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演练工作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安全演练工作计划
学校安全演练工作计划「篇一」
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公寓内的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地震、火灾等意外事故对师生、学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防火等意外事故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防止学生伤亡事故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学院各个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特制定本紧急疏散演练方案防火演习,希望全体师生熟悉方案内容,认真按方案程序执行。
一、安全理念及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定位定岗,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2.坚持预防为主,安全有备,群防群治的原则。
3.坚持遇事冷静、沉着应对、积极处置的原则。
二、活动时间:
此次紧急疏散按防火演练,第一阶段:各班分班培训动员;第二阶段:三号公寓演练;第三阶段: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现场培训指导。
三、演练指挥小组:
(总指挥设在学工楼监控室)
1、总指挥:
2、副总指挥:
3、成员:
4、现场指挥、演练路线、场地负责:
5、应急演练信号:
由信号组同时、统一发出信号,以哨音为信号,并配合学校广播或扩音器统一指挥。
四、演练楼层具体负责人:
1、安全门的打开由各楼长具体负责
2、各楼层安排三名疏散引导员(一名老师两名学生会成员)负责具体疏导工作(具体路线见附件)
五、演练内容及程序:
1、在演练前,由系部对学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培训。
2.演练信号:
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或哨声发出紧急疏散警报信号,设定下午课外活动的时候出现灾害,组织疏散演练:老师立即组织好学生,不要慌乱,组织、指挥学生有序疏散。
总指挥发出第一次演练信号,各楼层负责人在一分钟内完成各宿舍学生情况检查;在学生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后各班班主任、班长检查人数,在演练结束后向总指挥报告各班情况。
3、疏散顺序与线路:按楼层由下到上撤离,上一层比下一层撤退速度稍慢,防止楼梯、下楼梯口、转弯拐角处发生拥挤、踩踏。
4、学生逃生后,由各班班长组织本班同学在北校区篮球场集合,由保卫科老师演示灭火器的使用以及医务室老师讲解发生事故中的抢救方法。
5、最后由学校领导讲话并对此次演练做最后的总结。
六、演练注意事项:
1、对因身体等原因,不能参加演练的学生,辅导员提前向总指挥报告,并提前将该生护送至指定的安全区域。
2、演练时,辅导员、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安全应急门迅速撤离。
3、演练培训时班主任要有目的的将一些防火和疏散的知识逐步渗透给学生,为正式的演练打好基础
4、在正式演练前,一定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以防丢失,撤离时锁门。
各系部在各楼层、各楼梯一定安排好老师、学生会疏导员,职责一是撤离疏导,二是统计未撤离的同学名单,三是同学撤离后看好宿舍出入同学及
物品,四是等待同学返回安顿好方可离开,五是演练结束后,老师、学生会疏导员到总指挥部汇报情况。
5、全校演练前1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所有成员必须各就各位,演练中如有
6、全校演练时,撤离时不分班级先后,学生下楼梯时可以不排队,做到迅速有序,不慌张。
7、疏散引导小组、学生会成员在就近楼梯口旁边指挥学生撤离,杜绝拥挤踩踏事故,演练过程不撤离现场,检查所负责楼层及宿室是否有人。
8、所有学生从宿舍楼带出后统一带到篮球场集合,由保卫处老师教授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疏散人员发现有学生受伤和呼吸困难,由医护人员对受伤者进行简单的急救和人工呼吸。
9、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第一时间启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10、最后由老师讲话,宣布此次演练结束。
学生摔倒,可立即中止演练,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事故、踩踏事故。
学校安全演练工作计划「篇二」
一、目标要求:
认真贯彻县教体局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要求,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增强师生的责任意识和隐患意识,强化工作措施,努力降低学校安全责任事故,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促进学校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确保实现“十二五”时期学校安全形势的良好开局。
二、工作要点: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上级最新指示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安全工作制度,主要是“一岗双责”制度、学校食堂和宿舍管理制度、校园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局机关各科室责任督查制度、教育局安全工作汇报制度、安全事故责任处理制度、隐患督查整改制度等。
以制度管理促安全工作,促学校平安和谐。
(二)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责任制体系。
明确学校、教师各个层次的安全责任。
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实行一岗双责,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三)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法制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重点加强防暴力、防火、交通、防溺水、用电安全、防震知识和流行病防控知识教育。
(四)强化安全隐患排查。
完善检查制度,切实查清隐患,做到落实资金、时间、人员、期限和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五)加强资金投入。
配齐安保人员和安保器材,配齐消防器材,加强体育设施的整修和整改,强化用电线路的整修和电器管理,加强学校安全资金的投入。
(六)完善应急预案和档案管理。
加强应急预案程式的规范化建设,强化安全档案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修订完善防暴力伤害、防火、食物中毒、拥挤踩踏、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七)加强安全管理业务培训。
一是搞好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着力提高超前研判、积极防范和科学管理能力。
二是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
增强教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发现、报告和消除身边隐患的能力和自觉性,并能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
三、工作日程:
(一)1―3月份,进一步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召开专题会议,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
“安全教育日活动”。
修订安全应急预案。
(二)4月份,组织协调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抓好春季运动会和体育、实验考试安全。
(三)5月份,进一步抓好防火、防暴力安全教育和管理,提前抓好汛期安全教育和管理。
(四)6月份,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卫生安全教育,抓好中考考试期间的安全工作。
(五)7-8月份,抓好防火安全、防洪安全,加强防溺水知识宣传教育。
组织安全检查,主要检查校园安保人员和设施配备情况、领导24小时带班值班和校舍安全。
(六)9-10份,抓好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强化大型活动安全。
(七)11-12月份,加强冬季防火、防流感安全教育和管理,安全工作督导评估,学校安全工作年度考核。
全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