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讲所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农讲所观后感
在繁华喧嚣的广州城里,有一处宁静而庄重的所在——广州农讲所。
当我踏入那扇古朴的大门,仿佛穿越了时光,走进了一段波澜壮阔的
历史篇章。
走进农讲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红墙黄瓦的建筑。
阳光洒在墙
面上,温暖而明亮,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院子里绿树成荫,微
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低语着当年的热血与激情。
我漫步在展厅里,那些陈旧的照片、泛黄的文件,还有充满岁月痕
迹的实物,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其中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群年轻的农民,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手里拿着农具,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好久,想象着他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想象着他
们为了改变命运而付出的努力。
还有一个展示区,摆放着当年农讲所学员用过的书籍和笔记。
那些
书本已经破旧不堪,笔记上的字迹密密麻麻,却工整有力。
我轻轻地
翻开一本,纸张的触感粗糙而真实,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学员们在灯下
苦读的情景。
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为的就是能够回到家乡,
把所学的东西传授给更多的农民,带领大家走向富裕和进步。
在一个角落里,陈列着一些农具。
有锄头、镰刀,还有犁。
这些农
具普普通通,但在当时,却是农民们生活的依靠,是他们与土地交流
的工具。
我伸手摸了摸那把锄头,手柄已经被磨得光滑,不知道它曾
在多少块田地里劳作过,又为多少家庭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农讲所里的一间教室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
教室里的桌椅摆放整齐,黑板上还留着未擦净的粉笔字。
我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闭上眼睛,
仿佛能听到当年老师授课的声音,学员们激烈讨论的声音。
他们在这
里学习农业知识,探讨农民运动的策略,心中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看着这些,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爷爷。
爷爷也是个农民,一辈子都在
土地上辛勤耕耘。
小时候,我总是跟着他去田里。
春天,我们一起播种;夏天,一起除草施肥;秋天,一起收获果实。
那时候,我觉得种
地是件辛苦又无聊的事情,总是闹着要回家。
爷爷却总是笑着说:“娃啊,这土地就是咱们的根,只要好好侍弄,它就不会亏待咱们。
” 当时
的我不太懂爷爷的话,直到来到了农讲所,看到了这些历史的痕迹,
我才明白爷爷话里的深意。
农民,是我们生活的基石。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养活了一代又一代
的人。
而广州农讲所,就是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摇篮,它为中国的农
民运动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走出农讲所,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回望那座红墙黄瓦的建筑,
它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显得格外独特。
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
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精神的象征。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科技发达的时代,但我们不能忘
记那段艰辛的历史,不能忘记农民们的付出。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
切,努力奋斗,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就像当年农讲所的学员们一样,怀揣着梦想和信念,勇往直前。
广州农讲所,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提醒着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