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式结构“没A没B”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式结构“没A没B”探析
作者:严涛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5期
内容摘要:在现代汉语中,“没A没B”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框式结构,它有其特殊的
结构模式和丰富多样的语义内涵。
本文围绕“没A没B”的可变项、句法功能、语义增值以及
语用特色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没A没B可变项句法功能语义增值语用特色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许多固定结构,研究这些固定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
框式结构“没A
没B”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没A没B”本来是一个并列结构,如“没儿没女”“没米没柴”,不仅A、B项本身可以扩展,如“没儿子没女儿”“没米面没柴火”,而且整个结构也可以延伸,如“没爹没娘没儿没女”“没米没柴没油”。
这说
明其内部结构比较松散,每一个可变项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该格
式逐渐凝固成为一种固定组合,形成框式结构。
本文所指的框式结构是由固定的“框架”和可
供填补的“空位”两部分组成,格式义通常大于词语的组合义,形成具有特殊语法意义的格式。
在研究格式“没A没B”之前,有必要说明一下“没”的词性。
一般的观点认为“没”是
兼类词,当“没”用在体词性成分之前,它是动词;当“没”用在谓词性成分之前,它是副词。
而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却认为“把谓词性成分前的‘没’和‘没有’看成动词是合理的”。
也
就是说,“没”在体词性成分之前和谓词性成分之前都应该被当作动词。
当“没”在体词性成
分之前,它的意思为“没有、不存在”;当“没”用在谓词性成分之前它表示“动作或事情没
有发生”。
在本文中我们采取朱德熙先生的看法,把“没A没B”结构中的“没”看成是一个
单纯的动词,这也更符合“没A没R”用法的实际。
1.“没A没B”的可变项A、B
在框式结构“没A没B”中,重点研究对象是可变项A、B,其中又包括A、B的词性,A、B 的语义类型以及A、B在结构中的次序三个方面的问题。
I.1、A、B的词性
“没A没B”作为一个凝固的框式结构,在结构上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即A、B必须是单音
节的语法单位,如“没头没尾”“没日没夜”“没病没灾”等。
能够进入结构“没A没B”中A、B的词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A、B都是语素,如:没滋没味没亲没故没着没落没利没害没情没绪没尊没卑
没才没品没家没业其中,有些是将双音节词AB的两个语素拆分开来进入该结构,如滋味、情绪、着落、利害、尊卑等。
2.A、B都是词,其中又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而且以名词居多。
A、B为名词,如:
没画没字没爹没娘没棱没角没钱没势没心没肺没边没沿没水没电没枪没刀没车没马
没上没下没前没后
试看一些具体的用例:
(l)他,他们怎么如此地没心没肺啊!(池莉《让梦穿越你的心》)
(2)扬眉吐气的同时,自然也深深地感到了在这个世界上没钱没势真是寸步难行。
(张平《十面埋伏》)
(3)平日里对你们宽松惯了,没上没下的。
(柳建伟《突出重围》)
A、B为动词,如:
没吃没穿没偷没抢没遮没拦没说没笑没依没靠没绑没捆没抹没写没铺没盖
但是,当“没A没B”结构进入句子时,有了上下文情境的帮助理解,却发现有些结构中的A、B具有了名词的意义。
如:
(4)过去没吃没穿,有啥好打扮的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例(4)中的“吃”和“穿”并不是动词,而是表示“吃的东西”和“穿的东西”。
用在这种结构中的动词,表面上看是动词,实则为“的字结构”的省略。
这说明结构中的动词有歧义,有时表示“V”,有时表示“V的”,因而结构本身也就有歧义。
A、B为形容词,如:
没尊没卑没深没浅没大没小没羞没躁没老没少没好没歹
