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与平行线 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AB CD ∥ ,点E 在CA 的延长线上若50BAE ∠=︒,则ACD ∠的大小为( )A .100°B .120°C .130°D .110°2.如图,要修建一条公路,从A 村沿北偏东75°方向到B 村,从B 村沿北偏西25°方向到C 村.若要保持公路CE 与从A 村到B 村的方向一致,则应顺时针转动的度数为( )A .50°B .75°C .100°D .105°3.如图,直线AB ∥CD ,如果∠1=70°,那么∠BOF 的度数是( )A .70°B .100°C .110°D .120°4.具有下列关系的两角:①互为补角;②同位角;③对顶角;④内错角;⑤邻补角;⑥同旁内角.其中一定有公共顶点的两角的对数为(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5.如图,将三角板与直尺贴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ACB =90°)在直尺的一边上,若∠2=65°,则∠1的度数是( )A .15°B .25°C .35°D .65°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一条直线截另外两条直线所得到的同位角相等B .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C .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 .等角的余角相等7.如图,AB ∥CD ,AE 平分∠CAB 交CD 于点E ,若∠C=70°,则∠AED=( )A .55°B .125°C .135°D .140°8.如图,12l l //,点O 在直线1l 上,若90AOB ︒∠=,135︒∠=,则2∠的度数为()A .65°B .55°C .45°D .35°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B .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C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D .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10.如图,直线AB ∥ CD ,∠ B=50°,∠ C=40°,则∠E 等于( )A .70°B .80°C .90°D .100°二、填空题 11.如图,AD ∥BC ,EF ∥BC ,BD 平分∠ABC ,图中与∠ADO 相等的角有_______ 个,分别是___________.因为AB ∥CD ,EF ∥AB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1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三角形DEF 是由三角形ABC 平移得到的,则点C 移动了________格.13.如图,在ABC ∆中,4AB =,6BC =,60B ∠=︒,将ABC ∆沿射线BC 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A B C '''∆,连结A C ',则A B C ∆''的周长为______.14.下面三个命题: ①若是方程组的解,则或; ②函数通过配方可化为; ③最小角等于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15.设圆上有n 个不同的点,连接任两点所得线段,将圆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合的区域,记()f n 为区域数的最大值,则(5)_________f =,(6)________f =.16.如图,已知AB ∥ED,∠ABC=300,∠EDC=400,则∠BCD 的度数是 .17.点M ,N 在线段AB 上,且MB =6cm ,NB =9cm ,且N 是AM 的中点,则AB =___cm ,AN =____cm .18.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该命题的条件是_____,结论是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已知点A 是射线OP 上一点.(1)过点A 画OQ 的垂线,垂足为B ;过点B 画OP 的平行线BC ;(2)若50POQ ∠=,求ABC ∠的度数.20.(1)问题背景:已知:如图①-1,//AB CD ,点P 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结,PA PC ,试探究APC ∠与PAB ∠、PCD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将下面的解答过程补充完整,括号内写上相应理由或数学式)解:(1)APC ∠与PAB ∠、PC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360APC PAB PCD ∠+∠+∠=︒(或360()APC PAB PCD ∠=︒∠+∠只要关系式形式正确即可)理由:如图①-2,过点P 作//PE AB .∵//PE AB (作图),∴180PAB APE ∠+∠=︒( ),∴//AB CD (已知)//PE AB (作图),∴//PE _______( ),∴CPE PCD ∠+∠=_______( ),∴180180360PAB APE CPE PCD ∠+∠+∠+∠=+︒=︒(等量代换)又∵APE CPE APC ∠+∠=∠(角的和差),∴360APC PAB PCD ∠+∠+∠=︒(等量代换)总结反思:本题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从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使问题得以解决.(2)类比探究:如图②,//AB CD ,点P 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结PA 、PC ,请同学们类比(1)的解答过程,试探究APC ∠与PAB ∠、PCD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③,//AB CD ,ABP ∠与CDP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1P ,若128P ∠=︒,求P ∠的度数,请直接写出结果,不说明理由.21.如图,抛物线y =ax 2+bx ﹣3与x 轴交于A (﹣1,0),B (3,0),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的坐标.(2)在线段BC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异于点D的点E,使S△BCE=S△BCD?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M3,2m⎛⎫- ⎪⎝⎭在抛物线上,点P为y轴上一动点,求2MP+2PC的最小值.22.如图,在96⨯网格中,已知△ABC,请按下列要求画格点三角形A' B' C'(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1)在图①中,将△ABC平移,使点O落在△ABC的边AB(不包括点A和点B)上;(2)在图②中,将△ABC平移,使点O落在△ABC的内部.23.如图.一次函数y=12x+1的图象L1交y轴于点A,一次函数y=﹣x+3的图象L2交x轴于点B,L1与L2交于点C.(1)求点A与点B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24.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都叫做格点.△ABC的顶点A、B、C都在格点上.(1)过B作AC的平行线BD.(2)作出表示B到AC的距离的线段BE.(3)线段BE与BC的大小关系是:BE BC(填“>”、“<”、“=”).(4)△ABC的面积为.25.如图,点E在直线DF上,点B在直线AC上,若∠1=∠2,∠3=∠4,则∠A=∠F,请说明理由.解:∵∠1=∠2(已知)∠2=∠DGF∴∠1=∠DGF(____________)∴BD∥CE∴∠3+∠C=180°( )又∵∠3=∠4(已知)∴∠4+∠C=180°∴∥(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F( ).26.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都在格点上.(1)过点C画直线AB的平行线(不写画法,下同);(2)过点A画直线BC的垂线,并注明垂足为G;过点A画直线AB的垂线,交BC于点H.(3)线段_____的长度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4)线段AG、AH的大小关系为AG_____AH.(填“>”或“<”或“=”),理由________.27.如图,AB∥CD,∠1=∠2,求证:AM∥CN参考答案1.C2.C3.C4.B5.B6.D7.B8.B9.A10.C11.4 ∠DOF、∠EOB、∠ABD、∠DB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D∥EF 12.513.1214.②③15.16;3116.70°17. 12 318.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9.(2)40°20.(1)∠APC+∠PAB+∠PCD=360°,理由见解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APC=∠PAB+∠PCD,(3)∠P=56°.21.(1)y=x2﹣2x﹣3,D的坐标为(1,﹣4);(2)存在异于点D的点E,使S△BCE=S△BCD,点E的坐标为(2,﹣3);(3)最小值为23.(1)A(0,1),B(3,0);(2)5 324. (3) <;(4) 9 26.(3)AG;(4)<.。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28道典型题(含 答案和解析)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28道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及考点)1、若直线AB,CD相交于O,∠AOC与∠BOD的和为200°,则∠AOD的度数为.答案:80°.解析:∵∠AOC=∠BOD,∠AOC与∠BOD的和为200°.∴∠AOC=100°.∵∠AOD与∠AOC互补.∴∠AOD=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对顶角、邻补角.2、已知OA⊥OB,∠AOC∶∠AOB=2∶3,则∠BOC= .答案:30°或150°.解析:当OC在∠AOB内部时,∠BOC=30°;当OC在∠AOB外部时,∠BOC=15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对顶角、邻补角——垂线.3、若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A,则直线b上到直线a距离等于2cm的点的个数是().A.0B.1C.2D.3答案:C.解析: 直线b的交点两侧各有一点到直线a的距离等于2cm.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4、如图所示,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则称(p,q)为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个.答案:4.解析:因为两条直线相交有四个角,因此每一个角内就有一个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是2、1,的点,即距离坐标是(2,1)的点,因而共有4个.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5、若∠1和∠2是同旁内角,若∠1=50°,则∠2的度数为( ). A.45° B.135° C.45°或135° D. 不能确定 答案:D.解析:若∠1和∠2是同旁内角,若∠1=50°,则∠2的度数为不能确定. 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三线八角.6、平面上n 条直线最少能将平面分为__________部分,最多能将平面分为__________部分. A.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分为n2+n+22.B.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2部分;最多分为n2+n−22.C.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分为n2+n−22. D.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2部分;最多分为n2−n+22.答案:A.解析: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部分.2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3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4部分,其中4=1+1+2. 3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4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7部分,其中7=1+1+2+3. 4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5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11部分,其中11=1+1+2+3+4. ……n 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n2+n+22部分,其中n2+n+22=1+1+2+3+…+n .综上,n 条直线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对多能将平面分成n2+n+22部分.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7、如图,已知∠1=∠2,要使∠3=∠4,则需( ).A. ∠1=∠2B. ∠2=∠4C. ∠1=∠4D. AB ∥CD答案:D.解析:假设∠3=∠4,即∠BEF=∠CFE.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已知∠1=∠2,要使∠3=∠4,只要AB∥CD.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8、如图①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②,再沿BF折叠成图③.(1)若图①中的∠DEF=20°,则图②中的∠CFE度数是.(2)若图①中的∠DEF=α,则图③中的∠CFE度数是.(用含有α的式子表示)答案:(1)160°.(2)180°-3α.解析:(1)在图①中:∵AD∥BC.∴∠BFE=∠DEF=20°.∴∠CFE=160°.在图②中,根据折叠性质,∠CFE大小不变.∴∠CFE=160°.(2)在图①中,∠CFE=180°-∠BFE=180°-α.在图②中,∠CFB=∠CFE-∠BFE=180°-α.根据折叠性质,图③中∠CFB与图②中∠CFB相等.在图③中,∠CFE=∠CFB-∠BFE=180°-3α.∴图③中的∠CFE度数是180°-3α.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几何变换——图形的对称——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轴对称基础——轴对称的性质.9、已知:如图,∠D=110°,∠EFD=70°,∠1=∠2.求证:∠3=∠B.证明:∵∠D=110°,∠EFD=70°,(已知).∴∠D+∠EFD=180°.∴_____∥ _____.().又∵∠1=∠2,(已知).∴_____∥ _____.().∴_____∥ _____.().∴∠3=∠B.().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D=110°,∠EFD=70°,(已知).∴∠D+∠EFD=180°.∴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1=∠2,(已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B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10、车库的电动门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的大小是().A.150°B.180°C.270°D.360°答案:C.解析:过B作CD的平行线BF,则CD∥BF∥AE.∴∠DCB+∠CBF=180°,∠ABF=90°.∴∠ABC+∠BCD=∠DCB+∠CBD+∠ABF=180°+90°=270°.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11、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20°,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答案:150°.解析:如图,作BE∥AD.∴∠1=∠A=120°.∴∠2=∠ABC=∠1=150°-120°=30°.∵AD∥CF.∴BE∥CF.∴∠C+∠2=180°.∴∠C=180°-30°=15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12、如图所示,若AB∥CD,则角α,β,γ的关系为().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答案:D.解析:过β角的顶点为E,作EF∥AB,α+β-γ=1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3、如图AB∥CD∥EF,CG平分∠ACE,∠A=140°,∠E=110°,则∠DCG=().A.13°B.14°C.15°D.16°答案:C.解析:∵EF∥CD,∴∠ECD=180°-∠E=70°.同理∠ACD=40°.∴∠ACE=110°.∵CG平分∠ACE.∴∠ECG=55°.∴∠DCG=∠ECD-∠ECG=70°-55°=1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4、如图,AB∥EF∥CD,EG平分∠BEF,∠B+∠BED+∠D=192°,∠B-∠D=24°,求∠GEF的度数.A.15°B.20°C.25°D.30°答案:D.解析:由AB∥EF∥CD,可知∠BED=∠B+∠D.已知∠B+∠BED+∠D=192°.∴2∠B+2∠D=192°,∠B+∠D=96°.又∠B-∠D=24°,于是可得关于∠B、∠D的方程组:{∠B+∠D=96°∠B−∠D=24°.解得∠B=60°.由AB∥EF知∠BEF=∠B=60°.因为EG平分∠BEF,所以∠GEF=12∠BEF=3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5、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答案:“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直线互相平行”.解析:略.考点:命题与证明——命题与定理.1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答案:B.解析: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互补.考点:命题与证明——命题与定理.17、已知:如图,AE⊥BC,FG⊥BC,∠1=∠2,∠D=∠3+60°,∠CBD=70°.(1)求证:AB∥CD.(2)求∠C的度数.答案:(1)证明见解析.(2)∠C=25°.解析:(1)∵AE⊥BC,FG⊥BC.∴AE∥FG.∴∠2=∠A.∵∠1=∠2.∴∠1=∠A.∴AB∥CD.(2)∵AB∥CD.∴∠C=∠3.∵∠D=∠3+60°,∠CBD=70°,∠C+∠D+∠CBD=180°.∴∠C+∠C+60°+70°=180°.∴∠C=2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18、已知: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E为BC上一点,过E点作EF⊥AC,垂足为F,过点D作DH∥BC交AB于点H.(1)请你补全图形.(2)求证:∠BDH=∠CEF.答案:(1)画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补全图形.(2)∵BD⊥AC,EF⊥AC.∴BD∥EF.∴∠CEF=∠CBD.∵DH∥BC.∴∠BDH=∠CBD.∴∠BDH=∠CEF.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9、已知,如图,AB∥CD,∠1=∠B,∠2=∠D.求证:BE⊥DE.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过E点作EF∥AB,则∠B=∠3.又∵∠1=∠B.∴∠1=∠3.∵AB∥EF,AD∥CD.∴EF∥CD.∴∠A=∠D.又∵∠2=∠D.∴∠2=∠4.∵∠1+∠2+∠3+∠4=180°.∴∠3+∠4=90°,即∠BED=90°.∴BE⊥ED.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0、如图,已知CD∥EF,∠1+∠2=∠ABC.求证:AB∥GF.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延长CD、GF交于点H,∠1=∠H.故∠2+∠H=∠ABC.易得AB∥GF.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1、如图,已知点A,E,B在同一条直线上,设∠CED=x,∠C+∠D=y.(1)若AB∥CD,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x=90°,且∠AEC与∠D互余,求证:AB∥CD.答案:(1)y=180°-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0<x<180).(2)证明见解析.解析:(1)∵AB∥CD.∴∠AEC=∠C,∠BED=∠D.∵∠C+∠D=y.∴∠AEC+∠BED=y.