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八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序号
授课
时间
年月日主备人陈莉莉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
⒈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⒉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类别。

⒊交流生命起源研究史上几种重要学说或假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

能力目标: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米勒实验
教学策略
利用导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的方法突破重点、难点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
一.预习检测
⒈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过程
演变而来的。

⒉原始大气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不过没有________。

3.原始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1965处我国科学家利用_________成功合成_________。

1981,我国科学家利用简单的有机物合成_________。

它能证明生命起源的_________阶段。

二.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看书3—4页)结合课本示意图讨论分析回答:
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那些?。

这些物质是从那里来的?。

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2.原始生命起源的场所是,据你推测此时地球表面温度应该(很高;较低)
3.根据课本内容和你收集的资料,你认为原始地球至少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才使原始生命的出现成为可能?-。

(提示:原料能量场所)
4.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你认为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是哪个阶段?。

5.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那里?。

6.为什么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三)、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
学习提示:阅读课本5页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与结论。

小组合作完成
1.在米勒的实验装置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内通入的气体代表,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现象。

2.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这模拟了过程?烧瓶中的暗褐色液体含有成分。

3.该实验中,你认为米勒提出的问题是;作出的假设是;得出的实验结论1.教师出示的答案 2.同桌互查 3.教师抽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2.找出疑难问题
是。

米勒实验为化学进化说中,由形成这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这为化学进化说中,由形成这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四.展现自我适时点播
本着学生会先让学生讲的原则,让其它组的先讲,不会的教师再讲解。

五.跟踪训练巩固新知
请分析米勒设计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B处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______,该混合气体中绝不会含有_________。

在B处的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
供_________。

⑵经过一周后,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_________生成,此装置模拟原始条件下的_________。

⑶D装置是_________,这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________过程。

⑷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_________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六.达标检测
1.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明显不同的是原始
大气中没有()
A.氧气B氨气C甲烷D氢气
2.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A原始大
气B原始海洋C原始陆地D原始森林
3.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A 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4.米勒的实验证明了()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B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有机物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 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
5.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他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A.从无级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B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几大分子物质C从有极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D 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七.反思提升(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到的内容和学习方法)1.学生先读题
2.抢答
1.学生自已做题,独立完成。

2.小组长批阅
3.师纠正,讲解、评选优胜小组,优秀个人。

课题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序号
授课
时间
年月日主备人陈莉莉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
(1)知道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2)了解生物进化的解剖学证据。

(3)了解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能力目标: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三个学科研究为生物进化所提供的具体证据,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一.直接证据化石
二.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三.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
教学策略
利用导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的方法突破重点、难点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
一.预习检测
1.生物进化的证据有、、等。

2.化石是古代生物的、或,
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的复杂变化形
成的,是研究生物进化的。

[来源:学#科#网Z#X#X#K]
3.越是古老的地层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越是晚期地层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4.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

5.同源器官是指和很不相同,但在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并且从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相同。

6.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由于,适应不同的,执行不同的逐渐形成的。

7.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差别。

8.生物进化是一个,人们无法直接用的方法再现生物进化的全过程,因而研究生物进化应寻求,应用、、的思维方式。

[来源:学科网ZXXK]
二.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化石证据
【自主学习】看课本第一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它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2. 是已知最早的马化石,通过研究不同地层中的马化石发现,现代马是由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3.越古老地层中化石结构越,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化石越,它们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

【讨论思考】
1.为什么化石能够说明生物的进化?1.教师出示的答案
2.同桌互查
3.教师抽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2.找出疑难问题
3教师答疑
【分析回答】观察课本P9页图5.1-8,:
在地点1或2中,低层生物是否是上层生物的祖先?为什么?
【巩固练习】
1.始祖鸟化石属于()
A.遗迹化石
B.遗体化石
C.遗物化石
D.化学化石
二、解剖学证据
【合作学习】观察课本P10图5.1—9,比较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通过比较能得到什么结论?
【表达与交流】
同源器官是指来源,解剖结构,形态,执行功能。

它的存在反映出;说明。

三、分子生物学证据
【自主学习】1.看课本P11表格,分析比较10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阅读课本P12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差别。

四.展现自我适时点播
本着学生会先让学生讲的原则,让其它组的先讲,不会的教师再讲解。

五.跟踪训练巩固新知
1.下列对地层中化石出现顺序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较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较低等,较简单
B.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C.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复杂,较高等的生物化石
D.较晚近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2.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得晚,由此可知()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1.学生先读题
2.抢答
D.物种B一定是从物种A进化而来
3.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是
A.古代生存的生物
B.现在生存的生物
C.生物“进化树”
D.古代生物的化石
六.达标检测
1.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
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
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D.有鱼类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
2.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A.分子生物学
B.比较解剖学
C.细胞学
D.化石
3.始祖鸟与爬行动物相同之处是()
A.被覆羽毛 B.前肢形成翅膀
C.口腔中具有牙齿 D.嘴的外形像鸟喙
4.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化石是生物的祖先[来源:Z_xx_]
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顺序
5.在某地的考古挖掘过程中,越往下挖,出土的生物化石越有可能是()。

