丽娟.隋唐时期敦煌壁画中山水画的嬗变 以弥勒经变为例[J].中国美术研究,2023(2):34-38+ 48.[8]高亮兴.青绿山水对陶瓷装饰创作的影响[J].陶瓷研究,2023,38(4):130-132.㊃58㊃(陶瓷文化)2023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浅谈如何画好陶瓷上的山与水

浅谈如何画好陶瓷上的山与水作者:刘旭东来源:《景德镇陶瓷》2016年第03期摘要:本文试从布局、点与线、料的运用以及写生等对如何画好陶瓷上的山与水叙述了自己的看法,以期综合了解陶瓷山水画的艺术美。
关键词:布局点与线料的运用写生一、布局人们都知道,不管是什么画类,无论是西方的油画、素描,还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工笔、写意,还是中国亘古有之的书法,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布局。
西方画往往会用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更好地体现它的整体感和突出感。
中国画则讲究留白,所谓留白,就是将其主体物在作画之前就考虑安放到什么位置,从而留白表现空间感和虚实感,我们作山水画时,首先会考虑到整个画面的布局,而不是完全依照一个特定的场景去画。
有人曾经说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点跟中国的写意山水画有点相同。
正因为我们是依照一个特定的场景进行自己主观的想象和抒发感情而去创作这幅作品,所以中国写意山水画中充分包含了作者的一些情感、内涵在里面。
在中国写意山水画的布局中,有的地方重且密,是为了突出主体物在整个画面中极为重要的目的;有的地方用次于主体物的淡料去描绘,这是为了跟主体物的虚实结合,相衬而出;而对于有的地方索性不画,让其和主体物和次体物产生共同的虚实效果。
通过这样的布局就很好地确定了整个画面的虚实效果。
还有一点,就是点景的效果,比如说这个地方看起来有些空,那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显得空的地方画上一棵小树或者一颗石头或者其他什么的,这个要依据作者的主观审美判断去决定;又比如我们觉得这个地方与另外一个地方的虚实感觉没有拉开,那就可以在那个你认为需要实点的地方按照之前的纹路再用重料加上一笔,这样就拉开了相近色之间的明暗对比的关系。
前面说到中国写意山水画的布局可以有作者的一些主观思想在里面,所以不要求所画的和你所看到的某件东西一模一样,既然我们称之为写意山水画,其重点在于写意这两个字,所以我们看到的山和水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去缩小或者放大、或者改变一点形象。
浅谈传统山水技法在陶瓷上的发展和应用

画 ,它 搏 采 了纸 本 中 国画 之 长 ,融 汇 贯通 ,具 有独 特 技 法和
特 殊 的艺 术效 果 。
行调 配 ,调 出我 们所需 要的画 面色彩 ,继而 完成画面 。
创 作釉 下 青 花 的画 面 多用 线条 ,而且 浓 淡 相等 ,由于 只 有一 当 代 陶 瓷 山水 艺 术 家技 法 多 为釉 下 青花 山水 和粉 彩 山 水 ,工
笔 法 大 都 勾 线 描 绘 ,色 彩 以 浓 淡 的 层 次 表 现 。 写 意 法 气 势 洒
种 颜 色 ,故 不易 表现 深 远 的景 色 。青 花 画树 亦 多画 春 夏秋 冬 长 叶 的形 态 ,用 枯枝 叶落 容易 使 画面 单 调平 淡 ,且 难 表现 。
脱 ,画 面颇 有生 气 。
【 参考 文献 】
4 、结语
现代 山水 具有 自身 的鲜 明 的个 性特 征 ,它开 拓 了陶 瓷艺 术 新
[] 德镇 陶瓷艺 术精 品鉴 赏一青花 釉里 红, 1景 斗彩. 海 :上 海书画 出版 上
社, 0 2 2 0
『] 2 张学文 . 德镇 陶瓷综 合装饰 艺术 发展综 述 上海 :上海书 画 出版社 景
由 于 ld 7的技 术 成 熟 科 技 含 量 高 ,所 以 它 具有 节 能 、寿 命 e'  ̄
变 。审 视高 等 艺 术院 校 的教 育途 径 、手段 ,主要 通 过 学生 动 手能 力 的训 练 ,提升 学生 的 创 造手 段 ,提 高 认知 、观 察 、表 现 事物 的 能 力 ,以及 审 美 能力 、掌握 事物 的协 调能 力 ,具 备 扎 实 的专 业 基础 。引导 学 生打 破 传统 树 立一 个 全新 的观 念 , 加 强 和提 高 用理 性 和科 学 的态 度 分析 问题 的能 力 ,学 会 多 方 位 的 思考 ,将 当代 艺 术的 观念 融 入 陶艺 创 作之 中 ,深 入 分 析
浅谈陶瓷山水、花鸟绘画创作特点

