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育人活动的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思政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育人活动
的渗透
摘要:为了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代教育需要将“课程思政”这
一理念贯穿至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数学作为中学生的一
门基础课程,更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帮助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思
想道德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思想价值观念。

为推动“课程思政”与数学教育的融合,需要立足于数学课程的特殊性,把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着力点,优化课堂
教育活动。

关键词:课程思政;初中数学;课堂活动
1.
“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1.
数学学科的特殊性
数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与英语、历史、语文等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自己的
独特性。

数学这一课程更加注重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技能以及客观存在的自
然规律,更为关注数学这一课程本身的整体知识体系。

此外,在数学教育之中,
我们感受到,数学教学重“解题技巧”而轻“人文教育”,数学学习更多地倾向
于基本名词概念、公式运算、解题方法等。

数学课程教学缺乏对于学生道德理念
的培育,这些独有的特性都使得数学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结
合数学开展课程思政也显得较为困难。

但同时,数学这一门课程也有着其特有的数学文化,包括数学思想、数学语言、数学精神等。

数学文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发展进步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具
有重要的贡献意义。

将课程思政教育与数学文化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为发
挥数学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又有着一定的可行性。

1.
“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首先,人们若想取得工作的胜成效即预想的结果,一定要让自己的思想合乎
客观的规律,树立正确的理念。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于数学的教学之中,需要教师
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明白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性,摒弃“成绩大于一切”
的传统思想价值理念,消除自己的思想误区。

初中的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学习与了
解数学课程教育与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加强自身对于数学课程德育价
值的理解,明白现今的数学教育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科技能,更
应当加强学生逻辑思维与道德价值观念方面的培育。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引领者,若想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至中学数学教育之中,则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价值理念、提升政治素养。

其次,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快课程教育与数学课程的融合。


师应当立足于初中数学教材,结合相关的教辅资料挖掘数学课程的人文理念,打
造数学教学的新模式;要紧紧抓住数学教学中的“知识目标”与“素质目标”,
紧紧围绕数学这一学科内容的科学性与逻辑性,帮助学生学习严谨的治学态度与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其次,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创新优化各
种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中掌握数学的创新精神与坚持真理的科
学态度。

1.
“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1.
了解数学历史,培养价值理念
引导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有助于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文化带来的魅力,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很多中国传统数学文化背后都有
着让人为之动容的历史故事,教师在数学课堂的讲授之中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些有
关的数学历史故事,介绍数学家们的重大贡献,揭开数学的面纱。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优秀民族,在数学方面也有着许多的成就,教
师在课堂之中可以通过讲授有关的中国数学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祖国数学文
化的历史悠久与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豪感,培育学生的民
族责任感与爱国主义情怀。

以“勾股定理”为例,在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
算经》之中就已经有了关于勾股定理的详细介绍,比西方的毕达哥拉斯要早了将
近五百年左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善于发现问题、探索知识,我国历史上也曾
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善于将数学运用于具体生活之中,善于解决问题。

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充分感受到中国的数学历史文化,体会中国的智慧,引导学生从数学历史之中汲取营养,培育爱国情怀,勇担民族
发展之重任。

1.
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引入鲜活的生活实例,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案例,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传授有温度、有品质、有
厚度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乘方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今年的重点事件“疫情防控”。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心,给我们的生
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困难之时永不言败、
全国上下一条心的的精神信念,体现了医护人员与众多志愿者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之时,可以搜集相关新冠感染人数增长的数据,引
导学生建立疫情数据模型,让学生了解疫情感染初期呈现出幂次增长的态势,使
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明白疫情防控的不易、更加珍惜现今美好安定生活的生活。

1.
开展合作学习,培养核心素养
合作探究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小组合作下的
数学课堂不再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只需聆听的模式,而是逐渐演变为教师讲解、
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学习的课堂模式。

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创造轻松活跃的学
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勇于探究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的
过程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而,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对
学生们进行分组,然后提出问题,使得同学们在课堂内外的沟通交流之中阐述自
己的观点、接受他人的意见,共同探讨出相同或者不同的结论。

此外,教师还可
以让不同小组的学生之间进行竞赛,激发学生挑战自我、挑战他人的拼搏意识。

1.
结语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更新,“思政课程”这一词已经逐步转化为“课程
思政”,这一转化从根本上体现了现今的课程教育更加注重学科与思政教育的相
互渗透、相互促进,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然而,将“课程思政”这以理念
渗透进初中数学教育,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们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建良
好的课程思政学习氛围;需要教师提升学科素养能力、注重课程教学的活动设计,助推“课程思政”与数学课程的融合,帮助“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向荣.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探究活动的形式刍议[J].语数外学习(初
中版上旬),2014(06):28.
2.
邓翰香,吴立宝.课程思政融入数学教育的路径探索[J].教育科学论
坛,2020(34):50-53.
3.
苏唯珂.“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探析——以数学课程为
例[J].试题与研究,2020(33):124-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