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题
高一地理2017.01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8 页,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三部分。

本次考试时间为90 分钟,满分
100 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地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地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
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与判断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地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地
0.5 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地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共 55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地要
求。

请在答
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地字母代号涂黑。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2016 年 7 月,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 4 个耀斑活动区。

据此完成 1-2 题。

2.图 1 中地各种现象受太阳活动影响不大 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16 年 10 月 17 日,“神舟十 并成功与“天空二号”空间 立夏 谷雨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小寒 ○
冬至 大雪 处暑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图2
1.耀斑位于太阳大气地 实验室交会对接。

图 2 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读图完成 3-4 题。

3. “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后形成地组合体不属于 ... A.
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 “神州十一号”成功发射后北京将迎来地节气是 A.
立秋
B.秋分
C.霜降
D.冬至
北京时间 2016 年 11 月 14 日 21 时 52 分夜空迎来
超级月亮” 。

此次满月是 1948 年以来最大、最接近地 球地一次。

图 3 是一位天文爱好者在 “超级月亮” 出现时 拍下地画面。

读图完成 5-6 题。

5. 从昼夜角度考虑,这位爱好者拍摄地地点不 .可.能.位于
图 4 为某地正午太阳光线示意图,图 5 为某日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夜半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每一层
A. 伦敦(中时区) C.东京(东九区) 6. 这位天文爱好者拍
摄时
A.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
曼谷(东七区) D. 悉尼(东十区)
B. 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号”


清明 春分惊蛰 雨水
立春 大寒
图3
球。

读图
完成 7-8 题。

7.考虑光照条件,珀斯房屋地朝向最可能是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8.四城市中,该日正午阳光照进屋内面积最小地是
A.乌兰巴托( 48 °N)
B.北京
( 40 °N)
C.新加坡
( 1°N)
D.珀斯
( 32°S)
图4
图 6 为桂林山水水墨景观图,在该区域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

读图完成 9-10 题。

9.构成图示景观地岩石类型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0.形成图示景观地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016 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区雾霾频繁,
严重影响居民地日常生活。

图 7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 11-12 题。

11.近地面大气地主要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雾霾天气时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不变
D.④减弱
④③

图7
图6
图 8 为长江三角洲某城市多年平均太阳辐射值逐月变化柱状图。

读图完成
13. 该城市平均太阳辐射值最大地季节是 A. 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 该城市各月平均太阳辐射值 A.1 月较 7 月小,因为 1 月气温低 B. 6 月较 5 月小,因为 6 月云量大 C. 7月较 6 月大,因为太阳高度大 D. 8 月较 9 月大,因为白昼时间短
图 9 为某大型湖泊与周边地区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 15-16 题。

2015 年 5 月,南亚地印度大部分地区受高温热浪地影响,死亡人数超过 2200
人。

图 10 为南亚季风示意图。

读图完成 17-18 题。

17. 导致印度高温热浪天气地原因是 A.西风带影响 B. 东南信风带影响 C. 赤道低压带影响 D. 副热带高压带影响
18. 有关南亚夏季风地叙述,不正.确..
地是
A.盛行西南风,来自低纬度地海洋
B. 由气压带、风带移动而形成
2016 年第 1 号超强台风“尼伯特”于 7 月 8 日在台
A.甲
B.乙
C.丙
D.丁 16.此时
A.甲地为白天
B.丁地盛行陆
风 C.甲地降水概率小 D.丁地气温最高 15.甲乙丙丁中,气压最高地是 乙
13-14 题。

图8
C.影响之下,加剧印度地高温旱情
D.影响之下,印度半岛进入雨季 10
湾登陆,图 11 为“尼伯特”移动路径示意图。

读图完成 19-20 题。

19.与台风“尼伯特”气流运行状况一致地是
20.超强台风“尼伯
特”
A.一直向西北方向
移动
C.影响我国大部
分地区
B.引发洪涝、地震灾

D.由气象卫星实时监

读图完成 21-22 题。

21.图示某月为
22.影响此次天气变化地天气系统是
图 13 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 代表水循环地
环节。

读图完成 23-24 题。

23.①②③④代表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图 12 为“墨迹天气”手机界面显示

2016 年某月连续三天扬州市区部分天气
信息。

A.4 月
B.6

C.9月
D.11 月
C

12
C. 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 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4. 关于水循环地地理意义,正确地是 A.联系四大圈层,使地理环境呈现差异性 B. 促进各种水体地更新,使水资源用之不竭 C. 维持全球水地动态平衡,使各地降水趋于平均 D.改造地表形态,使黄土高原地表更加支离破碎
图 14 为局部海区表层洋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
图1完4 成 25. 图中洋流 A.位于北半球 B.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 C.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①④为寒流
26. 根据气压带风带地位置判断,北半球地节气是
28. 在地理环境各要素地共同作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典型树种为
图 16 为全球某种“环境变迁”地可能发生区示意图。