其中的两例“没大没小”和“没老没少”的意思是“不分长幼尊卑”,结构中的两组形容词“大、小”和“老、少”在“没A没B”的理解中都转换为名词了,其意义转指“大人、小孩”和“老人、少年”,“A、B”则分别为构成这两组名词的前一个语素。
1.2、A、B的语义类型
从A、B的语义关系上来看,并不是所有的A、B都能进入“没A没B”格式,它们必须在意义上有某种联系。
A、B至少应该属于某种语义次范畴,否则不能构成“没A没B”格式。
如“枪”和“水”,“纸”和“车”,它们都是名词,但不能进入“没A没B”结构,因为它们之间不在一个语义层次上。
从意义的联系上看,单音节A、B的语义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A、B为意义相同、相近的单音节词或语素,如:
没完没了没正没经没仁没义没着没落没滋没味没口没嘴
A、B为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词或语素,如:
没日没夜没大没小没高没低没轻没重没头没尾没深没浅
A、B为意义相关的词或语素,如:
没心没肺没水没电没偷没抢没纸没笔没死没伤没怨没仇
1.3、A、B的语序排列
在结构“没A没B”中,A、B的前后次序不是任意的,而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的。
决定A、B的位置次序的主要有构词顺序原则、认知先后原则和语义轻重原则。
首先遵循的是“构词顺序原则”,即如果A、B本来就可以组成一个词语,那么进入框式结构后的A、B的次序还是和原来的一样。
如“没遮没拦”“没轻没重”“没边没沿”中的“遮拦”“轻重”“边沿”本哭就是一个词语,所以就不能说成“没拦没遮”“没重没轻”“没沿
没边”。
例如:
(5)我当然记得她,她是个真正的虐待狂,动起手来没轻没重。
(王小波《未来世界》)
(6)日本曹长又没边没沿地猜疑起来。
(冯志《敌后武工队》)
其次遵循的是“认知先后原则”,即A、B如果不能组合成一个词语,那么就按照人们对A、B的认知先后来决定他们的次序。
如“没洗没刮”,像我们在理发店理发时是先洗脸再刮胡子,“洗”的动作是发生在“刮”之前的。
例如:
(7)原来他瞅着他这身全套的土匪装束,又联想到多日没洗没刮的脸,心想一定也难看得一塌糊涂。
(曲波《林海雪原》)
再次是“语义轻重原则”,即AB的构词顺序应该是BA,但由于A比B的地位更重要、凸
显程度更高,所以将A置于B的前面。
例如:
(8)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
(9)你们不能欺侮人,我家不是没名没姓的小百姓!(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照理说,“字画”“姓名”是正常的组词顺序,但在“没A没B”的结构中恰恰相反。
这
主要是因为画比字更具有凸显性,名比字更具有区别性。
可见当“构词顺序原则”与“语义轻
重原则”发生冲突时,前者是会让位于后者的。
2.“没A没B”的句法功能
框式结构“没A没B”的形式虽然比较固定,但它有着活泼多样的句法功能,归纳起来主
要有以下几类:
充当谓语,如:
(10)这几年没权没势,尽受穷人的气。
(马烽《吕梁英雄传》)
(11)黄兴安哭丧着脸道:“你给我找几个馒头带上,我已经一整天没吃没喝了。
”(柳建
伟《突出重围》)
(12)我至今也不明白,我当时为什么没喊没叫,我应该是大哭大叫的呀!(冯骥才《一百
个人的十年》)充当定语,如:
(13)七爷更是个没心没肺的主,更不会有意和你们黄家过不去。
(尤风伟《石门夜话》)
( 14)良久,才说出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辜政委,下午单昆科长是不是来给你汇报过?”(张平《十面埋伏》)
(15)姨奶奶擦了擦眼角:没爹没娘的孩子,我不疼他谁疼他?(戴厚英《流泪的淮河》)
充当状语,如:
(16)不要以为这是很容易的事:谁愿意被人没滋没味地一遍遍写着呢。
(王小波《白银时代》)
(17)他忽然没头没脑地跟我这样说。
(张贤亮《绿化树》)
(18)留小儿没完没了地问我北京的事。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充当补语,如:
(19)那女生哭得没完没了。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充当分句,如:
(20)没凭没据,谁能证明他借给你二十块钱?(张抗抗《白罂粟》)充当主语、宾语,如:
(21)没羞没躁是我老家的口头语,搁这儿就相当重了。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22)倒不是我有多么宽宏大度,而是天生成的没心没肺、浑然一片、轻信于人。
(张洁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在对“没A没B”格式句法功能分析和例句的检索中,我们发现改结构充当主语、宾语的
