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门诊工作规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病毒
包括轮状病毒、成人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和冠 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小圆病 毒等。
(三)寄生虫
包括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人毛滴 虫及隐孢子虫等。
法定报告的感染性腹泻病
感染性腹泻病包括: 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 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
巴痢疾, 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
在我国和我省,腹泻病是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 1988年卫生部在全国21个省市进行的腹泻病发病和医 疗机构治疗情况的抽样调查及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 山东、福建两省开展的腹泻病发病和家庭治疗情况入 户调查结果均表明,我国腹泻病的平均发病率为0.7次/ 人年,而5岁下儿童发病率高达每人每年1.9次,我省 1989年监测全人群发病率0.4次/人年,5岁以下1.1次/ 人年,1999年的监测结果:全人群发病率为0.2次/人 年,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率仍然为0.77次/人年, 2001年5岁下儿童发病率0.73次/人年。
3、设置标准
(二)乡镇卫生院应设立腹泻病门诊专桌, 并有专人负责腹泻病人的诊治、登记、 疫情报告等。
(三)村卫生室及厂矿、机关、企事业 单位卫生所,应有专人负责腹泻病人的 诊治、登记、疫情报告和病人的转诊工 作。
社区门诊?
工作规范、工作制度
《山东省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工作规范》 腹泻病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其他科室相关工作制度
二)、腹泻病分类
1、腹泻病按病程分为:急性腹泻病、迁延 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
急性腹泻病,起病急,大便每天3次或3次以上,或次 数比平时增多,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病程不超过两周;
病程在两周至两个月的为迁延性腹泻病; 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为慢性腹泻病。 我们所指的腹泻病是急性腹泻病。
……………….
非感染性腹泻
B 药物作用或化学品中毒性腹泻 1、砷、汞、酒精等化学物质中毒,也可引起
腹泻。 2、某些药物毒副作用,如:利血平、5-氟尿
嘧啶、胍乙啶、新斯的明等。 3、致泻药物 大黄、番泻叶、硫酸镁等。
4、一些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的药 物,也可导致腹泻。 5、长期用抗生素或激素治疗,菌群失调导致 的单纯腹泻。 ………………….
非感染性腹泻
C 食物及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以及细菌的外毒素引起的食物
中毒,毒蕈中毒,河豚中毒等,引起腹泻。 2、某些食物、化学药品如:大量己糖醇(如山
梨醇和甘露醇)作为糖的代用品可因吸收缓慢与 刺激小肠快速运动而导致渗透性腹泻("膳食性" 或"口香糖性"腹泻).甚至摄入过量的某些食物, 如某些水果能产生渗透性腹泻. 3、糖不耐受,包括由于乳糖酶缺乏导致的乳糖, 或应用难于吸收的盐类(硫酸镁,磷酸钠)作为轻 泻药或抗酸药时可发生渗透压性腹泻。
在出现霍乱或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或大 流行的情况下应常年开诊.具体开诊时间 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上级要求和具 体情况决定.
工作程序
(一)分诊:各医疗单位要严格分诊制 度,所有腹泻病人不得在其他诊室诊治, 均应到腹泻病门诊(专桌或专人处)诊 治。
(二)诊查:接诊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 体征和流行病学指征,必要时结合临床检 验(血常规和大便常规)结果,做出临床诊 断,按要求逐项填写腹泻病人登记表。
提高腹泻病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加强临 床病理管理质量,不断改善腹泻病的治 疗手段。
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加强隔离消毒 措施减少医源性传播,以便及时控制疫 情的蔓延和扩散。
2、工作内容
诊治急性感染性腹泻为主的多种疾病, 包括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细菌 性食物中毒及除霍乱、伤寒和副伤寒、 痢疾之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的感染性腹泻病(一般称作急性肠炎)。 腹泻病除非感染性腹泻外,均为法定报告传染病.
二、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 设置标准及工作规范
门诊设置目的 门诊的工作内容 门诊的设置标准 对门诊医护人员的要求 门诊开诊时间 门诊工作程序 门诊登记、隔离、消毒等
1、设置目的
为尽早发现和处理霍乱病人及腹泻病暴 发疫情。
做好检验废弃物消毒处理,做好菌毒种送检上 报。
(四)登记报告
1、对所有腹泻病病人进行登记。
2、甲乙丙类传染病登入传染病报告登记本并 按要求报告,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传 染病疫情实行双线最快报告。
3、每周三进行3~2霍乱疫情统计,传真报告当地 卫生防疫站.
