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对动物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蜱对动物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叶楠楠,宋铭忻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9期
叶楠楠,宋铭忻
(东北农业大学 150030)
动物最常见的一类体外寄生虫是蜱,其在世界各地都广泛分布,并能够侵袭爬行类动物、
鸟类、哺乳动物及两栖类动物。
目前,全世界共有800多种已被发现,在我国100种左右的硬
蜱科已被记录,10种软蜱科已被记录。
由于蜱能够分泌具有抑制血液凝固作用的液体,并降低
宿主的免疫力,同时能够传染病毒,动物被严重叮咬后如果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严重时能
够造成死亡。
此外,蜱还是重要病原媒介之一,尤其是作为泰勒虫病、巴贝斯虫病和出血热等
疾病的传播媒介。
黑龙江省拥有较多的林区,非常适合蜱类的栖息和繁殖,因此是我国蜱媒疾
病高发的一个地区。
我省蜱类大部分属于硬蜱科,主要是全沟硬蜱、草原硬蜱、草原血蜱、长
角血蜱、嗜群血蜱、铃头血蜱、森林硬蜱及草原革蜱等。
l 生活史
硬蜱的发育一般分成4个阶段,即卵、幼虫、若虫和成虫。
雌虫一般在乱石、墙缝或地面
中产出虫卵,其正常情况下需要2~3星期或超过1个月才能够孵化出幼虫,幼虫往往会爬到青草的尖端,并在上面高举前足,潜伏等待宿主。
当有宿主经过时,其嗅觉器官——哈氏器则能
够有所觉察,然后快速爬到宿主体表。
幼虫在体表经过2~7天则能够吸饱血,之后会继续寄生在宿主体表或者落到地面上脱皮发育成为若虫。
若虫可以继续留在原宿主体上或爬到其他的宿
主吸血,吸取足够的血液后,则会继续在宿主体表或落到地面上脱皮发育成为成虫。
成虫仍旧
可留在原宿主体表或爬到其他宿主进行吸血、交配。
交配后,雄蜱会很快死亡,而雌蜱存活继
续吸取血液,当吸取足够的血液后则会从宿主体表落到地面,然后寻找潮湿阴暗处或在石块底
下或墙缝内产卵,产卵期一般持续20~30余天。
雌蜱产卵结束后则萎缩死亡,一只雌蜱能够产虫卵达到几千至一万个以上。
蜱从虫卵发育为成蜱经历的时间因种类和寄生的宿主情况而存在
不同,大部分需要3个月至1年,有些甚至超过1年。
2 危害
在虫媒疾病中,蜱能够传播的疾病类型最多,往往包括各种病原。
蜱能够传播多种人畜共
患疾病,且每年导致经济损失达到数亿美元,是除蚊虫外传播疾病的最大媒介病。
①直接危害。
蜱一般是在家畜体表寄生,吸取血液时会损伤皮肤,导致寄生、叮咬部位产生痛痒,引起家畜
烦燥不安,并且摩擦或啃咬发痒部位,继而导致皮肤发炎。
如果家畜体表寄生有大量的蜱,能
够导致家畜发育不良,体况消瘦,出现贫血,毛皮质量下降,被毛粗乱,严重时甚至引起死亡。
②间接危害。
蜱能够传播如布病、炭疽等多种传染病,还能够传播如焦虫病等寄生虫病。
蜱传
播疾病的方式一般分为生物性传播和机械性传播。
生物性传播是指蜱由于吸食患病家畜的血液
而使病原体进入自身体内,并能够在其体内进行发育和繁殖,之后蜱再吸食其他家畜血液而对
其造成感染。
机械性传播是指病原体不会在蜱体内发育和繁殖,只是经由蜱将病原体传递或运
输到其他家畜而使其被感染。
3 防治措施
首先是对蜱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在了解其生活规律、生活习性、宿主范围
和消长季节等的前提下,再制定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
对于已经被蜱叮咬的家畜,必须使用有效的驱虫药对动物体表及其厩舍进行喷洒处理。
如
果药液用于直接喷洒在家畜体表,可提前将其配制成水乳剂、悬液等;如果喷洒畜舍,则药液
的剂型并不是非常重要;如果对家畜进行药浴,则最好配制成水乳剂或水剂。
对家畜体表和畜
舍进行喷洒处理时适宜使用的药物浓度:粉剂为3%滴滴涕、蝇毒磷、1%林丹、敌百虫、0. 5%
马拉硫磷、0.03%林丹、0.05%鱼藤酮、0. 25%氯丹等;进行药浴的浓度是0.2%二溴磷、1%西维
因或皮蝇磷、0.15%敌杀磷、0.1%敌敌畏。
如果蜱寄生在家畜体表,要先用镊子将其拔除,但要注意不能够只将蜱的假头拨断,否则容易导致皮肤炎症的发生。
如果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蜱的幼虫,一般在家畜体表撒播6%~12%丙体666粉,每月撒播1次,还可以选择阿维菌素进行口服,从而将家畜体内外的寄生虫驱除干净。
化学防治:是比较传统的控制蜱感染的方法,其中药物防治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现在,常用的驱除蜱的化学药物有抗生素类药物(伊维菌素)和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灭净菊
酯类)等。
伊维菌素能够非常有效的防治蜱,尽管其无法马上使蜱肢解或死亡,但会影响蜱的
摄食、蜕皮和产卵,导致其生殖能力明显降低。
拟除虫菊酯是菊科植物中除虫菊的有效成分,
对各种昆虫均具有极强的击倒力,尤其是蜱类具有速杀、高效的作用,但对人、畜无毒。
需要
注意的是,天然除虫菊酯残留期短,化学性质不稳定,部分昆虫被药物处理后,一段时间能够
复苏。
生物防治。
在自然界中,蜱类可作为部分动物的捕食对象,如晰蜴和禽类等。
寄生蜂,先
后发现有5种在蜱体内寄生的膜翅目的嗜蜱蜂和小猎蜂中,在蜱体内产若干个卵,寄生后不久
则能导致蜱死亡。
病原真菌。
曾经被发现存在于网纹革蜱和边缘革蜱体上,是蜱类的主要病原体,往往具有
寄生范围宽、分布广、能穿过角质层进入寄主体内等特点;寄生线虫,如寄主体内被线虫进入,寄主血腔中释放共生菌以杀死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