∵∠CED=x,∠AEC+∠CED+∠BED=180°.∴x+y=180°.∴y=180°-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0<x<180).(2)∵x=90°,即∠CED=90°.∴∠AEC+∠BED=90°.∵∠AEC与∠D互余.∴∠AEC+∠D=90°.∴∠BED=∠D.∴AB∥CD.考点:函数——函数基础知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几何初步——角——余角和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2、阅读材料:材料1:如图(a)所示,科学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角相等.即∠1=∠2.材料2:如图(b)所示,已知△ABC,过点A作AD∥BC,则∠DAC=∠C,又∵AD∥BC,∴∠DAC+∠BAC+∠B=180°,∴∠BAC+∠B+∠C=180°.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根据上述结论,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c)所示,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镜反射,若b反射出的光线n平行于m,且∠1=50°,则∠2= ,∠3= .(2)在(1)中,若∠1=40°,则∠3= ,若∠1=55°,则∠3= .(3)由(1)(2)请你猜想:当∠3= 时,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和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总是平行,请说明理由.答案:(1)1.100°.2.90°.(2)1.90°.2.90°.(3)90°.解析:(1)∵∠1=50°.∴∠4=∠1=50°.∴∠6=180°-50°-50°=80°.∵m∥n.∴∠2+∠6=180°.∴∠2=100°.∴∠5=∠7=40°.∴∠3=180°-50°-40°=90°.故答案为:100°,90°.(2)∵∠1=40°.∴∠4=∠1=40°.∴∠6=180°-40°-40°=100°.∵m∥n.∴∠2+∠6=180°.∴∠2=80°.∴∠5=∠7=50°.∴∠3=180°-50°-40°=90°.∵∠1=55°.∴∠4=∠1=55°.∴∠6=180°-55°-55°=70°.∵m∥n.∴∠2+∠6=180°.∴∠2=110°.∴∠5=∠7=35°.∴∠3=180°-55°-35°=90°.(3)当∠3=90°时,m∥n.理由是:∵∠3=90°.∴∠4+∠5=180°-90°=90°.∵∠4=∠1,∠7=∠5.∴∠1+∠7+∠4+∠5=2×90°=180°.∴∠2+∠6=180°-(∠1+∠4)+180°-(∠5+∠7)=180°.∴m∥n.故答案为:9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3、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1)如图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2)如图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如图3,当动点P落在第③部分时,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相应的结论.答案:(1)证明见解析.(2)不成立.(3)证明见解析.解析:(1)过点P作直线AC的平行线,易知∠1=∠PAC,∠2=∠PBD.又∵∠APB=∠1+∠2,∴∠APB=∠PAC+∠PBD.(2)不成立.(3)①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右侧时(如图4).结论是∠PBD =∠PAC+∠APB.②当动点P在射线BA上(如图5).结论是∠PBD =∠PAC+∠APB或∠PAC =∠PBD +∠APB或∠APB=0°,∠PAC=∠PBD.③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左侧时(如图6).结论是∠PAC =∠PBD +∠APB.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24、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3=∠4且∠ABC=∠ADC;④∠BAD+∠ABC=180°;⑤∠ABD=∠ACD;⑥∠ABC+∠BCD=180°.能判定AB∥CD的共有()个.A.2B.3C.4D.5答案:A.解析:由平行的判定知③⑥可以判定AB∥CD.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25、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垂直.④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所有正确的命题是().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正确;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需要两条直线平行;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6、如图,DB ∥FG ∥EC ,∠ABD=60°,∠ACE=30°,AP 平分∠BAC ,求∠PAG 的度数.A.11°B.12°C.13°D.14°答案:B.解析:由DB ∥FG ∥EC.可得∠BAC=∠BAG+∠CAG=∠DBA+∠ACE=60°+36°=96°.由AP 平分∠BAC 得∠CAP=12∠BAC=12×96°=48°. 由FG ∥EC 得∠GAC=∠ACE=36°.∴∠PAG=48°-36°=12°.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27、如图,AB ∥CD ,且∠BAP=60°-α,∠APC=45°+α,∠PCD=30°-α,则α=( ).A.10°B.15°C.20°D.30°答案:B.解析:得∠APC=∠BAP+∠DCP .∴45°+α=60°-α+30°-α.解得:α=1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28、已知,如图,AB∥CD,直线α交AB、CD分别于点E、F,点M在线段EF点上,P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F重合).(1)当点P在射线FC上移动时,∠FMP、∠FPM和∠A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当点P在射线FD上移动时,∠FMP、∠FPM和∠A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答案:(1)∠FMP+∠FPM=∠AEF.(2)∠FMP+∠FPM+∠AEF=180°.解析:(1)当点P在射线FC上移动时.∵AB∥CD.∴∠AEF+∠CFE=180°.又∵∠FMP+∠FPM+∠CFE=180°.∴∠FMP+∠FPM=∠AEF.(2)当点P在射线FD上移动时.∵AB∥CD.∴∠AEF=∠MFD.又∵∠FMP+∠FPM+∠CFE=180°.∴∠FMP+∠FPM+∠AEF=1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练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互余的角都是锐角B.锐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本身C.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可能都是锐角D.锐角大于它的余角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①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①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①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A.1个B.2个C.3个D.4个3.直线AB∥CD,且AD①BC于点E,若①ABE=32°,则①ADC的度数为()A.68°B.58°C.48°D.68°⊥,OG平分①EOF,若4.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OE平分①AOC,OF AB∠=,则①AOG等于()48BOCA.10B.12︒C.14D.16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B.P是直线l外一点,A,B,C分别是l上的三点,已知P A=1,PB=2,PC=3,则点P 到直线l的距离一定是1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钝角的补角一定是锐角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1和①3是同位角B.①1和①5是同位角C.①1和①2是同旁内角D.①5和①6是内错角7.如图,在①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①B=40°,则①BDE的度数为()A.40°B.50°C.140°D.150°8.如图,已知点B、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 EF,AB=EF,AC DE,如果BF=6,DC=3,那么BD的长等于()A.1B.32C.2D.39.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A.两个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C C.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D.直角都相等吗?10.下列汽车标志中可以看作是由某图案平移得到的是()A.B.C.D.二、填空题11.如图,直线AB和CD交于O点,OD平分①BOF,OE ①CD于点O,①AOC=40︒,则①EOF=_______.12.如图,直线a①b,直线c与直线a,b相交,若①1=54°,则①3=________度.13.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 叠放在一起,若CE、CD分别平分①ACD 与①ECB,则计算①ECD=___________度.14.如图,将△ABC纸片沿DE折叠,使C落在点C'处,且BC'平分①ABC,AC'平分①BAC的外角,若①1=68°,①2=112°,则①BC A'=______15.如图,在甲、乙两地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48°.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________度.16.如图,把长方形ABCD 沿E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60∠=︒,则∠=AEF _______.17.下列说法中:(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直线//a b ,//b c ,则//a c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18.命题“正数的平方根的和为零”,写成“如果……,那么……”是____.19.如图,在一块长为a 米、宽为b 米的长方形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马路,马路的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2米,其他部分都是草地,则草地的面积为__________平方米.20.将直角梯形ABCD 平移得梯形EFGH ,若10,2,4HG MC MG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平方单位.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①D=①B,DF①AC,BE①AC.(1)求证:AD①BC;(2)若AE=CF,求证:①AFD①①CEB.22.请完成下面的推理过程:如图,已知①D=108°,①BAD=72°,AC①BC于C,EF①BC于F.求证:①1=①2.证明:①①D=108°,①BAD=72°(已知)①①D+①BAD=180°AB CD()①//①①1=()又①AC①BC于C,EF①BC于F(已知)①EF//()①①2=()①①1=①2()23.(1)【自主学习】填空:如图1,点C 是MON ∠的平分线OP 上一点,点A 在OM 上,用圆规在ON 上截取OB OA =,连接BC ,可得OAC ∆≅ ,其理由根据是 ;(2)【理解运用】如图2,在Rt ABC ∆中,90ACB ∠=︒,60A ∠=︒,CD 平分ACB ∠,试判断BC 和AC 、A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3)【拓展延伸】如图3,在ABC ∆中,60A ∠=︒,CD ,BE 分别是ACB ∠,ABC ∠的平分线,CD ,BE 交于点F ,若3CE =,2BD =,请直接写出BC 的长.24.将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用线段连接,什么样的连法最短?研究发现,并非对角线最短,而是如图的连法最短(即用线段AE ,DE ,EF ,BF ,CF 把四个顶点连接起来)已知图中30DAE ADE ∠=∠=︒,120AEF BFE ∠=∠=︒,你能证明此时AB EF ∥吗?25.已知:如图,在ABC 中,60A ∠=︒,70C ∠=︒,点D ,E 分别在AB 和AC 上,且DE BC ∥.求证:50ADE ∠=︒.参考答案:1.D【分析】根据补角、余角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两角互余,和为90°,两角均为锐角,故A不符合题意B、两角互补,和为180°,从而锐角的补角必为钝角,故B不符合题意C、两角互补,和为180°,两锐角的和必小于180°,故C不符合题意D、两角互余,和为90°,从而锐角不一定大于它的余角,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它的余角,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互为补角、互为余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互为补角、互为余角的定义.2.B【分析】由角的概念判断①,由线段的性质判断①,由补角与余角的性质判断①,由两点间的距离概念判断①,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故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故①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故①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概念,线段的性质,补角与余角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根据AB∥CD,可得①ABE=①BCD,再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求出答案.【详解】解:①AB∥CD,且①ABE=32°,①①ABE=①BCD=32°;①AD①BC于点E,①①CED=90°,①①ECD+①EDC=90°,①①ADC=5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熟练运用性质转化角度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B【分析】分别求出①AOE和①EOG,然后根据①AOG=①EOG﹣①AOE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①①BOC=48°,①①AOC=180°﹣48°=132°,①OE平分①AOC,①①AOE=①EOC=12①AOC=1132662⨯︒=︒,①OF①AB,①①BOF=90°,①①EOF=360°﹣①EOC﹣①BOC﹣①BOF =360°﹣66°﹣48°﹣90°=156°①OG平分①EOF,①①EOG=①FOG=12EOF∠=11562⨯︒=78°,①①AOG=①EOG﹣①AOE=78°﹣66°=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主要利用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个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D【分析】分别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对顶角定义,钝角、锐角及补角的概念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分成的两个角不一定相等,不符合题意;B.P A不一定与l垂直,不符合题意;C.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不符合题意;D.钝角的补角一定是锐角,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对顶角定义,钝角、锐角及补角的概念,熟悉概念是解题的关键.6.B【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旁,在被截的两直线的同一侧的角叫做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同旁,且在被截两条直线之内的两角叫做同旁内角,可得答案.【详解】解:A、①1和①3是同位角,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①1和①5不存在直接联系,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①1和①2是同旁内角,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①1和①6是内错角,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用旁内角,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是解题关键.7.C【分析】由条件可知DE是①ABC的中位线,即DE①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①BDE 的度数为140°.【详解】解:①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①DE是①ABC的中位线,①DE∥BC,即:①B+①BDE=180°,①①BDE=180°-①B=180°-40°=14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掌握中位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由AB EF得①B=①F,由AC DE得①ACB=①EDF,从而证明①ABC①①EFD得BC=FD,即可求得BD的长.【详解】解:①AB EF,①①B=①F,①AC DE,①①ACB=①EDF,在①ABC和①EFD中,ACB EDF B FAB EF ∠=∠⎧⎪∠=∠⎨⎪=⎩, ①①ABC ①①EFD (AAS ),①BC =FD ,①BC ﹣DC =FD ﹣DC ,①BD =FC ,①BD =12(BF ﹣DC )=12(6﹣3)=32.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的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的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9.A【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两个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做出了判断,是命题;B .“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C ”没有做出判断,不是命题;C .“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没有做出判断,不是命题;D .“直角都相等吗?”没有做出判断,不是命题;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含义和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10.D【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结合图案,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A 、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不能由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 、是一个对称图形,不能由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不能由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图案自身的一部分沿着直线运动而得到,是平移,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注意分清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11.130°【分析】根据对顶角性质可得①BOD =①AOC=40°.根据OD 平分①BOF ,可得①DOF =①BOD =40°,根据OE ①CD ,得出①EOD =90°,利用两角和得出①EOF =①EOD +①DOF =130°即可.【详解】解:①AB 、CD 相交于点O ,①①BOD =①AOC=40°.①OD 平分①BOF ,①①DOF =①BOD =40°,①OE ①CD ,①①EOD =90°,①①EOF =①EOD +①DOF =130°.故答案为130°.