山水 画创作过程 中 ,始终离开 “ 墨”。一 幅好 的陶瓷 山水 画
作 品 无 不 在 用 笔 、 用 墨 、 用线 、 用 水 方 面 有 高 妙 之 处 ,在 画 面 上 显 现 出 浓淡 干 湿 变 化 , 即 “ 干 裂 秋 风 润 含 春 雨 ”。 笔 墨 是 为表 现 对 象服 务 的 ,要 自然 形 成 。
吴素华 ( 素华 瓷艺 景德镇市 3 3 3 0 0 0 )
陶瓷绘 画是 陶瓷装饰中 的一部分 ,它是将 中国画的艺术
形 式 在 不 同 造 型 的 陶 瓷胎 体 上 进 行 装 饰 ,主 要 方式 是 采 用 陶
的羊 毫笔 、油 料笔 、鸡狼羊 毫扁笔等等。而颜 色的浓淡变化 是通过运笔来达 到的。 可以说画笔是陶瓷创作 的灵魂 ,笔触 的变化重于 颜色的
和 审 美 观 ,注 重 “ 境 的营 造 ” 。 陶 瓷 绘 画 艺术 中 的 意 与 境 、 情 与景 具 有 一定 的 关 系。 他 们 是 心 与 物 的 关 系 。 2 . 笔 墨线 条 : 陶 瓷绘 画 的 灵魂 从 笔 墨 入 手 ,也 是 欣 赏 陶瓷 山 水 画 时 需 注 意 的。 在 陶 瓷
画。陶瓷 山水 画不讲 求描绘而是删繁就 简 ,对不需要 的旁枝
末节 ,大 胆 简 化 , 留 有 空 白 ,更 富有 想 象 力 。 陶 瓷 山水 画 ,
但在 陶瓷山水画的创作 中切 忌追 求笔墨 ,而放松对 自然 对 象的表现 。在 陶瓷 山水 画中 ,画笔的种 类繁 多 ,釉下 的就 有 分水笔、 写画笔、调料笔 、画笔、 中羊 毫等 。釉上彩 的笔 就 更多 ,如 画粉 彩的有 画笔 、彩笔、洗笔 、填 笔等。新彩用
浅论陶瓷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与创作

求 完 全 逼 真 写 实 ,亦 可 适 当 在 画 中体 现 画 者 情 绪 。 在 大 自 然 中 对 景 写 生 , 可 以 认 识 万 物 的 形 态 和 生 长 规 律 , 了 解 山 石 、树 木 、 云 水 、 流 泉 、 房 屋 等 存 在 状 态 、 形 体 结 构 及 它 们 之 间 的 依 存 关 系 , 能 培 养 我 们 深 入 细 致 地 观 察 对 象 和 表 现 对 象 的 能 力 。 生 活 是 创 作 的 唯 一 源 泉 , 我 们 要 创 作 出 好 的作 品 , 只 有 通 过 写 生 的 不 断 深 入 , 要 知 道 写 生 的 意 义 不 仅 仅 在 于 对 自然 景 物 的 临 摹 和 形 色 的 把 握 , 而 是 要 “ 外 师 造 化 , 中 得 心 源 ” , 就 是 说 通 过 对 大 自 然 的 长 期 观 察 、 体 味 , 领 悟 大 自然 的 精 神 , 完 成 自然 物 态 与 笔 墨 结 构 的转 换 , 这 也是 陶艺家 步入 艺术殿 堂 的阶梯 。通过 写生来积 累素 材 , 锻 炼 技 艺 ,不 仅 可 以 从 大 自然 取 得 滋 养 ,还 可 以 从 思 想 、 情 感 、 气 质 上 获 得 大 自然 的 陶 冶 , 这 对 我 们 学 习 陶 瓷 山水 画 的 学 者来说尤为 重要 。 写 生 不 光 是 拿 起 笔 画 画 和 搜 集 素 材 的 过 程 , 而 是 要 通 过 写 生 让 自 己更 好 地 表 达 意 境 , 让 自 己 深 入 其 境 的进 行 作 画 。 要 想 画 好 山水 画 , 就 先 做 大 自然 的 学 生 。 陶 瓷 山水 画 的 描 写
漫谈陶瓷釉上彩风景写生画技法

1 构 图与取景
在进行陶瓷风景 画创作 时 , 比较理 想 的载体是 瓷版 , 当然 白胎瓷瓶也可 , 但瓷瓶 是 曲面的 , 在作 画 时没有 平面 的瓷版方
写生色彩 的精华 , 它可表现 出最细微 的色彩关 系。最后是确定 调性 , 是什 么调子多凭主观。另外 , 坚持整体 观察 , 还能帮助我 们 始终保持在光源色 、 固有色、 环境 色三者整 体联 系中画 出色 彩关系 , 避免局部地 、 孤立 地观 察色彩 。画前看后 、 画左 看右 、 画上看下 、 比着 看 、 对 同时 看 、 速看 等这 些 方法都 是捕 捉 色 快 彩、 抓住整 体色彩 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具体的陶瓷写生 过程 中应 首先画天空 , 因为天空的色彩 与云雾 , 是瞬间万变 的, 有的还需 用记 忆才能捕捉 住, 若稍一迟 疑, 就会时过境迁 , 只好望天 兴叹了。因为天空 的色彩 , 它直接 反 映在景物上 , 是构 成画 面色彩基 调的重 要组成 因素之一 , 如 早、 晚的霞光 和碧蓝 的天空色彩对 景物色调 的影 响是多么 的强 烈 与不 同。再 是因为景物 中参差不齐 的树枝等画上去后 , 再去 补 天空 , 那就费力不 讨好 了。再 由于天地 交界处 便是远景 , 远 景较虚 , 色彩与天空 相近 , 正适 于在画天 的色彩 将干未 干时 画 远景 , 易取得协调与深远感 。当然 , 如果景物较整 体, 天空色彩
段利用开合 、 疏密 、 让 、 挪 正奇等 方法 营造新 颖独特 的构 图来。 要学会取舍 , 没有用的景物要去掉 , 只有这样 构 图, 才能使造型 与装饰达到和谐 统一 、 有机结合 , 使之成 为一件完美 的艺术品。 考虑好上述 因素 , 可以开始进行写生创作 。 就
浅谈陶瓷粉彩山水画的艺术创作