4、每旬进行腹泻病检索报告,逢5报上一旬数 据,(今年开始所有区县都按旬报告)。
物品配备
1、诊疗用品 体温计、血压计、注射器、输液线、静脉 切开包。。。 2、消毒用品 消毒液、消毒盆、消毒拖把、喷雾器、消 毒垫。。。。 3、排泄物、呕吐物盛放容器 桶、盆等,放置一定量消毒剂。 4、防蝇灭蝇设施器械 防蝇网、纱窗、纱门、灭蝇/蛆药剂。
物品配备
5、标本采集用品
3、对原因不明发热3天以上的病人及伤寒疑 似病人,要采取血液或粪便标本,进行伤寒菌 培养和血清抗体检查。
(三)标本检验要求
配备必须的检验试剂、物品,检验场所符合消 毒隔离要求,防止实验室感染和病原体传播。
对所有腹泻病检验工作进行登记,做好阳性结 果登记,
对腹泻病例一律进行SPA快诊检验,疑似霍乱 进行细菌培养,疑似其他感染性腹泻进行相关 检验,
二)、腹泻病分类
2、按解剖部位可分为: a 胃原性腹泻 b 肠原性腹泻 c 胰原性慢性腹泻 d 内分泌失常性腹泻 e 功能性腹泻
二)、腹泻病分类
3、根据病理生理的特点可分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渗出性腹泻 b 分泌性腹泻 c 渗透性腹泻 d 吸收不良性腹泻 e 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
二)、腹泻病分类
肠原性腹泻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 a 病原感染性腹泻 b 炎症非感染性腹泻 c 肿瘤性腹泻 d 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性腹泻 e 食物( 中毒、过敏)性腹泻 f 药物作用或化学品中毒性腹泻 g 功能性腹泻
4、工作学习过度紧张、精神受刺激过强,可使胃肠道 功能紊乱,发生腹泻.
E F ………..
三)、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
(一)细菌
1.霍乱弧菌
(1)O1群霍乱弧菌
(2)非01群霍乱弧菌型。
2. 其他致病性弧菌:河弧菌、拟态弧菌、副溶血弧 菌(称嗜盐菌)等。
3.志贺氏菌属:分为志贺氏、福氏、鲍氏和宋内氏4 个群和若干型。
非感染性腹泻
A 疾病:
1、肿瘤性腹泻晚期胃癌、直肠癌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危象、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性危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功能性腹泻多 见于女性。
3、一些肠系疾病如阑尾炎、憩室炎等可使结肠蠕动亢 进而腹泻;
4、炎症非感染性腹泻慢性胃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肠克隆氏病等,都可引起急性、慢性的渗出性腹泻。 5、能延长食糜转运时间和使细菌过度生长的因素包括 肠节段狭窄,硬皮病性肠病以及手术形成的肠袢滞留. 粪便中细菌在小肠内增殖,亦可发生吸收障碍相关性腹 泻.
