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走向创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 应具备成为“天才”的特 长
天才的特长如下: ① 对问题的存在超常敏感(感悟性) ② 主意奇多 ③ 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出对策办法 ④ 分析力(理论分解<层次>细化)超众 ⑤ 综合能力(归纳整理联想力、融会贯通)超众 ⑥ 善于吸取他人的智慧(利用、目录、文献等等) ⑦ 具有丰富的经验、学识及信息来源
的外部条件。
十一、民族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动力。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民
族企业应该结合自身优势,有策略地
从碗里的、锅里的、田里的三个层面 参与科技方面的竞争。
十一 、民族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
企业应当勇于投入全球科技创新的竞争,积极投身全球
废次半成品 成品
废料
一 、发明的基本思维路线
二 、现场诊断-从不满足现状开始
(一)现场诊断的内容
1、分析哪些工艺流程不合理,哪些地方出现了倒流,哪些工序可 以简化和取消; 2、分析生产、工作环境是否满足生产、工作需要和人的生理需要 ,提出改进意见; 3、分析车间的平面布置和设备、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有无重复 和过长的路线; 4、研究工作者的动作和工作效率,分析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消除 多余的动作,确定合理的操作或工作方法; 5、分析现场还缺少什么物品和媒介物,落实补充办法;
5、材料和工具尽量放在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并按照基本作业 要素的顺序确定适当的位置。
6、基本作业要素的数目愈少愈好。排除不必要的动作,动作距 离要最短。
(动作分析 测!)
动作经济原则
7、把两个以上的工具结合为一个,或者利用便于取材料和零件 的容器,来减少工作量。
8、要想长时间地保持对象物与人的良好结合状态,就必须利用 保持器具。 9、把动作的顺序确定下来,以便动作有节奏地、自动地进行。 10、使双手同时朝着相反方向进行对称的动作,不可同时朝着相 同的方向活动。 11、要利用惯性、重力、自然力等还要尽可能利用动力装置。 12、为了减轻疲劳,作业点要保持适当的高度。
所谓作业研究,是通过对作业者的作业分析、平面 布置分析、人和机械的配置分析,工艺流程分析、研究
作业者的工作效率,去掉作业中不合理的状态,清除人
和物结合的不紧密状态和消除生产、工作现场无序状态 ,从而建立起高效率的、合理的、紧密结合的文明生产
秩序,向科学方法要效益。
效益哪里来?
诀窍:工艺流程查!平面图上找!流水线上算!
四、中国人扼杀创造力的成语
1、出头的椽子先烂 2、人怕出名猪怕壮 3、几十年如一日 4、知足长乐 5、先入为主 6、异想天开
7、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8、随大流 9、不敢越雷池一步 10、十全十美
五、创造发明的三个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尽天涯路; 衣带渐己的路,由 他们说去!
【倒盖楼】 【金奖窨井盖】 【小孔的故事】 【牛黄和珍珠】 【生气出发明】
七、圈内迷、圈外亮
变换角度就会发现难题的突破点,迎弱 而上,由易取难。变换角度才能摆脱原有框 框的束缚, 从圈内跳到圈外观察圈内。圈内的事, 在圈外看得更清,许多问题在圈内迷,在圈 外亮。 圈外总比圈内大,创造性的主意常常出 在圈外而不是圈内。
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4C原则
现代企业创新理论提出4个C原则:
CHRACTERISTICS,第一,要有 企业家创新精神,要有能想,能 创新,敢于冒风险的品质和个性。 COMPETENCIES,第二,要有一 定的本事和技能。
CONDITIONS,第三,要有一定
的企业内部条件 AND CONTEXT。第四,要有一定
5、检查。谁检查、在何处检查、检查内容、使用量检具、所需 时间。
通过分析,改进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及其工作方法,
使生产过程合理化、科学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现场诊断的重点
1、搬运分析。 2、停放分析。
3、质量分析。
4、场所环境分析。 5、对操作者的动作分析。
(工艺流程查!)
(平面图上 找!)
六、向平面流程要效益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 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动作和 传统工艺中,大有文章可 做。这个文章就是作业研 究和动作分析。尤其是动 作分析,几乎不花什么成 本,却能大大提高劳动生 产率。所以,千万不要被 传统或习惯所束缚。
(动作分析 测!)