略 带 倾 斜 之 势 , 而 画 中 往 往 作 大 的 斜 驶 ,取 其 动 势 。 均 衡 变
化 。 景 物 的 高 低 、大 小 、 虚 实 、疏 密 、 轻 重 、主 次 、 上 下 、 左 右 要 求 均 衡 妥 贴 而 又 有 变 化 , 不 使 对 称 呆 板 。 令 人 注 意 的 东
《 蒜 乱 免》2 1 1 年第1 ( 0 期 总第1 期) 1 3
浅谈 陶瓷粉彩 山水 画的艺术创作
赖德春
( 景德镇市陶 瓷研 究所 )
陶 瓷 粉 彩 山 水 画 是 颇 具 观 赏 性 的 一 种 画 种 。 陶 瓷 粉 彩 山 其 中 ,粉 彩 山水 瓷 画 的 构 图 布 局 , 与人 物 、 花 鸟 瓷 画 相 比 , 不
西 , 如 建 筑 物 、 桥 梁 、 船 只 、 人 及 动 物 等 面 积 虽 小 , 分 量 却
贵 ,它 画 出 来 的屏 风 稀 有 又 珍 贵 , 作 品 大 方 又 漂 亮 。 随 着 陶 瓷 重 ; 山 石 云 林 水 波 , 面 积 虽 大 而 分 量 却 较 轻 , 如 左 边 一 片 树 技 术 的 进 步 ,颜 色 釉 与 白胎 的 结 合 , 雕 刻 、豆 青 、 青 花 、 开 光 林 ,右 边 远 山一 抹 , 加 小 舡 即 可 平 衡 。 再 如 近 处 疏 林 , 观 阁 小
一
布 局 对 一 幅 陶 瓷 山水 画尤 为 重 要 。要 能够 充 分 运 用 构 图布 局 的 方法,使画面的构图布局十分合理。 构 图 布 局 同 写 文 章 一 样 , 段 落 结 构 、 组 织 安 排 , 要 有 一 个 统 一 的构 思 。 眼 前 的景 物 , 只 是 一 个 局 部 , 而 一 幅 画 ,则 应
浅论陶瓷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与创作____

28浅论陶瓷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与创作陆 娜(湖北经济学院艺术系)陶瓷山水画是颇具观赏性的一种画种,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具有装饰性。
陶瓷山水画包括釉下山水、釉上山水、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斗彩、综合装饰山水画等种类。
它以釉下青花钴料或釉上新彩、粉彩颜料为主,以水或油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它依附在陶瓷形体上,并和陶瓷造型取得和谐一致,不但显示瓷画山水的美感,而且充分显示而不是掩盖陶瓷的材质美。
陶瓷山水画艺术,它博采了纸本中国画之长,融会贯通,具有独特技法和特殊的艺术效果,也是先辈陶瓷工艺工作者们聪明智慧的结晶,是辛勤耕作,努力实践的成果。
一、中国山水画来源中国山水画从隋朝就开始出现。
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化,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括进江山万里;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化,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则运用远近山的形态浓淡对比,画出立体,山谷深邃的效果。
从古代起,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是必须有人或建筑出现在画上,这幅画才显出生气;从唐朝开始,中国的山水画开始分为南、北两派,北派的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他发明的大斧劈皴法,画中重用色彩,浓墨点苔上也用鲜亮的石青敷色,非常适合表现北方阳光灿烂、峭壁高耸的山峰。
宋代的画家张择端、李唐、马远、夏圭等继承了他的风格,形成一种派别。
南派以被评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著名诗人王维为滥觞,运用披麻皴和宋代画家米芾发明的雨点皴或叫米点皴,多用墨色少用颜色表现蒙蒙细雨中的江南丘陵,后来发展到只用墨的水墨山水,王蒙、倪瓒等画家发展形成了南派风格。
从明代后期到清朝时,山水画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格式套路,画家不再观察自然,从临摹古画技巧入手,随意摆布画中的构图,虽然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花鸟画和人物画的大师,但山水画的发展停滞不前,《芥子园画传》更将山水画变成一种八股。
直到近代,山水画又重新发展,新一代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作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浅谈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与技法

