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人大代表的华丽转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时代人物
一个秋阳艳艳的日子,我们驱车40公里来到汝南县东官镇采访驻马店市人大代表、汝南县东官镇民事调解员邓香云。

在镇人大民事调解室,我们见到了邓香云。

这是一位胖瘦适度的中年女人,一张喜气盈盈的脸庞,一双明亮的大眼闪烁着无尽的真诚和善良。

当我们说明来意后,香云的脸上顷刻间现出一丝少女般的羞涩,她用低低的声音说:“俺是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人大代表,干的都是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实在提不起来!”然而,我们却清楚地知道,就是这样一位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在当选市县人大代表后,20多年如一日,积极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实现了华丽转身,全身心参与调解农村土地、宅基地、邻里关系、婚姻等各类矛盾纠纷共计1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民事金牌调解员,其先进事迹曾引起省司法厅、省妇联以及市县人大等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面对我们真诚的期待,香云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在她不疾不徐的讲述中,我们通过一个个真实故事,走进一个用真情和善良营造的基层民事调解世界。

无爱婚姻实可怜
“无情”调解断姻缘
在东官庄镇,香云是一个响当当的裁缝能手。

她在街上开的裁缝铺,每天都有众多小姐妹围聚于此。

出于对香云的无限信任,她们一旦遇到难心事时,都
一位人大代表的华丽转身
文|王新立 庞晓明
会找到香云倾诉,香云总会想办法帮她们打开心结。

一天中午,香云正在裁缝店里忙乎着,忽然看见一位年轻的媳妇丁某走进来。

丁某看见香云,流着泪叫了一声“香云姐”。

见此情景,香云上前拉着她的手,和声细语地对她说:“妹子,你要是信任我,就把心中的难事告诉我,姐姐一定帮助你!”听着香云真诚的话语,丁某道出了心中难以言传的委屈。

原来,丁某结婚已经一年多了,由于男方性情暴躁,二人一直感情不和,丁某想离婚,又害怕男方要求退还当初订婚时收下的7万元彩礼钱。

香云了解事情的原委后,马上骑着电动车来到男方家与其父母进行沟通。

通过入情入理的语言,香云做通了男方的工作同意离婚。

然后,香云又来到女方家,将心比心,让女方父母理解男方的难处,希望女方酌情退给男方一部分彩礼钱。

在半个多月时间里,香云奔波在两家之间,劝劝这家,说说那家,终于将一桩“无情”的婚姻有情地拆开了。

说起这件事的调解过程,香云深有感触地说:“在农村,要想做好调解工作,必须要有独特的工作方法。

具体到我身上,就是要做到一听、二辨、三引导、四宣传。

‘一听’就是认真倾听当事人诉说,拉近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内心;‘二辨’就是辨别当事人的矛盾点对症下药,确定调解的方向;‘三引导’就是引导当事人对自身进行重新认识、正确定位,启发他们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宣传’是宣传法律知识,为培育和传承优良的村风家风提供丰富的土壤。


时代人物
为争“地水”欲动干戈
苦口相劝握手言和
王某和王某某原本是好邻居。

20年前,因为两家房屋中间的一米半“地水”,两家竟然反目成仇,成为一对冤家。

王某孩子大了,要翻新房屋,王某某出面干涉不让动工。

十几年来,为了调解两家的矛盾,该村的三任支书都曾出面,一直没有调解处理好。

2022年夏季,王某再次准备动工盖房,王某某听到消息后,扬言要继续阻止。

王某的儿子听说后,恨恨地发话说:“这次要是再不让我盖房,我非饶不了他家!”邓香云得知此事后,主动介入这桩矛盾纠纷中。

当她第一次带着几位民事调解志愿者来到该村民组了解情况时,数名围观的群众说:“这是一本陈年老账了,还是回去吧,别自找没趣。

”听了大家伙的话,香云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先后来到两家,耐心倾听双方的陈述。

明白矛盾纠纷的根源后,邓香云组织当事人多次查看两家宅基地的相关记录,并走访知情村民,经过一次次的说服教育,两家终于同意邓香云的调解方案,在镇村两级调解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王某某终于同意王某翻盖新房,王某也同意新房建好后,及时建好因盖房需要而撤掉的王某某家的院墙猪圈等基础设施。

王家建房的那段日子,正赶上炎炎夏日,每天的温度都在30多摄氏度,邓香云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建房现场,了解建房进度,观察双方的情绪变化。

常言说,人心都是肉长的。

亲眼目睹邓香云为了他们两家和好所付出的努力,还有那满脸流淌的汗水,王某和王某某再也坐不住了,两人相约走到香云面前,当场握手言和。

想起这件纠纷的化解难度,香云明亮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

她动情地说:“从干上民事调解这一行,我就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三心三公’,调解纠纷一定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责任心,处理事情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

每当调解工作陷入僵局时,我就会想起自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与初心,努力用‘三心三公’激励自己,瞬间就会觉得有了干劲。


一句承诺化职责 疯娘上榜“等着我”
在官庄镇“香云民事调解室”的墙壁上,悬挂着几十面写给邓香云的锦旗与牌匾。

其中,周口市扶沟县邵登高于2019年元月赠送的一面书有“情系百姓办实事,一心为民献真情”字样的锦旗最为醒目。

问起这面锦旗的来历,邓香云讲起这样一件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

身为一名市县人大代表,邓香云的心中充满了太多的责任与使命;作为女人,她又掩藏着太深的情愫与关爱。

2018年冬季的一天,邓香云去镇派出所办事,看见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汉搀着精神呆滞的老伴,正在让派出所里的户籍警帮助他寻找老伴的老家及其亲人。

见此情景,香云急忙上前,把一双老人搀扶到一个安静的地方。

经过耐心询问,香云终于弄明白了两位老人的身世和遭遇。

于是,她在手机微信上发出了一条署有自己手机号码的寻亲信息。

几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香云一直未收到任何反馈信息。

情急之下,她让儿子帮忙把侯变老人的信息发给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

时隔一个多月,邓香云惊喜地收到一个来自扶沟县的电话,对侯变老人的相貌年龄进行了初步确定。

又过两天,两辆满载侯变老人子孙的轿车驶到了官庄镇。

在邓香云的引导下,一行人来到官庄村罗北村民组张新友家,当侯变的儿女们见到失散多年的母亲时,齐刷刷跪成一排放声痛哭。

而站在一旁的邓香云也被这感人的一幕感动得热泪奔涌,更为自己付出的一份爱心得到回报而感到欣慰!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也许,正是多年的调解工作使邓香云无论在什么时候总是第一时间考虑群众的利益,群众也乐于把邓香云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当成自己的亲人。

他们心里一旦有难题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邓香云;一旦遇到高兴的事,他们也是最先找到邓香云一起分享。

作为邓香云,也乐于和乡亲们“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用香云的一句话说:“咱是一名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

想方设法让乡亲们过得好,才算完成人大代表的初心与使命!”
52 时代报告 2023年10月号 总第50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