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写作之过程性评价对大学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性评价对大学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
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 随着高校教育制度的优化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提升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已吸引更多教师及研究者不断探索。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过程性评价对写作自我效能感作用的发挥展开实证研究后发现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语言词句表达、不同英语体裁学习与训练外,积极有效地使用过程性评价可以增强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使其对英语写作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大学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44-02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综述
二、研究设计与实验操作
(一)过程性评价的设计形式
1.小组(同伴)评价:评价的形式以书面反馈和口头反馈为主。

在完成英语写作任务之后,将学生分成3~5人学习小组,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已设计好的“写作互评表”中的评定指标就同伴的作文开展互相评阅。

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可借以发现自己文章存在的弱点和不足,借鉴同伴的写作亮点不断加以自我完善。

2.教师评价:包括书面评价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评价。

简言之,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和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写作稿件进行评价。

尤其是对学生的写作构思过程进行反馈指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利用微信、qq等平台及时地对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和解惑。

(二)研究操作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2007)附件中的写作自评量表、《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唐芳、徐锦芬,2011)以及《大学生外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李航,2014)的基础上结合对长期从事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师进行访谈设计而成。

该量表由写作任务自我效能感与写作能力自我效能感两部分组成,共23道题,添加了“我能将几个句子组成一个逻辑清晰的英文段落,用于表达某一主
题”“我能正确使用逗号等标点符号”等问题,采用likert 5点量表,
总分范围在23分与115分之间,得分越高,写作自我效能感越高。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本科高校英语专业大二年级的2个自然班的学生
为研究对象。

其中实验班38人,对照班37人。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
实验前进行了一次命题作文。

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一篇题为more pressure from academic studies does good to us的命题作文,
字数要求为200字左右。

在该测试中,两组的平均分分别为70.52
与69.38。

两班由同一名教师教授英语写作课,使用相同教材、教学
大纲。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英
语写作水平可视为没有区别,有可比性。

(四)实验过程设计
首先,将实验班分成3~5人的若干小组,写作评价采用教师评
价与同伴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在实施同伴互
评前就互评时需要注意的各项指标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能较
准确地评价他人的习作。

同伴评价的实践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周
期为三个月,即6次。

对照班则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包
括课堂现场点评和课下修改反馈。

其次,在实验开始之前和实验结束之后(达到预定的周期,即
三个月之后),分两次向学生发放“大学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并且根据专业的统计软件对两组实验的对比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为避免练习效应,量表中的题目在后测时会打乱顺序。

学生前测写作成绩主要来自命题作文的分值,后测成绩主要采
用学期结束时的一篇命题限时作文得分。

两次作文经由两位资深写
作教师评阅,取平均分。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