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教育宣讲》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 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传染性极强。
传 染 性
第六页,共十七页。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 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概 念
第五页,共十七页。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传播途径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少数也可经共用手帕、毛巾等间接接触而感染。 传染性极强。
全程佩戴医用口罩
02
就诊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如实详细讲述情况
03
应如实讲述自己患病情况、近期接触史、旅行史、居住史
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04
无论被诊断出是普通流感还是新冠肺炎,都应听从医生安排,积极配合治疗
就 诊
第十一页,共十七页。
抗 — 击 — 疫 — 情 — 我 — 们 — 在 — 行 — 动
第二页,共十七页。
目 录 CONTENTS
01
什么是流感(liú ɡǎn)和新冠肺炎
02
如何(rúhé)判断流感和新冠肺炎
How to tell influenza and COVID-19
03
如何防控、保护好自己
How to prevent and protect ourselves
第三页,共十七页。
措施1
措施2
措施3
防 控 措 施
第十三页,共十七页。
措施1
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抗 — 击 — 疫 — 情 — 我 — 们 — 在 — 行 — 动
冬季预防(yùfáng)新冠/流感宣讲 Prevention of COVID-19 / Influenza in winter
第一页,共十七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言导读
每年11月份开始,大部分省份气温降低,进入流行性感冒高发季节,加之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应该警惕秋冬季节存在新冠和流感叠加的流行风险,做好预防和控制的准备。 为了让大家了解流感和新冠肺炎,准确的判断病情,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特制作本文件宣讲。
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由境外国家/中高风险地区旅行返回或居住史,搭乘公工交通工具
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或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出现小范围的聚集发病
判 断
第十页,共十七页。
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上报当地居委会&社区
01
应及时向居委会或社区报备,按照当地防疫要求前往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症 状
第八页,共十七页。
抗 — 击 — 疫 — 情 — 我 — 们 — 在 — 行 — 动
02
如何判断(pànduàn)流感和新冠肺炎
How to tell influenza and COVID-19
第九页,共十七页。
如果出现早期症状(发热、乏力等),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有右侧情况之一,按要求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和诊治。
03
如何防控、保护(bǎohù)好自己
How to prevent and protect ourselves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
防控措施
无论是流感还是新冠肺炎,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我们都需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增强体质、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处
抗 — 击 — 疫 — 情 — 我 — 们 — 在 — 行 — 动
01
什么是流感(liú ɡǎn)和新冠肺炎
What is influenza and COVID-19
第四页,共十七页。
新冠肺炎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第十四页,共十七页。
措施2
增强体质、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措施3
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处
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去公共场所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
第十六页,共十七页。
抗 — 击 — 疫 — 情 — 我 — 们 — 在 — 行 — 动
冬季预防新冠/流感(liú ɡǎn)宣讲
宣讲(xuānjiǎng)人 : XXX
第十七页,共十七页。
流感和新冠,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都极强,传播途径相似!
传 染 性
第七页,共十七页。
流 感
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不引起肺炎;流感会出现高热、咳嗽、咽痛、肌肉疼痛等,虽然也会引起肺炎,但也不常见
新冠肺炎
患者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部分患者没有发热症状,可能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
传 染 性
第六页,共十七页。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 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概 念
第五页,共十七页。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传播途径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少数也可经共用手帕、毛巾等间接接触而感染。 传染性极强。
全程佩戴医用口罩
02
就诊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如实详细讲述情况
03
应如实讲述自己患病情况、近期接触史、旅行史、居住史
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04
无论被诊断出是普通流感还是新冠肺炎,都应听从医生安排,积极配合治疗
就 诊
第十一页,共十七页。
抗 — 击 — 疫 — 情 — 我 — 们 — 在 — 行 — 动
第二页,共十七页。
目 录 CONTENTS
01
什么是流感(liú ɡǎn)和新冠肺炎
02
如何(rúhé)判断流感和新冠肺炎
How to tell influenza and COVID-19
03
如何防控、保护好自己
How to prevent and protect ourselves
第三页,共十七页。
措施1
措施2
措施3
防 控 措 施
第十三页,共十七页。
措施1
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抗 — 击 — 疫 — 情 — 我 — 们 — 在 — 行 — 动
冬季预防(yùfáng)新冠/流感宣讲 Prevention of COVID-19 / Influenza in winter
第一页,共十七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言导读
每年11月份开始,大部分省份气温降低,进入流行性感冒高发季节,加之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应该警惕秋冬季节存在新冠和流感叠加的流行风险,做好预防和控制的准备。 为了让大家了解流感和新冠肺炎,准确的判断病情,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特制作本文件宣讲。
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由境外国家/中高风险地区旅行返回或居住史,搭乘公工交通工具
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或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出现小范围的聚集发病
判 断
第十页,共十七页。
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上报当地居委会&社区
01
应及时向居委会或社区报备,按照当地防疫要求前往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症 状
第八页,共十七页。
抗 — 击 — 疫 — 情 — 我 — 们 — 在 — 行 — 动
02
如何判断(pànduàn)流感和新冠肺炎
How to tell influenza and COVID-19
第九页,共十七页。
如果出现早期症状(发热、乏力等),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有右侧情况之一,按要求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和诊治。
03
如何防控、保护(bǎohù)好自己
How to prevent and protect ourselves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
防控措施
无论是流感还是新冠肺炎,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我们都需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增强体质、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处
抗 — 击 — 疫 — 情 — 我 — 们 — 在 — 行 — 动
01
什么是流感(liú ɡǎn)和新冠肺炎
What is influenza and COVID-19
第四页,共十七页。
新冠肺炎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第十四页,共十七页。
措施2
增强体质、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措施3
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处
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去公共场所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
第十六页,共十七页。
抗 — 击 — 疫 — 情 — 我 — 们 — 在 — 行 — 动
冬季预防新冠/流感(liú ɡǎn)宣讲
宣讲(xuānjiǎng)人 : XXX
第十七页,共十七页。
流感和新冠,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都极强,传播途径相似!
传 染 性
第七页,共十七页。
流 感
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不引起肺炎;流感会出现高热、咳嗽、咽痛、肌肉疼痛等,虽然也会引起肺炎,但也不常见
新冠肺炎
患者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部分患者没有发热症状,可能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