【点睛】本题考查相交线对顶角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垂直定义,掌握对顶角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垂直定义是解题关键.12.54【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和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通过等量代换求解.【详解】因为a①b ,所以23∠=∠,因为12∠∠,是对顶角, 所以12∠=∠,所以31∠=∠,因为154∠=︒,所以354∠=︒,故答案为:5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加以灵活运用求解相关角的度数是解题关键.13.45【分析】由题意可知90ACD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知90ACD ∠=︒,又①CE 平分ACD ∠ ①1=452ECD ACD ∠=∠︒ 故答案为45【点睛】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11°##11度【分析】连接CC ',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得①ACB =22°,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连接CC ',由折叠得:CE =C E ',DC =DC ',①DCE =①DC E ',①ECC EC C ''∠=∠,DCC DC C ''∠=∠,①①1=DCC DC C ''∠+∠=68°,①2=ECC EC C ''∠+∠=112°,①DCC '∠=34°,ECC '∠=56°,①①ACB =56°﹣34°=22°,①BC '平分①ABC ,AC '平分①BAC 的外角,①①FAC '12=①F AC ,①ABC '12=①ABC , ①①BC A '=①FAC '﹣①ABC '12=①F AC 12-①ABC 12=①ACB =11°. 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图形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48°【详解】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如图,①AC①BD ,①1=48°,①①2=①1=48°,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可知,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48°.16.120︒【分析】如图,先求解120,BFB '∠=︒再利用轴对称的含义求解,BFE ∠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 160∠=︒,则18060120,BFB '∠=︒-︒=︒由对折可得:160,2BFE BFB '∠=∠=︒ 长方形ABCD ,//,AD BC ∴=180120,AEF BFE ∴∠︒-∠=︒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长方形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轴对称的含义,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7.(4)【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解答.【详解】(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故该项错误;(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该项错误;(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故该项错误;(4)直线//a b ,//b c ,则//a c ,故该项正确;(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该项错误.故选:(4).【点睛】此题考查判断语句,熟记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是解题的关键.18.如果一个数为正数,那么它的平方根的和为0.【分析】根据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是题设,“那么”后面是结论,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如果一个数为正数,那么它的平方根的和为0.故答案为如果一个数为正数,那么它的平方根的和为0.【点睛】此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如果”后面是题设,“那么”后面是结论. 19.(ab ﹣2b )【分析】根据图形的特点,可以把小路的面积看作是一个底是2米,高是b 米的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路的面积即可.【详解】解:由题可得,草地的面积是(ab ﹣2b )平方米.故答案为:(ab ﹣2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实际应用.化曲为直是解题的关键.20.36【分析】根据图形可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ABCD 的面积减去梯形EFMD 的面积,恰好等于梯形EFGH 的面积减去梯形EFMD 的面积.【详解】根据平移的性质得S 梯形ABCD =S 梯形EFGH ,DC = HG = 10,MC = 2,MG = 4,∴DM = DC - MC = 10 - 2 = 8,∴S 阴影= S 梯形ABCD -S 梯形EFMD=S 梯形EFGH -S 梯形EFMD=S 梯形HGMD =()12DM HG MG + =12×(8+10)×4= 36.故答案为:36.【点睛】主要考查了梯形的性质和平移的性质,要注意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本题的关键是能得到: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ABCD 的面积减去梯形EFMD 的面积,恰好等于梯形EFGH 的面积减去梯形EFMD 的面积.21.(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证明①A =①C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进行证明;(2)根据AAS 即可证明①AFD ①①CEB .(1)证明:①DF ①AC ,BE ①AC .①①AFD =90°,①BEC =90°,①①D =①B ,①①A =①C ,①AD BC ∥;(2)①AE =CF ,①AE ﹣EF =CF ﹣EF ,①AF =CE ,在①AFD 和①CEB 中,D B A C AF CE ∠=∠⎧⎪∠=∠⎨⎪=⎩,①①AFD ①①CEB (AAS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见解析【分析】由直线相交及平行的相关定理性质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①①D =108°,①BAD =72°(已知)①①D +①BAD =180°①//AB CD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①①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①AC ①BC 于C ,EF ①BC 于F (已知)①EF //AC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①①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①①1=①2(等量代换)【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相交及平行的相关定理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3.(1)OBC ∆,SAS(2)BC AC AD =+,证明见解析(3)5【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OC BOC ∠=∠,根据SAS 可证明OAC OBC ∆≅∆; (2)先截取CE CA =,连接DE ,根据SAS 判定CAD CED ∆≅∆,得出AD DE =,60A CED ∠=∠=︒,AC CE =,进而得出结论BC AC AD =+;(3)在BC 上取一点M ,使CM CE =,证明()CEF CMF SAS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60CFE CFM ∠=∠=︒,证明()FBM FBD ASA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M BD =,则可求出答案.(1) 解:点C 是MON ∠的平分线OP 上一点,AOC BOC ∠=∠∴,在OAC ∆和OBC ∆中,OA OB AOC BOC OC OC =⎧⎪∠=∠⎨⎪=⎩,()OAC OBC SAS ∴∆≅∆,故答案为:OBC ∆;SAS ;(2)BC AC AD =+.证明:在CB 上截取CE CA =,CD 平分ACB ∠,ACD BCD ∴∠=∠,在ACD ∆和ECD ∆中,AC CE ACD ECD CD CD =⎧⎪∠=∠⎨⎪=⎩,()ACD ECD SAS ∴∆≅∆,60CAD CED ∴∠=∠=︒,AD=DE ,90ACB ∠=︒,30B ∴∠=︒,30EDB ∴∠=︒,即EDB B ∠=∠,DE EB ∴=,BC CE BE =+,BC AC DE ∴=+,BC AC AD ∴=+.(3)在BC 上取一点M ,使CM CE =,在ABC ∆中,180A ABC ACB ∠+∠+∠=︒,60A ∠=︒,180120ABC ACB A ∴∠+∠=︒-∠=︒,1180()180()1202BFC BCF CBF ACB ABC ∴∠=︒-∠+∠=︒-∠+∠=︒, 60CFE ∴∠=︒,60BFD CFE ∴∠=∠=︒, CD 平分ACB ∠,ECF MCF ∴∠=∠,在CEF ∆和CMF ∆中,CE CM ECF MCF CF CF =⎧⎪∠=∠⎨⎪=⎩,()CEF CMF SAS ∴∆≅∆,60CFE CFM ∴∠=∠=︒,60BFM BFC CFM ∴∠=∠-∠=︒,60BFM BFD ∴∠=∠=︒, BE 是ACB ∠的平分线,FBM FBD ∴∠=∠,在FBM ∆和FBD ∆中,BFM BFD BF BF FBM FBD ∠=∠⎧⎪=⎨⎪∠=∠⎩, ()FBM FBD ASA ∴∆≅∆,BM BD ∴=,325BC CM BM CE BD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进行推导.24.见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90DAB ∠=︒,结合已知条件可得60EAB ∠=︒, 由已知条件120AEF ∠=︒,进而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证明AB EF ∥. 【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DAB ∠=︒,30DAE ∠=︒,903060BAE ∴∠=︒-︒=︒,120AEF ∠=︒,180AEF BAE ∴∠+∠=︒,∴AB EF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 25.见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50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ADE B ∠=∠,进而即可证明50ADE ∠=︒.【详解】在ABC 中,①60A ∠=︒,70C ∠=︒ (已知),①18050B A C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①DE BC ∥(已知),①ADE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①50ADE ∠=︒(等量代换).【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单选、填空、解答题)一、单选题1.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射线OM 平分AOC ∠,如果104AOD ∠=︒,那么MOC ∠等于( )A .38°B .37°C .36°D .52° 2.如图,在直线l 外一点P 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P A =5,PO =4,PB =4.3,OC =3,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A .3B .4C .4.3D .5 3.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点A 、B 是方格纸中的两个格点(网格线的交点称格点),在这个7×7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 ,使△ABC 的面积为3,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 的个数是( )A .2 个B .4个C .5个D .6个 4.如图,直线a ,b 穿过正五边形ABCDE ,且//a b ,则αβ∠-∠=( )A .95°B .84°C .72°D .60° 5.如图,某沿湖公路有三次拐弯,如果第一次的拐角120A ∠=︒,第二次的拐角155B ∠=︒,第三次的拐角为C ∠,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 ∠的度数是( )A .130︒B .140︒C .145︒D .150︒ 6.如图,下列条件:①①C =①CAF ,①①C =①EDB ,①①BAC +①C =180°,①①GDE +①B =180°,①①CDG =①B .其中能判断AB //CD 的是( )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 7.如图,与①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A .1个B .2个C .5个D .4个 8.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①1与①A 是同旁内角B .①3与①A 是同位角C .①2与①3是同位角D .①3与①B 是内错角9.如图,为判断一段纸带的两边a ,b 是否平行,小明在纸带两边a ,b 上分别取点A ,B ,并连接AB .下列条件中,能得到a b ∥的是( )A .12∠=∠B .13∠=∠C .14180∠+∠=︒D .13180∠+∠=︒ 10.如图,//DE BC BE ,平分ABC ∠,若170=︒∠,则AEB ∠的度数为( )A .20︒B .35︒C .55︒D .70︒ 11.用“垂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A .B .C .D .1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①AOC ,若①BOD =70°,则①DOE 的度数是( )A .70°B .35°C .120°D .145°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C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D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14.(1)如果直线a b ,b c ,那么a c ;(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直线a b ⊥,c b ,那么a c ; (5)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6)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一定有一个是锐角.其中真命题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5.以下四个命题: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①若a>b ,则-2a>-2b ;①如果三条直线a 、b 、c 满足:a①b ,b①c ,那么直线a 与直线c 必定平行;①对顶角相等,其中真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16.在统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a 、b 、c ,下列说法:①若//a b ,//b c ,则//a c ;①若a b ⊥,b c ⊥,则a c ⊥,其中正确的是( )A .只有①B .只有①C .①①都正确D .①①都不正确 17.如图,在Rt ABC ∆中,90C ∠=︒,3AC =,6BC =,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过这两点作直线与AB 相交于点D ,则AD 的长是( )A .3B .1.5CD .18.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若①AOD =50°,则①BOC 的度数是( )A .40°B .50°C .90°D .130° 19.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①ABC =30°,A 、B 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 、n 上,①1=20°,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使直线m①n( )A .①2=20°B .①2=30°C .①2=45°D .①2=50° 20.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BPC △是等边三角形,BP 、CP 的延长线分别交AD 于点E 、F ,连结BD ,DP ,BD 与CF 相交于点H .给出下列结论:①~BDE DPE ,①35FP PH =,①2DP PH PB =⋅,①tan 2DBE ∠=序号是( )A .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二、填空题2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EO AB ⊥于点O ,50EOD ∠=︒,则AOC ∠的度数为______.22.如图,直线,则的度数为=______.23.如图所示,A ,B 之间有一座山,一条笔直的铁路要通过A ,B 两地,在A 地测得铁路的走向是北偏东68°20',如果A ,B 两地同时开工,那么在B 地按____方向施工才能使铁路在山中准确接通.2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①AOC =20°,则①BOD 的大小为___________(度).25.下列三个日常现象:其中,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是 _____ (填序号).26.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交于点O ,OE 平分AOC ∠,已知①100AOD =︒,那么EOB ∠=__度.27.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E AB ⊥于O ,140∠=︒,则2∠=______.28.如图,已知平行线AB ,CD 被直线AE 所截,AE 交CD 于点F ,连接CE ,若20E ∠=︒,CF EF =,则A ∠的度数为______.29.如图,直线a①直线b ,且被直线c 所截,若①1=(3x+70)度,①2=(2x+10)度,则x 的值为________.30.如图,六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若l 1①l 2,则①1﹣①2=_____.31.如图,直线a ①b ,在Rt①ABC 中,点C 在直线a 上,若①1=56°,①2=29°,则①A 的度数为______度.32.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如果ABD △的面积是BCD △面积的2倍,那么DOC △与BOC 的面积之比是______.33.如图,在Rt①ABC 中,AC =6,BC =8,点P 是AC 边的中点,点D 和E 分别是边BC 和AB 上的任意一点,则PD+DE 的最小值为_____.34.如图,AC BC ⊥,90CDA ∠=︒,4,3,5AC BC AB ===,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与ACD ∠相等的角是_________.35.如图,直线a ,b ,c 两两相交于A ,B ,C 三点,则图中有________对对顶角;有________对同位角;有________对内错角;有________对同旁内角.36.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AD 、BC 边上,沿直线EF 折叠后,C 、D 两点分别落在平面内的C '和D 处,若①1=70°,则①2=______.37.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点A ,B 分别落在点A ',B '的位置.若155∠=︒,则2∠的度数是__________.38.如图,在①ABC 中,①ABC 与①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 ,EF 经过点D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BE =DE ,DF =5,点D 到BC 的距离为4,则①DFC 的面积为_____39.如图,已知AB①CD ,垂足为点O ,直线EF 经过O 点,若①1=55°,则①COE 的度数为______度.40.如图,在ABCD 中,105AB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30,4O DAC AC ∠=︒=,点P 从点B 出发,沿着边BC CD 、运动到点D 停止,在点P运动过程中,若OPC 是直角三角形,则CP 的长是___________.三、解答题41.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BF EC =,AB DE =,DE AB ∥.求证:A D ∠=∠.42.如图,已知AM ①CN ,且①1=①2,那么AB ①CD 吗?为什么? 