浅谈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与技法陶瓷釉上彩,在陶瓷制造中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工艺。
它能够通过在陶瓷表面采用不同材质的色彩进行图案或文字绘制,以达到装饰或者标识的作用。
下文将从工艺与技法、彩料、装饰方法和应用领域四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一、工艺与技法陶瓷釉上彩,在陶瓷制造中需要先将原有的陶瓷制品进行釉烧。
待制品表面涂覆均匀的釉料,然后在釉面上绘画或拓印。
在绘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线条或图形的精细,各种色彩应该清晰明亮,而且能够在釉层之上形成一层覆盖。
陶瓷釉上彩的技法非常复杂,具体分为直接绘画法、雕刻法、拓印法和镂雕法等。
其中,直接绘画法的流程较为直接,只需要在已经涂覆好釉料的瓷器上使用笔刷将彩料的颜色绘制出来即可。
而雕刻法是在釉面上进行模拟雕刻,绘制出立体感较强的图案。
拓印法比较常见于生产型的工艺生产中,将制好的油印或其他镂版印章拓印在陶瓷釉面上。
镂雕法则是通过在釉层表面雕刻不同深浅和形状的沟槽和凸起来形成平面或立体的图案。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在操作时掌握好各种工具使用方法和彩料涂敷的先后顺序。
二、彩料彩料通常是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钴等300多种矿物和化合物,它们不仅颜色丰富,而且耐烧和化学稳定性较好,是目前制作陶瓷釉上彩的主要原料。
此外,还有通过添加不同金属离子、硅、钠、钙等离子制得的无铅和低温彩料。
在釉烧或者后处理过程中,不同彩料的化合变化与缺氧还原等氧化还原反应会影响色彩的发展和质量。
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先将各种彩料反复试验,以便找到最优化的比例和工艺参数。
三、装饰方法陶瓷釉上彩的装饰方法种类繁多,通常分为各类图案和文字。
比较常见的是婚庆纪念、喜庆图案、各种集市文字、国画、现代图案等等。
在彩绘的过程中,通常会把图案、图形和文字分成各个部分,分别进行设计、涂抹和烧制,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彩料的特性。
首先,需要对图案进行设计,设计出需要的彩绘元素和彩色变化。
然后,根据设计好的方案,把涂料采用不同的颜色涂抹在陶瓷表面上,以达到整体的明亮和动感。
陶瓷山水情——浅谈中国山水画在陶瓷新彩创作中的运用

例 。 到 了 宋 代 , 陶 瓷 发 展 到 鼎 盛 时 期 , “宋 瓷 ” 也 是 闻 名
成 的 绘 画 作 品 。魏 晋 南 北 朝 是 卷 轴 画 的 滥 觞 期 ,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中 国 画 出 现 了 。 陶 瓷 的 起 源 远 早 于 中 国 画 , 在 商 朝 殷 虚 的 遗址 中挖 出的陶片 、陶罐 包括 很多种 款式 ,有 灰陶 、黑陶 、
熙 、 雍 正 、 乾 隆 三 代 , 因 政 治 安 定 , 经 济 繁 荣 ,皇 帝 重 视 ,
《 尊 缸曲免》 0 年第1 卷第3 ( 第 2 2 8 0 8 期 总 11 期)
・7 3・
陶瓷 山水情
— —
浅谈 中国山水画在陶瓷新彩创作 中的运用
陈金生
中 国艺 术 文 化 源 远 流 长 ,其 中 , 中 国 画 占 了重 要 位 置 ,
彩 或 细 致 的 表 现 方 面 发 展 , 绘 画 手 法 力 求 精 练 ,细 描 匀 染 ,
三 、 中 国 山 水 画 在 陶 瓷 新 彩 中 的 运 用
新 彩 原 名 叫 “洋 彩 ” , 解 放 以 前 新 彩 所 用 的 色 料 和 表
二 、 陶 瓷 装 饰 艺 术 的 发 展
隋 唐 朝 时 期 , 杨 坚 篡 北 周 并 南 陈 , 统 一 中 原 , 改 国 号
现 技 法 都 由外 国 输 入 , 描 绘 的 纹 样 也 模 仿 西 方 ,作 品 粗 糙 , 技 术 不 高 , 解 放 后 , 经 过 一 系 列 的 革 新 和 研 究 ,现 在 我 国 不
浅谈色釉山水画的认识与实践

感 性 , 艺 术 才 会 具 有 这 么 大 的 魅 力 , 才 会 构 成 一 个
66 C R C S U ISJ R A E AMI T DE OU N L
高姆跑坛
精 神 家 园 的 内在 张 力 和 丰 富 的 图 景 。 艺 术 .生 活 有 着 紧 密 关 系 , 它 离 不 开 生 活 , 它 来 5 - - 源 于 生 活 却 又 高 于 生 活 。 唐 代 诗 人 李 商 隐 的 “ 游 乐
誊 高崤论坛
浅 谈 色 釉 山 水 画 的 认 识 与 实 践
Re i i g an r tc n h ol a e a s ap ai tn al n d p ac i i g on t e c orgl z d l nd c e p n i g z
● 余水贵
寻 找 语 言 资 源 与 风 格 的 生 长 点 , 并 以 开 放 性 的 吸 收
与表 现 创 造 有 别 传 统 的 新 样 式 , 以 达 到 具 有 王 代 人 见
的审 美情 趣和 艺术 的表 现 力 。
一
、
生 活 是 创 作 的 源 泉
色 釉 山 水 画 所 体 现 的 是 人 与 自然 的 审 美 关 系 , 是 人 对 自然 山 水 审 美 认 识 的 绘 画 形 式 表 现 , 它 不 仅 表 现 山 川 丘 壑 的 自然 之 美 , 也 表 现 了 陶 艺 家 在 领 略 自然 、 体 验 自然 、 感 悟 自然 的过 程 中 与 自然 契 合 的 灵性与心 境 。 此 , 每 个 人 的 生 活 经 历 不 『 , 对 于 酉 J
视 生 命 体验 和 表 现 自我 生存 空 间意 识 上 以及 在 思 考 深 度 , 画 材 选 择 和 表 达 方 式 的 不 , 于 是 才 会 有 千 差
浅论陶瓷山水画的创作手法和意境