动作经济原则
1、能用脚或左手做的就不要用右手做。 2、尽可能双手同时作业。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3、不要使双手同时休息,空闲时尽量想法让它做点别的工作。 4、尽可能用小的动作去完成,与其用躯干来完成莫如用臂、腕 和手指动作,手的动作越简单越好,这样动作量就会减少。
市场的开拓,为中华民族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做一个创新的中国人,做一个务实的中国人,做一个 诚信的中国人,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
第二讲
传统生产线
创造从改变不合理开始
SPC Chart
3/22/93
UCL X LCL
#$*&!!!
???
UCL X LCL
X X XX X
X XX X XX XX XX X
三、怎样使工地布置更合理
1、能够适合90%以上的人进行正常工作。 2、主要的生产设备的布置要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便于工人操作;尽量减少工人的行走距离。安全和节约 生产面积。 3、物品放置的高度、工作台、 椅子的高度都要适合操作工人躯 体的特点,使工人在操作时或取 放物品时,尽量不踮脚、不弯腰。
4、工地上多余的和不必要
3.2要点
学习网络技术要抓住三个关键, 1、根据已知条件和各项目之间的制约关系,会画图。会画 2、根据已知的日程推算和确定关键路线。 会找 3、采用措施不断压缩和调整关键路线和其它路线,达到时间、 费用的综合优化。 会优化
绘图练习
例:现在有一个部件,它有两部分组成,由四个工序完成。为 了节省时间,加工管子和加工盘子可以同时开始,将以上的工艺过 程用网络技术表示如下。
车床 搓丝 8 1
磨床 7 车床 3 车床 1
(平面图上 找!)
改进: 车床 3 磨床4
铣床 2
车床1
车床1 材料库
磨床5
磨床 6 磨床 7 搓丝 8
成品库
(流水线上 算!)
七、向移动方式 要效益
产品在工序中移动的方 式对于节约时间也具有重 要的意义,顺序移动是干 完一批然后移动到下工序, 共需要240分钟,如果变 化一下,则只需要114分 钟。时间节约了一半。
明确成本的要 求
改进五原则
内 容
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 根本改观 原因、对象 合并必需的工作、地点、 减少辅助时间、工作环节、 时间、对象 提高负荷 简化必要的工作、方法 重排作业顺序 平行交叉作业 提高工作效率 使作业秩序更加流畅、有序 缩短作业时间
原则 取消 合并 简化 重排
效 果
平行
效益从哪里来?
动作分析测!搬运时空压!人机工程挤!
(工艺流程
查!)
五、向改善工艺流程要效益
将生产过程分为加工、搬运、停滞(储存)、检查、并收集好如 下情况:
1、各过程的程序、分类、名称、工人的分工范围。
2、加工工序使用的机械、胎模具、工夹具、辅助材料、时间、 地点、加工批量的大小。 3、搬运。经何处、搬至何处、谁搬运、用何方法、距离、所需 时间、搬运批量的大小、使用何工位器具。 4、停滞(储存)。经何处、储存多少、几何形状、停滞时间、 管理人员是谁。
二、科技创新关键是一个“创”字
1、分析现状,从改变不合理开始 2、摒弃一成不变的保守观念 3、运用头脑风暴法,集纳众人智慧 4、转换思维,换角度考虑
5、组合嫁接,博采众长,搭建智慧之桥
6、打破常规,不惧失败,挑战新事物
三、阻碍创造性发挥的三大鸿沟
1、认识上的鸿沟-固执 认识上的鸿沟是指下述情景:我们没有发现问题的存在, 既便知道有问题也难以查找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2、文化上的鸿沟-不自信 文化上的鸿沟是指下述情景“我们的文化水平低,不可 能提出好主意。” 3、感情上的鸿沟-情绪化 感情上的鸿沟是指以下情景: 对待事物总抱着“我喜欢”或“ 我 讨厌”的情绪化心理,情绪 化做事,怕麻烦、一遇上困难 马上泄 气、懒散不情愿。
六 、左半脑和右半脑的奥秘
什么是充分发挥右半脑的作用呢?就是发挥创造力、 不受常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驰聘。不少问题、 难点,按常规思维无法解决,山穷水尽疑无路,若能另辟 蹊径,有时会豁然开朗,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所 以在解决难关、构思创造时,不要随便说别人异想天开、 白日做梦,而要鼓励人们奇想妙得,运用灵感,由此及彼 ,心血来潮,心驰神荡。下面举一组创造发明和随机应变 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的物品要及时清除,以免造成工 地的过分拥挤,影响工人的正常
生产活动。
5、必须满足生产工艺对工
作环境的特殊要求。如有些生产 工艺要求工作地必须超净、恒温
和防震;严密隔离;严格的温度 和湿度等;房间层高、颜色等等。
四、五五法
着眼点 What Where When Who 现行情况 做什么 何处做 何时做 何人做 是否需要 为何需要做 为何在此做 为何此时做 为何此人做 提出新建议 能不能不做 目 的 明确工作性质 和内容
某企业锻工分厂原平面流
程图往返路线太长,极不合理 ,往返距离共有154米。如果 将剪床2移动到锻工车间,整 个距离就会缩短106米。
毛 坯
库 剪 床 2 剪 料 工 段 剪 床 1
工装车间
料 场
锻 工 车 剪 间 床 2 拔 头 机
旋 转 锤
(平面图上 找!)
