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附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附带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
A.熟悉教材
B.以多种形式创造问题情境并贯穿始终
C.实施启发式教学
D.了解学生
【答案】 C
2. 患者,女性,18岁。
3周前因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发热,治疗后好转,近日来出现眼睑水肿、血压增高、少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而就诊。
若AS0检查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左心衰竭
B.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C.急性心肌炎合并左心衰竭
D.急进性高血压
E.急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 A
3. 对我国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4.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答案】 B
5.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
A.心理指导
B.择业指导
C.心理咨询
D.交往指导
【答案】 B
6. 在速率法中,自动生化仪具有线性检测,最少的测定间隔点为()。
A.4个点
B.7个点
C.3个点
D.6个点
E.5个点
【答案】 A
7. 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打,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生成技术
D.复述策略
【答案】 D
8.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主要影响着课程内容的()。
A.深度和广度
B.科学性和系统性
C.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
D.科学性和逻辑结构
【答案】 C
9. 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立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是()
A.价值性教育目的
B.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C.功用性教育目的
D.发展性教育目的
【答案】 B
10.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A.校园文化
B.教师文化
C.制度文化
D.校风文化
【答案】 C
11. 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的人是()
A.华生
B.布鲁纳
C.布鲁姆
D.班杜拉
【答案】 C
12. 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及时施教,促进个体身心更好的发展。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A
13. 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
A.古代
B.现代
C.近代
D.中世纪
【答案】 C
14. 在诸多的智力结构理论中,1983年哈佛大学加德纳所提出的是
A.二因素论
B.群因素论
C.多重智力论
D.三维结构理论
【答案】 C
15. 科研工作中,单克隆抗体纯化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A.免疫染色萃取
B.离子交换层析
C.辛酸提取
D.凝胶过滤
E.盐析
【答案】 A
16. 下列有关学校课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学校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
B.学校课程的开发可以可分为新编、改变、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C.学校课程既不是以及课程也不是二级课程
D.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答案】 A
17. 运用现代实验手段,比较系统地研究教室内沟通分布的是()
A.克伯屈
B.亚当斯
C.斯金纳
D.班杜拉
【答案】 B
18. 雅典和斯巴达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 B
19.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答案】 A
20. 学生情感学习评价一般采用()
A.测验和实验
B.整体印象评价法和操行评定评价法
C.观察法和问卷法
D.作品表现法和表演评价法
【答案】 C
多选题(共10题)
1. 下列有关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
B.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
C.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D.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
【答案】 ACD
2. 关于LE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花形细胞簇的形成需LE因子的调理作用
B.中性粒细胞吞噬完整的均匀体形成LE细胞
C.若发现游离均匀体和花形细胞簇,可报告LE细胞阳性
D.前期LE细胞核呈淡红色云雾状均匀体
E.在LE因子作用下可形成前期LE细胞
【答案】 C
3. 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有()。
A.效率优先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应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答案】 BCD
4. 在Ⅰ型超敏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抗体类型是()。
A.IgG
B.IgA
C.IgM
D.Ig
E.IgD
【答案】 D
5. 可用来进行定量测定的试验是()。
A.双向扩散试验
B.单项扩散试验
C.免疫电泳
D.对流免疫电泳
E.抗人球蛋白试验
【答案】 B
6. 下列属于学生人身权的范畴有()。
A.身心健康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答案】 ABCD
7. 课程管理有审定制、固定制和多样化自由选择几种模式,统整各自优势,课程一般结构发生了变化,体现在()。
A.保持原有特色的优势
B.强调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
C.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D.采用导向式管理
E.建立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相一致的课程结构
【答案】 BC
8. 交互式教学模式要教给学生的学习策略有( )。
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测
E.评价
【答案】 ABCD
9. 教师的教育研究是
A.解释教育的研究
B.改进教育的研究
C.置身教育之中的教育研究
D.为了教育的研究E: 关于教育的研究
【答案】 BCD
10. 专家和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吸引学生注意力
B.教材的呈现
C.课堂规则的执行力
D.教学策略的运用
E.在课堂练习方面
【答案】 ABCD
大题题(共3题)
1. 请阅读下列案例后,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评价一堂好课?一次学生座谈会上,有的学生说,老师上课应该着重讲解概念、基本原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这样才能避免满堂灌;有的学生则反对说,如果组织讨论,学时不够,完不
成教学内容怎么办?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评价一堂好课?
【答案】(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
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分组教学也是集
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论述两类分组的
内涵及分组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答案】
【答案要点】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以
此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
一般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
组两类。
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
习成绩编班。
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发
展变化的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它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同学习内
容和不同目标的分组,另一种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
媒体的分组。
分组教学的优点:(1)它比较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比班
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2)在分组教学时因为组的规模比较小,而且组内部学生之间的同质性比较强,因而更容易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分组教学的不足:(1)很难科学地鉴
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
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
(3)分组教学由于组的变动性较大,学生在不同组之间
的变动较为频繁,从而加大班级管理的难度。
(4)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
较容易给各类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3. 一位初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负责,讲课较透彻,课后也会细心督促检
查学生们学习,学生也付出较大努力,师生满以为成绩会取得较大的收获,
可实际情况不尽人意,付出与目标之间相去甚远。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
理论,你认为数学教师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答案】1.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一)深度加工材料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
方法。
(二)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
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三)进行组块化编码所谓组块,
旨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存储在长时记忆系统当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
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四)适当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
学习。
(五)合理进行复习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将复习分为
两种: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集中复习是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对所要识记的
内容连续、反复地进行复习。
分散复习是把要记忆的内容分在几个相隔的时
间内进行复习。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3.反
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