(七)腹泻病门诊隔离方法
隔离措施 1.隔离病床应与其他病区和房屋隔开,有单
独出入 的门户,远离地面水源,有专用 厕所和便器,有专人看守,严禁无关人员 出入。入口处应放置浸有消毒药液的脚垫 和洗手消毒液或肥皂、洗手用的水,离开 隔离室时应洗手。
(三)标本采集检验:
1、治疗腹泻病人前,应采集所有就诊腹泻病 人大便标本,做霍乱SPA快检,
2、对水样便的腹泻病人,或集体聚餐引起的腹 泻病人,或来自霍乱疫区(发现病人、带菌者 的自然村、居委会和单位范围内)的腹泻病 人,要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泻吐物或其污染 的物品,除做SPA快检外,再按检验规程作 霍乱弧菌培养。
对腹泻病门诊医护人员的要求
1. 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 心。
2.应接受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培训, 每人应备有《中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霍乱防治手册》和《腹泻病防 治手册》等。
3.能熟练掌握霍乱和其他腹泻病的临床表 现,流行特征、诊治、抢救、疫情报告、 隔离消毒等有关专业知识。
落实对就诊的所有腹泻病人进行登记、 病原学检测、疫情报告、隔离消毒等。
3、设置标准
(一)县及县级以上医院(包括同级别 的企业、民营医院)应设立独立的腹泻 病门诊区域,区域内设有诊室、留观室、 化验室、药房及专用厕所,备有盛放病 人吐泻物的容器,备有诊治、采样、检 验、抢救、消毒等药械。
腹泻病门诊区域位置应与普通门诊分开, 便于隔离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和污染 周围环境。
4.沙门氏菌属:常见致肠道病的有20多个型。 5.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是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
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 6.其他致腹泻的病原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
尔森氏菌、金黄鱼葡萄球菌、霉菌、产气荚膜梭状 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
三)、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
3.留验:霍乱疑似病人,在未收到细菌分离培养的报告以前, 应置留验室观察治疗。
4.隔离治疗: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的确诊病人和重型痢疾 病人,应收传染病房(室)隔离治疗。
(六)消毒处理
严格隔离制度,尽量减少病人污染的环 境、物品,传染病(疑似)杜绝探视。
被病人泻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场所,随 时消毒。病人离开留验观察室后,对其所 住病床进行终末消毒 。
对腹泻病门诊医护人员的要求
4.认真登记腹泻病人门诊登记簿的有关项 目,不得缺项、错项。
5.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人,要以最快的方 式报告本单位领导和驻地卫生防疫站 (疾控中心),对登记的各种腹泻病人 按旬统计,报告当地卫生防疫站(疾控 中心)。
6.做好自身防护,防止医院内感染。
开诊时间
正常情况下每年的5月1日~10月31日.
5、监测点医院每月形成疫情信息报告当地卫 生防疫站.
(五)病人处理
1.抢救:对高热、重度脱水病人立即进行降温、补液等 对症处理。
2.治疗:治疗腹泻病人要推广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口服补 液疗法。各级医疗单位必须备有口服补液盐,不得随 便使用静脉输液和滥用抗生素,禁止使用各种类型的 止泻药。霍乱与疑似霍乱病人、伤寒和副伤寒病人及 痢疾病人,应及早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正规治 疗。无高热、轻度脱水或无脱水的肠炎、痢疾病人,按 相应疾病治疗,不需住院或留验观查,可给予口服补液 盐和家庭口服补液(见附件2)。
硷性蛋白胨水试管、棉拭子、培养皿。。
6、相关书籍资料
霍乱防治手册、腹泻病防治手册、中国腹
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传染病防治法、
EHEC O157、伤寒等培训资料等。。。。。
7、常用登记本、表格
山东省腹泻病门诊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
霍乱检索报表、霍乱疫情报表、霍乱个案
调查表、腹泻病个案调查表。。。。
腹泻病门诊设立 及工作要求
汉京华
主要内容
腹泻病防治一般知识 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设置标准
及工作规范 与双创相关工作要求
腹泻病诊治一般知识
一)、腹泻病控制概况 二)、腹泻病分类 三)、腹泻病的病原
一)、腹泻病控制概况
腹泻病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 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威胁着儿童的生长发 育和生命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 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45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 泻病。1978年制订了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病控制 规划,1980年正式执行。全世界曾有126个国家 与地区参与了规划的工作,几乎所有的发展中 国家都把腹泻病控制规划作为初级卫生保健服 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品配备
8、宣传资料 诊疗挂图、工作规程、防治知识宣传版 面/宣传单/画。。。。 9、个人防护、清洁用品 隔离衣、隔离帽、一次性手套、肥皂 毛巾。。。。 10、紧急疫情处理用品 急救诊疗器械、抗生素、输液/补液 药品、防护用品、消杀用品、个人用 品。。 11、。。。。。。。。。。。。。
非感染性腹泻
D 体质因素
1、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性腹泻,一般为脂肪消化及吸 收障碍所致的腹泻。
2、食物过敏性腹泻牛奶、鱼、肉、虾、蟹过敏者,也 可发生腹泻。伴有皮疹者,见于过敏性肠炎。 3、老年人和手术后的病人常常会发生直肠性便秘,此 时由于粪便嵌塞于直肠腔内,刺激直肠粘膜,可有排 便次数增加,且伴有里急后重感,有时还会有粘液排 出,也不应列为腹泻,其实际上是严重的便秘,医学 上称之为假性腹泻。
包括轮状病毒、成人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和冠 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小圆病 毒等。
(三)寄生虫
包括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人毛滴 虫及隐孢子虫等。
法定报告的感染性腹泻病
感染性腹泻病包括: 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 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
巴痢疾, 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
在我国和我省,腹泻病是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 1988年卫生部在全国21个省市进行的腹泻病发病和医 疗机构治疗情况的抽样调查及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 山东、福建两省开展的腹泻病发病和家庭治疗情况入 户调查结果均表明,我国腹泻病的平均发病率为0.7次/ 人年,而5岁下儿童发病率高达每人每年1.9次,我省 1989年监测全人群发病率0.4次/人年,5岁以下1.1次/ 人年,1999年的监测结果:全人群发病率为0.2次/人 年,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率仍然为0.77次/人年, 2001年5岁下儿童发病率0.73次/人年。
3、设置标准
(二)乡镇卫生院应设立腹泻病门诊专桌, 并有专人负责腹泻病人的诊治、登记、 疫情报告等。
(三)村卫生室及厂矿、机关、企事业 单位卫生所,应有专人负责腹泻病人的 诊治、登记、疫情报告和病人的转诊工 作。
社区门诊?
