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国际储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互惠信贷协定(Swap Arrangements) 互惠信贷协定亦称货币互换安排,它是两国中央银行之 间进行的一种双边货币合作。货币互换最初是两个签约国本币 间的互换,目前,它多为本币与外汇间的互换。 4.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二、国际储备多元化及其影响 (一)国际储备多元化形成原因
特别提款权的特点:
(1)它不具有内在价值,是IMF人为创造的、纯粹账面上的资产,因此 它也被称作¡°纸黄金¡±(Paper Gold)。 (2)它是由IMF按份额的一定比例无偿分配给各成员国。 (3)它具有严格限定的用途。
(二)借入储备
1.备用信贷(Stand-by Credits)
备用信贷,是一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困 时,同IMF签订的一种备用借款协议。 2.借款总安排(General Arrangements to Borrow, GAB) 难或预计要发生困难
国际清偿能力=自有储备+借入储备 – 自有储备:即国际储备,主要包括货币性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
IMF的储备头寸,以及在IMF的特别提款权余额。 – 借入储备:主要包括备用信贷、互惠信贷和支付协议、本国商业银 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等三项内容。 国际清偿力是一个比国际储备的内涵和外延更广的概念, 能更完整地 反映一国的对外支付能力。
第四章 国际储备
第一节 国际储备的性质
一、国际储备的含义
(一)什么是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亦称¡°官方储备¡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可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维持货币 汇率稳定和作为对外偿债保证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资产。
(二)国际储备的特征 1.可得性
金融当局完全有能力获得的资产
三、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
国际收支状况 我国外汇管理制度及外汇市场运行机制下的外汇储备形成 机制 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运行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相关经济政策的调整实施
四、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正面影响 第一,增强我国的资信,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促进经 济的发展; 第二,可以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支付提供保障; 第三,维持人们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信心。
二、 国际储备体系的演进
1、国际金本位制度下:
黄金—英镑储备体系 以实物货币为中心,存在先天不足。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美元—黄金储备体系 以信用货币为中心,在理论上克服了储备供给不足的缺 陷。但产生“特里芬难题”(保证充足的国际清偿力与维持对 美元的信心之间存在矛盾)。 3、现行体系下: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
1.外汇储备/进口总额 1990至1994年,我国的这一指标基本在20%到40%内;1995年以 后,均高于40%,2004年至2009年,超过了100%,目前已经超过了 200%。 2.外汇储备/外债余额
自1994年后,我国这一指标均超过50%,基本成逐年递增,2009 年,超过了500%。
二、国际储备的需求 (一)国际储备需求的含义 国际储备需求是指为了获取所需的国际储备而付出一定代 价的愿意程度,具体而言,它是指持有储备和不持有储备的边 际成本二者之间的平衡。 (二)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
1.国际收支调节 2.持有储备的成本 3.汇率制度
4.金融市场发育程度 5.货币的国际地位 6.国际资金流动情况 7.国际货币合作状况.
四、国际储备的作用
1、平衡国际收支:首要作用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维持必要进口和对外支付,减少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但储备有限,调节国际收支能力也有限。
2、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汇率
政府可以动用储备,在外汇市场干预,影响供求。但只在短期内发挥作用。
百度文库
3、维护对外借款信用,增强本国资信
作为国家向外借款的保证,也是国际银行贷款时评估国家风险的重要指标之 一。同时也可以用来支持本国货币稳定的信心。
三、国际储备的来源
(一)一国视角下的国际储备来源 1.国际收支盈余 2.中央银行在进行外汇干预时购进的外汇 3.一国政府对外借款的净额 4.中央银行国内购买的黄金 5.IMF分配的特别提款权 6.其它 以上国际储备的来源渠道中,从根本上讲,只有国际收支盈余才是 一国国际储备的最主要来源。
(二)全球视角下的国际储备来源 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输出是全球国际储备的最主要 来源。
指流动性较低的长期投资工具,如长期债券。
第四节 我国的国际储备问题 一、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与特点
1979年以前,国际储备的形式主要是外汇储备,国家外汇储备是 由大一统性质的中国人民银行实行集中管理, 储备量反映在人民银行 的外汇结存帐户。 中国在1980年正式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 法席位,从此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与IMF的其它会员国一样,包括黄 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四个部分,纳入 了世界国际储备体系。
2.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管理
一般通过储备资产的分级管理来进行: 即根据储备资产不同的变现能力进行分级。 (1)一级储备: 指可以立即用以直接支付以适应各种需求的储备资产部分, 即现金 或准现金,如活期存款、短期国库券或商业票据等; (2)二级储备: 指收益率高于一线储备,但流动性仍然较高的资产,如中期债券 等; (3)三级储备:
我国国际储备的特征
1、黄金储备数量稳定 2、外汇储备高速增长 3、在IMF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及SDRs在我国国际储
备结构中的比例不大。 从1979年到1991年对外公布的国家外汇储备都是由国家 外汇库存和中国银行外汇结存两部分组成。 前者是指国家对外贸易和非贸易收支的历年差额 总和。后者是指中国银行的外汇自有资金加上在国内外吸收 的外币存款以及向国际金融市场筹集到的外汇资金,减去中 国银行在国内外的外汇贷款和投资。
2.流动性
能够随时动用
3.普遍接受性 (三)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亦称国际流动性,指一国政府为本国 国际收支赤字融通资金的能力(或一国无需采取调节性措施而能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 它既包括一国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的现实能力即国际储备,又包括融资 的潜在能力即一国向外借款的最大可能能力。
在分析国际储备适度水平时,需注意:
1、国际储备的适度水平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同国 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不一样。 2、最适国际储备量是个很难准确确定的变量,因而最好将 其视为一个区域值,找出其上下限。 四、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一)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含义 国际储备结构管理是指一国如何最佳地配置国际储备资产, 从而使
(2)储备与外债的比例
①储备与外债余额比率: 该指标反映一国在偿还外债的其他支付手段不足时,可动用储备 资产清偿外债的能力。按照国际经验,储备与外债余额比率的警戒线 为30%,一般以保持在30%~50%为宜。 ②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率: 储备与短期外债余额的比值是一国快速清偿能力的最重要标 志。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指标的警戒线为100%。即必须保证储备能彻 底清偿全部短期外债。 该指标的安全有效区间为100%—500%,即外汇 储备为短期外债余额的1~5倍。
1、上一体系自身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2、各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发展变化 3、各国对本币国际化的态度转变 4、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管理储备的需要
(二)国际储备多元化的经济影响
1.积极影响 (1)摆脱对美元的过分依赖,缓解了¡°特里芬难题¡±。 (2)促进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 (3)有利于调节国际收支
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SDR四个部分的国际储备资产 持有量之间,以及各部分的构成要素之间保持合适的数量构成比例。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可划分为两个层次: 其一,国际储备资产四个组成部分的比例确定;其二,各部分储备资产 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确定。 上述两个层次的结构管理可归结为外汇储备结构管理这一问题, 它 包括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管理和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管理两个方面。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
1、央行基础货币投放被动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2、持有高额外汇资产的风险和成本较大 3、储备资产的管理的效益低 4、对汇率造成较大压力 5、易引起国际摩擦
三、衡量适度国际储备量的指标
⑴
储备与进口比率:
国际上通常将储备支持外贸进口的时间作为衡量储备的重要指标。 一般认为,最低储备额不能少于3个月进口需要量,并以此作为警戒 线。在正常情况下,以能支持3—6个月的进口需要为标准。从与年进 口额比率看, 战后大多数主要国家的目标是在大部分年份中使其储备 水平保持在40%以上,而20%的总储备水平被公认为是一个最低值。
(4)有利于防范汇率风险。
2.消极影响
(1)加大了储备数量和结构管理的难度。 (2)加剧了国际外汇市场的动荡。 (3)加深了国际货币制度的不稳定性。
第三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国际储备的管理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根据一定时期内本国经济发展 的要求和国际收支状况,对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等进行确定和调整, 以实现储备资产规模适度化、结构最优化的整个过程,是一国宏观金融 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储备的管理包括量的管理和质的管理两个方面。 前者即通常所 说的国际储备的水平管理或总量管理; 后者是指对国际储备结构的确定 和调整,也被称作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第二节 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及形式
一、国际储备的结构 (一)自有储备 1.黄金储备(Gold Reserve)
亦称货币性黄金(Monetary Gold),指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 自1976年起,根据IMF的《牙买加协议》,黄金同国际货币制度和各国的货币 脱钩,不准用于国际间的国际收支差额清算。 已经成为潜在的国际储备。 2.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它是一国最主要和最重要 的储备资产,目前占国际储备的绝大部分比例。 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活期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也就是说,外汇 储备是存放在国外的。
(二)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首要原则 2.流动性原则:
随时变现满足支付需要 3.收益性原则:
一国货币当局的国际储备结构管理,必须在确保安全性与流动 性的前提下,争取最大限度营利。
(三)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内容
1.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管理 ⑴尽可能增加硬币量,减少软币量; ⑵尽可能选择并增加变动幅度小的货币量; ⑶选择与本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对外金融支付需求相一致的货币; ⑷选择要与干预外汇市场所需货币保持一致;
一、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
国际储备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应拥有一个最适度的国际储备量。 成本收益说:适度储备量 持有国际储备可以带来一定收益,但国际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这里有个机会 成本问题。 所以,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就是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管理。从理论上说, 就是要 使储备的供给保持在储备需求的适度水平上。
一国货币欲成为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能自由兑换,即 必须是可兑换货币;(2) 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中占较大比重;(3)币 值稳定。 实践表明,储备货币本身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储备货币一身难 以肩二任。 这种清偿力与信心之间的矛盾就是国际金融历史上著名的特 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3.在IMF的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 in IMF) 亦称¡°在IMF的储备部位¡±、普通提款权,指成员国在IMF的普通 账户中可自由提用的资产。具体包括: (1)成员国向IMF缴纳份额(Quota)中的外汇部分。 (2)IMF用去的本币持有量部分。 4.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 特别提款权的含义: 从名称上看,特别提款权指IMF分配给成员国的在原有的普通提款 权之外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它是相对于普通提款权而言的。 从性质上看,特别提款权是IMF为缓解国际储备资产不足的困难, 在1969年9月第24届年会上决定创设的、用以补充原有储备资产不足的 一种国际流通手段和新型国际储备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