解:因为AM ①CN ( 已知 )所以①EAM =①ECN又因为①1=①2所以①EAM +①1=①ECN +①2即① =①所以 .43.如图,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 ,若80A ∠=︒,40C ∠=︒,求BDE ∠的度数.44.按要求画图:已知点P 、Q 分别在AOB ∠的边OA ,OB 上(如图所示):(1)①画线段PQ ;①过点P 作OB 的垂线PE ,垂足为E ;①过点Q 作OA 的平行线MN (M 在上,N 在下).(2)在(1)的情况下,若40MQB ∠=︒,求OPE ∠.(不使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45.如图,在ΔABC 中,CD 是高,点E 、F 、G 分别在BC 、AB 、AC 上且EF①AB ,DG①BC ,试判断①1与①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46.(1)如图1,在①ABC 中,BD 是①ABC 的角平分线,点D 在AC 上,DE①BC ,交AB 于点E ,①A =50°,①ADB =110°,求①BDE 各内角的度数;(2)完成下列推理过程.已知:如图2,AD ①BC ,EF ①BC ,①1=①2,求证:DG ①AB .推理过程:因为AD ①BC ,EF ①BC (已知),所以①EFB =①ADB =90°(________).所以EF①A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①1=①BAD (________).因为①1=①2(已知),所以________=________(等量代换).所以DG①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7.如图,点A 为直线外一点,点B 是直线l 上一定点,点P 是直线l 上一动点,连接AB ,AP ,若要使2PA PB 1+的值最小,确定点P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48.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点D ,F 在边BC 上,点E 在边AB 上,点G 在边AC 上,EF 与GD 的延长线交于点H ,1B ∠=∠,23180∠+∠=︒.(1)判断EH 与A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58DGC ∠=°,且410H ∠=∠+︒,求H ∠的度数.49.已知:直线AB 与直线PQ 交于点E ,直线CD 与直线PQ 交于点F ,∠PEB +∠QFD =180°.(1)如图1,求证:AB ∥CD ;(2)如图2,点G 为直线PQ 上一点,过点G 作射线GH ∥AB ,在∠EFD 内过点F 作射线FM,∠FGH内过点G作射线GN,∠MFD=∠NGH,求证:FM∥GN;(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R为射线FM上一点,点S为射线GN上一点,分别连接RG、RS、RE,射线RT平分∠ERS,∠SGR=∠SRG,TK∥RG,若∠KTR+∠ERF=108°,∠ERT=2∠TRF,∠BER=40°,求∠NGH的度数.50.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H均为正方形,点B、C、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DF,BF.(1)观察图形,直接写出与线段CH平行的线段.(2)图中与线段CH垂直的线段共有_______条.(3)点B到点F的最短距离为线段____的长,点B到线段EF的的最短距离为线段____的长.(4)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 正方形CEFH的边长为2,则线段HD=___,线段BE=___,此时请你求出三角形DBF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参考答案:1.A【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①AOC 的度数,再根据OM 平分①AOC ,即可得到①MOC 的值【详解】解:①104AOD ∠=︒①①AOC =180°−104°=76°①OM 平分①AOC ①①MOC=12AOC ∠ 1762=⨯︒ =38°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领补角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B【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详解】解:由于OP ①直线l ,根据题意知: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PO 的长,即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PO =4,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该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3.D【分析】利用格点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详解】由格点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总共有6个满足条件的格点C ,如图所示:(格点C 均在平行于AB 的直线上)其中,由点12345,,,,C C C C C 与点,A B 分别构成的5个三角形的面积显然是36ABC 的面积为3663AC C BDC ABDC S S S --直角梯形1114633(36)1222=⨯⨯-⨯⨯-⨯+⨯ 99122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结合格点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4.C【分析】延长EA 与直线b 交于点F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①AFG =∠β,再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108EAB ∠=︒,进一步得出72GAF ∠=︒,最后由三角形的外角关系可得结论.【详解】解:延长EA 与直线b 交于点F ,如图,①//a b①AFG β∠=∠①五边形ABCDE 是正五边形, ①(52)1801085EAB -⨯︒∠==︒ ①180********GAF EAB ∠=︒-∠=︒-︒=︒又=72AFG GAF αβ∠∠+∠=∠+︒①72αβ∠-∠=︒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正五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分析】过点B作BH①AM,则BH①CD,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过点B作BH①AM,①AM①CD,①BH①CD,①①ABH=①A=120°,①HBC+①C=180°,①①HBC=①ABC-①ABH=35°,①①C=180°-①HBC=14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添加平行线是解答的关键.6.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一排除得出即可.【详解】解:①①C=①CAF,①AB//CD;故①符合题意;∠=∠C EDB//∴AC BD故①不符合题意;①①BAC+①C=180°,①AB//CD;故①符合题意;①①GDE+①B=180°,①GDE+①EDB=180°,①①EDB=①B,①AB//CD;故①符合题意;①①CDG=①B,①AB//CD,故①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①①①①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7.C【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与①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如图5个.考点:三线八角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三线八角的掌握.分析这类题型是,主要抓住已知角两边与第三边相交的构成三线基础,为解题关键.8.B【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A. ①1与①A 是同旁内角,故A 正确;B. ①3与①A 不是同位角,故B 错误;C. ①2与①3是同位角,故C 正确;D. ①3与①B 是内错角,故D 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9.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12∠=∠,1∠和2∠邻补角,不能证明a b ∥;B 、13∠=∠,1∠和3∠是同旁内角,同旁内角相等不能证明a b ∥;C 、14180∠+∠=︒,1∠和4∠属于内错角,内错角互补不能证明a b ∥;D 、①13180∠+∠=︒,①a 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熟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本题的关键.10.B【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①ABC=70°,①CBE=①AEB,再运用角平分线即可求得①AEB的度数.【详解】解:①//DE BC,①170ABC∠=∠=︒,CBE AEB∠=∠,①BE平分①ABC,①1352CBE AEB ABC∠=∠=∠=︒.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灵活应用相关性质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A【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A.体育课上,老师测量某个同学的跳远成绩,利用了垂线段最短,故A符合题意;B.木板上弹墨线,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B不符合题意;C.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C不符合题意;D.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够缩短路程,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性质并能灵活过应用是解题关键.12.D【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①AO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①①BOD=70°,①①AOC=①BOD=70°,①OE平分①AOC,①①COE=12①AOC=12×70°=35°,①DOE=①COD-①COE=14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3.A【分析】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出说法错误的选项.【详解】解:因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因此A选项错误;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此B选项内容正确;根据矩形的判定,C选项内容正确;根据菱形的性质,D选项内容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旋转的性质、矩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等内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相关概念,本题考查的是概念基础题,因此侧重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等.14.A【分析】分别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对顶角的定义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果直线a b,b c,那么a c,正确,是真命题,(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不是真命题;(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不一定相等,错误,不是真命题;(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直线a①b,c b,那么a c,错误,不是真命题;(5)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错误,不是真命题;(6)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一定有一个是锐角,错误,不是真命题;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正确把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5.C【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基本的数学概念依次分析各小题即可作出判断.解: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①如果三条直线a、b、c 满足:a①b,b①c,那么直线a与直线c必定平行,①对顶角相等,均正确;①若,则,错误;故选C.考点:真假命题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即可完成.16.A【分析】根据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可得①正确;根据应为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①错误.【详解】解:①若a①b,b①c,则a①c,说法正确;①若a①b,b①c,则a①c,说法错误,应为同一平面内,若a①b,b①c,则a①c;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公理和垂线,关键是注意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17.C【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证明BD=A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在Rt①ABC中,AC=3,BC=6,①AB=由作图可知,直线DE垂直平分线段BC,①①BED=①C=90°,①DE①AC,①BE=EC,DE①AC,①BD=AD,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勾股定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B【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答案.【详解】解;①①BOC与①AOD是对顶角,①①BOC=①AOD=5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与邻补角,对顶角相等是解题关键.19.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①2=①ABC+①1,即可得出结论.【详解】①直线EF①GH ,①①2=①ABC+①1=30°+20°=5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C【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得到30PCD ∠=︒,于是得到75CPD CDP ∠=∠=︒,证得15EDP PBD ∠=∠=︒,于是得到BDE DPE ∆∆,故①正确;由于FDP PBD ∠=∠,60DFP BPC ∠=∠=︒,推出DFP BPH ∆∆,得到PF DF DF PH PB CD ===①错误;由于30PDH PCD ∠=∠=︒,DPH DPC ∠=∠,推出DPH CPD ∆∆,得到PD PH CD PD=,PB CD =,等量代换得到2PD PH PB =⋅,故①正确;过P 作PM CD ⊥,PN BC ⊥,求得30PCD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CM PN ==2PM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DP DPM ∠=∠,等量代换得到DBE DPM ∠=∠,于是求得tan 2DBE ∠=①正确.【详解】解:①BPC ∆是等边三角形,BP PC BC ∴==,60PBC PCB BPC ∠=∠=∠=︒,在正方形ABCD 中,①AB BC CD ==,A ADC BCD 90∠=∠=∠=︒30ABE DCF ∴∠=∠=︒,75CPD CDP ∴∠=∠=︒,15PDE ∴∠=︒,①604515PBD PBC HBC ∠=∠-∠=︒-=︒︒,EBD EDP ∴∠=∠,①DEP DEB ∠=∠,BDE DPE ∴∆∆;故①正确;①=PC CD ,=30PCD ∠︒=75PDC ∴∠︒15FDP ∴∠=︒①45DBA ∠=︒60PBD BPC ∴∠=∠=︒①DFP BPH ∆∆PF DF DF PH PB CD ∴===①错误; ①30PDH PCD ∠=∠=︒,DPH DPC ∠=∠,①DPHCPD ∆∆, ∴PD PH CD PD=, 2PD PH CD ∴=•,①PB CD =,2PD PH PB =∴⋅,故①正确;如图,过P 作PM CD ⊥,PN BC ⊥,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4,BPC △为正三角形,60PBC PCB ︒∴∠=∠=,4PB PC BC CD ====,30PCD ∴∠=︒sin 604CM PN PB ︒∴==⋅==,sin302PM PC =︒⋅=, ①//DE PM ,EDP DPM ∴∠=∠,DBE DPM ∴∠=∠,tan tan 2DM DBE DPM PM ∴∠=∠===①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函数定义,等积变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PM及PN的长.21.40︒∠的度数,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解.【分析】由余角的定义可得BOD⊥【详解】解:EO AB90∴∠=BOE︒∴∠=∠-∠=-=905040BOD BOE EOD︒︒︒∴∠=∠=AOC BOD︒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熟练掌握对顶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20°.【详解】试题分析:①①①1=50°①①=70°+①1=120°.考点: 1.平等线的性质;2.对顶角.23.南偏西68°2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由于是相向开工.故角度相等,方向相反.而①1与①2为内错角,所以对B来说是南偏西68°20′.故答案是:68°20′.【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方向角,注意此类题的结论:角度不变,方向相反.24.20【分析】直接利用“对顶角相等”即可解答.【详解】解:①①AOC 和①BOD 是对顶角①①BOD=①AOC=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正确识别对顶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①.【分析】利用线段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图①利用垂线段最短;图①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图①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①.【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140【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①100AOD ∠=︒,①18010080AOC ∠=︒-︒=︒,①OE 平分AOC ∠, ①1402COE AOC ∠=∠=︒, ①100BOC AOD ∠=∠=︒,①10040140EOB BOC COE ∠=∠+∠=︒+︒=︒.故答案为:1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的定义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50°【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角的和差求出BOD ∠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得.【详解】OE AB ⊥90BOE1904050BOE BOD ∠∠=∴=∠-︒-︒=︒由对顶角相等得:520BOD ∠=∠=︒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对顶角相等等知识点,熟记对顶角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8.40°【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到20C E ∠=∠=︒,再根据三角形外交定理求得40DFE C E ∠=∠+∠=︒,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①A 的度数.【详解】:CF EF =,20E ∠=︒,20C E ∴∠=∠=︒,40DFE C E ∴∠=∠+∠=︒.//AB CD ,40A DFE ∴∠=∠=︒.