工作规范、工作制度
《山东省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工作规范》 腹泻病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其他科室相关工作制度
二)、腹泻病分类
1、腹泻病按病程分为:急性腹泻病、迁延 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
急性腹泻病,起病急,大便每天3次或3次以上,或次 数比平时增多,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病程不超过两周;
病程在两周至两个月的为迁延性腹泻病; 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为慢性腹泻病。 我们所指的腹泻病是急性腹泻病。
……………….
非感染性腹泻
B 药物作用或化学品中毒性腹泻 1、砷、汞、酒精等化学物质中毒,也可引起
腹泻。 2、某些药物毒副作用,如:利血平、5-氟尿
嘧啶、胍乙啶、新斯的明等。 3、致泻药物 大黄、番泻叶、硫酸镁等。
4、一些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的药 物,也可导致腹泻。 5、长期用抗生素或激素治疗,菌群失调导致 的单纯腹泻。 ………………….
非感染性腹泻
C 食物及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以及细菌的外毒素引起的食物
中毒,毒蕈中毒,河豚中毒等,引起腹泻。 2、某些食物、化学药品如:大量己糖醇(如山
梨醇和甘露醇)作为糖的代用品可因吸收缓慢与 刺激小肠快速运动而导致渗透性腹泻("膳食性" 或"口香糖性"腹泻).甚至摄入过量的某些食物, 如某些水果能产生渗透性腹泻. 3、糖不耐受,包括由于乳糖酶缺乏导致的乳糖, 或应用难于吸收的盐类(硫酸镁,磷酸钠)作为轻 泻药或抗酸药时可发生渗透压性腹泻。
在出现霍乱或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或大 流行的情况下应常年开诊.具体开诊时间 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上级要求和具 体情况决定.
工作程序
(一)分诊:各医疗单位要严格分诊制 度,所有腹泻病人不得在其他诊室诊治, 均应到腹泻病门诊(专桌或专人处)诊 治。
(二)诊查:接诊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 体征和流行病学指征,必要时结合临床检 验(血常规和大便常规)结果,做出临床诊 断,按要求逐项填写腹泻病人登记表。
提高腹泻病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加强临 床病理管理质量,不断改善腹泻病的治 疗手段。
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加强隔离消毒 措施减少医源性传播,以便及时控制疫 情的蔓延和扩散。
2、工作内容
诊治急性感染性腹泻为主的多种疾病, 包括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细菌 性食物中毒及除霍乱、伤寒和副伤寒、 痢疾之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的感染性腹泻病(一般称作急性肠炎)。 腹泻病除非感染性腹泻外,均为法定报告传染病.
二、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 设置标准及工作规范
门诊设置目的 门诊的工作内容 门诊的设置标准 对门诊医护人员的要求 门诊开诊时间 门诊工作程序 门诊登记、隔离、消毒等
1、设置目的
为尽早发现和处理霍乱病人及腹泻病暴 发疫情。
做好检验废弃物消毒处理,做好菌毒种送检上 报。
(四)登记报告
1、对所有腹泻病病人进行登记。
2、甲乙丙类传染病登入传染病报告登记本并 按要求报告,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传 染病疫情实行双线最快报告。
3、每周三进行3~2霍乱疫情统计,传真报告当地 卫生防疫站.