A.越来越高等
B.生物化石的结构越来越简单
C.生物化石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D.陆生生物的化石增多
6.对埋藏在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化石分析,证明生物的进化顺序是()。

①从简单到复杂②从矮小到高大
③从低等到高等④从水生到陆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来源:学
7.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出的最简单化石生物( ) 。

A.简单多细胞的
B.复杂的多细胞的
C.最高等的动植物
D.单细胞的
七.反思提升(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到的内容和学习方法)1.学生自已做题,独立完成。

2.小组长批阅
3.师纠正,讲解、评选优胜小组,优秀个人。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
一.预习检测
(一)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1、根据分析与讨论,比较不同动植物类群,总结出生物进
化的总体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的生物就是这样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着,而且各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生物界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仔细阅读“观察与思考”中的进化树,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____________,主干代表_____________,大小分支代表_______________的进化线索。

2、动物的进化历程:
脊椎动物的进化:古代的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动、植物进化的历程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二.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自主学习】观察图5.1-12和图5.1-13,结合学过的动、植物类群的相关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表一、
植物类群形态结构生活环境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动物类群心脏结构输送氧气的能力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
表二【总结与交流】
通过上面表格的填写,你认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应该是什么?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自主学习】观察课本图5.1-14生物进化树,自主完成下1.教师出示的答案 2.同桌互查 3.教师抽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2.找出疑难问题
列题目:
1.植物的进化历程:。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四.展现自我适时点播
本着学生会先让学生讲的原则,让其它组的先讲,不会
的教师再讲解。

五.跟踪训练巩固新知
据下图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分析回答:
(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
化成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
的A 。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 和C ,
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
始的,包括 D 和 E ,D
和E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

(3)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B,在形态结构上有了的
分化,但没有真正的和,所以植株矮小,
且生活在环境中。

植物类群C,已具有了
的分化和简单的,但同B一样生殖离不开水的限
制,所以生活在环境中。

(4)D和E是真正的陆生植物,且植株高大,在生殖过程中
都能产生,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是。

(5)从以上植物的结构和生活环境分析可以看出,植物进
化的趋势是:。

六.达标检测
1.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进化速度最快的是()
A.鱼类
B.鸟类
C.哺乳类
D.爬行类
2.低等的动植物是由原始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年代逐渐演
变而来的,这些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一般是在()
A.陆地上
B.海洋中
C.江河中
D.高山上
3.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
1.学生先读题
2.抢答
3.错误的教师
纠正
课题第二节人类进化序号
授课
时间
年月日主备人陈莉莉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
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对比观察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发面的变化。

能力目标: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知道现代人种的分化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从而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类进化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教学策略
利用导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的方法突破重点、难点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
一.预习检测
1.北京猿人住在天然洞穴里,以为生。


们能和现代人一样;
并且能打制。

另外,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
洞里发现了灰烬的遗迹,这说明北京猿人。

2.,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3.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虽然有所不同,但从生物分类学上来说,他们同属于一个物种。

按一般的分类方法,现代人可分为四个种族:、
、和。

4.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作用逐渐形成的。

二.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观察图 5.2-10,发现“露西”少女的盆骨的髋骨,下肢骨的股骨,这些与人相似。

请猜测她的运动方式是。

她的脑容量,较大,臂长腿长,这些与猿相似。

2.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同时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阅读课本32-33页,了解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有哪些不同:[来源:学&科&网]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四.展现自我适时点播
本着学生会先让学生讲的原则,让其它组的先讲,不会的教师再讲解。

五.跟踪训练巩固新知
1.下列哺乳动物与人类起源关系最近的,或是说最密切的是()
A 大叶猴
B 长臂猿
C 恒河猿
D 猕猴1.教师出示的答案 2.同桌互查 3.教师抽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2.找出疑难问题
2.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
3.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特定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A 造山运动
B 出现冰川期
C 森林面积减少
D 恐龙灭绝 4.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
A 大脑发达
B 制造工具
C 直立行走 D
有复杂的语言
六.达标检测 1.下列哪一种古人类化石是出现较晚的﹝ ﹞
A .“露西”少女
B 东非人
C 北京猿人
D 山顶洞人 2.我们称东非古人类遗体“露西”为化石,古代蕨类植物的印痕为化石,远古时代动物的粪便等也是化石,那么对化石比较准确的描述是﹝ ﹞
A 石化了的古生物遗体
B 石化了的古生物痕迹
C 石化了的古生物遗体、遗物
D 石化了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及印痕等 3.决定生物的进化内在因素是( )。

A .环境因素 B 、适者生存 、遗传和变异 D 生存斗争
4.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
A.智人
B.能人
C.南方古猿
D.直立人
5.人类起源于( )。