去半成品库
磨床 6 磨床 5 铣床 2 磨床 4 来自料堆
有没有更合适的地 明确工作条件 点 和设备 有无更合适的时间 明确工作时间 和安排 有无更合适的人选 明确对任职人 员的要求
how
With whom
如何做
和谁联系
为啥如此做
有无更合适的方法 明确工作程序 和要求
明确和其它工 作的关系
为何与他联系 到底与谁联系
How much
成本是多 少
能否降低成本 有无更低的成本
如何从制造走向创造
徐明达
前 言
学习创造思维和技法后,会使你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里感到思路比以前 宽了,头脑里头框框少了,考虑问题
的角度多了,灵感随处迸发。
第一讲 突破鸿沟才能创造
一、何谓生产现场的创造性?
从改变不合理开始,在产品设计、质量控制、
工艺方法、生产流程、设备加工、材料革新、工
作方法、环境改造、销售服务、等方面向从未有 人尝试过的事物进行挑战,进行技术创新、销售 创新、管理创新等系列创新,以达到另辟蹊径、 缩小差距、后来居上的目的。 弧 槽 加 工 6
2
3
4
5
6
3
4
5
改善前平衡率50%
改善后平衡率88.6%
第三讲 更快、更短、更好的诀窍
l l l l l l l 使工艺路线更短、更合理; 使平面布置更合理; 使流水线节拍更均匀; 使动作更快、更能产生效率和效益; 使搬运路线更短、时间更少; 使人机结合更紧密; 使生产流程实现时间和费用的优化; 使生产和工作环境更舒畅和完美。
(流水线上算!)
向平衡生产线要效益
作 业 时 间
(秒)
30 25 20 10 下 料 去 毛 刺 车 外 圆 铣 螺 旋 槽 10 钻 孔 15 5 孔 口 倒 角 圆 弧 槽 粗 加 工 7 5 圆 弧 槽 精 加 工 8
作 业 时 间
(秒)
22
22 20 15
20
18
下 料
工 序
1
工 序
1
去 毛 刺 粗 车 2
作业
A
B
C
D
E
F
G
H
I
先行 作业
-
A
A
B
BC
E
DF
E
GH
作业名称 A B C D E 先行作业 - A A BC B 作业时间(天) 15 15 14 10 6
F D 6
G H D EG 1 30
I FH 8
检修周期怎样从32天变为18天
(动作分析测!)
二 向动作分析要效益
从包饺子谈起
插秧的奥妙
八、头脑风暴法的原则
Brain storm
简言之,BS法要遵守以下原则:
(1)禁止批评:对别人的发言内容不批评、不反对。 (2)自由奔放:奔放地构思、自由地发言。 (3)多多益善:新构思越多越好。 (4)结合改善:和别人的新构思结合起来,求得改善, 应附和别人的发言。
我们跨越认识上的,文化上的、感情 上的这三大鸿沟后,为了更好地发挥创造 力,我们还应该了解世上“天才”的特长, 付出与天才相仿的努力才可。
(关键路线缩)
一 、向计划评审技术要效益-关键路线缩
3.1 概念
网络技术(PERT)又名箭条图法或、临界路线法(CPM),利 用它可以精确计算各项工程、计划、项目的日程及总日程,明确各 项目之间的联结关系和从属关系,找出关键路线。之后,采取措施 ,不断修改和优化计划、达到缩短日程节省费用的最佳目的。因此 它在生产技术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