例子很少,而充当谓语、定语、状语等的例子比较多,这说明“没A没B”是一种谓词性功能
较强的格式,其谓词性功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频率较高。
3.“没A没B”的语义增值
作为框式结构,其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整体性的特殊语法意义。
其整体意义不是组合
成分的简单相加,而往往产生出新的意义。
这一意义是该框式结构整体拥有的,是在长期使用
过程中形成的。
“没A没B”的语义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没A没B=没A+没B,例如:
(23)所有的人都要回避,只能由一个人问,而且要问得有技巧,不能没遮没拦的。
(陆文
夫《人之窝》)
( 24)人家染坊里的人与咱没怨没仇的,人家是胡说啦!(贾平凹《秦腔》j
“没遮没拦”其实就是“没遮拦”,一个“没遮”还不够,还要加上一个“没拦”,以加
强否定,凸显程度高,同理,“没怨没仇”也是这样。
类似的例子还有没山没水、没爹没娘、
没儿没女等,我们发现,这类例子结构中的A、B-般都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这样的一种语
义增值主要目的是凸显“每年A没B”的程度之高,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2.没A没B=没A没B没C……(A、B为A、B、C……这一类事物的代表),例如:
(25)范大昌觉着蓝毛净说些没油没盐的话,他赶忙插口说……(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26)丁翼平:乐仁,我不过是赚了点钱,我并没偷没抢!(老舍《春华秋实》)
例(25)中的油、盐属于同一个语义场(调料类),此外还有酱、醋等,“没油没盐”运用
了比喻的说法,意思为“没有味道”;例(26)中的偷、抢两个动词也属r同一个语义场,此外
还有盗、杀、夺等,这里的“没偷没抢”意思为“没有做违法的事”。
黄伯荣、廖序东先生在《现代汉语》中指出:“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
划分出来的类”。
这里的A和B都是属于同一个语义场中的词或语素,A、B、C……共同构成了一个语义场,表面上看只否定了A、B,实际上也否定了语义场内其他的元素,只不过A、B在
他们所在的语义场内最具有代表性而已。
此类的语义增值一般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表达深层的
含义。
3.没A没B=不分,不管/不顾AB,例如:
(27)黛二家里从来民主气氛好,没大没小,没卜下尊卑之分。
(陈染《无处告别》)
(28)我们没日没夜地在海洋中游弋、巡逻、护航?(王朔《空中小姐》)
(29)我当然记得她,她是个真正的虐待狂,动起手来没轻没重。
(王小波《未来世界》)
“没大没小”指不分大小,“没日没夜”指不分日夜,“没轻没重”指不管轻重。
这类例
子中的A、B大多数为反义词,整个结构有一种违背常规、有悖常理的意思,表示一种意外的情况。
4.没A没B=没AB或毫无AB,例如:
(30)嘴是两张皮,说话没根据,你说你是自己人,没凭没据谁知道。
(马烽《吕梁英雄传》)
(31)我没情没绪地过了一段时间,自己回了内地。
(王小波《黄金时代》)
(32)李杰明心里真是没着没落的了。
(谌容《梦中的河》)
(33)我是一个没依没靠的穷孩子,现在是我们村里妇女自卫队的指导员。
(孙犁《风云初记》)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没A没B”结构中的A、B原来是一个词语,现在它们被拆分
开来嵌入框式结构。
“没A没B”的意思相当于“没AB”,但前者的语气程度比后者重,有着
加强否定的功能。
而且“没A没B”这种四字格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生动活泼,带有丰富的感情
色彩,也更易于被人们接受。
5.特殊的语义增值
这类的“没A没B”结构的语义内涵与A、B没有关系,不能从A、B的表面意义上来理解,而要注意到其隐藏的文化内涵。
例如:
(34)准是我那没心没肺,凡事都不大有所谓的派头让她感到了悬心。
(张洁《爱,是不能
忘记的》)
(35)我已经弄下这号不要脸的事,就这么没脸没皮活着算球了。
(陈忠实《白鹿原》)
例(34)中的“没心没肺”比喻没有良心,凡事都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例(35)中的“没
脸没皮”意思为没有面子,没有尊严。
这类“没A没B”结构其实就是一种习语,它们有着固