画 家 层 出 不 穷 , 作 品 丰 富 多 彩 , 蕴 含 着 中 华 民 族 文
化 传 统 、 艺 术 哲 理 和 美 学 思 想 , 丰 富 了 我 们 历 史 文 化 与 现 实 生 活 。 隋 、 唐 两 代 的 水 墨 重 彩 、 两 宋 的 工 笔 极 致 和 兼 工 带 写 意 的 初 创 、 元 代 笔 墨 法 山水 画 带 来 的 繁 荣 、 在 明 、 清 两 代 已达 空 前 鼎 盛 , 对 现 代 山 水
画 的 发 展 产 生 了深 远 的 影 响 。 陶 瓷 绘 画 正 是 伴 随 着 中
国 画 的发 展 而 发 展 , 从远 古 的刻 划 、 点 彩 、褐 彩 发
展 至 元 代 的釉 下 青 花 , 明 代 发 明 釉 上 彩 材 料 和 釉 上 彩 装 饰 , 清 代 创 新 的 釉 上 五 彩 和 粉 彩 , 为 陶 瓷 山 水 画 的 发 展 奠 定 了 坚 实 基 础 。 清 末 民 国 时 期 由 于 文 人 画 家 的 参 与 , 釉 上 彩 山 水 画 大 行 其 道 , 同 治 时 期 开 创 的 浅 绛 彩 山水 画 , 代 表 釉 上 彩 技 法 的成 熟 ; 现 代 陶 瓷 艺
技 术 手 法 可 以 说 展 现 得 _ 尽 致 。 因 此 , 从 一 定 意 j 、 林漓
义 上 来 说 , 陶 瓷 山 水 画 的 发 展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折 射
出中 国 山水 画 的艺 术成 就 。
狗 马 ” 由此 看 出 , 当 时 的 山 水 画 已经 与 人 物 画 相 提 。 并 论 并 具 有 更 强 的 生 命 力 , 并 且 已初 步 从 人 物 画 的 陪
山 水 画 的彩 绘 艺 术 发 挥 到 新 的 艺 术 水 平 , 创 作 出 一 大
论陶瓷釉上泼彩山水之绘画艺术

论陶瓷釉上泼彩山水之绘画艺术作者:翟彬绪来源:《丝路艺术》2017年第03期摘要:陶瓷釉上泼彩山水是先将陶瓷特种油料颜料在小碟中调至所需要的色相及浓度,然后泼洒在画面上,利用其自然流淌渗化的性能,形成画面的大体结构,再利用色彩渗化的形迹和肌理效果,用笔整理、补充成为完整的作品。
因此这种画法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往往需要根据色彩落瓷后的效果灵活地调整画面。
但泼彩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并不是盲目地在瓷器上乱泼一气。
而是作者必须对画面的艺术形象有所构思,什么部位泼什么色彩,怎样泼,需要达到什么效果,以后整理成什么形象,心中都要有所准备。
关健词:陶瓷釉;山水;绘画艺术引言在当代,釉上彩中出现最频繁的就是新彩了。
新彩由于颜料最开始来源于西洋,因此又曾被称作为“洋彩”,从欧洲进口的这种色料因为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在窑中的高温气氛下,会产生物理、化学的一系列反应,出产瓷器颜色与使用的颜料颜色基本一样,因此大受追捧。
最早这种颜料从光绪时期传入我国,解放后,经过一系列的革新和研究,现在我国不仅能自己生产各种颜料而且在表现技法上,吸收我国传统绘画的画法,形成了我国独有的“新彩瓷”。
也是由于这种画法的兴起,使得“瓷上肖像画”进入大众视线。
陶瓷釉上泼彩山水表现技法在瓷画艺术中,无论是展现工艺与技巧,还是笔墨于瓷艺上的表达都是将作者的思维和追求融入作品中。
既继承了传统的构图与物像的表达,又发展了新的泼彩技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它具有原创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艺术性和收藏性。
充分体现了绘画的阳刚之美、含蓄之美、意象之美、抽象之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题材。
陶瓷釉上泼彩山水画洒脱自然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小溪小景,茅舍柳堤或是大山大河,风雨晴雪。
把大自然带给人们各种美的享受体现出来,包括令人激动或宁静,感觉空灵或振奋等等的绘画语言,很多艺术工作者包括笔者在内都认为泼墨泼彩山水画言简意赅,气韵生动,通古而不泥于古人,师自然而高于造化之上更能较好地表现山水的自然之美。
古今釉上彩绘山水画研究——以雍正和当下为例