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外角等有关知识,属于常考基础题型.29.20【分析】因为两直线平行,所以①2与①1的补角互为内错角,通过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建立一个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①直线a①直线①21801∠=︒-∠即210180(370)x x +=-+解得20x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利用方程的思想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0.60°【分析】首先根据多边形内角和180°•(n -2)可以计算出①F AB =120°,再过A 作l ①l 1,进而得到l ①l 2,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①4=①2,①1+①3=180°,进而可以得出结果.【详解】解:如图,过A 作l ①l 1,则①4=①2,①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①①F AB=120°,即①4+①3=120°,①①2+①3=120°,即①3=120°﹣①2,①l1①l2,①l①l2,①①1+①3=180°,①①1+120°﹣①2=180°,①①1﹣①2=180°﹣120°=60°,故答案为6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31.27【分析】如图,①3=①1,由①3=①2+①A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①a①b,①1=56°①①3=①1=56°①①3=①2+①A,①2=29°①①A=①3﹣①2=56°﹣29°=27°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中的同位角,三角形的外角等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表示角的数量关系.32.1:2【分析】先根据∥DC BA 得到BN DM =,根据=2ABD BCD S S 得到1=2DO BO ,再根据12DOC S DO CH =,12BOC S BO CH =可得到1==2DOCBOC S DO BO S . 【详解】解:过点D 作DM AB ⊥,垂足为M ,过点B 作BN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N ,过点C 作CH DB ⊥与点H ,①∥DC BA ,①BN DM =,①=2ABD BCD SS , ①11=222AC DM DC BN ⨯⨯⨯, ①2AB DC =,①∥DC BA ,①==CDO OBA DCO OAB ∠∠∠∠,, ①DCO AOB ∽,①1==2DC DO AB BO , ①12DOC SDO CH =,12BOC S BO CH =, ①1==2DOCBOC SDO BO S ,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间的距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梯形,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33.365【分析】作点P 关于BC 的对称点F ,过F 作FE①AB 于E 交BC 于D ,则此时,PD+DE 的值最小,且PD+DE 的最小值=EF ,求得AF =9,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 =10,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F =365,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解:作点P 关于BC 的对称点F ,过F作FE①AB 于E 交BC 于D ,则此时,PD+DE 的值最小,且PD+DE 的最小值=EF ,①CF =CP ,①点P 是AC 边的中点,①AP =PC =3,①AF =9,①在Rt △ABC 中,AC =6,BC =8,①AB =10,①①AEF =①ACB =90°,①①A+①B =①A+①F ,①①B =①F ,①①ABC①①AFE , ①AF AB =EF BC , ①910=8EF , ①EF =365, ①PD+DE 的最小值为365, 答案为:365.【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34. 125B ∠ 【分析】根据等面积法求得线段CD 的长度,即可求得点C 到AB 的距离,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与ACD ∠相等的角.【详解】解:①90CDA ∠=︒,①CD AB ⊥.点C 到AB 的距离为线段CD 的长度. 由题意可得:1122ABC SAC BC AB CD =⨯=⨯ ①125AC BC CD AB ⨯==, ①AC BC ⊥,①90ACB ∠=︒,①90180DCB B CDB DCB B ∠+∠+∠=∠+∠+︒=︒,①90ACD DCB DCB B ∠+∠=︒=∠+∠,①ACD B ∠=∠. 故答案为:125,B ∠. 【点睛】此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以及等面积法求三角形的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35.6;12;6;6【详解】每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有两对对顶角,共有对顶角有6对.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可得到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 ①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三点,可分解成三个“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则同位角共有12对,内错角有6对,同旁内角有6对.36.125︒【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D ①BC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①BFC ′=70°,从而利用平角定义求出①CFC ′=110°,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可求出①CFE 的度数,最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解:①由题意可知:AD ①BC ,①①1=①BFC ′=70°,①①CFC ′=180°-①BFC ′=110°,由折叠得:①CFE =①C ′FE =12①CFC ′=55°,①AD ①BC ,①①2=180°-①CFE =125°,故答案为:12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7.70°【分析】首先根据折叠可得①1=①EF B'=55°,再求出①B'FC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①2=①B'FC=70°.【详解】解:根据折叠可得①1=①EF B',①①1=55°,①①EF B'=55°,①①B'FC=180°-55°-55°=70°,①AD//BC,①①2=①B'FC=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8.10【分析】过点D作DG①BC于G,DH①AC于H,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①EBD=①ED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①EBD=①DBC,进而得到①DBC=①EDB,证明EF BC,求出DF=F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H,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如图,过点D作DG①BC于G,DH①AC于H,①BE=DE,①①EBD=①EDB,①BD平分①ABC,①①EBD=①DBC,①①DBC=①EDB,①EF BC,①①FDC=①DCB,①CD平分①ACB,①①FCD=①DCB,①①FDC=①FCD,①FC=DF=5,①CD平分①ACB,DG①BC,DH①AC,①DH=DG=4,①①DFC的面积=12FC·DH=12×5×4=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39.125【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和是180°,结合已知条件可求①COE的度数.【详解】①①1=55°,①①COE=180°-55°=125°.故答案为125.【点睛】此题考查了垂线以及邻补角定义,关键熟悉邻补角的和是180°这一要点.40【分析】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①ABC=105°,①DAC=①ACB=30°,故①BAC=①ACD=45°,OA=OC=2,P点一共有三种情况,①当①OP1C=90°时,①当①OP2C=90°时,①当①P3OC=90°时,根据三角函数的值即可求得CP的长度.【详解】解:如图所示,P点可以有以下三种情况,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①ABC=105°,①DAC=①ACB=30°,故①BAC=①ACD=45°,OA=OC=2,①当①OP 1C=90°时,①ACB=30°,OC=2,①1P C=OC cos30=2⋅︒①当①OP 2C=90°时,①ACD=45°,OC=2,①2P C=OC cos45=2⋅︒①当①P 3OC=90°时,①ACB=30°,OC=2,①3OC P C==2cos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动点问题、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在于进行分类讨论,并用三角函数求出最后的答案.41.见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得E B ∠=∠,再根据线段和求得EF BC =,然后SAS 证明EDF BAC △△≌,即可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证明:①DE AB ∥,①E B ∠=∠①BF EC =,①BF CF EC CF +=+①EF BC =在EDF 与BAC 中,ED BA E B EF BC =⎧⎪∠=∠⎨⎪=⎩①()SAS EDF BAC ≌①A 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等式性质;BAE ;DCE ;AB ①CD .【分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另一对同位角相等,最后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详解】解:因为AM //CN (已知),所以①EAM =①ECN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因为①1=①2(已知),所以①EAM +①1=①ECN +①2(等式性质),即①BAE =①DCE ,所以AB //CD .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等式性质;BAE ;DCE ;AB //CD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43.30°##30度【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60ABC ∠=︒,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302ABD CBD ABC ∠=∠=∠=︒,进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 【详解】解:①80A ∠=︒,40C ∠=︒,①60ABC ∠=︒,①ABC ∠的角平分线交AC 于点D , ①1302ABD CBD ABC ∠=∠=∠=︒, ①DE BC ∥,①30EDB CBD ∠=∠=︒,故BDE ∠的度数为3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解题的关键.44.(1)①见解析;①见解析;①见解析(2)50°【分析】(1)①连接PQ即可;①利用直角三角板画垂线即可;①利用直尺和直角三角板画OA的平行线MN即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①APF=①AOE=①MQB=40°,(2)过点P作PF OB①FPE=①PEO=90°,然后根据平角定义即可求解.(1)解:①连接PQ,如图,线段PQ即为所求.①如图,直线段PE即为所求.①如图,直线MN即为所求.(2)∥解:①MN OA①①AOE=①MQB,又①MQB=40°,①①AOE=40°,∥,如图,过点P作PF OB①①APF=①AOE=40°,①FPE=①PEO,又PE①OB,①①PEO=①FPE=90°,①①OPE=180°-①APF-①FPE=180°-40°-90°=50°.【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平行线的性质等,添加辅助线PF是解第2问的关键.45.见解析【分析】由DG①BC,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①1=①DCE,由CD是高,EF①AB,得到①CDB=①EFB=9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CD①EF,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①DCE=①2,即可得到①1=①2.【详解】解:相等,理由如下:①CD 是高,①CD ①AB ,①①CDB=90°① EF①AB, ①①EFB=90°①①CDB=①EFB ,①EF①CD①①2= ①DCB① DG①BC ①①1= ①DCB①①1=①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垂直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的定理和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6.(1)①ABD =20︒,BDE ∠=20º,BED ∠=140º;(2)垂直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D ∠,2∠【分析】(1)由①BDC-①A 求出①ABD 的度数,由BD 为角平分线得到①DBC 的度数,再由DE 与BC 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①BDE 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①BED 的度数;(2)由AD 垂直于BC ,EF 垂直于BC ,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一对直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EF 与AD 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已知一对角相等,利用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详解】(1)因为50A ∠=︒,70BDC ∠=︒,所以20ABD BDC A ∠=∠-∠=︒,因为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所以20DBC ABD ∠=∠=︒.因为//DE BC ,所以20BDE DB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180140BED EBD EDB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因为AD ①BC ,EF ①BC (已知),所以①EFB =①ADB =90°(垂直的定义).所以EF①A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①1=①BA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因为①1=①2(已知),所以BAD ∠=2∠(等量代换).。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B.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平行C.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2.如图所示,若∠1与∠2互补,∠2与∠4互补,则A.l3∥l4B.l2∥l5C.l1∥l5D.l1∥l2【答案】D【解析】因为∠1与∠2互补,∠2与∠4互补,可知∠1+∠2=180°,∠2+∠4=180°,所以∠1=∠4,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l1∥l2,故选D.3.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B.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右拐140°C.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D.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答案】D4.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答案】A【解析】三角板的∠CAB,沿着FE进行平移后角的大小没变,而平移前后的两个角是同位角,所以画图原理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如图,给出下面的推理:①∵∠B=∠BEF,∴AB∥EF;②∵∠B=∠CDE,∴AB∥CD;③∵∠B+∠BEC=180°,∴AB∥EF;④∵AB∥CD,CD∥EF,∴AB∥EF.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6.在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b、c、d,已知:a∥d,b∥c,b∥d,则a和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答案】a∥c【解析】∵a∥d,b∥c,b∥d,∴a∥c.故答案为:a∥c.7.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要a∥b,需增加条件__________(填一个即可).【答案】答案不唯一,如∠1=∠3.【解析】∵∠1=∠3,∴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1=∠3.8.如图所示,若∠1=70°,∠2=50°,∠3=60°,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DE;AC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9.如图,已知∠1=∠3,AC平分∠DAB,你能推断出哪两条直线平行?请说明理由.【解析】可以推断出DC∥AB,理由如下:∵AC平分∠DAB,∴∠1=∠2(角平分线的定义),又∵∠1=∠3,∴∠2=∠3(等量代换),∴DC∥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如图,若∠1与∠B互为补角,∠B=∠E,那么直线AB与直线DE平行吗?直线BC与直线EF平行吗?为什么?【解析】BC∥EF,理由如下:∵∠1+∠B=180°,∴AB∥DE,∵∠1+∠B=180°,∠B=∠E.∴∠1+∠E=180°,又∠1=∠2,∴∠2+∠E=180°,∴BC∥EF.11.如图,已知∠A+∠ACD+∠D=360°,试说明:AB∥DE.12.如图,∠1=65°,∠2=65°,∠3=115°.试说明:DE∥BC,DF∥AB.根据图形,完成下面的推理:因为∠1=65°,∠2=65°,所以∠1=∠2.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AB与DE相交,所以∠1=∠4(__________),所以∠4=65°.又因为∠3=115°,所以∠3+∠4=180°.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习题(含答案解析)
