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跑的利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慢跑的利弊
文章目录*一、老年人慢跑的利弊*二、中老年人慢跑的注意事项老年人慢跑的利弊1、研究表明,进行轻松的慢跑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慢跑时所供给的氧气较静坐时可多8~12倍。
氧气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吸氧的能力大小又直接影响到心肺功能。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吸氧能力较低,而锻炼能提高吸氧能力。
2、练慢跑的老年人,最大吸氧量不仅显着高于不锻炼的同龄老人,而且还高于参加一般性锻炼的老年人。
慢跑运动可使心肌增强、增厚,具有锻炼心脏、保护心脏的作用。
多年从事慢跑运动的老年人的心脏大小及功能与不参加锻炼的20岁的年轻人的心脏无异,这是因为长期坚持锻炼,改善了心肌营养,使得心肌发达,功能提高。
3、慢跑看似温柔的运动,其实对膝关节损伤非常大。
“跑步过程中,双脚和地面不断撞击,膝关节和脚踝不仅要承受身体本身的重量,还要经受地面的冲击,所以跑步对动作、场地、跑鞋的选择都有要求,在马路上跑步,水泥地面那么硬,冲击力更大。
”
中老年人慢跑的注意事项1、跑前检查身体。
参加慢跑的老年人要先检查身体,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跑步。
医生认可后,则可积极参加,并长期坚持下去。
2、跑的距离和速度要适当。
体弱的老年人要先进行短距离
慢跑,从50米开始,逐渐增至100米、200米,以至更长距离,速度一般为30~40秒跑100米(运动量与快走相似)。
体力稍好的可跑的长些,从300米或500米开始,然后根据体力逐渐增加,直到3000米至5000米。
心肺功能稍差的,可练走跑交替,一般是慢跑30秒,步行60秒。
这样反复进行20次约30分钟。
3、慢跑锻炼要掌握合适的心率。
可用170-年龄=最高心率的公式来掌握,跑完后测出的脉搏应低于最高心率。
一般60岁的人跑完的合适心率为96~112次/分;65岁93~109次/分;70岁
90~150次/分;80岁84~98次/分。
4、跑时呼吸要自然均匀,顺畅自如,深长而不憋气。
与跑的步子节奏协调,若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说明跑速过快身体不适应,应减速调整呼吸。
跑的步子宜小,不要足跟先着地。
尽量要有弹性和轻松些;鞋内要有海绵垫;跑前应活动膝、踝关节,跑后注意勿受凉,避免在穿堂风处休息。
5、锻炼后应有良好感觉,吃得香,睡得好。
若感到疲乏无力,心绪不快,食欲不振,睡得不好,应减小运动量或去医院检查。
6、跑步中注意事项:若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头昏眼花等不适感时,应立即停止跑步,就地休息,以防意外,并请医生检查。
7、忌雨天、雨后、雪后、雾中跑。
有些老年人进行跑步锻炼,习惯风雨无阻,这样做是错误的。
身体暴露部位受冷雨刺激后易诱发多种疾病。
若在雾天跑步,由于雾滴含污染物,易吸入大量被污染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各种过敏反应。
另外要忌迎
风跑。
老年人可迎风时走,侧风和背风时再跑。
8、心态不好不要跑步。
忌争强好胜、心情烦躁。
在和同伴
或家人一起练跑时,不要有比高低、争强好胜心理,应该心平气和、量力而行。
如果跑时烦躁不安,难受苦恼,也应停止。
9、体形过胖的朋友不宜选择跑步。
因为过重的身体会加重
膝盖的负担,造成膝盖损伤。
跑的方法不得当,也可能导致膝关节损伤。
预防的办法是一方面不要跑得过量,另一方面注意跑的动
作要正确,步子小些,着地时尽量有弹性;冬天注意膝关节保暖。
10、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
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
慢跑后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引起绞痛。
11、跑后休息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不少老年人长跑锻炼后进入室内时,原有的呼吸顺畅、肺部舒适的感觉很快消失,并随之产生气促、胸闷、头昏、乏力等不适。
很可能是因为室内外气温相差太大,室内空气不流通的缘故。
因此,居室应注意清洁干燥、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