古今釉上彩绘山水画研究——以雍正和当下为例摘要:釉上彩绘源于明朝,最具代表的就是明成化时期的斗彩。
至清朝后釉上彩绘则开始蓬勃发展:有五彩、粉彩、珐琅彩、墨彩、新彩等。
釉上彩绘的出现,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装饰工艺。
釉上彩绘最大特点是其颜色丰富多彩,且颜色发色稳定。
可以在瓷面上应用釉上颜料描绘花鸟、山水、人物等多种画科。
其中山水画装饰是釉上彩绘的代表装饰之一。
本文从古今釉上彩绘中山水画进行研究,通过对釉上珐琅彩山水、墨彩山水、新彩山水的山水画创作论述釉上山水画的发展。
关键词:釉上彩;珐琅彩;新彩;山水画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12—164—(03)Research on Ancient and Modern Glaze Painted Landscape Painting— Taking Yongzheng and the Present as Examples0前言 陶瓷釉上彩包括新彩、粉彩、斗彩、古彩、墨彩、珐琅彩、广彩等。
这类瓷的工艺程序大致是在素坯施釉经1300 ℃左右的高温烧成白瓷胎上进行绘画装饰,最后入窑经过大概700 ℃左右二次烧成。
在古代和当今的釉上山水画的创作领域中,为丰富作品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在装饰技法中应继承传统并理解创新。
因此,首先要考虑各种不同形状的陶瓷,陶瓷器型有花瓶、瓷板、杯碗、茶叶罐等等,不同器型装饰构图各不相同。
1雍正时期的珐琅彩作品山水碗 雍正珐琅彩赭墨山水碗可以说它代表了清代陶瓷最高的成就之一,珐琅彩实际上又可以称作瓷胎画珐琅,画珐琅是在清代的时候才出现的工艺类别,它是一个源自西方的舶来品,珐琅彩有什么特别,他是用有色的玻璃料经过提炼烧制,然后融合成的一种材料,不同的珐琅彩料之间可以作为融合或调配,这项技术获得之后,导致清宫画珐琅颜色变得非常的多样缤纷,这工艺受到了康熙皇帝极大的支持,使得其迅速发展。
雍正皇帝在位之后虽然只有十三年,但是他所推动的珐琅彩成就是非常高,本文先来讲这一件珐琅彩赭墨山水碗,从图1中可以看到它的胎底非常的薄透,瓷器体越薄,在窑里面烧造的时候就越有可能产生歪斜破损,或者说变形,但是这件作品非常的匀称,显示出陶工掌握了非常高超的烧制技术。
浅谈陶瓷粉彩山水的形成与发展

粉 彩 瓷 绘 艺 人 日益 增 多 。 在 传 统 粉 彩 的 基 础 上 变 化
美 , 让 作 品 更 富 有 现 代 气 息 和 时 代 的 语
彩 山水 与 时 俱 进 。
桂 英 、 王 锡 良等 等 他 们 摈 弃 过 去滞 后 与 时 代 的 陶 瓷
山 水 画 意 , 贴 近 生 活 师 造 化 、 融 古 今 , 饱 含 激 情 的 创 作 了 一 批 又 一 批 现 实 主 意 题 材 的 作 品 。 如 中 国 工 艺 美 术 大 师 王 锡 良 先 生 的 粉 彩 山 水 瓷 板 画 《 黄 山 云 海 》 作 者 以 浓 淡 相 宜 的 色 调 进 行 泼 写 , 充 ,
粉 彩 瓷 便 在 总 结 和 发 展 的 基 础 上 更 富 装 饰 性 和 繁 缛
富 丽 的 方 向 发 展 所 制 粉 彩 瓷 集 古 代 文 古 玩 器 物 之 大 成 融 西 洋 技 法 与 一 体 达 到 了 历 史 的 顶 峰 。 到 了 晚 清 道 光 、 咸 丰 年 问 也 即 景 德 镇 粉 彩 日渐 衰 落 直 到 晚 清
然 风 光 , 而 是 用 心 、 用 “神 ” 来 传 达 认 知 感 知 , 把 自然 山 水 之 美 , 逐 渐 升 华
绘 画品种 ,成 为景 德镇 艺术陶 瓷 绘 画装饰 的主 流 。
早在 2 0世 纪 5 0一 一 6 0年 代 我 国 文 化 艺 术 领 域 处 在 复 兴 与 巨 大 变 革 中 , 景 德 镇 就 有 一 批 年 轻 又 掌 握 精 湛 的 陶 瓷 山 水 技 艺 的 陶 瓷 艺 术 家 如 王 云 泉 、 汪
谈以水墨泼彩技法创作釉上山水瓷画的体会——从泼墨技法的产生说起