4、每旬进行腹泻病检索报告,逢5报上一旬数 据,(今年开始所有区县都按旬报告)。
物品配备
1、诊疗用品 体温计、血压计、注射器、输液线、静脉 切开包。。。 2、消毒用品 消毒液、消毒盆、消毒拖把、喷雾器、消 毒垫。。。。 3、排泄物、呕吐物盛放容器 桶、盆等,放置一定量消毒剂。 4、防蝇灭蝇设施器械 防蝇网、纱窗、纱门、灭蝇/蛆药剂。
物品配备
5、标本采集用品
3、对原因不明发热3天以上的病人及伤寒疑 似病人,要采取血液或粪便标本,进行伤寒菌 培养和血清抗体检查。
(三)标本检验要求
配备必须的检验试剂、物品,检验场所符合消 毒隔离要求,防止实验室感染和病原体传播。
对所有腹泻病检验工作进行登记,做好阳性结 果登记,
对腹泻病例一律进行SPA快诊检验,疑似霍乱 进行细菌培养,疑似其他感染性腹泻进行相关 检验,
二)、腹泻病分类
2、按解剖部位可分为: a 胃原性腹泻 b 肠原性腹泻 c 胰原性慢性腹泻 d 内分泌失常性腹泻 e 功能性腹泻
二)、腹泻病分类
3、根据病理生理的特点可分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渗出性腹泻 b 分泌性腹泻 c 渗透性腹泻 d 吸收不良性腹泻 e 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
二)、腹泻病分类
肠原性腹泻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 a 病原感染性腹泻 b 炎症非感染性腹泻 c 肿瘤性腹泻 d 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性腹泻 e 食物( 中毒、过敏)性腹泻 f 药物作用或化学品中毒性腹泻 g 功能性腹泻
4、工作学习过度紧张、精神受刺激过强,可使胃肠道 功能紊乱,发生腹泻.
E F ………..
三)、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
(一)细菌
1.霍乱弧菌
(1)O1群霍乱弧菌
(2)非01群霍乱弧菌型。
2. 其他致病性弧菌:河弧菌、拟态弧菌、副溶血弧 菌(称嗜盐菌)等。
3.志贺氏菌属:分为志贺氏、福氏、鲍氏和宋内氏4 个群和若干型。
非感染性腹泻
A 疾病:
1、肿瘤性腹泻晚期胃癌、直肠癌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危象、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性危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功能性腹泻多 见于女性。
3、一些肠系疾病如阑尾炎、憩室炎等可使结肠蠕动亢 进而腹泻;
4、炎症非感染性腹泻慢性胃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肠克隆氏病等,都可引起急性、慢性的渗出性腹泻。 5、能延长食糜转运时间和使细菌过度生长的因素包括 肠节段狭窄,硬皮病性肠病以及手术形成的肠袢滞留. 粪便中细菌在小肠内增殖,亦可发生吸收障碍相关性腹 泻.
