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第13课光的反射(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第13课光的反射(教案)教案:小学科学第13课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后发生的现象。

2. 理解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光的反射规律。

4. 能够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

二、教学重点:
1. 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后反弹回来的现象。

2.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实验:凹镜、凸镜、平面镜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问题导入课题: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呢?请举例说明。

2. 理论讲解(15分钟)
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光的反射,并解释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给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3. 实验观察(30分钟)
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一:用平面镜。

在透明玻璃上固定一张光滑的纸,从背面照射光线,观察光线的方向。

实验二:用凸透镜。

将凸透镜放在桌子上,从不同方向照射光线,观察光线的方向。

实验三:用凹透镜。

将凹透镜放在桌子上,从不同方向照射光线,观察光线的方向。

通过实验以及学生观察与实物操作,让学生发现光的反射规律。

4. 总结归纳(10分钟)
请学生回答:通过观察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请说出光的反射规律。

5. 拓展应用(20分钟)
结合日常生活场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进一步巩固光的反射规律的应用。

问题一:为什么我们在银制物品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像?
问题二:为什么两面都光滑的平面镜只能反射一个方向的光线?
问题三:为什么在太阳下的车窗玻璃会反射阳光?
6. 小结复习(10分钟)
请学生自己动手将光的反射规律写在纸上,然后与同桌交流和比较。

教师巡视辅助。

五、教学延伸:
1. 引导学生到户外进行观察,找到更多的光的反射现象。

2. 带领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更多的光的反射实验,探索不同物体的反射特点。

六、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实验结果记录以及问题回答等方式,进行评价。

七、课后作业:
1. 小组讨论:查找并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光的反射现象。

2. 完成反射规律的实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