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外国学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文综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卷
一、选择题。

24.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臧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

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

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A.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B.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商人社会地位不高
25.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

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

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

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
A.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B.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C.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 D.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
26.“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27.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

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 B.领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缩减
C.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 D.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
28.1907年荷兰议会通过《归化法》,规定自1908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不问其现居该地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

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

这一举措表明
A.传统宗法观念成为立法的重要依据 B.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
C.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开始形成 D.清政府注重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
29.从1888年至1911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

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

这一现象
A.扭转了中国贸易的入超局面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
30.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

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其反映了
A.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B.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C.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
31. 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

特别是一九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

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

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

依据材料可知
A.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 B.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32.古代雅典,每年均依据公民大会表决通过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

由此可知雅典公民
A.消极行使民主权利 B.努力维护社会公平
C.可能滥用民主权力 D.积极防止权力集中
33.历史学家马克·汤普森指出,除了决定王位继承人,《权利法案》“只是陈述了已经存在的法律条款,仅仅维护了英国人民已经合法取得的权利”。

材料表明该法案
A.是英国首部成文宪法 B.未解决王权的限制问题
C.具有浓厚的保守色彩 D.阻碍英国的民主化进程
34. 据《苏联真相》记载,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

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

”苏联的这一做法
A.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C.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D.有利于新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35. 1961年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条艰苦的道路
A.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B.形成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C.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支持援助 D.冲击了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
40. (25分)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儿童的地位与命运,是一个民族地位与命运的标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有识之士引入了西方的儿童福利理念,并建立了一系列机构,实行对男女灾童的福利救助。

同时把儿童的培养方向和城市发展相结合,积极培养商业、技术等城市建设急需的人才,确立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儿童培养方向。

1927年—1937年是上海发展最快的十年,社会转型加快,大量人口聚集,劳动方式也由手工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转化。

城市中激烈竞争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人口的生育率下降,儿童的教养成为了当时社会关心的问题。

上海市政府着手建立公立医院保障儿童健康,并动员民间力量协办,截止到1936年,上海举办的各类医院已经超过40家。

其中公立和私立医院都有涉足妇幼保健领域的,在超过40家医院中,设有儿科和产科的医院超过30家。

——摘编自翟旭丹《近代上海社会福利制度(1927—1937年)》材料二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立的早而且比较完备。

在16世纪以前,英国社会普遍认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场所,父母是儿童的最佳照顾者,儿童问题是个人私事,儿童照顾主要是家庭责任和父母的义务”……然而伴随工业革命的到耒,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失业率增加,城乡差距加大,贫困人口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使传统的儿童救助工作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此时,儿童福利工作的重任转交到政府手中。

……第一部涉及英国儿童权利保护立法为《大宪章》。

而第一部专门针对儿童权益的法律则为1889年颁布的《儿童法案》,此后截止到2011年,英国共通过40余部与儿童相关的法律,构建了全面立体的法律体系。

——摘编自庞媛媛《英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历史嬗变及特征》(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及英国儿童福利政策的特点。

(1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两国制定儿童福利政策背景的相似之处以及对今天的启示。

(11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

中外近代发展历史表明,人的现代化一旦被忽视或在这一问题上有所迟疑、滞后,必然带来巨大的危害与祸患。

人类要是不想自酿自饮片面发展的苦酒,就必须重视推进人的现代化。

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社会。

1923年,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改编自《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实,就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关系,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历史选做题】请在44题、45题中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44.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他从中国历代赋税制度(主要针对农业)改革历程中总结出的一条历史规律。

以清华大学的秦晖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学者把这一规律称为“黄宗羲定律”。

现代有学者把“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即:
◎两税法——租庸调+杂派
◎王安石免役钱法——两税法+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
◎一条鞭法——王安石税法+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
◎倪元璐税法——一条鞭法+杂派=王安石税法+杂派+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十杂派……
公式: bn=a+nx (bn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定律”反映的问题,试析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认识。

45.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行政集权会腐蚀人们的公民精神,会使它治下的人民萎靡不振;它虽然可以迅速有效地积累力量,但会损害这些力量的再生,更会损害一个民族的持久繁荣。

在无限权力影响下,公民将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逐渐习惯于顺从这种权力。

制度的保障和乡镇的民主精神共同孕育了美国的乡镇自由。

在新英格兰,他们从乡镇的管理及其组织形式中获益。

他们有发自内心的对秩序的遵守和维护,他们对义务和权力的关系有深刻的、科学的理解,最终创造了一种权力的和谐局面。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材料二托克维尔(1805—1859年),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

出生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

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

代表著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托克维尔的民主观。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高度关注“美国民主”的原因。

历史答案
ABBCB CABCC DD
40.(25分)
(1)中国:受西方影响;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政府和民间力量合作;直接救助和长远培养相结合。

(8分)英国:建立早且比较完备;主体由家庭变为政府;制定走向法制化。

(6分)
(2)背景:相同点: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
政治:民主政治进步(2分)政府重视(2分)
思想: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2分)
启示:政府应关注民生;福利政策应该制度化、法制化(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1.(12分)
评分说明:
一等:(12~9分)
(1)观点明确,充分正确运用中外近现代史实,理由充分。

(2)明确阐述人的思想观念近代化和现代社会建立发展的明确关系。

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二等:(8~5分)
(1)能够运用中外近现代史实,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2)对人的思想观念近代化和现代社会的建立发展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比较清楚。

三等:(4~0分)
(1)运用中外近现代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观点不明,缺少论证。

(2)对人的思想观念近代化和现代社会建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者没有认识,论述逻辑不清。

44.(15分)(1)问题:“黄宗羲定律”反映了税制改革中征税名目越来越多,农民承受的负担越来越重。

(3分)
原因:中国古代是专制主义国家,决策具有随意性,缺少民主和监督;王朝衰落吏治腐败;土地兼并加剧危及国家收入。

(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三条即可,6分)
认识:历代税制改革虽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强法制建设整顿吏治;改革一定要注意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两条即可,6分)
45.(15分)(1)反对权力过度集中;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公民应具备法治精神(6分)
(2)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旧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大革命后,法国政局动荡,共和制与君主制反复斗争,探寻贵族制瓦解后的治理模式;美国制度创新,长期稳定发展。

(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