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现代学徒制培养高素质人才——以中等职业学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No4095
摘 要: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逐渐由原来的量的改变过渡到质的改变,然后从多方面发展转变,践行“现代学徒制”,培养高素质人才,在中等职业学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能够很好地适应我国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水平与现状。
因此,本文结合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分析“现代学徒制度”的特点与内容,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而推动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现代学徒制度日常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素质人才;中等职业;实施策略在过去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教学过程中,展开一体化教学方式,面临学校实验设备匮乏并难以更新的困难,并根据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学校的教学经历对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中职教学改革,进而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中职教育中践行“现代学徒制”,能够促使中职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进而达到职业教育培养出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的中职教育也逐步应用“现代学徒制”全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进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现代化做出一份贡献。
一、“现代学徒制”的基本内涵与特点(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已经在国外广为流传,并被称为新学徒制,主要是利用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解决学校的基础设备匮乏的问题,将学徒的培养当成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点教学内容,采用半工半读的方式进行教学。
与此同时,学校、学生、企业深入合作,充分结合企业与学校的优势,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从根本上讲,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需要师傅的引导,并注重学徒的实践操作,但是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与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法,真正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校企合作,改变培养模式,深度地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招生就是招工,上课就是上岗,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现代学徒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践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策略
(一)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标准“现代学徒制”创新与改革的关键点在于实现工作与学习之间的衔接,需要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与实训管理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与企业之间展开合作,进一步形成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实现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学校应当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然后共同商讨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践行
践行现代学徒制 培养高素质人才
——以中等职业学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
卢海枚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柳州 545036)
“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教学内容与课程进行重点开发,同时创新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考核评价标准,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在中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地实现“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应当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优化整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地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做好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与企业车间、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教师与师傅之间的衔接,让学生在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职业所需要的精神,为学生以后上岗工作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三个阶段的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就是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完所有的公共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进而满足具体岗位的人文需求;第二阶段,就是以专业知识为主,辅之以具体的实践操作;第三年教师应当结合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工作岗位的需求,将所有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知识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而为学生全面学习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知识奠定基础,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到企业岗位上进行实践操作,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操作教学研究在中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一步改革“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促进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强化实践操作教学,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运用到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内容,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网络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评选出优秀的师傅与徒弟,并对其进行奖励,为整个专业的学生做好榜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企业还可以指派优秀的师傅到学校中进行讲课与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岗位需要的各项专业技能,为学生以后进入企业实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建立“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在中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主动为社会服务的一种良好的表现,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及时地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应当创新“现代学徒制”,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基地,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晶.高职院校建立现代学徒制长效育人机制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个案分析[J].职教通讯,2017(32).
[2]叶立生.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