定的语义内涵,通过比喻的方式(这点和第2类有相似之处)来传达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经过
长久的使用而固定下来。
4.“没A没B”的语用特色
跟语境结合紧密,表示特定的语用功能,这也是框式结构的一大特色。
框式结构在语言交
际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往往用来表示某种情感色彩或特定语气,是普通短语无法承担的。
归
纳起来,框式结构“没A没B”的语用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4.1.“没A没B”具有概括性、灵活性的特点
“没A没B”作为一种凝固的四字结构,决定了其本身就具有概括性的特点。
首先从“形”方面来说,“没A没B”中的“没”是“没有”的缩写,A、B本是并列组合,中间应该有连词
连接,但进入“没A没B”格式后省略了连词,这就使得该结构形式上非常简练;再从“意”
的方面来讲,“没A没B”的语义内涵丰富,能用简洁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的意蕴,在人们日常
生活中显得尤为经济简易,如“没尊没卑”就表示不分长幼和次序,显得很没规矩和教养。
随
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要适应人们生活的变化。
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框式结构“没A没B”就
凸显出能产性、开放性等特点,如由“凭据”“根由”“腔调”就可以造出“没凭没据”“没
根没由”“没腔没调”等用语出来;可以用“没日没夜”来表示不分日夜,也可以用“没早没晚”“没黑没白”来表示相同的意义。
4.2.“没A没B”具有浓厚的口语化色彩
“没”的本意为陷没,后引申为消失、失去。
唐宋时,这个意义又由具体趋为抽象,“无”的白读音与“没”相似,“无”的没有义融入了“没”,“没”渐渐取代了“无”成为否定词。
后来人们在口语中使用“没”的频率超过了“无”。
现代汉语中“没A没B”结构的例子非常多,上文已经举过多例,这里不再赘述。
由于“没A没B”结构的简易灵活性,所以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经常运用该结构进行言语交流。
最能突出“没A没B”口语化色彩浓厚的例证是“没A 没B”与“无A无B”的比较,如“没爹没妈”和“无父无母”。
显然,两者表达的意思一样,但前者一般用于口语、地域方言,而后者常见于书面语、正式语当中。
43.“没A没B”的贬义倾向
通过前面所举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框式结构“没A没B”总体上传达一种否定的意思,一般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
这样贬义的感情色彩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A、B本身具有褒义,通过否定A、B从而产生贬义,如:
(36)咱家是世代书香门第,诗礼传家,没想到竞出了这个没廉没耻、失节从贼之人!(姚
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2.A、B本来是一对反义词,既否定A又否定B产生贬义,如:
(37)我要拉下脸来成天跟她没大没小的,她会瞧不起我的,认为我疯了老不正经。
(王朔《我是你爸爸》)
(38)我也不敢嫁你这个男人,讲话没轻没重,冒里冒失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3.A、B同为一个语义场中的元素,通过否定A、B达到否定以A、B为代表的一类事物的
目的。
如:
(39)这个小小的孩子,没吃没穿没依没靠,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飘流起来。
(杜鹏程《保
卫延安》)
(40)看他没铺没盖,上身只有那件千补万衲的“花坎肩”。
(周立波《暴风骤雨》)
5.结语
“没A没B”是一种典型的框架结构,通过对“没A没B”结构的可变项分析、句法功能、语义增值、语用特色四个方面的探讨分析,我们对“没A没B”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它不仅在
结构上具有特色,而且在语义和语用方面意义多样,在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严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试验班)2009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