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跟你们玩个游戏,叫“我说你猜”。
老师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个人,你们能马上猜出来他是谁吗?
师:他会七十二变,他一个跟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生:(孙悟空)
师:他没有头发,他最喜欢砍树。
生:光头强
师:他是法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他的代表作是《沉思者》、《巴尔扎克》生:(罗丹)
师:他5岁上学,成绩非常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讥笑,有时还被罚站,他没有考上大学。
(生回答不出来)
师:其实这两段话介绍的是同一个人,他就是罗丹,为什么罗丹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学完本课后,相信大家都能找到答案。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题目。
生:齐读“全神贯注”
二、复述课文
师:有哪个同学尝试着用全神贯注说上一句话,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罗丹全神贯注地雕塑。
师:雕塑,恰当吗?
生: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塑像。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有时候,在课题的前后补上些词语,连成一句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真厉害,看来你们在课前下了一些功夫)
师:大家把全神贯注这个词用的很好,那谁能说说“全神贯注”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生:精神高度集中。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茨威格,到罗丹的工作室做客。
师:请同学们快速的读课文第一自然,边读边想,当看到这个仪态端庄的女塑像后,罗丹和茨威格各自都是什么态度的吗?
生:茨威格认为这是一件杰作,罗丹认为还有毛病。
师: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罗丹对自己要求很高。
生:罗丹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师:罗丹的作品在别人眼里是一件杰作,可是他对自己的作品却是力求达到完美无缺,他不能容忍自己的作品有一丝缺陷,希望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
可以捎带解释一下精益求精的意思(好了还求更好)。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那么精益求精的罗丹是如何全身贯注地修改塑像的呢?我们一起看看第二自然段。
(第一张PPT)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老师边读课文,老师读的时候你要想象你已经来到了罗丹的工作室,想象罗丹工作时的样子。
他的动作,他的神态都出现在你的眼前,就像看电影一样,懂吗?
生:懂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师:好了,同学们,请你们睁开眼睛。
谁能说说你们眼前仿佛看到罗丹在干什么?
生:我从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中,体会到罗丹工作时很投入。
师:罗丹是在跟客人说悄悄话么?
生:不是。
师:那他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他:他在自言自语,因为他工作太认真了。
师:是的,同学们。
罗丹在自言自语,并不是在跟谁说悄悄话。
这只是作者的想像。
生:我从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中体会到罗丹工作时很激动。
师:这一句话是描写人物的什么方面啊?语言,动作,神态,还是心理?
生:神态。
师:是啊,这句话是从罗丹的神态方面描写他工作时的全神贯注。
还有后面的“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跟前面“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一样,都是作者的联想。
就是通过一件事,去联想到另外一件具有相同特点的事。
在写人物时,我们也可以模仿这样的写法,善于运用联想,比如说描写一个人吃好吃的东西时,我们可以说“他似乎想把整个盘子也吃下去。
”当我们描写同学做作业很认真时,我们可以说“他的眼中只有这道难题,似乎忘记了这个世界。
”有谁还能举出其他例子?
生:比如说课间我们玩得很开心,似乎忘记了时间。
生:比如说,小明玩游戏玩得很投入,好像忘记了世界。
师:罗丹在修改女像,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下面这句话---“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越来越激动。
”
师:你们读地很响亮,但是老师觉得有一些关键的词句,你们还是没有读好,有哪个同学觉得自己可以把关键词句读好的?
两生读(男女)
师:老师注意到,当你读这句话时,有几个字是重读的。
分别是“踩”
“挥”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这是关键词,是动作。
师:哦,你很会思考,跟老师想到一块去了。
没错,这句话是描写人物的动作。
请你们带着男生、女生一起把这句子读一遍,看看谁读的有感情。
(你们都读的非常好,让老师难以取舍。
)
师:还有一点,在这两个动作之后,有一个省略号。
为什么会有一个省略号而不是一个句号呢?
生:因为代表省略,证明罗丹还有其他动作。
师:你回答得真好,既具体又完整。
声音也响亮。
真棒。
师:这句话是通过动作来描写罗丹工作的全身贯注。
请全班同学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注意,要读出重点词语。
读出罗丹工作时激动的情绪。
全班读。
师:听你们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声,还读出了感情。
师:罗丹修改女塑像时,神态“眼睛里似乎闪着异样的光芒”,动作“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情绪那么激动,最后修改好了吗?我们一起看看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请全班同学齐读一遍“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
老师读完这句话,怎么也想像不出罗丹“像喝醉酒”和“痴痴地笑”
的样子。
有同学愿意表演一遍给老师和同学们看?(旁白、罗丹,女像)
生表演
师:你们表演得真形象生动,让老师仿佛看到了罗丹工作时“像喝醉酒”和“痴痴地笑”的样子。
师:老师想采访一下女像。
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刚刚罗丹工作时像喝醉酒一样,还有痴痴地笑的样子么?
生:我觉得他很傻。
师:我又要采访一下罗丹,难道你不知道工作室里还有你的挚友茨威格的存在,为什么还那么失态,“像喝醉酒”和“痴痴地笑”呢?生:因为我工作太认真了。
忘记了朋友的存在了。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么?
生:同意
师:哦!听了你的回答,老师明白了。
罗丹是工作得太认真了,太全身贯注了,甚至都忘了挚友茨威格的存在。
(你表演的真好,简直是一群专业的小演员。
)
师:只有爱动脑筋的同学,才会有这么精彩的回答。
你们都太棒了!师:刚刚我们用想像、朗读、还有表演三种方法,从神态、动作中感受到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精益求精。
因为他这样去工作,一件又一件大的作品才会在他的手中诞生。
罗丹的全身贯注,让我们再来享受一次吧!(全班读整段)
五、小练笔
师:作者是从他的动作、神态上去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修改女像时的专注,又善于用比喻和联想,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修改女像的全神贯注,如痴如醉。
这样精彩的描写,你能模仿第二自然段,从中选择一幅图,试着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运用比喻、联想的手法。
写一小段你的“杰作”么?
师:你们的学习能力真强,活学活用,都把这三幅图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
六、学习第3、4自然段。
师:同学们的小练笔写的真不错,相信你们也和罗丹一样全神贯注地听了老师刚刚的讲课。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4自然段,并说说,接下来罗丹修改好塑像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什么尴尬的事?
生:罗丹修改好塑像之后,把好友茨威格差点锁在工作室里了。
师:哪个词可以体现他忘记了朋友?
生:径自(自作主张,直接行动)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好,是啊,罗丹全身贯注的工作,以至于都忘记了好友茨威格还在工作室里,还差点把茨威格锁在了工作室里了。
但是茨威格并没有责怪他,而且还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出示句子)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斯蒂芬•茨威格(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是呀,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多好的一句话,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请你把这句话自己读一读,把它深深地印在心里,好吗?
师:罗丹小时候成绩那么差,长大后却成了大雕塑家,现在你该找到答案了吧!(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