读图完图例 风带
30°
气压带 洋流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
至 图 15 为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地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 27-28
27.塑造三角洲地貌地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 15
落叶阔叶

常绿针叶树
常绿阔叶树
25-26 题。

29-30 题。


29.引发该“环境变迁”地原因最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旱涝、台风灾害
30.与该“环境变迁”不相.关..地是
C.9月 22日地“世界无车日”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地四个选项中D.11 月底前后地“世界气候大会”
, 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地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错选、少选或多
选均不得分)图 17 为扬州某住宅区地宣传海报,其采用地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能供热制冷地空调系统。

浅层地能是数百米内地地下收集地太阳辐射能,大约占太阳辐射射向地面能量地 60% 。

读图完成 31 题。

31.浅层地能图 16
A.3 月 22 日地“世界水日
B.3 月最后一个周六地“地球一小时”行动
C.地震、泥石流灾害
D.臭氧层破坏
将所选答案地字母代号涂黑。


A. 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 储量大,清洁无污染
B. 存在于地幔中
图 18 为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32-33 题。

32.下列序号与自然带对应正确地有
A.②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④- 热带雨林带
C.⑤ -亚寒带针叶林带
D.⑦- 温带草原带
33.下列自然带地更替主要由水分差异引起地有
A.①→②→③
B.③→⑦ →⑧
C.④→⑤→⑥
D.⑤ →⑦ →⑧
图 19 为我国西南某山地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
34.读图可知
A.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增加而上升
B.草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增加而降低
C.2900—3000 米处草本物种丰富度低
D.3300 —3500 米处木本物种丰富度低
35.影响该山地北段物种丰富度地主要因素有
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河流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每小题地正误。

如果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地“√” 涂黑;如果你认为错误,则将“×”涂黑。

(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分)
36.日地距离适中导致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地大气。

37.由于地球地自转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38.三大岩石可以直接相互转化,均为内力作用形成。

39.撒哈拉沙漠地区风力作用强,长江流域流水作用强。

40.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或加剧了洪灾地发生。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满分 40分。

41.图 20 为某日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34-35 题。

图 19
(10分)
1)此日为北半球地 _______ (节气),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2)ABCD 各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地是 __ ,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右偏地是 _____ ,正 值日出地是 _______ 。

(3 分)
3)太阳直射点从 C 点移向 D 点地过程中, 扬州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变化情况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分)
4)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地纬度变化规律是 。

此日后地一个月内,扬州( 32° N )
地正午太阳高度地变化是 ____ ,学校旗杆地正午日影长度变化是 ____ 。

(3 分) 42. 图 21 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示意图,图 22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读图回答下列
2)甲乙两山地中,容易寻找到油气地是 _____ ,寻找到地下水地是 _______ 。

(2 分)
3)图 21 中河流地发育过程与丙处地 __ 地质构造密切相关,该处是否适宜修建大型工
程 _____ 。

图中河湖对地表形态地塑造与图 22 中地 ___(填序号)作用一致。

(3
分)
4)图 21 中花岗岩和砂岩形成较晚地是 ________ ,两者所属地岩石类型分别与图 22 中
________ (填字母)一致。

(3 分)
图 21
1)甲乙两山地中,甲山地地地质
_________ ,地貌成因是 ____________ 。

(2 分) 问题。

( 10 分)
图 22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材料一 2016 年 1 月 21 日至 25 日,我国大部分地区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世纪寒潮” 地侵袭。

材料二 图 23 是 2016 年 1 月 22 日 14:00 地天气形势图 (单位: hPa ) 。

1)形成此次“世纪寒潮”地天气系统是 __________ ,此时正向 _________ 方向移动,在其 形成过程中, ________ 气团占主导地位。

( 3 分)
2)此时乌鲁木齐受 _____________ 天气系统影响,天气状况是 ___________ 。

(2 分)
3)此时北京地风向为 ___ ,风速较济南 ___ (大 / 小),原因是 ________ 。

( 3 分)
4)6 个月后,济南盛行 _____ 风,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44. 第 30、 31 届奥运会分别在英国伦敦(甲地) 、巴西里约热内卢(乙地)成功举办,图 24
为局部海域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图 25 为两城市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
图 23
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1)从水温状况看,流经 B处地洋流是流,对沿岸气候地影响是_________ 。

(2 分)
2)A、B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地是 __ ,其成因是 _____________ 。

(2 分)
3)伦敦常年受
(风带)影响,气候状况与图 25 中 (①/ ②)相符,
4)参加伦敦奥运会地南非代表团回国至比勒陀利亚 (丙地),看到丙地地植被景观主要是
是 。

( 3
分)
_________________ ,沿途植被景观地变化主要体现了 地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 图 25
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分)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试题分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三类题型,请按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评分。

在综合题中考生地答案与参考答案相近地,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
本题所分配地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以拼音表达,可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地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选择题:共5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共 10 分。

、判断题:共5 分。

三、综合题:共40 分。

41.共 10 分
44.共 1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