(七)腹泻病门诊隔离方法
隔离措施 1.隔离病床应与其他病区和房屋隔开,有单
独出入 的门户,远离地面水源,有专用 厕所和便器,有专人看守,严禁无关人员 出入。入口处应放置浸有消毒药液的脚垫 和洗手消毒液或肥皂、洗手用的水,离开 隔离室时应洗手。
(三)标本采集检验:
1、治疗腹泻病人前,应采集所有就诊腹泻病 人大便标本,做霍乱SPA快检,
2、对水样便的腹泻病人,或集体聚餐引起的腹 泻病人,或来自霍乱疫区(发现病人、带菌者 的自然村、居委会和单位范围内)的腹泻病 人,要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泻吐物或其污染 的物品,除做SPA快检外,再按检验规程作 霍乱弧菌培养。
对腹泻病门诊医护人员的要求
1. 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 心。
2.应接受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培训, 每人应备有《中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霍乱防治手册》和《腹泻病防 治手册》等。
3.能熟练掌握霍乱和其他腹泻病的临床表 现,流行特征、诊治、抢救、疫情报告、 隔离消毒等有关专业知识。
落实对就诊的所有腹泻病人进行登记、 病原学检测、疫情报告、隔离消毒等。
3、设置标准
(一)县及县级以上医院(包括同级别 的企业、民营医院)应设立独立的腹泻 病门诊区域,区域内设有诊室、留观室、 化验室、药房及专用厕所,备有盛放病 人吐泻物的容器,备有诊治、采样、检 验、抢救、消毒等药械。
腹泻病门诊区域位置应与普通门诊分开, 便于隔离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和污染 周围环境。
4.沙门氏菌属:常见致肠道病的有20多个型。 5.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是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
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 6.其他致腹泻的病原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
尔森氏菌、金黄鱼葡萄球菌、霉菌、产气荚膜梭状 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
三)、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
3.留验:霍乱疑似病人,在未收到细菌分离培养的报告以前, 应置留验室观察治疗。
4.隔离治疗: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的确诊病人和重型痢疾 病人,应收传染病房(室)隔离治疗。
(六)消毒处理
严格隔离制度,尽量减少病人污染的环 境、物品,传染病(疑似)杜绝探视。
被病人泻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场所,随 时消毒。病人离开留验观察室后,对其所 住病床进行终末消毒 。
对腹泻病门诊医护人员的要求
4.认真登记腹泻病人门诊登记簿的有关项 目,不得缺项、错项。
5.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人,要以最快的方 式报告本单位领导和驻地卫生防疫站 (疾控中心),对登记的各种腹泻病人 按旬统计,报告当地卫生防疫站(疾控 中心)。
6.做好自身防护,防止医院内感染。
开诊时间
正常情况下每年的5月1日~10月31日.
5、监测点医院每月形成疫情信息报告当地卫 生防疫站.
(五)病人处理
1.抢救:对高热、重度脱水病人立即进行降温、补液等 对症处理。
2.治疗:治疗腹泻病人要推广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口服补 液疗法。各级医疗单位必须备有口服补液盐,不得随 便使用静脉输液和滥用抗生素,禁止使用各种类型的 止泻药。霍乱与疑似霍乱病人、伤寒和副伤寒病人及 痢疾病人,应及早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正规治 疗。无高热、轻度脱水或无脱水的肠炎、痢疾病人,按 相应疾病治疗,不需住院或留验观查,可给予口服补液 盐和家庭口服补液(见附件2)。
硷性蛋白胨水试管、棉拭子、培养皿。。
6、相关书籍资料
霍乱防治手册、腹泻病防治手册、中国腹
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传染病防治法、
EHEC O157、伤寒等培训资料等。。。。。
7、常用登记本、表格
山东省腹泻病门诊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
霍乱检索报表、霍乱疫情报表、霍乱个案
调查表、腹泻病个案调查表。。。。
腹泻病门诊设立 及工作要求
汉京华
主要内容
腹泻病防治一般知识 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设置标准
及工作规范 与双创相关工作要求
腹泻病诊治一般知识
一)、腹泻病控制概况 二)、腹泻病分类 三)、腹泻病的病原
一)、腹泻病控制概况
腹泻病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 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威胁着儿童的生长发 育和生命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 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45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 泻病。1978年制订了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病控制 规划,1980年正式执行。全世界曾有126个国家 与地区参与了规划的工作,几乎所有的发展中 国家都把腹泻病控制规划作为初级卫生保健服 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品配备
8、宣传资料 诊疗挂图、工作规程、防治知识宣传版 面/宣传单/画。。。。 9、个人防护、清洁用品 隔离衣、隔离帽、一次性手套、肥皂 毛巾。。。。 10、紧急疫情处理用品 急救诊疗器械、抗生素、输液/补液 药品、防护用品、消杀用品、个人用 品。。 11、。。。。。。。。。。。。。
非感染性腹泻
D 体质因素
1、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性腹泻,一般为脂肪消化及吸 收障碍所致的腹泻。
2、食物过敏性腹泻牛奶、鱼、肉、虾、蟹过敏者,也 可发生腹泻。伴有皮疹者,见于过敏性肠炎。 3、老年人和手术后的病人常常会发生直肠性便秘,此 时由于粪便嵌塞于直肠腔内,刺激直肠粘膜,可有排 便次数增加,且伴有里急后重感,有时还会有粘液排 出,也不应列为腹泻,其实际上是严重的便秘,医学 上称之为假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