117谈以水墨泼彩技法创作釉上山水瓷画的体会——从泼墨技法的产生说起摘要:泼墨,是中国水墨技法之一,始于唐人郑虔、项容、王洽一门。
泼彩,是“以泼墨技法为基础,借用工笔花鸟画的‘撞水’、‘撞色’二法,并从西画中吸取营养而创造出来的新技法”,起于张大千。
我以水墨泼彩技法在瓷上创作釉上山水画,注重加入传统素材。
努力精湛技艺,应心作画,大胆泼墨泼彩,精心收拾,是我的创作体会。
关键词:釉上彩;山水画;泼墨;泼彩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0) 04—117—(03)On the experience of creating landscape porcelain painting on glaze with the technique of splashing color with ink——On the production of ink splashing techniques 泼墨,是中国水墨技法之一。
新华词典解:“即多用水墨,笔势奔放,墨如泼出。
” 明•李日华在《竹嬾画媵》中解:“泼墨者用墨微妙,不见笔迹,如泼出耳。
”清•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解:“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
” 泼墨技法始于唐人郑虔、项容、王洽一门。
郑虔是唐代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在《宋•宣和画谱•卷五•人物叙论》里,郑虔名列“自吴、晋以来,号为名手者,才得三十三人”之中。
郑虔与泼墨技法的关联,无书明载,但可以从清•吴其贞在《书画记》卷四中评价郑虔的《渊明图》的一段话中推出,话曰:“画法精好,与梁楷所画无异,概楷祖此而然耶。
”话中意思是说,梁楷之法承于郑虔,我们都知道,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可是泼墨人物画的标志。
项容是郑虔的门人,唐代画家。
荆浩(五代后梁著名画家、北方山水画派之祖)在《笔法记》中对项收稿日期:2020-03-23. 修订日期:2020-03-24.作者信息:何秀何秀(景德镇市青少年宫陶艺中心,景德镇市,333000)Abstract: ink splashing is one of the Chinese ink painting techniques, which began with Zheng Qian, Xiang Rong and Wang Qia in the Tang Dynasty.Color splashing is a new technique created on the basis of ink splashing techniques, which borrows the two methods of "bumping water" and "bumping color" of meticulous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s, and absorbs nutrition from western paintings. It originated from Zhang Daqian.I use the technique of splashing color with ink to create landscape painting on glaze on porcelain,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adding traditional materials. It's my creative experience to work hard and skillfully, to paint with heart, to splash ink and color boldly and to clean up meticulously.Key words: glaze color; landscape painting; splash ink; splash colorHe Xiu((Jingdezhen Youth Palace Ceramics Center, Jingdezhen, 333000)第35卷 第136期 2020年04月陶 瓷 研 究Ceramic StudiesVol.35 No.136April .2020118容的画风有评论:“项容山人,树石顽涩,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
浅谈陶瓷釉上彩墨山水画