1. 已知多项式(x -2a )与(x 2+x -1)的乘积中不含x 2项,则常数a(含答案解析)的值是 .2. 观察如图图形,并阅读相关文字:那么5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是()A .10B .14C .21D .153. 已知x -x 1=3,则x 4+x 14= .4. 已知(a 2+b 2+3)(a 2+b 2-3)=7,ab =3,则(a +b )2= .5.6. 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将直角三角板OCD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已知∠AOC的度数比∠BOD的度数的3倍多10度.(1)求∠BOD的度数;(2)若OE,OF分别平分∠BOD,∠BOC,求∠EOF的度数.=x 3+(1-2a )x 2-(1+2a )x +2a 1.解:(x -2a )•(x 2+x -1)=x 3+x 2-x -2ax 2-2ax +2a ,∵多项式(x -2a )与(x 2+x -1)的乘积中不含x 2项,∴1-2a =0,解得:a =0.5,故答案为:0.5.2. 解:两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数为1个;三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数为1+2=3(个);四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数为1+2+3=6(个);五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数为1+2+3+4=10(个).故选:A .3. 解:1194. 解:∵(a 2+b 2+3)(a 2+b 2-3)=7,ab =3,即(a 2+b 2)2-32=7,∴(a 2+b 2)2=7+9=16,∴a 2+b 2=4,∴(a +b )2=a 2+b 2+2ab=4+2×3=4+6=10.故答案为:10.5.6. 解:(1)设∠BOD =x °,∵∠AOC 的度数比∠BOD 的度数的3倍多10度,且∠COD =90°, ∴x +(3x +10)+90=180,解得:x =20,∴∠BOD =20°;(2)∵OE 、OF 分别平分∠BOD 、∠BOC ,。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和∠2是内错角B.∠2和∠3是同位角C.∠1和∠3是内错角D.∠2和∠4是同旁内角【答案】C【解析】观察图形可得,∠1和∠2是同位角、∠2和∠3是对顶角、∠1和∠3是内错角、∠2和∠4是邻补角,所以正确的答案为C,故选C.2.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与∠EDC是同位角B.∠A与∠ABF是内错角C.∠A与∠ADC是同旁内角D.∠A与∠C是同旁内角【答案】D3.如图所示,∠1与∠2不是同位角的是A.B.C.D.【答案】B【解析】A中,∠1与∠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B中,∠1与∠2的两条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符合题意;C中,∠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D中,∠1与∠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故选B.4.如图,属于内错角的是A.∠1和∠2 B.∠2和∠3C.∠1和∠4 D.∠3和∠4【答案】D5.∠1与∠2是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得的同位角,∠1与∠2的大小关系是A.∠1=∠2 B.∠1>∠2C.∠1<∠2 D.无法确定【答案】D【解析】因为不知道直线a、b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以∠1与∠2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故选D.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6.如图,如果∠2=100°,那么∠1的同位角等于__________,∠1的内错角等于__________,∠1的同旁内角等于__________.【答案】80°,80°,100°7.如图,∠ABC 与__________是同位角;∠ADB 与__________是内错角;∠ABC 与__________是同旁内角.【答案】∠EAD ,∠DBC 和∠EAD ,∠DAB 和∠BCD 【解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进行判断, (1)ABC ∠与EAD ∠是同位角;(2)ADB ∠与DBC EAD ∠∠,是内错角; (3)ABC ∠与DAB BCD ∠∠,是同旁内角.故答案为:∠EAD ,∠DBC 和∠EAD ,∠DAB 和∠BCD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8.如图,∠A 与哪个角是内错角,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解析】根据内错角的边构成“Z ”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 ”形进行分析即可.A ∠与ACD ∠是内错角,它是直线AB ,DE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 A ∠与ACB ∠是同旁内角,它是直线AB ,BC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 A ∠与ACE ∠是同旁内角,它是直线AB ,CD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A∠是同旁内角,它是直线BC,AC被直线AB所截形成的.∠与B9.如图:(1)找出直线DC,AC被直线BE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2)指出∠DEF与∠CFE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什么角;(3)试找出图中与∠DAC是同位角的所有角.10.如图所示,如果内错角∠1与∠5相等,那么与∠1相等的角还有吗?与∠1互补的角有吗?如果有,请写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解析】∠1=∠2,与∠1互补的角有∠3和∠4.理由:因为∠1=∠5,∠5=∠2,所以∠1=∠2.因为∠1=∠5,且∠5与∠3和∠4互补,所以与∠1互补的角有∠3和∠4.。
相交线和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正确说法的个数是()①同位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等角的补角相等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A 。
1, B. 2, C。
3, D. 4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C.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3. 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⑴、⑵、⑶, B。
⑵、⑶、⑷, C。
⑶、⑷、⑸, D. ⑴、⑵、⑸4.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A。
30° B.60° C.90°D。
120°5. 下列语句中,是对顶角的语句为 ( )A。
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B。
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C.顶点相对的两个角D.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6。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内错角相等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
三条直线相交,必产生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7. 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 )A。
互相重合B。
互相平行 C。
互相垂直 D。
无法确定8.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下列图案中,不能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而构成的是( )A B C D9。
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构成的对顶角共有( )A、3对B、4对C、5对D、6对10。
如图,已知AB∥CD∥EF,BC∥AD,AC平分∠BAD,那么图中与∠AGE相等的角有( )A。
5个 B.4个 C.3个D。
2个11。
如图6,BO 平分∠ABC,CO 平分∠ACB ,且MN ∥BC,设AB =12,BC =24,AC =18,则△AMN 的周长为( )。
A 、30 B 、36 C 、42 D 、18 12. 如图,若AB ∥CD ,则∠A 、∠E 、∠D 之间的关系是 ( )A.∠A +∠E +∠D =180° B 。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知识积累】一、相交线1、邻补角:如下图,∠1和∠2(或∠3和∠4、或∠5和∠6、或∠7和∠8、或∠1和∠3、或∠2和∠4、或∠5和∠7、或∠6和∠8)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1和∠2互补),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如上图,∠1和∠4(或∠2和∠3、或∠5和∠8、或∠6和∠7)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4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1和∠4相等),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同位角:如上图,∠1和∠5(或∠3和∠7、或∠2和∠6、或∠4和∠8),这两个角分别在直线的同一侧,即左侧(或左侧、或右侧、或右侧),并且在另外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即上方(或下方、或上方、或下方),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4、内错角:如上图,∠3和∠6(或∠4和∠5),这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中间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5、同旁内角:如上图,∠3和∠5(或∠4和∠6),这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中间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二、垂直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
垂直定义的两层含义:(1)∵∵AOC=90°(已知),∵AB∵CD(垂直的定义)(2)∵AB∵CD(已知),∵∵AOC=90°(垂直的定义)2、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段的概念:由直线外一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平行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典型例题例1.如图1,直线a与b平行,∠1=(3x+70)°,∠2=(5x+22)°,求∠3的度数。
图1例2.已知:如图2,AB∥EF∥CD,EG平分∠XXX,∠B+∠BED+∠D=192°,求∠EGD的度数。
图2例3.如图3,已知AB∥CD,且∠B=40°,∠D=70°,求∠DEB的度数。
图3例4.平面上n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3条或3条以上直线共点,有多少个不同交点?例5.6个不同的点,其中只有3点在同一条直线上,2点确定一条直线,问能确定多少条直线?例6.1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将平面分成多少块不同的区域?例7.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角中有2对对顶角,4对邻补角,那么,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二、巩固练1.平面上有5个点,其中仅有3点在同一直线上,过每2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作直线()条。
A。
6B。
7C。
8D。
92.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
A。
3B。
1或3C。
1或2或3D。
不一定是1,2,33.平面上6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中仅有3条直线过一点,则截得不重叠线段共有()。
A。
36条B。
33条C。
24条D。
21条4.已知平面中有n个点,A、B、C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A、D、F、E四个点也在一条直线上,除这些之外,再没有三点共线或四点共线,以这n个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出38条不同的直线,这时n等于()。
A。
9B。
10C。
11D。
125.若平行直线AB、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共得同旁内角()。
A。
4对B。
8对C。
12对D。
16对6.如图,已知FD∥BE,则∠1+∠2-∠3=()。
图4A。
90°B。
135°C。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 )
26.几何推理,看图填空:
(1)∵∠3=∠4(已知)
∴∥()
(2)∵∠DBE=∠CAB(已知)
∴∥()
(3)∵∠ADF+=180°(已知)
∴AD∥BF()
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
(1)若∠AOC=68°,∠DOF=90°,求∠EOF的度数.
(2)若OF平分∠COE,∠BOF=30°,求∠AOC的度数.
7.将一副学生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AFD的度数是.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共43小题)
8.已知: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F,E,EM平∠FED,AB∥CD,H,P分别为直线AB和线段EF上的点.
(1)如图1,HM平分∠BHP,若HP⊥EF,求∠M的度数.
(2)如图2,EN平分∠HEF交AB于点N,NQ⊥EM于点Q,当H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点F重合)时,探究∠FHE与∠ENQ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
15.如图,已知AB∥PN∥CD.
(1)试探索∠ABC,∠BCP和∠CP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BC=42°,∠CPN=155°,求∠BCP的度数.
16.如图,AD∥BC,∠EAD=∠C,∠FEC=∠BAE,∠EFC=50°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在平面上,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称为()。
A. 平行线B. 垂直线C. 相交线D. 对称线答案:B. 垂直线2. 单选题: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B. 相交线永远不会平行C. 平行线和相交线可以同时存在D. 平行线和相交线不能同时存在答案:C. 平行线和相交线可以同时存在3. 多选题:判断下列述句是否正确。
1) 平行线没有交点。
2) 相交线可以有无数个交点。
3) 两条垂直线的交点一定是直角。
A. 正确的有1)、2)、3)B. 正确的有1)、3)C. 正确的有2)、3)D. 正确的只有3)答案:B. 正确的有1)、3)4. 填空题: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度。
答案:90度5. 判断题:两条平行线的夹角为180度。
答案:错误6. 判断题:两条相交直线一定不平行。
答案:正确7. 计算题:已知直线L1与直线L2互相垂直,L1的斜率为2,过点(1,3)的直线L2的斜率为()。
答案:-1/28. 计算题:已知直线L1过点(1,2)且斜率为3/4,直线L2与L1平行且过点(3,5),求直线L2的斜率。
答案:3/49. 解答题:请解释什么是相交线和平行线,并举例说明。
答案:相交线是指两条直线或线段在平面上有唯一一点相交。
例如,在平面上有两条直线,一条通过点A和点B,另一条通过点C和点D,如果点A与点C不重合并且点B与点D不重合,则这两条直线相交于点E。
平行线是指在平面上没有任何交点的两条直线。
例如,在平面上有一条直线通过点A和点B,另一条直线通过点C和点D,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任何一点相交,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10. 解答题:如何通过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答案:两条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即斜率相同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的乘积为-1,即斜率之积为-1的两条直线是垂直线。
总结:在平面几何中,相交线是指两条直线或线段在平面上有唯一一点相交,平行线是指在平面上没有任何交点的两条直线。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及答案
123(第三题)A B C D E (第10题)ABCD 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A B CD(第7题)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及答案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A 、∠1=∠2B 、∠2=∠3C 、∠1=∠4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A 、3:4B 、5:8C 、9:16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共3小题)1.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 D.无法确定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3.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6对B.8对C.10对D.12对二.填空题(共4小题)4.一块长方体橡皮被刀切了3次,最多能被分成块.5.如图,P点坐标为(3,3),l1⊥l2,l1、l2分别交x轴和y轴于A点和B点,则四边形OAPB的面积为.6.如图,直线l1∥l2,∠1=20°,则∠2+∠3= .7.将一副学生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AFD的度数是.三.解答题(共43小题)8.已知: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F,E,EM平∠FED,AB∥CD,H,P分别为直线AB 和线段EF上的点.(1)如图1,HM平分∠BHP,若HP⊥EF,求∠M的度数.(2)如图2,EN平分∠HEF交AB于点N,NQ⊥EM于点Q,当H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点F重合)时,探究∠FHE与∠ENQ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9.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只有三个交点,那么,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一般地,n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说明理由.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1)若∠EOC=70°,求∠BOD的度数.(2)若∠EOC:∠EOD=4:5,求∠BOD的度数.11.如图,直线EF,CD相交于点0,OA⊥OB,且OC平分∠AOF,(1)若∠AOE=40°,求∠BOD的度数;(2)若∠AOE=α,求∠BO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从(1)(2)的结果中能看出∠AOE和∠BOD有何关系?112.如图1,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00°.(1)若∠ADQ=130°,求∠BED的度数;(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 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3.如图,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6°(1)求∠2的度数(2)若∠3=19°,试判断直线n和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和l1、l2分别交于点A、B、C、D,点P 在直线l3或l4上且不与点A、B、C、D重合.记∠AEP=∠1,∠PFB=∠2,∠EPF=∠3.(1)若点P在图(1)位置时,求证:∠3=∠1+∠2;(2)若点P在图(2)位置时,请直接写出∠1、∠2、∠3之间的关系;(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15.如图,已知AB∥PN∥CD.(1)试探索∠ABC,∠BCP和∠CP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C=42°,∠CPN=155°,求∠BCP的度数.16.如图,AD∥BC,∠EAD=∠C,∠FEC=∠BAE,∠EFC=50°(1)求证:AE∥CD;(2)求∠B的度数.17.探究题:(1)如图1,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直线CD有什么位置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若将点E移至图2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4)若将点E移至图3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5)在图4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直接写出结论.18.如图1,AB∥CD,在AB、CD内有一条折线EPF.(1)求证:∠AEP+∠CFP=∠EPF.(2)如图2,已知∠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试探索∠EPF与∠EQF之间的关系.(3)如图3,已知∠BEQ=∠BEP,∠DFQ=∠DFP,则∠P与∠Q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4)已知∠BEQ=∠BEP,∠DFQ=∠DFP,有∠P与∠Q的关系为.