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中医药期刊受热捧——中医药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创新发展论坛在厦成功举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中医药通报2018年6月第17卷第3期T C M J ,V 〇1.17,N 〇.3>n e 2018
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及 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 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 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 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 齐和之所宜。
”明确记载经方、仲景 书主要理论是八纲,而《内经》主要 理论是经络脏腑,是明显不同的两 大理论体系。
由于误读传统的影 响,认为张仲景据《内经》撰写了 《伤寒论》,误认为《伤寒论》的六 经即《内经》的六经,则误认为《伤 寒论》的主要理论来自《内经》,进 一步导致认为经方只是方剂、方药 无理论,“到汉代张仲景把《内经》 的理论指导用经方,才使经方有了 理论”这一错误思维,是未认清仲 景书的理论实质。
要知,经方仲景 书在上古神农时代就有理论,就用
辨证施治,即用八纲辨证,初用单 味药(单方证)治病即用八纲,所谓 方证对应即是八纲对应,发展至复 方方证也是用八纲,治愈疾病也是 八纲对应。
到了汉代,由于用方证 治病经验的积累,八纲辨证发展为 六经辨证。
千余年来用《内经》的 理论解释《伤寒论》,始终读不懂 《伤寒论》,惨痛的经验教训,亦说 明了仲景书与《内经》的理论不同。
综上所述,胡希恕先生提出仲 景书本与《内经》无关,有充沛依 据。
以上只是对比仲景书与《内 经》的部分内容,仔细对比尚有许 多,如仲景书的温疟与《内经》的温 疟,病名相同而实际概念不同;又 仲景书有半表半里病位概念,而 《内经》却找不到……种种依据都 在说明,仲景书的主要内容、主要 理论与《内经》无关。
3学术意义
“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
是中医界的醒世之语,有划时代意 义。
这一醒世恒言,展示了胡老的 学术自信!
此语旨在明确标明仲景书是 原创思维理论体系,与《内经》从根 本上是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标 明了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
此语是胡希恕先生研究仲景 医学最突出的科研成果之一!是 经方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科研 成果!
“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 是读懂《伤寒论》的指路明灯!
这是胡希恕先生举起学习经 方、引领经方学术发展的一面大 旗!让我们接过这面大旗,为继承 和弘扬经方事业而努力!
(收稿日期 &2018 -04 -10)
(本文编辑:蒋艺芬)
海"#岸中&
----中医药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创新发展论坛在厦成功举办
2018年6月8日至10日,由《中医药通报》杂志社参与承办的“中医药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创新发展论坛暨首届海峡 两岸中医药期刊展”在厦门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是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卫生医药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华中医 药学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期刊管理办公室、中医药期刊网、《中医 药通报》杂志社承办。
论坛以“传承中医智慧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汇集了海峡两岸知名中医药期刊、汇聚两岸知名中 医药专家学者以及资深中医药期刊主编、社长,全面展示了海峡两岸中医药期刊业的风貌,为海峡两岸广大中医药科技 工作者提供了一场中医药文化盛宴。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出席本次论坛时指出:中医药既是 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又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对中医药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国 内外推广中医药。
目前,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人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深人领 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重要精神,扎实推进工作的进行。
就如何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期刊,王国强会长提出:坚定创新信 心,在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的基础上,积极运用现代科学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服 务创新;推介中国方案,围绕中医药所发挥的作用,为世界各国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实施精品战 略,重点支持一批学术质量较高、国际影响力较大的中医药期刊办出更高水平、跻身世界一流。
《中医药通报》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