浅谈陶瓷釉上彩墨山水画叶凯【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年(卷),期】2019(053)007【总页数】1页(P41)【关键词】彩墨山水; 技法; 艺术审美【作者】叶凯【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釉上彩墨山水瓷画表现技法在瓷画艺术中,无论是展现工艺与技巧,还是笔墨于瓷艺上的表达都是将创作者的思维和追求融入作品中。
既继承了传统的构图与物像的表达,又发展了新的彩墨自然流淌的技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它具有原创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艺术性和收藏性。
充分体现了瓷画以其独辟蹊径的视觉价值和形式而拓展着绘画艺术,在肯定物镜既是心境亦是物镜的同时,重新诠释了艺术的恒久价值在于永远贵在创造,是不可多得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从技法来讲,我画陶瓷釉上彩墨山水的习惯是先用矿物质颜料纯黑做底色,有猪毛笔以水墨画的形式皴擦出大关系,如山水中的带金石味线条的山石等等再继续烘干处理直到冷却后再进行最精彩最过瘾最刺激的第二部,将陶瓷特种油料加玻璃白按比例容和的颜料在碟中调至所需要的色调及浓度,然后泼洒在画面上,先利用喷枪直冲打火机的冲力和火燃烧油料的流动性在我的把控中流动出自己想表达的肌理效果与艺术语言,再用毛笔调整局部。
因此这种画法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往往需要根据色彩落瓷后的效果灵活地调整画面然后烧制再进行调整和玻璃白与粉彩颜料叠加等干了之后再次进行二次烧制,如果效果不理想还需要第三次烧制等等这样同时也增加了创作难度性与破损风险性,所以釉上泼彩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并不是盲目地在瓷器上乱泼一气。
从艺术审美来讲,营造出了千姿百态的烟云效果和山势气韵,使得那如真似幻的抽象造型与客观上大自然的山岚云雾、云水飞动的具体形象有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构思完毕,时而大笔挥毫,时而细笔勾捺,一摸远山,一摸云彩,彩云山崖间飞流律动,如闻泉水叮咚;亦或是溪水潺潺,曲水流畅,松风徐来,如闻猿啼。
山下三五人家,炊烟袅袅,仙气袭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瓷 釉 上 山水 画 。 我 们不得不说釉上彩 。 单 从 字 面 上来 理 解 , 釉
上 彩 是 指 用 各 种 彩料 在 已经 烧 成 的瓷 器 釉 面 上 作 画 .这 种 已 经 烧 成 了的 瓷器 可 以是 白釉 瓷 、单 色 釉 瓷 。也 可 以是 多 色 彩
木 来 比 照 自己 .这 也 使 得 山 水 画 在 创 立 之 初 就 是 以表 达 画
摘 要 任 何 艺 术 的 创 作 都 是 一 种 文 化 现 象 的 象 征 和 代 表 . 陶 瓷 釉 上 山水 画作 为 国画 艺 术 与 陶 瓷 艺
术 的结合 . 其 本 身 的 出现 和 成 熟便 是 现 代 艺术 家 对 我 国 传 统 文 化 传 承 和 敬 仰 的最 直 接 表 达 方 式 本 着 对 陶 瓷 文化 的 敬 仰 与喜 爱 , 此 文 以个 人 多年 的创 作 实 际 出 发 . 以 自身 的创 作 经 验 为 例 , 主 要 论 述
而成 , 这 些 釉 上 彩 通 常 是 指 彩绘 瓷 、 彩饰瓷、 青花加彩瓷 、 五 彩 瓷、 粉彩瓷 、 白底 描 金 瓷 及 珐 郄 彩 等 。 釉上彩绘瓷 历史久远 。 在北齐武平六 年( 公元 5 7 5年 ) 范 粹 墓 就 曾 出 土相 当精 美 的 白彩 绿 彩 器 .在 许 多 晋 青 器 上 也 能
画 家 们 观 照 自然 、 阐 释世 界 和承 载其 观念 意义 的 一 种 重 要 方 式 。 中国 山 水 画 在 传统 上 按 画法 风 格 分 为 青 绿 山水 、水 墨 山
美 感的彩器仍要数 清代康熙 、 雍正、 乾隆的五彩及粉彩器 了 .
正是 这 一 时期 的釉 上 五 彩 及 粉 彩 为 陶 瓷釉 上 山 水 画 奠定 了坚 实 的基 础 . 使 得 釉上 山水 画真 正 地 能 与 陶瓷 相 结 合 . 发展 成 为
就有 了后 来 的寄 情 于 山水 , 用 这 大 自然 中 的一 山 、 一水 、 一草、
一
中 国山 水 画 作 为 独立 的 画种 登 上 历 史 舞 台 .发 展 至 今 已 历 经 一 千 多 年 的 时 间 .而 陶瓷 釉 上 山水 画是 在 我 国传 统 山 水
画 的基 础 上 . 并 随着 陶瓷 材 料 的进 步逐 步发 展起 来 的 . 说 到 陶
第4 6卷 第 3期
2 0 1 3年 0 6月
江
苏
陶
瓷
V o 1 . 4 6 , No . 3
J i a n g s u Ce r a mi c s
J u n e , 2 0 1 3
23
浅 谈 陶瓷 釉 上 山水 画 的创 作
刘 琴
( 《 风 清轩 》 书芬 陶 瓷艺 术 工作 室 , 景德镇 3 3 3 0 0 0 )
看 到 赫 彩点 饰 。 真 正 意 义 上 的釉 上 彩 器 始 见 于 唐 代 长 沙窑 . 以 绘 制 纹饰 而著 称 。 其 后 宋 代磁 州窑 将 这 一 工 艺 技 术发 扬 光 大 . 创 作 出 了许 多不 朽 的旷 世 佳 作 。 金 至 元 代 磁 州 窑 红 绿 彩 开创 了明代五彩瓷 的先河 , 到 了 明 代 中晚 期 的成 化 、 嘉靖 、 万 历 时
了 陶 瓷 釉 上 山水 的发 展 概 况 . 分 析 了陶 瓷 釉 上 彩 以 山水 画 为 题 材 的创 作 理 念 与 原 则 . 最 后 以个 人 的 视 角 对 陶 瓷 釉 上 山水 画创 作 表 达 了 自己 的看 法
关 键 词 陶 瓷 ; 山水 画 ; 釉上彩 ; 创作 ; 风 格
者 内心 情 感 , 追 求 人 与 自然 相 互 感 应 . 达到“ 天人合 一” 、 “ 物 吾
交融 ” 的境界 , 但 当时 的 画 风 尚未 从 人 物 画 中完 全 分 离 。张 彦 远在 《 历代 名画记》 中对山水 画曾提到“ 魏晋以来 , 其 画 山水 , 则群 峰之势 。 若 锢 饰 犀 栉 … … 或水 不 容 泛 。 或人大 于山 . 列 植 之状 , 则 若 申臂 布 指 ” 的不成熟情况 。 到 隋唐 时 这 种 情 况 就 不 复存在 了, 尤 其 是 从 唐 代 开 元 年 间开 始 . 中国山水画里出现 了
期, 五 彩 瓷 的制 作 达 到 了极 高 的水 准 。 但 是 真 正 精 细 且 又 具有
使 得 山水 画 进 入 成 熟 阶 段 , 结 束 了诞 生 这 门 艺 术 的全 部 过 程 。
山水 画 是 中国 画 的 重要 学科 之 一 .发 展 至 今 已 建 立 了一
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 有 其 自身 独 特 的 艺 术 风 格 和 审 美 情 趣 . 是
水、 浅 绛 山水 、 金碧 山水 、 小 青 绿 山水 多 年 陶 瓷 艺术 历史 的古 国 。 在 人 类 文化
两 大 派别 , 被 董 其 昌称 之 为 “ 南北两宗 ” , 以李思训 、 李 昭 道 父 子 为 首 的 北 宗 青 绿 山 水 一 派 .以 王维 为 首 的 南 宗 泼 墨 山 水 一 派, 两 者 契合 以至 于形 成 了多 种 的艺 术 风 格 与 艺 术 形 式 . 从 而
瓷. 然后经二次入窑 . 以6 0 0℃至 9 0 0℃ 的低 温 发 色 固 化 彩 料
1 中国山水画与陶瓷绘画艺术史
中 国 的 山水 画艺 术 形 成 于 中 国历 史 上 政 权 更 迭 最 频 繁 的
2 陶瓷釉上山水画的论述
2 . 1陶 瓷 釉上 山水 画发 展 梗 概
魏 晋南 北 朝 时期 .在 当时 文 人 志 士 面 临 着 身 体 和思 想 上 的双 重打击 , 他们不得不远 离朝政 、 退 隐 山林 , 过着 “ 采菊东篱 下 , 悠然见南 山” 的生活。 理 所 当然 , 这些文人需要精神寄托 . 所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