(直接写结论)19.如图所示,L1,L2,L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试卷第2页,总6页20.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70°,∠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15°,若设∠AOE=x°.①则∠EOF=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求∠AOC的度数.2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AOC=75°,OE把∠BOD分成两个角,且∠BOE:∠EOD=2:3.(1)求∠EOB的度数;(2)若OF平分∠AOE,问:OA是∠COF的角平分线吗?试说明理由.2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72°,射线OE在∠BOD的内部,∠DOE=2∠BOE.(1)求∠BOE和∠AOE的度数;(2)若射线OF与OE互相垂直,请直接写出∠DOF的度数.2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且∠EOC:∠EOD=2:3.(1)求∠BOD的度数;(2)如图2,点F在OC上,直线GH经过点F,FM平分∠OFG,且∠MFH﹣∠BOD=90°,求证:OE ∥GH.2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COF=90°.(1)若∠BOE=70°,求∠AOF的度数;(2)若∠BOD:∠BOE=1:2,求∠AOF的度数.26.几何推理,看图填空:(1)∵∠3=∠4(已知)∴∥()(2)∵∠DBE=∠CAB(已知)∴∥()(3)∵∠ADF+=180°(已知)∴AD∥BF()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68°,∠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30°,求∠AOC的度数.28.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DCE的平分线CF交DE于点F.3(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29.看图填空,并在括号内注明说理依据.如图,已知AC⊥AE,BD⊥BF,∠1=35°,∠2=35°,AC与BD平行吗?AE与BF平行吗?解:因为∠1=35°,∠2=35°(已知),所以∠1=∠2.所以∥().又因为AC⊥AE(已知),所以∠EAC=90°.()所以∠EAB=∠EAC+∠1=125°.同理可得,∠FBG=∠FBD+∠2= °.所以∠EAB=∠FBG().所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0.已知如图所示,∠B=∠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EAC=∠B+∠C,且AD平分∠EAC,试说明AD∥BC的理由.3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的对顶角为,∠BOE的邻补角为;(2)若∠AOC=70°,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32.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 交CD于点F(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求证:∠PFD﹣∠AEM=90°;(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数.33.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在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所以a∥c.()又因为∠2+∠3=180°(已知)∠3=∠6()所以∠2+∠6=180°,()所以a∥b.()所以b∥c.()试卷第4页,总6页34.已知:如图,AB∥CD,FG∥HD,∠B=100°,FE为∠CEB的平分线,求∠EDH的度数.35.已知:如图,AB∥CD,FE⊥AB于G,∠EMD=134°,求∠GEM的度数.36.如图,∠B和∠D的两边分别平行.(1)在图1 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在图2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2)用一句话归纳的命题为:;并请选择图1或图2中一种情况说明理由;(3)应用: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互相平行,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求这两个角的度数.37.已知AD∥BC,AB∥CD,E为射线BC上一点,AE平分∠BAD.(1)如图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求证:∠BAE=∠BEA.(2)如图2,当点E在线段BC延长线上时,连接DE,若∠ADE=3∠CDE,∠AED=60°.①求证:∠ABC=∠ADC;②求∠CED的度数.38.如图,已知a∥b,ABCDE是夹在直线a,b之间的一条折线,试研究∠1、∠2、∠3、∠4、∠5的大小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9.如图,AB∥DC,增加折线条数,相应角的个数也会增多,∠B,∠E,∠F,∠G,∠D之间又会有何关系?40.已知直线AB∥CD,(1)如图1,点E在直线BD上的左侧,直接写出∠ABE,∠CDE和∠BE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点E在直线BD的左侧,BF,DF分别平分∠ABE,∠CDE,直接写出∠BFD和∠BED的数量关系是.(3)如图3,点E在直线BD的右侧BF,DF仍平分∠ABE,∠CDE,那么∠BFD和∠BE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41.(1)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3=2∠1,∠2=155°,求∠4的度数.(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E=4:1,求∠AOF 的度数.42.如图,已知CD⊥DA,DA⊥AB,∠1=∠2.试说明DF∥AE.请你完成下列填空,把解答过程补充完整.解:∵CD⊥DA,DA⊥AB,∴∠CDA=90°,∠DAB=90°.()∴∠CDA=∠DAB.(等量代换)又∠1=∠2,从而∠CDA﹣∠1=∠DAB﹣.(等式的性质)即∠3= .5∴DF∥AE.().43.如图1,AB∥CD,EOF是直线AB、CD间的一条折线.(1)说明:∠O=∠BEO+∠DFO.(2)如果将折一次改为折二次,如图2,则∠BEO、∠O、∠P、∠PFC会满足怎样的关系,证明你的结论.(3)若将折线继续折下去,折三次,折四次…折n次,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请写出你的结论.44.如图,已知∠1=60°,∠2=60°,∠MAE=45°,∠FEG=15°,EG平分∠AEC,∠NCE=75°.求证:(1)AB∥EF.(2)AB∥ND.45.如图,∠E=∠1,∠3+∠ABC=180°,B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DF∥AB.46.已知,直线AB∥CD,E为AB、CD间的一点,连结EA、EC.(1)如图①,若∠A=30°,∠C=40°,则∠AEC= .(2)如图②,若∠A=100°,∠C=120°,则∠AEC= .(3)如图③,请直接写出∠A,∠C与∠AEC之间关系是.47.如图,已知AB∥CD,EF⊥AB于点G,若∠1=30°,试求∠F的度数.48.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学知识,只要同学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图两幅图都是由同一副三角板拼凑得到的:(1)请你计算出图1中的∠ABC的度数.(2)图2中AE∥BC,请你计算出∠AFD的度数.4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对折,延长DE交BF于点G,若∠EFG=50°,求∠1,∠2的度数.50.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1)图中和AB平行的线段有哪些?(2)图中和AB垂直的直线有哪些?试卷第6页,总6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解:①符合对顶角的性质,故本小题正确;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本小题错误;③符合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故本小题正确;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本小题错误.故选B.2.如图,若AB∥CD,则∠α、∠β、∠γ之间关系是()A.∠α+∠β+∠γ=180°B.∠α+∠β﹣∠γ=360°C.∠α﹣∠β+∠γ=180°D.∠α+∠β﹣∠γ=180°【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如图,作EF∥AB,∵AB∥CD,∴EF∥CD,∵EF∥AB,∴∠α+∠AEF=180°,∵EF∥CD,∴∠γ=∠DEF,而∠AEF+∠DEF=∠β,∴∠α+∠β=180°+∠γ,即∠α+∠β-∠γ=180°.故选:D .3.如图,已知ABC ∆,若AC BC ⊥,CD AB ⊥,12∠=∠,下列结论:①//AC DE ;②3A ∠=∠;③3EDB ∠=∠;④2∠与3∠互补;⑤1B ∠=∠,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 ∥DE ,根据垂直定义得出∠ACB=∠CDB=∠CDA=9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详解】∵∠1=∠2,∴AC ∥DE ,故①正确;∵AC ⊥BC ,CD ⊥AB ,∴∠ACB=∠CDB=90°,∴∠A+∠B=90°,∠3+∠B=90°,∴∠A=∠3,故②正确;∵AC ∥DE ,AC ⊥BC ,∴DE ⊥BC ,∴∠DEC=∠CDB=90°,∴∠3+∠2=90°(∠2和∠3互余),∠2+∠EDB=90°,∴∠3=∠EDB ,故③正确,④错误;∵AC ⊥BC ,CD ⊥AB ,∴∠ACB=∠CDA=90°,∴∠A+∠B=90°,∠1+∠A=90°,∴∠1=∠B ,故⑤正确;即正确的个数是4个,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定义,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已知正五边形ABCDE ,AF ∥CD ,交DB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A 的度数是( )A .28°B .30°C .38°D .3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DFA=∠CDB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CDB 的度数从而得到∠DFA 的度数.【详解】 解:∠C=(52)1801085︒-⨯=,且CD=CB , ∴∠CDB=∠CBD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C+∠CDB+∠CBD=180°∴∠CDB+∠CBD=180°-∠C =180°-108°=72°∴∠CDB==∠CBD=72362︒︒= 又∵AF ∥CD∴∠DFA=∠CDB=3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和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正n 边形的内角读数为(2)180n n-⨯.5.下列结论中:①若a=b a b ;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b//c ,则a ⊥c ;③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33(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解:①若a=b 0≥a b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 ⊥b,b//c ,则a ⊥c ,正确③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33正确的个数有②④两个6.如图,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因为∠1=∠2,所以c∥d B.因为∠3=∠4,所以c∥dC.因为∠1=∠3,所以a∥b D.因为∠1=∠4,所以a∥b【答案】C【解析】分析:由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得出A、B、C正确,D错误;即可得出结论.详解: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因为∠1=∠2,所以c∥d,故正确;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因为∠3=∠4,所以c∥d,故正确;因为∠1和∠3的位置不符合平行线的判定,故不正确;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因为∠1=∠4,所以a∥b,故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如图所示,b∥c,a⊥b,∠1=130°,则∠2=().A.30°B.40°C.50°D.60°【答案】B【解析】【分析】证明∠3=90°,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4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反向延长射线a交c于点M,∵b∥c,a⊥b,∴∠3=90°,∵∠1=90°+∠4,∴130°=90°+∠4,∴∠4=40°,∴∠2=∠4=4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8.下列五个命题:①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平方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两个无理数的和可以是无理数也可以是有理数,进行判断即可.【详解】①正确;②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②错误;③正确;④反例:两个无理数π和-π,和是0,④错误;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实数,平面内直线的位置;牢记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理解概念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对顶角互补C.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D .如果点P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那么点P 在直线y x =-的图像上.【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对A 、C 进行判断;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对B 进行判断;根据直角坐标系下点坐标特点对D 进行判断.【详解】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A 是假命题;B .对顶角相等,故B 是假命题;C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C 是假命题;D .如果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那么点P 在直线y x =-的图像上,故D 是真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真命题与假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利用了平行线性质、对顶角性质、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特点等知识点.10.如图,11,,33AB EF ABP ABC EFP EFC ∠=∠∠=∠∥,已知60FCD ∠=︒,则P ∠的度数为( )A .60︒B .80︒C .90︒D .100︒【答案】B【解析】【分析】 延长BC 、EF 交于点G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180ABG BG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平角的性质得60180120EFC FCD BGE BGE BCF FCD =+=︒+=︒-=︒∠∠∠∠,∠∠,最后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延长BC 、EF 交于点G∵//AB EF∴180ABG BGE +=︒∠∠∵60FCD ∠=︒∴60180120EFC FCD BGE BGE BCF FCD =+=︒+=︒-=︒∠∠∠∠,∠∠∵11,33ABP ABC EFP EFC ∠=∠∠=∠ ∴360P PBC BCF PFC =︒---∠∠∠∠2236012033ABG EFC =︒---︒∠∠ ()223606012033ABG BGE =︒--︒+-︒∠∠ 223604012033ABG BGE =︒--︒--︒∠∠ ()22003ABG BGE =︒-+∠∠ 22001803=︒-⨯︒ 80=︒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角的性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1.下列图形中线段PQ 的长度表示点P 到直线a 的距离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得PQ ⊥a ,P 到a 的距离是PQ 垂线段的长,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题关键.12.如图,在△ABC中,AB=AC,∠A=36°,D、E两点分别在边AC、BC上,BD平分∠ABC,DE∥AB.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条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B=AC,∠A=36°,∴∠ABC=∠C=72°,∵BD平分∠ABC,∴∠ABD=∠DBC=36°,∴∠BDC=180°﹣36°﹣72°=72°,∵DE∥AB,∴∠EDB=∠ABD=36°,∴∠EDC=72°﹣36°=36°,∴∠DEC=180°﹣72°﹣36°=72°,∴∠A=∠ABD,∠DBE=∠BDE,∠DEC=∠C,∠BDC=∠C,∠ABC=∠C,∴△ABC、△ABD、△DEB、△BDC、△DEC都是等腰三角形,共5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由已知条件利用相关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BCD =95°,AB ∥DE ,则∠α与∠β满足( )A .∠α+∠β=95°B .∠β﹣∠α=95°C .∠α+∠β=85°D .∠β﹣∠α=85°【答案】D【解析】【分析】 过点C 作CF ∥AB ,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进行推理证明即可.【详解】解:过点C 作CF ∥AB∵AB ∥DE ,CF ∥AB∴AB ∥DE ∥CF∴∠BCF=∠α∠DCF+∠β=180°∴∠BCD =∠BCF +∠DCF∴∠α+180°-∠β=95°∴∠β﹣∠α=8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证明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4.如图,直线//a b ,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尺(90︒∠=C )按所示摆放.若180︒∠=,则2∠的大小是( )A .80︒B .75︒C .55︒D .35︒【答案】C【解析】【分析】 先根据//a b 得到31∠=∠,再通过对顶角的性质得到34,25∠=∠∠=∠,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给图中各角标上序号,如图所示:∵//a b∴318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4,25∠=∠∠=∠(对顶角相等),∴251804180804555A ∠=∠=︒-∠-∠=︒-︒-︒=︒.故C 为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熟练掌握直线平行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1B ∠=∠,2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①//AD BC ;②B D ∠=∠;③//AB CD ;④2180B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1=∠B可判断AD∥BC,再结合∠2=∠C可判断AB∥CD,其余选项也可判断.【详解】∵∠1=∠B∴AD∥BC,①正确;∴∠2+∠B=180°,④正确;∵∠2=∠C∴∠C+∠B=180°∴AB∥CD,③正确∴∠1=∠D,∴∠D=∠B,②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的证明和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AD∥BC推导出∠B+∠2=180°,为证AB∥DC 作准备.16.