A.黑猩猩 B.猩猩 C.古猿D.大猩猩
6.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

A.南方古猿
B.直立人
C.智人
D.能人 七.反思提升(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到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1.学生先读题
2.抢答
1.学生自已做题,独立完
成。

2.小组长批阅 3.师纠正,讲解、评选优胜小组,优秀个人。

别?
4.请你列举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其它事例
【表达交流】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是什么?
四.展现自我适时点播
本着学生会先让学生讲的原则,让其它组的先讲,不会的教师再讲解。

五.跟踪训练巩固新知
1.右图是长颈
鹿的进化过
程。

按照达尔
文自然选择学
说的理论对其
进行、解答:
⑴长颈鹿中存在着不同体型的个体,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的特性,这种特性一般是_________的。

⑵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一些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能够吃到树上高处的叶子,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在_____________中获胜,得以生存、繁衍。

这样,环境对长颈鹿起了__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

⑶上述进化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_。

六.达标检测
内容见导学案
七.反思提升(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到的内容和学习方法)1.学生先读题
2.抢答
3.错误的教师纠正
1.学生自已做题,独立完成。

2.小组长批阅
3.师纠正,讲解、评选优胜小组,优秀个人。

①②③
课题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序号
授课
时间
年月日主备人陈莉莉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
1、说出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2、通过游戏,体验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3、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能正确连接食物网。

能力目标: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分析图片,解释生物富集现象,培养保护环境的人文情感。

板书设计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食物链的概念
生物富集
二.食物网的概念
吃草的虫____________,食虫鸟____________,猫头鹰__________,在这条食物链中,草作为_________,是最基本的环节。

教学策略
利用导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的方法突破重点、难点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
一.预习检测
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
做______。

2.生态系统中各种______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食物网内各种生物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

3.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突然发生变化,都会牵动整个______ ,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
______ 。

由此最稳定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______和
______进行的,它们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二.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食物链概念
1、成语中的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成语中有没有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谁来说说看。

怎么用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蝉要吃什么?黄雀又会被谁吃?将食物链补充完整。

[来源:学|科|网]
比较两条食物链,总结出食物链的特点。

(二)生物富集[来源:学科网ZXXK]
1、大家能否利用刚刚所学的食物链知识,推测DDT如何进入鸟体内?
2、这种现象称为什么?[来源:]
3、有种农药叫DDT,很容易随水进入海洋,这种农药既不能经代谢排出体外,也无法被分解,来看一组数据,哪种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为什么?
4、生物富集的定义是什么?1.教师出示的答案 2.同桌互查 3.教师抽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2.找出疑难问
(三)食物网[来源:学科XK]
1、食物网:
2、学生对照课本46页,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并讨论。

3观察课本图6.1-12数一数有几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条:
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图中兔和狐的关系是兔和鹿的关系是四.展现自我适时点播
本着学生会先让学生讲的原则,让其它组的先讲,不会的教师再讲解。

五.跟踪训练巩固新知
内容见导学案
1.在此生态系统中有几条食物链?
2.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六.达标检测
1.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草”这一食物链中,虾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分解者和消费者2.对“植物→鼠→蛇→山鹰”这个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是生产者B.鼠是第一营养级
C.蛇是次级消费者D.保护蛇可以抑制鼠
3、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A、玉米→鼠→蛇→刺猬
B、阳光→青草→鼠→蛇→人
C、刺猬→蛇→鼠→小麦
D、昆虫→鼠→蛇→鹰→狐狸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A、虎吃野猪
B、野猪吃蛇
C、蛇吃蝗虫
D、蝗虫吃草
5、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将会()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稳定不变
D、相对稳定
6、在一个有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猛禽消失,题
1.学生先读题
2.抢答
3.错误的教师纠正
1.学生自已做题,独立完成。

2.小组长批阅
3.师纠正,讲解、评选优胜小组,优秀个人。

雷鸟的数量会()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然后减少
七.反思提升(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到的内容和学习方
法)
课题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序号
授课
时间
年月日主备人陈莉莉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
1.概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重点)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特别是碳的循环过程。

(难点)3.理解营养级的概念。

(重点)
能力目标: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保护环境的人文情感。

板书设计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 营养级
在食物链“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中第一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是,属于第营养级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
(1)在这条食物链上流经的总能量来自于。

⑵请指出每个营养级能量的流动方向
教学策略
利用导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的方法突破重点、难点
教后
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一.预习检测
1.营养级指
2. 在食物链“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中第一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是,属于第营养级
二.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 营养级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9页内容,完成:
营养级是指
【跟踪练习】
在食物链“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中第一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是,属于第营养级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
【观察并思考】观察下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结合课本P49插图,完成以下问题:
【合作学习】1.教师出示的答案 2.同桌互查 3.教师抽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2.找出疑难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