如图,DE∥BC,BE平分∠ABC,若∠1=70°,则∠CBE的度数为()A.20°B.35°C.55°D.7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BC=7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DE∥BC,∴∠1=∠ABC=70°,∵BE平分∠ABC,∴1352CBE ABC∠=∠=︒,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4)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互补的角互为邻补角.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1)应强调过直线外一点,故错误;(2)正确;(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没有说明是否是在同一平面内,所以错误;(4)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不一定互为邻补角,角平分线的两个角也满足,但可以不是,故错误.错误的有3个,故选C.18.如图,小慧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 处,此时需要将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为()A.左转80°B.右转80°C.左转100°D.右转100°【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延长AB到D,过C作CE//AD,由题意可得∠A=60°,∠1=2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2,∠3=∠1+∠2,进而可得答案.【详解】如图,延长AB到D,过C作CE//AD,∵此时需要将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此时沿CE方向行走,∵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A=60°,∠1=20°,AM∥BN,CE∥AB,∴∠A=∠2=60°,∠1+∠2=∠3∴∠3=∠1+∠2=20°+60°=80°,∴应右转8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有关的知识及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时要注意以北方为参照方向,进行角度调整.19.如图a 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b ,再沿BF 折叠成图c ,则图c 中的∠CFE 的度数是( )A .110°B .120°C .140°D .150° 【答案】B【解析】【详解】解:∵AD ∥BC ,∴∠DEF=∠EFB=20°, 图b 中∠GFC=180°-2∠EFG=140°,在图c 中∠CFE=∠GFC-∠EFG=120°,故选B .20.如图,在矩形ABCD 中,6AB =,8BC =,若P 是BD 上的一个动点,则PB PC PD ++的最小值是( )A .16B .15.2C .15D .14.8【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当PC ⊥BD 时,PB PC PD ++有最小值,由勾股定理求出BD 的长度,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PC 的长度,即可求出最小值.【详解】解:如图,当PC ⊥BD 时,PB PC PD BD PC ++=+有最小值,在矩形ABCD 中,∠A=∠BCD=90°,AB=CD=6,AD=BC=8,由勾股定理,得226810BD +=,∴=10PB PD BD +=,在△BCD 中,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1=22BD PC BC CD ••, 即1110=8622PC ⨯⨯⨯⨯, 解得: 4.8PC =, ∴PB PC PD ++的最小值是:10 4.814.8PB PC PD BD PC ++=+=+=;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最短路径问题,垂线段最短,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正确确定点P 的位置,得到PC 最短.。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三总分题号一二19 20 21 22 23 24分数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四个图案中,可能通过如图平移得到的是()A.B.C.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B.直线是射线的2倍C.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D.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3.下列各图中,∠1=∠2一定成立的是()A.B.C.D.4.如图,直线BC,DE相交于点O,AO⊥BC于点O.OM平分∠BOD,如果∠AOE =50°,那么∠BOM的度数()A.20°B.25°C.40°D.50°5.如图,在铁路旁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了使李庄人乘车最方便,请你在铁路线上选一点来建火车站,应建在()A.A点B.B点C.C点D.D点6.如图,点P在直线L外,点A,B在直线l上,PA=3,PB=7,点P到直线l 的距离可能是()A.2 B.4 C.7 D.87.如图所示,∠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A.①B.②C.③D.④8.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6对B.8对C.10对D.12对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③过一点可以而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A.1 B.2 C.3 D.410.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A .180°B .360°C .270°D .54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 12.如图所示,12//l l ,点A ,E ,D 在直线1l 上,点B ,C 在直线2l 上,满足BD 平分ABC ∠,BD CD ⊥,CE 平分DCB ∠,若136BAD =︒∠,那么AEC ∠=___________.13.把一个直角三角板(90GEF ∠=︒,30GFE ∠=︒)如图放置,已知AB ∥CD ,AF 平分BAE ∠,则AEG ∠=_____________14.如图,点E 在BC 延长线上,四个条件中:①13∠=∠;②25180+=︒∠∠,③4∠=∠B ;④B D ∠=∠;⑤180D BCD ∠+∠=︒,能判断//AB CD 的是______.(填序号).15.如图,已知12//l l ,直线l 分别与12,l l 相交于,C D 两点,现把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中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130∠=︒,则2∠=___________.16.如图,∠AEM=∠DFN=a,∠EMN=∠MNF=b,∠PEM=12∠AEM,∠MNP=12∠FNP,∠BEP,∠NF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I,若∠I=∠P,则a和b的数量关系为_____(用含a的式子表示b).17.如图所示,将△ABC沿BC边平移得到△A1B1C1,若BC1=8,B1C=2,则平移距离为.18.如图,△ABC的边长AB =3 cm,BC=4 cm,AC=2 cm,将△ABC沿BC方向平移a cm(a<4 cm),得到△DEF,连接AD,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_______cm.三.解答题(共46分)19.(7分)如图,直线l1,l2,l3相交于点O,∠1=40°,∠2=50°,求∠3的度数.20.(7分)已知:如图,AB∥CD,CD∥EF.求证:∠B+∠BDF+∠F=360°.21.(8分)如图,直线DE与∠ABC的边BC相交于点P,现直线AB,DE被直线BC所截,∠1与∠2.∠1与∠3,∠1与∠4分别是什么角?22.(8分)如图,已知∠1+∠2=180°,∠3=∠B.(1)试判断DE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E平分∠ADC,∠2=3∠B,求∠1的度数.23.(8分)图1,点E在直线AB上,点F在直线CD上,EG⊥FG.(1)若∠BEG+∠DFG=90°,请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在(1)的结论下,当EG⊥FG保持不变,EG上有一点M,使∠MFG=2∠DFG,则∠BEG与∠MFG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2,若移动点M,使∠MFG=n∠DFG,请直接写出∠BEG与∠MFG的数量关系.24.(8分)已知,E、F分别是直线AB和CD上的点,AB∥CD,G、H在两条直线之间,且∠G=∠H.(1)如图1,试说明:∠AEG=∠HFD;(2)如图2,将一45°角∠ROS如图放置,OR交AB于E,OS交CD于F,设K为SO上一点,若∠BEO=∠KEO,EG∥OS,判断∠AEG,∠GEK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将∠ROS=(n为大于1的整数)如图放置,OR交AB于E,OS交CD于F,设K为SO上一点,连接EK,若∠AEK=n∠CFS,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ACAAACCDB二、填空题:11.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 12.146° 13.30°解:∵AB ∥CD ,AF 平分∠BAE , ∴∠BAF=∠EAF=∠AFE , 又∵∠GFE=30°,∴∠BAF=∠EAF=30°,即∠BAE=60°, ∴∠AEF=180°-60°=120°, 又∵∠GEF=90°,∴∠AEG=120°-90°=30°, 14.②③解:①∵∠1=∠3,∴AD ∥BC ;②∵∠2+∠5=180°,∵∠5=∠AGC ,∴∠2+∠AGC=180°,∴AB ∥DC ; ③∵∠4=∠B ,∴AB ∥DC ; ④∠B=∠D 无法判断出AD ∥BC ; ⑤∵∠D+∠BCD=180°,∴AD ∥BC . 15.20︒如图,∵121130,l l ∠=︒∥, ∴50CDB ∠=︒, ∵30ADB ∠=︒,∴2503020CDB ADB ∠=∠-∠=︒-︒=︒.16.如图1,ABCD是长方形纸带(AD∥BC),∠DEF=18°,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的∠CFE的度数是126°.【分析】在图1中,由AD∥BC,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出∠BFE的度数,由折叠的性质可知,在图3中∠BFE处重叠了三次,进而可得出∠CFE+3∠BFE=180°,再代入∠BFE的度数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在图1中,AD∥BC,∴∠BFE=∠DEF=18°.由折叠的性质可知,在图3中,∠BFE处重叠了三次,∴∠CFE+3∠BFE=180°,∴∠CFE=180°﹣3×18°=126°.故答案为:126°.17.解:∵△ABC沿BC边平移得到△A1B1C1,∴BC=B1C1,BB1=CC1,∵BC1=8,B1C=2,∴BB1=CC1=,即平移距离为3,故答案为:3.18.180;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三.解答题:19.解:∵∠1=40°,∠2=50°,∴∠5=∠1=40°,∠4=∠2=50°,∴∠3=180°﹣∠5﹣∠4=180°﹣40°﹣50°=90°.20.证明:∵AB∥CD(已知)∴∠B+∠BD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EF(已知)∴∠CDF+∠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BDC+∠CDF+∠F=360°,∵∠BDF=∠BDC+∠CDF(已知)∴∠B+∠BDF+∠F=360°.21.解:∵直线AB,DE被直线BC所截,∴∠1与∠2是同旁内角,∠1与∠3是内错角,∠1与∠4是同位角.22.解:(1)如图1,作直线GH交AB于M,交CD于Q,∵AB∥CD,∴∠BMG=∠FQH,∵∠EGH=∠GHF,∴∠AEG=∠EGH﹣∠BMG=∠FHG﹣∠FQH=∠HFD;(2)∠GEK﹣2∠AEG=45°,如图2,延长KO交AB于M,∵EG∥MS,∴∠AEG=∠EMF,∠GEK=∠OKE,设∠OEM=α,则∠OEK=2α,∠OME=45°﹣α,∴∠OKE=180°﹣∠MEK﹣∠OME=135°﹣2α,∵EG∥OS,∴∠GEK=∠OKE=135°﹣2α,∴∠AEG=180°﹣∠GEK﹣∠MEK=180°﹣135°+2α﹣3α=45°﹣α,即∠GEK﹣2∠AEG=45°.(3)作OH∥AB,∵AB∥CD,∴OH∥CD,如图3,∵AB∥OH,∴∠OEB=∠EOH,又∵OH∥CD,∴∠FOH=∠OFD,又∵∠OFD=∠CFS=∠AEK,而∠EOH+∠HOF=,∴∠EOH =﹣∠AEK,即180°﹣n∠EOH=∠AEK,又∵∠OEK+∠AEK+∠EOH=180°,∴∠OEK+180°﹣n∠EOH+∠EOH=180°,∴∠OEK=(n﹣1)∠EOH,∴,又∵∠EOH=∠BEO,∴.故答案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交线与平行线
温故而知新:
相交线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直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段的性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例1 如图1-2,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DOE=∠BOD,OF平分∠AOE,若∠AOC=28°,则∠EOF=____62°____.
运用对顶角相等;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
解析:分析图中角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有关知识.
答案:解析:因为∠AOC与∠BOD是对顶角,
所以∠BOD=∠AOC=28°,又∠DOE=∠BOD=28°,且∠AOE与∠BOE互为邻补角,所以∠AOE+∠BOE=180°,
所以∠AOE=180°-2×28°=124°,
所以∠EOF=1
2
∠AOE=
1
2
×124°=62°.
平行线及其判定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命题、定理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命题有真命题和假命题. 定理: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例2 如图1-3,AB∥CD,那么图中共有同位角().
A.4对
B.8对
C. 16对
D. 32对
解析: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出现4对同位角,即每一组“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中都有4对同位角,而图形中共有八组“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
答案:原题上出示(D)
解析:
为了便于确定那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应当将复杂的组合图形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图形,这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地准确辨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解时一般要看图中共有多少条直线,哪两条直线可能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由其位置关系得到基本图形.
例3 如图1-4,直线l∥m,将含有45°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A)
A.20°
B. 25°
C. 30°
D. 35°
解析:过点B作直线n∥l,如图所示
直线l∥m,∴n∥l∥m,
∴∠4=∠1=25°,∵∠ABC=45°,
∴∠3=∠ABC-∠4=45°-25°=20°,
∴∠2=∠3=20°.
答案:原题上出示A.
例4 如图1-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直线l1∥l2的是( C )
A.∠1=∠2
B. ∠1=∠5
C. ∠1+∠3=180°
D. ∠3=∠5(点击选项在图上出示对应角度)
解析: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下一步)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举一反三:
1.如图1-8,AB∥CD,AC⊥BC,AC≠BC,则图中与∠BAC互余的角有()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解析:与∠BAC互余的角有∠ABC,∠BCD,∠NBG
答案:C.
2.如图1-9,l∥m,∠1=115°,∠2=95°,则∠3=()
A.120°
B. 130°
C. 140°
D. 150°
解析:如图,过点A作n∥l,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1+∠2+∠3=360°,∠3=360°-∠1-∠2=360°-115°-95°=150°.
答案:D.
平移
定义: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个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图形的这种移动,叫
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性质: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若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例5[2013.岳阳]夏季荷花盛开,为了便于游客领略“人从桥上过,如在河中行”的美好意境,某景点拟在如图1-6所示的长方形荷塘上
架设小桥.若荷塘周长为280m,且桥宽忽略不计,则小桥总长为
_140__m.
解析:小桥可以平移到长方形的边上,(下一步)(动画:图中小桥平移到长方形的长与宽)
得出小桥的长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故小桥总长为280÷2=140(m)
答案:原题出示140
例6[2013.绍兴]如图1-7,如图,长方形ABCD中,AB=6,第1次平移将长方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
A1B1C1D1,第2次平移将长方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
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A2B2C2D2…,第n次平移将长方形
An-1Bn-1Cn-1Dn-1沿An-1Bn-1的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
形AnBnCnDn(n>2).
(1)求AB1和AB2的长.
(2)若ABn 的长为56,求n .
解析:
根据平移性质得出AA1=5,A1A2=5,…An-1An=5;
A2B1=A1B1-A1A2=6-5=1,A3B2=A2B2-A2A3=6-5=1,…AnBn-1=An-1Bn-1-An-1An=6-5=1,观察数字变化规律.
答案:(1)解:∵AB=6,第1次平移将矩形ABCD 沿AB 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1B1C1D1,
第2次平移将矩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2B2C2D 2…,
∴AA1=5,A1A2=5,A2B1=A1B1-A1A2=6-5=1,
∴AB1=AA1+A1A2+A2B1=5+5+1=11,
∴AB2= AA1+A1A2+ A2 A3+A3B2:5+5+5+1=16;
(2)∵AB1=2×5+1=11,AB2=3×5+1=16,
∴ABn=(n+1)×5+1=56,
解得n=10.
3.把三张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卡片A 、B 、C 叠放在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盒底上,底面未被卡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若按图1-10(1)摆放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S ,若按图1-10(2)摆放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S ,则1S ________2S (填“>”“<”或“=”)
解析:利用平移可知:两个阴影面积相等.
4.如图1-11,AB∥CD, 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AEF,∠1=40°,求∠2度数.
解析:AB∥CD,∴∠1=∠AEG.
∵EG平分∠AEF,
∴∠1=∠GEF,∠AEF=2∠1.
又∵∠AEF+∠2=180°,
∴∠2=180°-2∠1=180°-80°=100°
5.某宾馆重新装修后,准备在大厅的主楼梯上铺设某种红地毯,已
知这种地毯售价为30元/m2,主楼梯宽2m,其侧面如图1-12所示.(1)求这个地毯的长是多少?
(2)求这个地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求购买地毯至少需要多少元钱?
解析:
答案:(1)地毯的长是2.6+5.8=8.4(m)
(2)8.4×2=16.8(m2)。